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的御膳房設官員、廚役三百七十人,御茶房和清茶房有一百二十多人。皇帝進膳有膳單,由內務府大臣劃定,月成一冊。每日用膳前,膳單要明確指出某菜為某廚師烹製,以備存檔。內務府大臣還負責御膳承做時的嚴格要求,每品菜點的配料都有明確的規定,不許任意增減更換;膳食主次有別。

  雖然宮廷有最好的原材料和廚藝最精湛的廚師為皇帝備膳,但是每位皇帝對飲食的要求是有區別的。康熙帝生活在盛世的巔峰,他躬行節儉,對飲食生活嚴戒奢華,並要求皇室眷屬、子弟及大臣們注意儉約。他說,食品無論精粗,應因人而異,據每人的身體情況,選擇對自己身體有益的食品,不可貪食其味美而所好食品。康熙皇帝一日兩膳,每膳僅一味,不食兼味,多餘部分,全部用來賞賜后妃和隨行食用。兩膳之後,“夜不可飯食,遇晚則寢”。所食食品,也選擇“每兼菜蔬食之則少病,於體有益”。“諸樣可食果品,於正當成熟時食之,氣味甘美,亦且宜人”。對於鮮果及蔬菜等類,“朕只略嘗而已,未嘗食一次也。必待成熟之時始食之,此亦養身之要也。”即使在外巡幸,遇到當地官民供獻吃食(地方特產,指酒、肉等),康熙帝下令,僅取微少的一點點——“令取米一撮,果一枚”。因康熙提倡節儉,當時宮中每年生活消費僅為明代的八分之一,“明光祿寺每年送內用錢糧二十四萬餘兩,今每年只用三萬餘兩。”

  乾隆帝的飲食生活講究養生之道,一年四季早膳前都要先吃一碗冰糖燉燕窩。在早晚兩正膳中,也常有燕窩菜,即燕窩紅白鴨子、燕窩炒雞絲、燕窩拌白菜、燕窩白菜滑溜雞鴨、燕窩清蒸肥鴨。乾隆帝飲宴菜餚中以雞、鴨、魚、豬、羊、鹿、鵝等為主。乾隆皇帝喜食肉類食品,那必須是經過精選細烹後食用。如乾隆四十三年(1778)巡盛京,一行人馬剛到山海關,盛京將軍弘晌為討皇帝喜歡,特進剛剛獲到的鮮鹿給皇帝。弘曆深知食鹿肉滋補身體,但仍十分謹慎。弘曆問道:“今日進的鹿肥瘦?”廚役回答道:“瘦。”隨後弘曆下旨:“晚膳叫雙林(廚役名)做塌思哈密鹿肉。其餘伺候賞用。”可見對飲食的講究已達到了科學的膳食結構。

  乾隆年間,清宮飲食十分豐富,但他食雜糧、蔬菜的習慣不改。每年春季榆樹發芽的時候,清宮要食榆錢餑餑、榆錢糕、榆錢餅。乾隆不僅自己吃,還將此供奉神祖,“宮內、圓明園等處佛堂供榆錢餑餑、榆錢糕”。宮內御膳房做的榆錢餑餑分送后妃、皇子們,還賞給王公大臣們品嘗。初夏食碾轉兒(嫩麥製作),端陽節食粽子,重陽節食花糕。迎季節食蔬菜更是弘曆的嗜好,黃瓜蘸面醬、炒鮮豌豆、蒜茄子、攤瓠榻、春不老、芥菜纓、酸黃瓜、酸韭菜、秕子米飯、粘饊糰子……本來都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民間粗食,卻為“九五之尊”的皇帝喜食,體現了乾隆帝的飲食粗細搭配、糧菜互補的合理膳食。隨季節變化調整飲食、調換菜餚,是乾隆飲食的特點:冬末春初,早晚兩膳的菜餚中設兩個火鍋。農曆四月初,撤去火鍋換涼菜,六、七、八三個月早晚兩膳增加糖拌藕、江米藕。冬季三個月食鹿肉、羊肉,夏季三伏食糊米粥、綠豆粥。全年飲食有規律,不食過冷過熱物,食不過飢過飽,不暴食暴飲,對弘曆健康長壽是有著奇妙的作用的。

  道光在位期間,正是清王朝走下坡路的時期。吏治敗壞、軍備廢弛,鴉片大量輸入,造成大量白銀外流,嚴重地削弱了清王朝的統治力量。儘管清皇室成員的衣食穿戴都有定製,但清宮內財政支絀,道光帝不得不節衣縮食地維持皇室的日常生活。對於穿的,他要求太監穿布衣、布褲、布鞋,也經常親自到放置衣服的老庫查點后妃的衣服帳,而他自己卻很少添置服飾。在吃的方面,他的飲食生活在清朝諸帝中是最簡樸的。夏天,清宮帝後每日都要吃西瓜解暑熱,道光帝覺得吃西瓜浪費,在最熱的三伏天明令太監:“明日取消西瓜,只供水。”一日,道光帝想吃“面片兒湯”,令御膳房給他做一碗。大半天過去了,面片兒湯沒有送來。在道光皇帝的追問下,負責此事的人來說,需要數千兩銀。於是他對來人說“前門外一飯館至此(面片兒湯)最佳,一碗值四十文錢,可令內監往購之。”內監復奏:“飯館已關閉多年矣。”道光帝道:“朕不能以口腹之故,枉費一錢!”道光帝一年四季的飲食都是以“五品”為限,即每日早晚兩膳菜餚、餑餑各五品。其中,炒雞蛋是每日必備的菜餚。即使是歲暮的除夕和元旦的膳食,道光帝仍尊守“節儉”二字。道光七年的除夕(1828年12月30日)早膳是:“鴨子白菜鍋子一品,海參溜脊髓一品,溜野雞丸子一品,小炒肉一品,羊肉燉菠菜一品”。第二天,即道光八年的正月初一,早膳是“澆湯煮餑餑一品,羊肉絲酸菜鍋子一品,溜鴨腰一品,鴨丁炒豆腐一品,雞蛋炒肉一品。”但是,在道光帝的膳單中也有過豐盛的膳單,那是道光帝賞賜出嫁的女兒、女婿的飯菜和節日家庭筵宴。

  清宮習俗,公主出嫁、皇子成婚,清帝都要賞賜整桌的飯菜。道光二十五年(1836)五月初八日,道光的女兒出嫁。御膳房據單奏摺“賞過公主、額駙(公主的丈夫)飯菜兩桌”,每桌大碗菜兩品:“燕窩福在眼前金銀鴨子、萬年青蜜制奶豬。中碗四品:燕窩如意肥雞、雙喜字鴨羹、肥鴨瓤長生果、芙蓉雞。懷碗菜四品:燕窩鴨條、雞皮溜海參、鹿筋火腿、鮮蝦丸子。碟菜四品:海參拌燕絲、碎溜小雞、炒麵魚、雲扁豆炒肉。片盤兩品:掛爐鴨子、掛爐豬。餑餑四品:喜字黑糖油糕,喜字白糖油糕、喜字豬油餡饅首、喜字澄沙餡饅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