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敬的長者然後抱著的大臣,跪在他的腳下,用嘴巴親吻赫瑞羅斯的腳。

  “神父,我該怎麼辦?”

  埃斯科瓦爾抬起頭來,好像向上書祈禱一樣。

  “一切聽從神的旨意,回到主的身邊,祈禱天主的寬恕,走出叢林,接受正義的審

  判。只有這樣,你的靈魂才能升入天堂。”

  這時,赫瑞羅斯神父把埃斯科瓦爾攙扶了起來,兩人坐在椅子上交談起來。一場類

  似宗教儀式的會見結束了,埃斯科瓦爾似乎又回到了人間,他在以一種極為傲慢的口吻

  與赫瑞羅斯神父對話。因為他知道,坐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位政府派來談判的代表。尊

  重他本人是一回事,而對付政府的代表又是一回事。

  雙方經過長達3個小時艱難的對話,埃斯科瓦爾終於接受了赫瑞羅斯的第一個要求:

  釋放被扣押的桑特斯和帕柯昂。

  為了保密,埃斯科瓦爾派出手下的保鏢,在當天晚上先將桑特斯從地窖裡帶出來,

  依然裝上他的雙眼,然後派人將他押到山下的公路邊,再讓他坐汽車回波哥大。過了兩

  個小時後,他又用同樣的方式,將帕柯昂也釋放了

  1991年5月初日上午,被扣押的桑特斯和帕柯昂終於先後回到了自己在波哥大的家。

  他倆被釋放的消息不經而走,電台、電視台和各報社的記者又蜂擁而至,好像採訪

  一位外星人一樣,他們又一次成了轟動哥倫比亞的新聞人物。

  這是安格林販毒集團的犯罪史上破天荒的一次,在這以前,他們從沒有釋放人質的

  先例。這一先例讓許多對政府禁毒深感憂慮的人也看到了曙光。被記者包圍的桑特斯和

  帕柯昂都充滿自信地對他們表示,逃亡中的埃斯科瓦爾可能馬上投降,整個麥德林販毒

  集團將由此解體,持續多年的毒品戰爭可能會走向和平。他們對此深信不疑。連哥倫比

  亞總統加維里亞也興奮地說:“和平的曙光已經出現,哥倫比亞將迎來新的時代。”

  釋放了桑特斯和帕柯昂,是麥德林販毒集團向政府靠攏的第一步。但是,要真正讓

  埃斯科瓦爾這位世界聞名的大毒梟俯首投降,接受政府的審判,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取得談判的第一項成果之後,赫瑞羅斯神父開始認識到,即使是埃斯科瓦爾,也

  不是個一成不變的人,他對談判充滿了信心。

  經過兩天艱難的會談,埃斯科瓦爾終於代表麥德林販毒集團,作出了向政府投降的

  口頭承諾。不過他卻提出了三個條件:

  l,政府要保證他的個人財產合法化;

  2.懲辦侵犯過毒販及其家屬人權的警察;

  3.建一座由正規部隊看守的專門監獄以確保他們的生命安全。

  對於埃斯科瓦爾的三項要求,赫瑞羅斯的答覆是:如實向政府和總統本人匯報,力

  爭圓滿答覆。即使不能全部接受,或只接受其中的一項或兩項,也還要通過進一步的磋

  商。對話不能中斷,繼續負隅頑抗,固守山林是沒有出路的。

  5月22日,波哥大所有的報紙,都在頭版頭條的位置,報導了一條新的消息:赫瑞

  羅斯牧師於本月21日,在麥德林附近的一個秘密地點,繼續問麥德林卡特爾的大頭目埃

  斯科瓦爾會談。經過艱難的磋商,埃斯科瓦爾同意在15天之內,率領麥德林卡特爾的所

  有成員向政府投降,因為他需要一些時間來處理他的“私人事情”。在提出“投降”之

  前,埃斯科瓦爾提出了三項條件(略),政府通過認真的考慮後,決定接受兩項條件,

  但拒絕使埃斯科瓦爾販毒所得的億萬家產“合法化”……

  談判還在繼續之中。

  5月30日,埃斯科瓦爾親自給麥德林市的新聞機構寫了一封信,以書面的形式表示

  他願意向政府自首。在這封信中,他沒有要求政府對他實行大赦,也沒有要求政府停止

  正在進行的掃毒行動,更沒有要求把地販毒得來的錢財合法化。

  埃斯科瓦爾的這封信在報紙上全文披露之後,終於消解了大多數人心中的憂慮。許

  多人都在奔走相告,在期待著最後的時刻。

  1991年6月19日,是世界禁毒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上午8時對分,哥倫比亞最高立法機構修憲委員會,在波哥大政府辦公大廳,通過

  了一項新的議案:(禁止引渡哥倫比亞人)。

  這項議案的產生,最後徹底打消了埃斯科瓦爾和販毒集團所有人的顧慮。他們終於

  看到政府的所謂不再“引渡”,不是口頭承諾,而是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下來了,把它作

  為哥倫比亞法律的一項內容。

  當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麥德林販毒集團的一號頭目埃斯科瓦爾才最後下定決心:走

  出叢林,率部向政府投降。

  上午10時整,年邁的赫瑞羅斯神父帶著他的學生巴列霍,再次乘坐一架直升飛機從

  麥德林市出發,進人叢林之中埃斯科瓦爾指定的地點。

  當飛機徐徐降落之後,等候在那裡的武裝販毒人員立即登機檢查,發現飛機上除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