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更重要的是,根據清朝皇室的家譜《玉牒》記載,乾隆降生時,雍正的長子、次子雖然已幼年早死,但第三個兒子已經八歲,另一個王妃過了三個月又添了一個兒子。而且,這時的雍正才三十四歲,正當壯年,他怎會在已經有一個八歲的兒子,另一個王妃又即將臨產的情況下,急急忙忙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的女兒去換陳家的兒子,這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通的。再退一步講,那時的雍正連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登上未來的皇位,又怎麼知道陳家的兒子就是個有大福的人?

  至於乾隆為什麼六下江南,有四次到海寧,而且每次都住在陳家私園,據檔案記載,乾隆南巡到海寧,主要是視察耗資巨大的錢塘江海塘工程。當年,康熙也曾六次南巡,但只是到杭州。到乾隆時,海潮北趨,海寧一帶潮患告急,而海寧大堤一旦衝破,蘇州、杭州、嘉興、湖州這一帶全國最富庶的地區勢必被淹,到那時將會嚴重影響國家的稅收和漕糧的徵收。乾隆從“海塘為越中第一保障”的認識出發,四次親臨海寧,檢查海塘工程,終於建起海潮屏障魚鱗石塘,其中有的地段至今完好,仍然起著擋潮防患的作用。而在當年乾隆巡視時,在偏僻的小縣海寧,實在找不出比陳家私園更體面的接駕的地方。乾隆在陳氏家園住過四次,但對陳家子孫卻一次也沒有召見過,更談不上傳說中“升堂垂詢家世”的事了。

  乾隆的身世說完了。透過大內檔案,我們看到,所謂乾隆是山莊醜女所生,或者本是陳閣老兒子的民間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作為野史,這些說法都很傳奇,很有吸引力;作為戲說,也可以寫進小說拍成電視劇。但可惜的是,都沒有史實根據,都不能當成歷史事實來相信。關於乾隆究竟生在哪裡的問題,是在北京的雍和宮,還是承德的避暑山莊?檔案文獻向我們披露,乾隆自己一直強調是生在雍和宮,嘉慶和道光雖然一開始曾持避暑山莊說,但後來又都堅定地改為雍和宮說。而持避暑山莊說的人也沒能提出強有力的證據。這樣,是否可以說,從乾隆到嘉慶再到道光這三朝的檔案最終證實:乾隆皇帝生在北京的雍和宮。

  乾隆帝朝服像

  82

  雍和宮

  乾隆《雍和宮瞻禮》詩:“來瞻值人日,吾亦念初生。”

  嘉慶詩註:“此中因緣不可思議。”

  嘉慶在避暑山莊留下的“遺詔”

  《熱河行宮圖》:方框所示,為傳說中的乾隆出生地獅子園

  《平安春信圖》:雍正、乾隆父子身著漢裝,置身修竹秀石之中

  存放清朝皇家族譜《玉牒》的檔案庫

  《乾隆帝寫字像》:乾隆作為盛世統治者,廣學博覽,孜孜不倦地學習漢文化

  乾隆生母鈕祜祿氏半身像

  避暑山莊圖

  第二部分

  第28節 “二皇帝”

  “和|跌倒,嘉慶吃飽。”

  這句市井之語流傳了二百年。從官史稗乘到文學藝術,和|這個清代歷史上最大的貪官也被人不斷評說演繹了二百年。然而,歷史上和|的真實面目卻越來越紛雜難辨了。

  一、少年得志

  和|(1750—1799),字致齋,原名善保,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生前曾一度被抬入上三旗的正黃旗,獲罪後其家屬又降回正紅旗。

  很多記載都稱和|出身“貧賤”、“低微”,這並不可靠。和|的祖上是英額峪(今遼寧清源縣境內)的大姓,清初從龍入關,被安置在北京西直門內驢肉胡同居住,雖未得顯達,但也留下了一個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職。和|的父親叫常保,曾擔任過福建的副都統,也算是一位高級將領了。顯然,和|家世雖不顯赫,卻也是一個武官世家,他本人則是典型的八旗子弟。

  《清史稿》本傳中稱和|“少貧無籍,為文生員”。他童年時家境並不富裕,這也是清朝中葉以後許多旗民面臨的共同境遇。據說,和|年齡稍長一些,就經常讓家人劉全駕車帶著他到處去借貸以度日。即便如此,和|與弟弟和琳還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讀過幾年私塾後,十餘歲即被挑選到咸安宮官學讀書。咸安宮官學坐落於皇宮西華門內,主要招取內務府及八旗官員的俊秀子弟,可以說是一所重點學校。和|在這裡接受了系統的儒學經典和滿、蒙、漢文字的教育。由於他天資聰穎,勤奮努力,成績突出,受到了老師吳省蘭、李光雲等人的好評。

  乾隆三十二年(1767),十八歲的和|娶了內務府大臣英廉的孫女馮氏為妻。兩年後,因父親故去,和|承襲了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職。作為長兄,二十歲不到的和|便開始獨立支撐門戶了。

  三十五年(1770),和|參加了順天府的鄉試,但沒有考中舉人。此後,他可能再也沒有應試。不過,沒有科名的和|,後來多次成為殿試讀卷官、教習庶吉士,以致他在咸安宮官學讀書時的老師吳省欽、吳省蘭中進士時都出自其門下,反而稱他為老師。

  三十七年(1772)十一月,和|被授為三等侍衛,屬於武職正五品,挑補在黏杆處(又稱上虞備用處),負責皇帝出行的儀仗事宜,俗稱打執事。這是一種比較清閒的差事,因為皇帝並不是天天外出。但是,這一職事卻使和|有機會接近乾隆,獲得了非同尋常的際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