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頁
卻是經此吐槽,居然把那隻半死不活的貓,巴拉巴拉的後續話語忘到乾乾淨淨。當然也可能是,僅因為是個夢的緣故,而且那個夢的基調過於悲哀且殘酷緣故,潛意識裡根本不願深想?或者更可能是,那隻貓後來根本就沒說什麼?
總之,接下來夢就變了。在夢中,他出現於一個奇怪的世界。在那個世界,雲層總在繚繞。世界的本身並非星球構成。而是無盡的雲中,有著一顆顆的三面晶。呃……所謂三面晶叫法緣由當然是,每個面都是三角形,然後……,它就構成了……,嗯,總計三個面。
原本這種構型只能是四個角四個面,譬如咼冎曾見識過的,土狼號基地車那種異次元殺陣般內部骨架結構——那就是每個面都是三角但總體來說卻只能是四個角、四個面。然而,現實歸現實,夢歸夢。總之,在夢裡,咼冎所見這個世界,雲層里的這玩意兒的確就是三個角,並且每個面都是三角形,偏偏它又總計只有三個面。也正因如此才被叫做三面晶。
現在的咼冎當然怎麼腦補都無法腦補出“三面晶”究竟該長啥樣。不過在夢裡,他根本就沒去研究三面晶究竟該有幾個角幾個面。他只知道,在那個世界,有著無窮無盡的雲,有著無窮無盡的“三面晶”。而且,縱然是漂浮在雲層間的三面晶的內部,同樣也被浮游的氤氳包攏著。故而身在三面晶內,無論潛入再深處、貼浮於再表層,所看到的,依然是白霧般的雲,以及,雲和雲之間的雲層。
這雲、這雲層,它聚著、散著、濃著、淡著……從來在變、待變,又似始終未變、不變。而晶體透明、晶體龐大,三面晶之內和三面晶之外,一樣有雲。這雲和雲之間,也能彼此聚散、相互融合。並且,無論從哪個方向看向哪個方向,這雲和雲之間,似乎也都有著,分離、分別,以及分開、分散……
那麼在這漫長的夢裡,經過苦苦思索,他終於做出了對整個世界很艱難的推論——氤氳籠罩的三面晶之內,和雲層繚繞的三面晶之外,無論這雲和那雲,在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雲!
(這TM多麼逗比加苦逼,才能作出最後這推論啊。)
但在夢裡,他就是這麼的逗比加苦逼。
而在更漫長時光中,他始終在看雲、想雲,苦苦的,思索雲。終於,作為對於世界的認知,作為必須對世界給出相應判定,他由此知曉——就像晶體之內和晶體之外,就像晶體之上和晶體之下,就像晶體之左和晶體之右……在雲和雲之間,也應該有著,分界、分層、分域。
(這TM簡直已經不能再以逗比加苦逼來形容,根本就是……算了,反正每個人在夢裡可能都會很荒誕很荒謬。否則,也不能叫做,“在夢裡”。)
總之,在又是很漫長時光中,還在苦苦思索的他最終又確認——對於雲,無論如何的分,在雲和雲之間,是,還是,必是,並且當然還必然以及必須加必定是,雲。(嗷讓我跪了吧,我已無力吐槽。)
那麼既然都是雲,則最終事實為,在雲和雲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必然的分界線。
可是,如果將視界跳出一片雲就又發現——在雲和雲之間的雲,仍然有著聚和散,以及,並沒有什麼必然分界線的界和界、層和層、域和域。
(這TM……我跪了都不成?這絕逼乃是文青一般的哲學家乘以哲學家一般的文青啊!這竟然……能是夢中的我?)
回顧至此,咼冎已經只想嗚咽。而且還是躲在一個人都沒有的地方才敢嗚咽的,丟臉現眼、沒臉見人之嗚咽。但在夢裡,又經過很漫長很漫長的時光,他才又懂得,在雲端的九霄之上,和雲獄的九淵之下,一樣還是:雲與雲形成的雲界、雲層、雲域……;以及,雲與雲聚散而出的,雲,和“雲之間”。
(呃,……算了。我自己向我自己跪了又跪。不吐槽,我得警告我,我已無力吐槽。因為我已進化到,膜拜我自己的“我就是我的聖徒”的最高層次。)
於是在某一瞬,在夢裡的他終於意識到,即便身在晶體之內,假如就這麼一直對著雲,一直就這麼對著雲看下去、想下去,終有一刻,也必然會,暈於雲。(咼冎大喜:我K,原來我還終於沒能……一直白痴!)
是以,在那漫長的,都是雲的夢的後半部分,其實除了雲,也就只有一個畫外音般聲音在不斷響徹:
“雲之雲,雲之又雲,雲之乎?”
(哦,怪不得我一醒來就說個“暈”字。卻原來……我是在回答那個宛如畫外音般的問話啊!)
……
總算將夢境回顧完畢,咼冎不禁苦笑搖頭。
搖頭中他緩緩坐了起來。
然後就覺得,不如暈去。
****
——眼前是,無盡的深淵。
那無盡的深淵,因其太過於黑暗,反倒猶如靜寂水潭。
——而“寂靜水潭”上,卻懸空漂浮著,繁星般無數浮萍。
他在其中一個浮萍上。
****
“這TM又是神馬情況?難道……,我還在夢裡?”
掐自己一把,很疼。
不過哲學到咼冎當今這程度當然曉得:如果你在夢裡沒有醒,在夢裡掐自己一把疼或不疼,都沒法說明是否仍在做夢。因此,在夢中驗證是否仍在做夢真正辦法,應該是也只能是,邏輯和常理。
總之,接下來夢就變了。在夢中,他出現於一個奇怪的世界。在那個世界,雲層總在繚繞。世界的本身並非星球構成。而是無盡的雲中,有著一顆顆的三面晶。呃……所謂三面晶叫法緣由當然是,每個面都是三角形,然後……,它就構成了……,嗯,總計三個面。
原本這種構型只能是四個角四個面,譬如咼冎曾見識過的,土狼號基地車那種異次元殺陣般內部骨架結構——那就是每個面都是三角但總體來說卻只能是四個角、四個面。然而,現實歸現實,夢歸夢。總之,在夢裡,咼冎所見這個世界,雲層里的這玩意兒的確就是三個角,並且每個面都是三角形,偏偏它又總計只有三個面。也正因如此才被叫做三面晶。
現在的咼冎當然怎麼腦補都無法腦補出“三面晶”究竟該長啥樣。不過在夢裡,他根本就沒去研究三面晶究竟該有幾個角幾個面。他只知道,在那個世界,有著無窮無盡的雲,有著無窮無盡的“三面晶”。而且,縱然是漂浮在雲層間的三面晶的內部,同樣也被浮游的氤氳包攏著。故而身在三面晶內,無論潛入再深處、貼浮於再表層,所看到的,依然是白霧般的雲,以及,雲和雲之間的雲層。
這雲、這雲層,它聚著、散著、濃著、淡著……從來在變、待變,又似始終未變、不變。而晶體透明、晶體龐大,三面晶之內和三面晶之外,一樣有雲。這雲和雲之間,也能彼此聚散、相互融合。並且,無論從哪個方向看向哪個方向,這雲和雲之間,似乎也都有著,分離、分別,以及分開、分散……
那麼在這漫長的夢裡,經過苦苦思索,他終於做出了對整個世界很艱難的推論——氤氳籠罩的三面晶之內,和雲層繚繞的三面晶之外,無論這雲和那雲,在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雲!
(這TM多麼逗比加苦逼,才能作出最後這推論啊。)
但在夢裡,他就是這麼的逗比加苦逼。
而在更漫長時光中,他始終在看雲、想雲,苦苦的,思索雲。終於,作為對於世界的認知,作為必須對世界給出相應判定,他由此知曉——就像晶體之內和晶體之外,就像晶體之上和晶體之下,就像晶體之左和晶體之右……在雲和雲之間,也應該有著,分界、分層、分域。
(這TM簡直已經不能再以逗比加苦逼來形容,根本就是……算了,反正每個人在夢裡可能都會很荒誕很荒謬。否則,也不能叫做,“在夢裡”。)
總之,在又是很漫長時光中,還在苦苦思索的他最終又確認——對於雲,無論如何的分,在雲和雲之間,是,還是,必是,並且當然還必然以及必須加必定是,雲。(嗷讓我跪了吧,我已無力吐槽。)
那麼既然都是雲,則最終事實為,在雲和雲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必然的分界線。
可是,如果將視界跳出一片雲就又發現——在雲和雲之間的雲,仍然有著聚和散,以及,並沒有什麼必然分界線的界和界、層和層、域和域。
(這TM……我跪了都不成?這絕逼乃是文青一般的哲學家乘以哲學家一般的文青啊!這竟然……能是夢中的我?)
回顧至此,咼冎已經只想嗚咽。而且還是躲在一個人都沒有的地方才敢嗚咽的,丟臉現眼、沒臉見人之嗚咽。但在夢裡,又經過很漫長很漫長的時光,他才又懂得,在雲端的九霄之上,和雲獄的九淵之下,一樣還是:雲與雲形成的雲界、雲層、雲域……;以及,雲與雲聚散而出的,雲,和“雲之間”。
(呃,……算了。我自己向我自己跪了又跪。不吐槽,我得警告我,我已無力吐槽。因為我已進化到,膜拜我自己的“我就是我的聖徒”的最高層次。)
於是在某一瞬,在夢裡的他終於意識到,即便身在晶體之內,假如就這麼一直對著雲,一直就這麼對著雲看下去、想下去,終有一刻,也必然會,暈於雲。(咼冎大喜:我K,原來我還終於沒能……一直白痴!)
是以,在那漫長的,都是雲的夢的後半部分,其實除了雲,也就只有一個畫外音般聲音在不斷響徹:
“雲之雲,雲之又雲,雲之乎?”
(哦,怪不得我一醒來就說個“暈”字。卻原來……我是在回答那個宛如畫外音般的問話啊!)
……
總算將夢境回顧完畢,咼冎不禁苦笑搖頭。
搖頭中他緩緩坐了起來。
然後就覺得,不如暈去。
****
——眼前是,無盡的深淵。
那無盡的深淵,因其太過於黑暗,反倒猶如靜寂水潭。
——而“寂靜水潭”上,卻懸空漂浮著,繁星般無數浮萍。
他在其中一個浮萍上。
****
“這TM又是神馬情況?難道……,我還在夢裡?”
掐自己一把,很疼。
不過哲學到咼冎當今這程度當然曉得:如果你在夢裡沒有醒,在夢裡掐自己一把疼或不疼,都沒法說明是否仍在做夢。因此,在夢中驗證是否仍在做夢真正辦法,應該是也只能是,邏輯和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