第143頁
發生在南門的悲壯一幕,很快就化成一縷煙雲,悄無聲息的消逝在藍天白雲之上。但故事並沒有結束……
派出去抵禦契丹人的軍隊居然發生兵變,這個消息傳到朝廷,所有人都震驚了。此時早朝還沒有退,宰相范質聽說趙匡胤兵變即位,冷汗直流,他在殿下抓住王溥的手,幾乎是哭著自責,“倉卒遣將,吾輩之罪也。”(9)王溥也是手足無措,噤不能對。即使范質用手過大,王溥的手被掐出血來,王溥依然呆若木雞。
此時城中還是有一定抵抗力量的,比如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就是柴榮的嫡繫心腹。可惜的是,殿前司的大多數將領都被趙匡胤給收買了,韓通人單勢孤,還沒等韓通準備有效反擊,就被趙匡胤的打手王彥升給殺了,“遇通城路,躍馬逐之,至其第,第門不及掩,遂殺之,並其妻子。”(10)
韓通的死,意味著開封城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趙匡胤稱帝了。隨後,趙匡胤率諸將來到殿前司公署,早就有人把范質、王溥、魏仁浦給押到了趙匡胤面前,聽侯發落。趙匡胤的演技高超,他知道範質會責問他,搶在范質之前裝好人。趙匡胤痛哭流涕的對范質說:“吾受世宗厚恩,為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負天地,將若之何?”(11)
事情都發展到了這一步,還能若之何?在趙匡胤打手羅彥瑰的脅迫下,范質等人為了保命,不得不低首下心的跪在趙匡胤面前,向這位前幾天還是他們下級的將軍行君臣大禮。這是趙匡胤的聰明之處,先控制了三位宰相,通過他們的臣服,來實現迅速穩定局面的目的。不過宋人龐元英(北宋名相龐籍次子)卻說趙匡胤見范質、王溥的地點是芳林園,“或傳周世宗時已為園。大祖自陳橋入京,駐於此,范質等謁見焉。”(12)
接下來就要入宮了,趙匡胤意氣風發的率諸將執劍闖進入後宮,準備揭開歷史新的一頁。宮裡有小皇帝柴宗訓,以及柴榮的三個小兒子柴宗讓、柴熙謹、柴熙誨。但趙匡胤進宮的時候,只有柴熙謹和柴熙誨在,兩個孩子年齡都還小,被宮人抱在懷裡。
宮人們也知道趙匡胤進宮是怎麼回事了,她們面色淒楚的抱著兩個孩子向新皇帝跪拜。趙匡胤冷冰冰的看著兩個孩子,心裡一陣厭惡,留下他們絕對是個禍害,必須除掉。
趙匡胤所謂“不殺柴氏子孫”的誓言,在他自己的行為面前,顯得是那麼的蒼白。趙匡胤轉頭問諸將:“此復何待?”(13)意思是這兩個小崽子怎麼辦?趙普在旁邊回答:“殺!”
趙匡胤的馬仔得到了主子的命令,立刻抽刀上前,推倒宮人,將柴熙謹、柴熙誨拎了起來。兩個可憐的孩子嚇得哇哇大哭,卻依然沒有感動他們亡父曾經厚待的趙太尉。趙匡胤現在已經徹底控制了局面,之前所說的那些“誓言”,已經沒有必要再遵守了。至於柴榮的在天之靈是否在注視著他,趙匡胤已經管不著了。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客省使潘美(即潘仁美)以手抵柱,好像有話要說。趙匡胤看到潘美這個表情,知道他反對殺掉兩個孩子。趙匡胤異常惱火,厲聲質問潘美:“汝以為不可耶?”(14)
潘美不敢直接頂撞趙匡胤,但要眼睜睜看著先帝的兩個兒子被殺,實在於心不忍。潘美斗膽勸趙匡胤:“臣豈敢以為不可,但於理未安。”(15)潘美富有人情味的回答果然打動了趙匡胤。另外,深厚周世宗厚恩的盧琰也勸趙匡胤,給周世宗留下個後人吧,周世宗待我們都不薄,殺人絕後,一輩子都於心不安。
趙匡胤為人一向宅心仁厚,覺得要殺了兩個孩子,確實有些對不起周世宗,而且天下人會怎麼看他?趙匡胤心一軟,讓馬仔放了兩個孩子。據野史記載,柴熙誨被盧琰收養,改名盧璇。柴熙謹被潘美收養,改名潘惟吉。
柴熙誨下落不詳,但柴熙謹被潘美收養之後,開始了平淡的生活,潘美在趙匡胤的監視下,用心的撫養這個落難皇子,也算對得起當年周世宗皇帝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了。在宋神宗時,有個坐鎮湖廣的地方官潘夙,潘夙歷任知桂州、譚州、江陵府,他曾經力勸宋朝出兵攻打交趾,收復失地。這個潘夙,就是柴熙謹的孫子。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對在下的支持。現在,這個不算很長的帖子即將發完了,還有三個小節,確實有些不舍。
柴榮在位時間雖然很短,但他僅用了五年半,就證明了自己的偉大,對他的讚美是完全符合歷史事實的。柴榮不是歷史的選擇,但不意味著他沒有征服歷史,感動歷史,震撼歷史。一個帝王的偉大與否,不在於他統治天下多少年,而在於他做了多少有利於歷史發展的好事。本來柴榮是有希望做漢武唐宗那樣的千古大帝,但歷史沒有選擇他,不過即使如此,也不妨柴榮的歷史地位。
第十章 關於柴榮的點點滴滴
一 為柴榮說幾句公道話
1
屬於柴榮的時代,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經結束了。
但關於柴榮的討論,還在繼續。
柴榮的能力、功業,不用多說什麼,即使是宋朝的史官們,也對柴榮在位僅僅五年半所創下的偉業稱讚不已。即使如洪邁這種人,為了討好他的主子宋孝宗,在完全不尊重歷史的情況,不顧柴榮厚待趙匡胤,趙匡胤卻有負柴榮的事實(1),無端抵毀攻擊柴榮,“固天方授宋,使之驅除。”(2)也不得不承認柴榮對歷史的貢獻。
派出去抵禦契丹人的軍隊居然發生兵變,這個消息傳到朝廷,所有人都震驚了。此時早朝還沒有退,宰相范質聽說趙匡胤兵變即位,冷汗直流,他在殿下抓住王溥的手,幾乎是哭著自責,“倉卒遣將,吾輩之罪也。”(9)王溥也是手足無措,噤不能對。即使范質用手過大,王溥的手被掐出血來,王溥依然呆若木雞。
此時城中還是有一定抵抗力量的,比如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就是柴榮的嫡繫心腹。可惜的是,殿前司的大多數將領都被趙匡胤給收買了,韓通人單勢孤,還沒等韓通準備有效反擊,就被趙匡胤的打手王彥升給殺了,“遇通城路,躍馬逐之,至其第,第門不及掩,遂殺之,並其妻子。”(10)
韓通的死,意味著開封城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趙匡胤稱帝了。隨後,趙匡胤率諸將來到殿前司公署,早就有人把范質、王溥、魏仁浦給押到了趙匡胤面前,聽侯發落。趙匡胤的演技高超,他知道範質會責問他,搶在范質之前裝好人。趙匡胤痛哭流涕的對范質說:“吾受世宗厚恩,為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負天地,將若之何?”(11)
事情都發展到了這一步,還能若之何?在趙匡胤打手羅彥瑰的脅迫下,范質等人為了保命,不得不低首下心的跪在趙匡胤面前,向這位前幾天還是他們下級的將軍行君臣大禮。這是趙匡胤的聰明之處,先控制了三位宰相,通過他們的臣服,來實現迅速穩定局面的目的。不過宋人龐元英(北宋名相龐籍次子)卻說趙匡胤見范質、王溥的地點是芳林園,“或傳周世宗時已為園。大祖自陳橋入京,駐於此,范質等謁見焉。”(12)
接下來就要入宮了,趙匡胤意氣風發的率諸將執劍闖進入後宮,準備揭開歷史新的一頁。宮裡有小皇帝柴宗訓,以及柴榮的三個小兒子柴宗讓、柴熙謹、柴熙誨。但趙匡胤進宮的時候,只有柴熙謹和柴熙誨在,兩個孩子年齡都還小,被宮人抱在懷裡。
宮人們也知道趙匡胤進宮是怎麼回事了,她們面色淒楚的抱著兩個孩子向新皇帝跪拜。趙匡胤冷冰冰的看著兩個孩子,心裡一陣厭惡,留下他們絕對是個禍害,必須除掉。
趙匡胤所謂“不殺柴氏子孫”的誓言,在他自己的行為面前,顯得是那麼的蒼白。趙匡胤轉頭問諸將:“此復何待?”(13)意思是這兩個小崽子怎麼辦?趙普在旁邊回答:“殺!”
趙匡胤的馬仔得到了主子的命令,立刻抽刀上前,推倒宮人,將柴熙謹、柴熙誨拎了起來。兩個可憐的孩子嚇得哇哇大哭,卻依然沒有感動他們亡父曾經厚待的趙太尉。趙匡胤現在已經徹底控制了局面,之前所說的那些“誓言”,已經沒有必要再遵守了。至於柴榮的在天之靈是否在注視著他,趙匡胤已經管不著了。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客省使潘美(即潘仁美)以手抵柱,好像有話要說。趙匡胤看到潘美這個表情,知道他反對殺掉兩個孩子。趙匡胤異常惱火,厲聲質問潘美:“汝以為不可耶?”(14)
潘美不敢直接頂撞趙匡胤,但要眼睜睜看著先帝的兩個兒子被殺,實在於心不忍。潘美斗膽勸趙匡胤:“臣豈敢以為不可,但於理未安。”(15)潘美富有人情味的回答果然打動了趙匡胤。另外,深厚周世宗厚恩的盧琰也勸趙匡胤,給周世宗留下個後人吧,周世宗待我們都不薄,殺人絕後,一輩子都於心不安。
趙匡胤為人一向宅心仁厚,覺得要殺了兩個孩子,確實有些對不起周世宗,而且天下人會怎麼看他?趙匡胤心一軟,讓馬仔放了兩個孩子。據野史記載,柴熙誨被盧琰收養,改名盧璇。柴熙謹被潘美收養,改名潘惟吉。
柴熙誨下落不詳,但柴熙謹被潘美收養之後,開始了平淡的生活,潘美在趙匡胤的監視下,用心的撫養這個落難皇子,也算對得起當年周世宗皇帝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了。在宋神宗時,有個坐鎮湖廣的地方官潘夙,潘夙歷任知桂州、譚州、江陵府,他曾經力勸宋朝出兵攻打交趾,收復失地。這個潘夙,就是柴熙謹的孫子。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對在下的支持。現在,這個不算很長的帖子即將發完了,還有三個小節,確實有些不舍。
柴榮在位時間雖然很短,但他僅用了五年半,就證明了自己的偉大,對他的讚美是完全符合歷史事實的。柴榮不是歷史的選擇,但不意味著他沒有征服歷史,感動歷史,震撼歷史。一個帝王的偉大與否,不在於他統治天下多少年,而在於他做了多少有利於歷史發展的好事。本來柴榮是有希望做漢武唐宗那樣的千古大帝,但歷史沒有選擇他,不過即使如此,也不妨柴榮的歷史地位。
第十章 關於柴榮的點點滴滴
一 為柴榮說幾句公道話
1
屬於柴榮的時代,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經結束了。
但關於柴榮的討論,還在繼續。
柴榮的能力、功業,不用多說什麼,即使是宋朝的史官們,也對柴榮在位僅僅五年半所創下的偉業稱讚不已。即使如洪邁這種人,為了討好他的主子宋孝宗,在完全不尊重歷史的情況,不顧柴榮厚待趙匡胤,趙匡胤卻有負柴榮的事實(1),無端抵毀攻擊柴榮,“固天方授宋,使之驅除。”(2)也不得不承認柴榮對歷史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