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著那個跟豬頭一樣只會哼哼的安南使者,崇禎也起了惻隱之心。他不願意給西方盟友留下一個殘忍暴戾的印象。但這裡畢竟是太廟,有人搗亂不做點懲戒也實在說不過去。幾番權衡之下,善良仁慈的大明皇帝最終做出了裁定,死罪可免活罪難饒。

  這個安南特使不是叫阮黃蘇麼?正巧崇禎今天早上吃了一到叫蛋黃酥的點心,雖然還有一字之差卻也勉強能湊一堆去。那就意思意思,把這人揍成蛋黃酥給黎維祺送去。至於皇帝的這個要求怎麼才能夠得到滿足,則屬於負責昭獄的陳新甲和王戴恩需要考慮的事。反正秦良玉頂多就幫忙免費捎過去。

  正因為出現了阮黃蘇這個插曲,百姓們在感嘆皇帝實在仁義之餘也才有空發現了軍令中不妥當的地方。兩條戰線各有專人負責,那鎮國將軍幹嘛去?略一思索,百姓們這才恍然大悟,鎮國將軍是快當爹的人了,他當然得繼續呆在在國內陪夫人產子。而且兵書上不都說了麼,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那才是真正的大將之風,就那些跳樑小丑還真就不配讓他親自出馬。

  相比起大明善良的百姓。棒子國來的兩位特使卻顯得惶恐不安。都這麼熟的人了,他們對於大明的了解可不少,而根據他們手裡的情報大明帝國還有一支最精銳的部隊沒有調動。盧象升麾下,那支由天下第一軍擴編而來的中央集團軍這該不是留著收復高麗用的吧?

  一想到了這種可能,李儆的使者還稍微好點,畢竟他是代表自己的主子來接受秘密招安,準備投靠大明的。

  而代表李倧前來求援的那位卻有點受不了。雖然沒人見識過擴編後的中央集團到底有多恐怖,但既然是被稱做大明帝國最精銳的部隊那戰鬥力就絕對不會比海外軍團差到那裡去。鹿善繼、熊兆珵、孫傳庭,這三位可是在遼東跺一跺腳都能引發山崩海嘯的禍害!讓他們帶領這麼一支精銳的力量對付棒子國?這是不是太小題大做了點?大明想要重建唐時的安東總督府說一聲就行了啊,何必這樣興師動眾?

  安東總督府?叫做朴尚賢的李倧特使想到這個詞。突然就眼前一亮。熟知歷史的他很清楚,當年李世民大帝親征,雖然攻陷了隋煬帝傾全國之力都未能最終占領的遼東城,又連破白崖、蓋牟兩城,可最後卻在安市受到楊萬春的阻擊,最終因為禦寒裝備不足而功虧一簣。

  當年為唐軍帶路的是莫離支那個不成器的嫡子泉男生,那屬於高麗國的叛徒。可他不是,在轟轟烈烈的尋根問祖活動中,他已經知道了自己就是當年唐軍的後人。雖然自己的祖先沒什麼名頭,但為大明帝國做事那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於是,就在朱由驄開始宣讀後續命令之前,朴尚賢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不管大明把那支最恐怖的軍隊放在哪裡,他都有必要表明自己的忠心,不但為大明帝國收復高麗的軍隊帶路,還一定會聯絡各方有識之士幫助穩定地方。

  “軍令!由鎮國將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後一到軍令是由崇禎親自頒布的。不過這也難怪,找遍整個大明全境敢對那個死胖子發號施令的也只有皇帝了。其他人可真沒那資格。福王?在家抖抖威風拿著雞毛撣子揍揍自己的兒子還行,在這種萬眾矚目的地方還是讓他老去旁邊歇著吧,審計部可沒權利參合軍務!

  鎮國將軍負責指揮大明海軍,將正在倭島上接受訓練的賀人龍、鄭崇儉兩部送往安南?就這種芝麻大點的小事,居然值得那個死胖子親自去辦理?這皇帝該不會是在洞房花燭夜累昏了頭吧?

  要說這還真有點讓人想不通,即便是崇禎想開門放胖子,那也應該將他扔到西線去啊!人家黃忠七十還上戰場開十石弓。鎮國將軍胖是胖了點可他才二十出頭,怎麼淪落到了替人打雜,承擔後勤保障的任務?

  雖然這則任命有點莫名其妙,但沒有人會認為這是因為鎮國將軍和皇帝間出現了裂紋,崇禎在試圖削弱朱由驄的權勢。百姓們也還知道,這國家大事不是什麼都能拿出來說的。他們能知道這麼多軍事部署那已經是違反常理了。

  大明的百姓不知道其中蹊蹺,但西方盟友們卻都猜到了其中隱含的真實意圖。大明帝國終於要對西班牙人下手了,一個國家的軍事統帥出現在海上,他就真會做個運輸隊長?

  結論相同,但西方盟友們的心情卻不一樣。雷約茲很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今天是他們出賣了西班牙人,但誰知道在這個東方帝國崛起的道路上就沒人會出賣他的荷蘭呢?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了。他能阻止嗎?他會象西班牙人一樣禍到臨頭尤不自知嗎?面對這一串的問題,他都無法找到準確答案,他甚至都沒辦法想像大明帝國就靠這次他們從西方帶來的那十餘艘戰艦怎麼去對付龐大的西班牙艦隊。

  羅伊爵士卻在背地裡幸災樂禍,對於這個東方盟友陸上所具備的實力他自認為已經很清楚了,現在他最想知道的就是這個帝國的海軍到底有什麼特殊。而且這一戰無論是誰最終獲勝利,他都可以從中受益。

  根據他所掌握的情報,西班牙人這次不知道犯了什麼糊塗,居然把超過八成的殖民艦隊調到了東方。如果他們是被實力相對較弱的大明海軍給收拾了。羅伊不僅可以學習到更先進的戰法,還能趁火打劫,擴大自己在新大陸上的殖民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