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林一揮手:“退朝,文和孝直、子喬和公台留下,來人,傳孔明和姜維也來見孤王。”眾臣一看,得,就知道這次賈詡等人出宮之時也就是陳林最終決定之時。不過有心人一聽到陳林還額外的叫上兩個小輩,卻十分驚訝,同時暗算這諸葛亮和姜維怕是要從此更得重任了啊。

  諸葛亮和姜維兩個人各有特點,諸葛亮當了好些年小蕭何,在大秦也算有名聲。當年諸葛亮投靠的時候,賈詡和陳林刻意削弱諸葛亮那個什麼臥龍的名聲,就是想看看諸葛亮是不是真的有能耐,今天,似乎算是正式得到陳林的認可了。

  而姜維呢,那是世子陳斌的心腹,是世子黨的首腦。因為姜維能文能武,不管是世子府的文官還是武將,都深深的認可姜維,並以姜維為首。那姜維得到陳林的召見也就可以理解了嘛。

  諸葛亮和姜維聽說要與賈詡等大秦心腹在宮中與秦王密議,都驚訝不已,然後就是急忙趕來。

  諸葛亮和姜維剛剛被引來的時候,進門就聽到賈詡的聲音:“司馬懿不過是借人之力,東吳才是大敵,周瑜出現在江夏,丁奉之降,依我看,東吳根本不是我等所見表面上的那樣。”

  諸葛亮和姜維雙雙一驚,諸葛亮又比姜維年長,姜維做了一個請的動作,諸葛亮先進。陳林等人一回頭,看著黃燕帶著兩人進來,一揮手,幾個宦官退下之後,房中只有心腹盡在。

  陳林其實叫兩人來,並不是要問計,而是要兩人在旁看著,從此見識大秦的機密之事,為今後做準備而已。所以兩人進來之後,陳林接受拜見之後,就不再理會兩人,而是與賈詡陳宮等繼續。

  陳林:“孫權,現在孤王也越想越覺得孫權監國,其中大有文章。周瑜是何許人也,孫策心腹。孫權若是監國,必定不敢用此人。還有丁奉,因為忠於孫堅而反,現在呢,卻遙呼相應復叛我軍與東吳謀和。說明什麼?說明東吳必定是外松內緊,可憐孤王還要為文台伯符傷神呢。”

  陳林一點破,所有人心中都明白,東吳只怕是在東林演了一齣戲,孫權監國是障眼法,也是與大秦決裂的藉口而已。

  孫堅和陳林的關係天下皆知,要是孫堅當權的時候與大秦開戰,只怕道義上對東吳不利,可是若是孫權,那就不一樣了。

  陳林:“孤王決定放手北事,如今有仲至坐鎮,馬謖之謀孤王暫時不放心。公台,孤王想要你帶兵兩萬去匯合仲至,從今之後,西涼之事孤王要託付給你了,孤王專心政南陽和東吳等東面之事。公台,可願助孤王?”

  陳宮大驚,急忙:“主公,陳宮不過一老死之人,自溫侯身亡之後,若不是主公,陳宮早已埋沒鄉里,主公信任,陳宮萬死不辭。”

  陳林大喜:“好,公台,你去長安,務必要關注馬超,同時調龐德來漢中。孤王料想,劉備與司馬懿備不住要苟合,你要穩住扶風和陳倉,要防備劉備聯合匈奴和羌人。不過武威有魏延在,孤王心中也稍安。”

  陳宮——

  賈詡等陳林說完,低著頭:“主公,五萬大軍一下去兩萬,我漢中防禦可有六萬大軍,可是出擊之軍,只有三萬啊。”其實賈詡擔心的不是大軍的問題,而是大將,現在漢中只有高順曹姓張衛方悅這幾號老將而已了,一下子將大半人都派去西涼,可見陳林對西涼的重視,但是漢中就顯得虛了一點、。

  “大王——司馬懿兩萬大軍過武關,已經往宛城而來。”

  進來的是馬忠,驚起所有人,看來大秦不可避免的要開戰了。

  第五十二章 :天下新格局

  馬超降秦,天下有心之人都敏銳的捕抓到這點。.尤其是當南陽傳來司馬懿大軍兩萬退出潼關,往宛城出發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南方,以荊州為忠心的地方,必定會爆發一場大戰。而且這個大戰甚至要比二十年了最為龐大的曹袁官渡大戰還要令人關注。曹袁大戰是兩個人的事情,影響的也僅僅是齊、魏兩國,而現在荊州之戰,卻是東吳、大秦、司馬懿、劉備、甚至魏國的豫州都要受到牽連,也就是說,這是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的。

  秦王陳林就在司馬懿消息傳到南鄭的第二天,漢中兩萬大軍不往東,卻北出陽平。所有人大吃一驚,但是隨後,人們立即想到,這可能是陳林欲圖一次姓鞏固西涼。兩萬大軍北出西涼,就意味著,陳林對荊州和上庸的增援只會更大而不會小,因為這意味著,陳林是傾國之力而來。

  奇怪的是,北軍出去兩天了,南鄭對上庸的支援還是遲遲不見蹤影。漢中各地的大軍依舊是原地不動,而越是這樣,越讓人覺得不安。

  終於,第五天的時候,三萬大軍,秦王親征。司馬懿大驚,急忙也揮軍南下往樊城而來。而東面荊州卻更加激烈,每一天都傳來大戰多久。周瑜又偷襲文聘哪裡,大秦水軍又擊沉多少東吳的水軍戰船了等等。

  黃忠,馬孟,兩人一南一北,共三萬大軍反攻江陵城外的丁奉叛軍,大獲全勝,斬首三千餘,丁奉隻身而逃。蒯良下令,將丁奉家眷,腰斬於襄陽街頭。大秦,正式下令,與東吳開戰。

  秦吳開戰,最激動的莫過於水軍大都督蔡瑁,要知道現在秦軍水師訓練多年,裝備精良,蔡瑁恨不得打到建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