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馬朝選一家乘車直奔西寧樂家灣機場。此時正常運行的航班早已停飛,只有馬步芳租用的美國陳納德 飛虎隊 的飛機,來往運送馬步芳家族及其軍政要員。由於飛機架次少,乘機外逃者多,攜帶的行李又很沉重,想坐飛機比登天還難。為了逃命,那些平時衣冠楚楚的達官貴人太太小姐,爭先恐後,輩無倫次,真是一派樹倒猢猻散的殘敗景象。在馬朝選一家出走之前的8月29日,還發生了馬步青乘坐的飛機,因攜帶的黃金白銀和貴重物品過多,飛機超載,剛起飛即墜落折斷左翼的事故。
馬朝選和馬全義為減輕飛機負荷,登機時將拉到機場的一汽車銀元、貴重的玉器和綾羅綢緞之類,送給了馬全義的副官,只帶了些乾肉片、鍋盔、面大豆之類的充飢食物。儘管這樣,美國駕駛員還不斷刁難,不予起飛。不得已,馬全義給二位駕駛員各送黃金50兩,才得以起飛,倉皇南逃至重慶。
全家人連日精神過分緊張,加之攜帶沉重的黃金,到重慶後人人精疲力竭,疲憊不堪,只好小住幾天。先期到達的寧夏省主席馬鴻逵趕來告別,並囑咐他們通過青海省政府駐重慶辦事處,將隨身攜帶的黃金,兌換成輕便的美元。
馬朝選一家換機從重慶飛往廣州,離開大陸去香港,在香港又將美元兌換為黃金存入銀行。
香港,一面是燈紅酒綠、賭場煙館、夜總會、酒吧間;一面是浮沉著穢物的水面、湫隘破舊的街道、陰濕的菜市場、醉醺醺的水手以及油漆剝落的木樓上那睡眼惺忪強顏歡笑的女郎。這使長期生活在西北邊陲,虔誠信奉伊斯蘭教的馬朝選老兩口極不適應,格格不入。華樓美廈,一下子全在馬朝選的心中轟然崩塌。特別使他震動不安的是,聽說香港黑社會將逃到香港的冶成英、冶成華兄弟綁架,用重金才贖了回來(冶成英,曾任青海省財政廳長,湟中公司總經理)。
滿街流瀉出來的燈光忽明忽暗,陌生而又喧囂。馬朝選每每迴轉意念去捕捉那片已成為千里之遙蒼茫之地的故土。他不時在高閣樓頂佇立遐思,面朝家鄉唉聲嘆氣,老淚縱橫地做著祈禱: 真主啊!千萬要保佑我們全家老小,平安回到家鄉!
見此情景,馬全義、馬全禮兄弟於心不忍,竭力相勸,並托人四處打聽家鄉解放後的實情。可是,家鄉遠在西北高原,消息閉塞,想知實情,談何容易。
萬般無奈之中,從宗教信仰的感情上,大家產生了僑居沙烏地阿拉伯的念頭。馬朝選和兒子馬全義多次商量,權衡利弊,決定馬朝選老兩口和馬全禮兩口等人去沙烏地阿拉伯僑居。馬全義等人居留香港,等待家鄉消息,再作打算。儘管如此,馬朝選依然難下決心,難離故土,故而沙特之行只好作罷。馬朝選曾派管家二人返回蘭州,尋找五弟馬丕烈,詢問家鄉解放後的情況,了解共產黨的政策,說明返回故里的願望,但沒有得到回音。
有一天,馬全禮在香港《大公
報》上看到一則消息,得知馬輔臣和馬鴻賓由黨和政府委以要職,在西安開會。他忙不迭地將這個消息告知父親馬朝選。
馬朝選聞之大喜,含淚而言: 知感真主的襄助,這就好了。馬輔臣、馬鴻賓都是國民黨的大官要人,又是我們家族親戚,既然共產黨沒殺他們,反而給予高官,我們回去後共產黨也不會殺的。俗話說飛到懷中的麻雀掐不死!回到家鄉後別無他求,只當個老百姓種莊稼。
1952年秋,第一片落葉開始試探清新得有點凜冽的微風。馬朝選也以試探的口氣,經西安清真寺發了電報,誠懇委託該寺阿訇將其電報轉交馬輔臣呈交西北軍政委員會。馬朝選電文大意是:貴黨對國民黨軍政人員,以寬宏大度既往不咎待之,敝人實乃敬佩,願帶家下老小返回故里,祈望恩准。
馬朝選萬萬沒有料到,時隔不久,西北軍政委員會秘書長常黎夫派馬少堅去香港接他們。馬少堅當時在西北軍政委員會工作,其父及他本人和馬全禮有深交。
馬全義在河西戰役時任一百師團長,與西路軍糾纏廝殺。他顧慮重重,深感戎馬生涯,長期與共產黨作對,怕共產黨清算自己,不敢回國,表示要繼續等待和觀察。後來馬全義轉去台灣,任台灣 國防部 中將委員,林業部顧問。
馬朝選抵達西安後,受到有關方面的熱情接待,小住之後起程回到蘭州。甘肅省委書記張德生請馬朝選吃飯,徵求意見說: 馬老先生,你要去臨夏居住,還是留在蘭州? 陪坐的馬丕烈說: 我看阿哥住在蘭州吧!他的全部財產已交給了人民政府,臨夏什麼也沒有,況且他年齡大了,生活方面也不方便,我在蘭州對他照管方便些。 張書記和馬朝選都同意馬丕烈的意見。
馬朝選全家居住蘭州。不久,甘肅省人民政府將其在臨夏的80多間店鋪房舍,退還給了他們。由於家中無人經營,便將這些店鋪出租給臨夏百貨公司等單位和私人,以房租維持全家生活。是年底,馬全禮將臨夏莫泥溝老家埋藏的銀元三萬塊挖出,與馬輔臣等人合資,創辦了臨夏第一座電廠,支援社會主義建設。
尼羅河畔的情思
尕兔娃吃草(者)翻山哩,
天黑時,
要回個自家的窩哩;
出門人漂洋(者)過海哩,
老來時,
心想到老莊上坐哩
馬朝選和馬全義為減輕飛機負荷,登機時將拉到機場的一汽車銀元、貴重的玉器和綾羅綢緞之類,送給了馬全義的副官,只帶了些乾肉片、鍋盔、面大豆之類的充飢食物。儘管這樣,美國駕駛員還不斷刁難,不予起飛。不得已,馬全義給二位駕駛員各送黃金50兩,才得以起飛,倉皇南逃至重慶。
全家人連日精神過分緊張,加之攜帶沉重的黃金,到重慶後人人精疲力竭,疲憊不堪,只好小住幾天。先期到達的寧夏省主席馬鴻逵趕來告別,並囑咐他們通過青海省政府駐重慶辦事處,將隨身攜帶的黃金,兌換成輕便的美元。
馬朝選一家換機從重慶飛往廣州,離開大陸去香港,在香港又將美元兌換為黃金存入銀行。
香港,一面是燈紅酒綠、賭場煙館、夜總會、酒吧間;一面是浮沉著穢物的水面、湫隘破舊的街道、陰濕的菜市場、醉醺醺的水手以及油漆剝落的木樓上那睡眼惺忪強顏歡笑的女郎。這使長期生活在西北邊陲,虔誠信奉伊斯蘭教的馬朝選老兩口極不適應,格格不入。華樓美廈,一下子全在馬朝選的心中轟然崩塌。特別使他震動不安的是,聽說香港黑社會將逃到香港的冶成英、冶成華兄弟綁架,用重金才贖了回來(冶成英,曾任青海省財政廳長,湟中公司總經理)。
滿街流瀉出來的燈光忽明忽暗,陌生而又喧囂。馬朝選每每迴轉意念去捕捉那片已成為千里之遙蒼茫之地的故土。他不時在高閣樓頂佇立遐思,面朝家鄉唉聲嘆氣,老淚縱橫地做著祈禱: 真主啊!千萬要保佑我們全家老小,平安回到家鄉!
見此情景,馬全義、馬全禮兄弟於心不忍,竭力相勸,並托人四處打聽家鄉解放後的實情。可是,家鄉遠在西北高原,消息閉塞,想知實情,談何容易。
萬般無奈之中,從宗教信仰的感情上,大家產生了僑居沙烏地阿拉伯的念頭。馬朝選和兒子馬全義多次商量,權衡利弊,決定馬朝選老兩口和馬全禮兩口等人去沙烏地阿拉伯僑居。馬全義等人居留香港,等待家鄉消息,再作打算。儘管如此,馬朝選依然難下決心,難離故土,故而沙特之行只好作罷。馬朝選曾派管家二人返回蘭州,尋找五弟馬丕烈,詢問家鄉解放後的情況,了解共產黨的政策,說明返回故里的願望,但沒有得到回音。
有一天,馬全禮在香港《大公
報》上看到一則消息,得知馬輔臣和馬鴻賓由黨和政府委以要職,在西安開會。他忙不迭地將這個消息告知父親馬朝選。
馬朝選聞之大喜,含淚而言: 知感真主的襄助,這就好了。馬輔臣、馬鴻賓都是國民黨的大官要人,又是我們家族親戚,既然共產黨沒殺他們,反而給予高官,我們回去後共產黨也不會殺的。俗話說飛到懷中的麻雀掐不死!回到家鄉後別無他求,只當個老百姓種莊稼。
1952年秋,第一片落葉開始試探清新得有點凜冽的微風。馬朝選也以試探的口氣,經西安清真寺發了電報,誠懇委託該寺阿訇將其電報轉交馬輔臣呈交西北軍政委員會。馬朝選電文大意是:貴黨對國民黨軍政人員,以寬宏大度既往不咎待之,敝人實乃敬佩,願帶家下老小返回故里,祈望恩准。
馬朝選萬萬沒有料到,時隔不久,西北軍政委員會秘書長常黎夫派馬少堅去香港接他們。馬少堅當時在西北軍政委員會工作,其父及他本人和馬全禮有深交。
馬全義在河西戰役時任一百師團長,與西路軍糾纏廝殺。他顧慮重重,深感戎馬生涯,長期與共產黨作對,怕共產黨清算自己,不敢回國,表示要繼續等待和觀察。後來馬全義轉去台灣,任台灣 國防部 中將委員,林業部顧問。
馬朝選抵達西安後,受到有關方面的熱情接待,小住之後起程回到蘭州。甘肅省委書記張德生請馬朝選吃飯,徵求意見說: 馬老先生,你要去臨夏居住,還是留在蘭州? 陪坐的馬丕烈說: 我看阿哥住在蘭州吧!他的全部財產已交給了人民政府,臨夏什麼也沒有,況且他年齡大了,生活方面也不方便,我在蘭州對他照管方便些。 張書記和馬朝選都同意馬丕烈的意見。
馬朝選全家居住蘭州。不久,甘肅省人民政府將其在臨夏的80多間店鋪房舍,退還給了他們。由於家中無人經營,便將這些店鋪出租給臨夏百貨公司等單位和私人,以房租維持全家生活。是年底,馬全禮將臨夏莫泥溝老家埋藏的銀元三萬塊挖出,與馬輔臣等人合資,創辦了臨夏第一座電廠,支援社會主義建設。
尼羅河畔的情思
尕兔娃吃草(者)翻山哩,
天黑時,
要回個自家的窩哩;
出門人漂洋(者)過海哩,
老來時,
心想到老莊上坐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