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大臣這才明白。皇帝李岩未雨綢緣。不動聲色就派軍出征,先發制人,大食必定手忙腳亂,搶了印度河流域今年的收成,因糧於敵,這仗率先開打。大唐就勝了三分。

  秋夜,大明宮,三清殿。

  皇帝李岩大步跨了進來,瞧見玉真公主正在打坐。到了她身前,臉色鄭重:“玉真,西域大戰將起,聯將親赴河西,在大馬營草灘統籌指揮,唉,可惜我們聚少離多。”

  “聖人,你真的要御駕親征?”玉真公主眉間閃過一絲欣喜。

  她的表現落在李岩眼中,一把將她抱起,抱到床榻上,粗野地扯開她的道袍,用手狠狠地揉搓著她的花徑,,

  “聖人,我錯了!”玉真公主身體被粗暴地蹂躪,她感受到皇帝李岩滔天的怒火。

  李岩的動作溫柔起來,問道:“玉真公主,你哪裡錯了?”

  “我聽到你登上了大唐帝位。便想阻止你,與寧王密謀,趁你御駕親征的時候,宣布你謀朝篡位。將你逼到西域去。”玉真公主淚流滿面地道。

  “你沒有錯,你沒聽過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嗎?憑寧王那點心機,就算聯到了河西。你們叛亂。聯率軍殺回來,誰能抵擋,不過枉送了更多人的性命,寧王一黨,在今夜滿門抄斬,他們三族中所有的男子都會被誅殺,女子流放西域,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才能挽回更多人的性命。”李岩說完這番話,從玉真公主身上爬起來。

  李岩穿好衣衫,套上墨麟甲。正要離,必真公走從床榻卜下來,抱著他的腿,跪在冰涼的大理四地舊卜,求道:“聖人,你能不能看在玉真公主的面上,繞了寧王的性命。”

  李岩將玉真公主從地上扶起,輕輕拭去她臉上的淚,溫柔地遵:“玉真公主,你是在宮亂中長大。為了帝位,宗室骨肉相殘的事還少嗎?所以你一直未嫁,才入了道門,以後做事多想想咱們的淳兒,如果聯出了事,他們能放過淳兒?”

  為玉真公主攏好衣衫,將她扶到床榻上,在她額頭上輕輕一吻:“你好好想想,聯先走了。”

  李岩轉身離去,聽見玉真公主在背後喊道:“聖人,我從未向寧王說你不是玄宗皇帝之子,我只是說,你是私生子,不宜繼承大統。”

  腳步稍稍一停,李岩跟著大步邁出了三清殿,心念如鐵,李唐宗室只要對聯有一絲威脅,聯都會將他們剷除。絕不能手軟。

  玉真公主會在這次教刮中反省,聯就原諒他一次。

  帝都長安,在這個秋夜裡,寧王一黨十多位官員被金吾衛全部緝拿,接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抄家滅族。經過審問,將其族中男子無論老幼,全以謀反的罪名全部斬首,一時帝都震駭,人人謹言慎行。

  大唐天寶元年十月十五,印度河畔,大食信德行省首府,塔克西拉城。

  這座香火猜盛的佛教聖地,被穆斯林占領,大唐三藏法師玄獎描述的精巧別致的佛塔、金碧輝煌寺院廟宇都不復存在,被伊斯蘭白色的圓頂建築所代替。

  塔克西拉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多泉流,青海討擊使田承嗣率羽林騎突破了大食軍隊的防線後,輕騎突進,見軟桃子就捏,只針對阿拉伯穆斯林搶,非阿拉伯穆斯林不擾。軍紀嚴明。啃不動的城堡就丟給後面的大軍,率軍攻到了塔克西拉城下,才勒住馬。

  白衣大食丟失了印度河流域大片的土地和今年的糧食收成,在塔克西拉城集結了十五萬穆斯林騎兵,加上城內的五萬守軍,準備給縱馬在印度河流域搶掠的大唐軍迎頭痛擊。

  青藏節度使王忠嗣率領的大唐軍。這次不是搶一把就走,而是征服。每占據一地,就分兵駐守。安動被聖戰弄得快要破產的,修築城牆。處於水深火熱衷的非阿拉伯穆斯林和佛教徒貧民紛紛響應。

  塔克西拉城下,大唐軍僅有七萬,四萬野戰軍,三萬城防軍。

  敵我力量懸殊!

  青藏節度使王忠嗣騎在一匹高大雄健的青海馳上,在工群親衛的護衛下,站在城東一處緩坡上,用千里鏡觀察著塔克西拉堅固高大的城牆和城下的軍營。

  塔克西拉城城牆東面和北面。大食軍營帳相連,旌旗蔽日,規模和氣勢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城牆上。箭垛附近,穆斯林排的密密麻麻,手上除了弓箭短矛,竟然還配備了連弩。

  難怪白衣大食裝孫子,年年給大唐繳納歲幣買平安,原來掌握了連弩的製造方法,開始配備大食軍隊。

  這場仗不好打,大食軍依託于堅城之下,進可攻,退可守,大唐軍萬一戰事不順,連個退路都沒有,何況七萬青藏軍中,多是吐蕃人,王忠轄反覆盤算利害得失,向身邊的將領問計:“你們怎麼看?”

  青藏討擊使田承嗣拱手道:“大食軍自恃有了連弩,妄想與我大唐軍大戰,殊不知,我軍的連弩已改進成了鋼弩,射程較他們多了多了五十步,況且我們的連弩車威力更大。再與對重式的投石車配合,破敵就在今夜。”

  大唐軍還有一樣秘密武器,田承嗣未說,將在東西兩大帝國第二次的決戰中,閃亮登場。讓世人震驚。

  知道田承嗣說的什麼。王忠嗣豪氣頓生,揚鞭前指:“今夜大戰就開始,先以疲敵戰術,讓大食軍睡不的好覺,不得安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