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光緒死去的第二天下午,他的母后及政敵、操縱晚清政權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太后也死在中南海儀鸞殿內,終年七十四歲。

  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後去世的消息傳出,中外同感震驚。人們普遍認為,年紀輕輕的光緒反而死在七十四歲的慈禧前面,而且只差一天,這不是巧合,而是處心積慮的謀害。於是,光緒被人謀害致死的種種說法便由此而產生。

  晚清御史、光緒的近臣惲毓鼎的《崇陵傳信錄》及徐珂所編著的《清稗類鈔》等書認為,慈禧在病危期間,惟恐自己死後,光緒重新執政,推翻她既定朝政及平反她一手製造的種種冤案,於是令人下毒手將光緒害死。

  英國人濮蘭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傳》和德齡的《瀛台泣血記》等書認為,清宮大太監李連英等人,平日依仗著主子慈禧的權勢,經常中傷和愚弄光緒。他們深恐慈禧死後光緒重新主政,會清算他們往日的罪孽,所以就先下手為強,在慈禧將死之前,先把光緒謀斃。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談到,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時辜負了光緒的信任,在關鍵時刻出賣了皇上。袁世凱擔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緒決不會輕饒了他,所以就借進藥的機會,暗中下毒,將光緒毒死。

  曾經是清宮御醫的屈貴庭在《逸經》雜誌二十九期上發表一篇文章說,在光緒臨死的前三天,他最後一次進宮為皇上看病,發現光緒本已逐漸好轉的病情卻突然惡化,在床上亂滾,大叫肚子疼。沒過幾天,光緒便死了。這位御醫認為,雖不能斷定是誰害死了光緒,但卻可以肯定光緒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但也有不少史籍或接近宮禁者對光緒之死持自然病死之說。如《德宗實錄》、《光緒朝東華錄》、《清史稿?德宗本紀二》等所謂正史或官修史籍內,均載光緒系正常死亡;再如《萇楚齋三筆》卷六則稱:早在光緒三十四年二三月間,光緒帝久病未愈,早入膏肓,是時肝氣大發,以手扭太監頂戴,以足踢翻電燈,情勢日及。又光緒臨終前一段時間,一直為其治病的六位名醫之一杜鍾駿所著《崇德請脈記》一書,對光緒之病情、診病經過以及光緒臨終前的病狀,敘述頗詳,證明光緒確實是正常死亡。

  由於上述種種傳聞,使光緒之死成為清末歷史上一大疑案,眾說紛紜。關於光緒之死這一疑案無論當時或在日後,雖有種種傳說,但因事涉清代宮禁秘檔,人們無從知其真實內幕,均缺乏真實可靠的依據。那麼,光緒究竟是怎麼死的?讓我們且從太醫院御醫和皇宮醫案(也稱“脈案”)談起。

  在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宮苑中,都設置有專門為皇帝、皇后、妃、嬪、王公大臣等診治疾病、調養身體的太醫院。在這裡,集中了祖國傳統醫學中的國醫高手,備藏了從全國各地搜集到的珍奇名貴藥材。太醫院有著上千年的歷史,積累了許多既穩妥又有一定療效的處方,以及許多寶貴的臨床醫療經驗,是祖國傳統醫學的精英薈萃之地。然而,皇宮醫學卻歷來被深鎖宮禁,秘而不宣;究竟皇帝及其後、妃等怎樣看病,御醫又如何為他們把脈治病、施藥護理,等等,一向令人神秘莫測。

  清太醫院沿襲明制,其官署最初設在正陽門內東交民巷內。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清政府屈服西方列強的壓力,被迫與之簽訂不平等的喪權辱國《辛丑條約》。依據條約第七款,將這一地區劃為各國駐華使館區。太醫院只得另在地安門外建立新署,現在遺址尚存,但已是面目全非。太醫院在紫禁城內東牆下,上駟院之北,設有待診、休息的處所,舊稱“他坦”,歲月流失,現已傾毀無存。

  清太醫院為五品衙門,其最高行政長官為院使。副職二人,稱為左院判、右院判,官居六品。太醫院有御醫十三人官居八品;醫士二十人、醫生三十人(皆沒有品級),享有從九品的待遇,統稱御醫。清初按醫科分為:大方脈、小方脈、婦人、瘡瘍、針灸、眼、口齒、接骨、傷寒、咽喉、豆疹十一科。光緒時期,合併為五科,即大方脈、小方脈、外科、眼科、口齒科。平日,有太醫院院使、院判及其屬員在宮中當班。每當皇帝駐蹕園庭,或出巡各地,太醫院御醫也隨之前往。

  太醫院御醫在從事醫療活動中,皆建有詳細的病歷,即所謂“醫案”(又稱“脈案”)。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有大量的清代皇宮醫案。其中包括皇帝、皇后、妃嬪、皇子、公主、太監、宮女以及王公大臣的原始診病記錄、內務府抄件、帝後用藥底簿、配方秘本、御藥房、御膳房和御茶房的各項記錄,以及皇帝及個別皇后的起居注、皇帝有關醫藥的硃批、宮中敬事房的檔案,等等。特別是乾隆以後諸帝及其後、妃等的脈案保存得較為完整,其中尤以光緒的脈案為最多。清代皇宮的醫案總數約有四萬件。在這些醫案史料中,其診治處方大都出自太醫院御醫之手。但也有少數非太醫院的官方處方,如施煥、呂用賓、陳秉鈞等地方名醫為光緒診病的處方,便是其例。這些人都是懂得醫道的大小官員,或在京城,接近宮廷,或在地方,而由地方總督、巡撫奉詔保舉來京入宮為光緒看病的。

  二、記載光緒直接死因的秘檔

  在清宮醫案中,既有當年御醫為光緒診病用藥的原始病歷,也有光緒本人口述或親書病史病狀的“病原”,尤其是光緒臨死前半年的“脈案”保存得相當完整。這些珍貴的原始記錄,應是解開光緒生前病狀及其死因的重要而可靠的直接依據。根據這些珍貴的診病原始記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史檔案專家會同中國中醫研究院醫學專家,對光緒病案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他們的研究成果對揭開光緒的死因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依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