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管的嚴這點要看跟誰比。如果跟普通人家的孩子相比肯定是嚴的,若是跟周邊其他人相比,那我算是放養的。說到敬畏感,咱們國家這幾十年風風雨雨,都是老一輩給我們撐起一片天,因為環境、成長經歷、以及時代變化做不到像他們那樣無私奉獻,但起碼的尊重肯定的。所以與其說是『敬畏』,不如說是因為尊敬所以畏懼讓他們失望。」
「我明白您的意思,在您心裡爺爺是傳大的、是尊敬的、是您仰望著的,您成不了像爺爺那樣的人,但您不希望讓爺爺失望。是這個意思嗎?」見其點頭,又問:「那介意我問一下嗎,您做過讓您爺爺失望的事嗎?」
「做過。」
「方便說說嘛?」見其猶豫,忙道:「當然您要是介意可以不說的。這段在後期可以剪掉。」
賀芝蘭猶豫下,擺手:「不用。也沒什麼不能說的。我打小在我爺爺身邊長大,跟別人家希望孫子成龍成鳳的爺爺不一樣,他從來沒要求我讀書拿第一呀,成就一番事業呀什麼,我爸有時候吼我不思進取怎麼不如別人家孩子時,我爺爺都能先把我爸吼一頓。」
「爺孫親,也叫隔代親。看得出來您跟您爺爺的感情非常好,如果要把您父親跟您爺爺排個順序,那絕對是爺爺占前頭。」
「這是肯定的。順帶提一句,後頭那位置我爸也排不上。」
採訪人被逗笑,賀芝蘭組織下語言繼續之前話題:「但有一次,我爺爺對我動了真火。我爺爺年輕的時候腿受過傷,雖然經過治療不影響行動但年紀上來就難免有些腿腳不便,他往常就會有根拐杖在手上,也時常拿拐杖作勢要抽我,但那都是做做樣子,只有那一次,拐杖直接掄我腿上,當時就把我打懵了你知道嗎?因為事情是件很小的事情,放在旁人身上可能根本不算事,但我爺爺就跟旁人想法不一樣,他覺的這件很小很小的事是件非常、非常嚴重的事情。嚴重到影響我一輩子。」
賀芝蘭繼續道:「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起因就是因為一篇老師布置的作文。題目就是『如果,我』,那是我高一的時候老師隨堂布置的作業,當時有點叛逆,我也不記得是被什麼事情影響了,反正寫那篇作文的時候我情緒是很不穩定的,通篇都是那種『如果我沒生在這樣的家庭,怎麼樣怎麼樣,可以怎麼樣怎麼樣』,語氣用的很憤概,有種全世界都好像對不起我的感覺。叛逆期的男孩子嘛,想法都很拗,我爺爺拿到作文的時候我還跟他頂嘴來著,當時我很不以為然,因為就一篇作文嗎,語氣再憤概再偏激那也是篇作文不是?所以我爺爺一拐杖掄過來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是懵的。然後就是委屈,非常委屈,眼淚當時就掉下來了,然後又有點怕,畢竟我爺爺從來沒對我動過真火,都是保護傘來著,」
「往常都是充當保護傘的角色突然一下子變了樣子,就因為這一件放旁人身上都不會再意的小事,您很難理解。」
「是根本理解不了。當時腿也很疼知道嗎,我爺爺那一下真是用足的力氣下了死手的那種,我都以為腿要斷了。心裡慌,腿疼,委屈,害怕,各種情緒混雜在一起都感覺整個人要炸了,可這還不算完,還要罰跪。」
「還要罰跪?」
「對,罰跪。膝蓋跪在地上沒有軟墊那種。說出來可能會覺著我們家古板,家裡有個小祠堂,家裡擺著列祖列宗的牌,不管再忙再累,我爺爺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去祠堂上柱香。我當時就在那跪了一晚上。」
「跪了一晚上?」採訪人都倒吸涼氣。
賀芝蘭點頭:「就一晚上。一分都不差的那種。」
「那您怎麼想的?會有怨懟嗎?」
「剛開始肯定會有的。你看,腿又疼,又委屈,再加上沒吃晚飯,人又累又餓又正是叛逆期,當時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親生的了。人的心理過程是很微妙的,在同一環境裡呆久了隨著時間轉變人的想法會發生改變,我爺爺很疼我,這是半分不摻假的,當意識到這點之後我就開始反省,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錯了,錯在哪。反省了一晚上,第二天出門,我爺爺一臉憔悴守在門外邊,」
「您爺爺也守了您一晚上?」
「對,我在祠堂跪了一晚上,我爺爺就在門外守了一晚上。當時我那個心情呀,我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真恨不得猛抽自己一頓。」說到這賀芝蘭眼眶有點泛紅。「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害得爺爺守了一晚上,又自責又愧疚又悔恨,哭的眼淚鼻涕滿臉都是,一個勁喊『爺爺我錯了你打我一頓吧』。爺爺當時情緒也很激動,爺孫倆抱頭痛哭了一頓。」
「您爺爺打您肯定也很不忍心。」
「很不忍心,後來我爺爺著重跟我道歉來著。說再怎麼樣也不能打我,更不能體罰,讓我能原諒他這一次。」
「之後呢?爺孫倆抱頭痛哭之後?」
「之後呀,爺孫倆眼淚鼻涕一抹,你扶著我我扶著你,你給我盛粥我給你拿包子,吃了早餐正兒八經談了次心。爺爺問我知道錯了嗎,我說知道錯了,然後爺爺又問錯哪了,我說我不該這麼寫作文,爺爺就問啦為什麼不該這麼寫,我沒回答的出來,因為當時我只是意識到自己錯了,也錯在這篇作文上,但為什麼錯又是怎麼錯的,當時我只有個糊塗的概念,具體的就說不上來。」
「我明白您的意思,在您心裡爺爺是傳大的、是尊敬的、是您仰望著的,您成不了像爺爺那樣的人,但您不希望讓爺爺失望。是這個意思嗎?」見其點頭,又問:「那介意我問一下嗎,您做過讓您爺爺失望的事嗎?」
「做過。」
「方便說說嘛?」見其猶豫,忙道:「當然您要是介意可以不說的。這段在後期可以剪掉。」
賀芝蘭猶豫下,擺手:「不用。也沒什麼不能說的。我打小在我爺爺身邊長大,跟別人家希望孫子成龍成鳳的爺爺不一樣,他從來沒要求我讀書拿第一呀,成就一番事業呀什麼,我爸有時候吼我不思進取怎麼不如別人家孩子時,我爺爺都能先把我爸吼一頓。」
「爺孫親,也叫隔代親。看得出來您跟您爺爺的感情非常好,如果要把您父親跟您爺爺排個順序,那絕對是爺爺占前頭。」
「這是肯定的。順帶提一句,後頭那位置我爸也排不上。」
採訪人被逗笑,賀芝蘭組織下語言繼續之前話題:「但有一次,我爺爺對我動了真火。我爺爺年輕的時候腿受過傷,雖然經過治療不影響行動但年紀上來就難免有些腿腳不便,他往常就會有根拐杖在手上,也時常拿拐杖作勢要抽我,但那都是做做樣子,只有那一次,拐杖直接掄我腿上,當時就把我打懵了你知道嗎?因為事情是件很小的事情,放在旁人身上可能根本不算事,但我爺爺就跟旁人想法不一樣,他覺的這件很小很小的事是件非常、非常嚴重的事情。嚴重到影響我一輩子。」
賀芝蘭繼續道:「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起因就是因為一篇老師布置的作文。題目就是『如果,我』,那是我高一的時候老師隨堂布置的作業,當時有點叛逆,我也不記得是被什麼事情影響了,反正寫那篇作文的時候我情緒是很不穩定的,通篇都是那種『如果我沒生在這樣的家庭,怎麼樣怎麼樣,可以怎麼樣怎麼樣』,語氣用的很憤概,有種全世界都好像對不起我的感覺。叛逆期的男孩子嘛,想法都很拗,我爺爺拿到作文的時候我還跟他頂嘴來著,當時我很不以為然,因為就一篇作文嗎,語氣再憤概再偏激那也是篇作文不是?所以我爺爺一拐杖掄過來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是懵的。然後就是委屈,非常委屈,眼淚當時就掉下來了,然後又有點怕,畢竟我爺爺從來沒對我動過真火,都是保護傘來著,」
「往常都是充當保護傘的角色突然一下子變了樣子,就因為這一件放旁人身上都不會再意的小事,您很難理解。」
「是根本理解不了。當時腿也很疼知道嗎,我爺爺那一下真是用足的力氣下了死手的那種,我都以為腿要斷了。心裡慌,腿疼,委屈,害怕,各種情緒混雜在一起都感覺整個人要炸了,可這還不算完,還要罰跪。」
「還要罰跪?」
「對,罰跪。膝蓋跪在地上沒有軟墊那種。說出來可能會覺著我們家古板,家裡有個小祠堂,家裡擺著列祖列宗的牌,不管再忙再累,我爺爺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去祠堂上柱香。我當時就在那跪了一晚上。」
「跪了一晚上?」採訪人都倒吸涼氣。
賀芝蘭點頭:「就一晚上。一分都不差的那種。」
「那您怎麼想的?會有怨懟嗎?」
「剛開始肯定會有的。你看,腿又疼,又委屈,再加上沒吃晚飯,人又累又餓又正是叛逆期,當時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親生的了。人的心理過程是很微妙的,在同一環境裡呆久了隨著時間轉變人的想法會發生改變,我爺爺很疼我,這是半分不摻假的,當意識到這點之後我就開始反省,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錯了,錯在哪。反省了一晚上,第二天出門,我爺爺一臉憔悴守在門外邊,」
「您爺爺也守了您一晚上?」
「對,我在祠堂跪了一晚上,我爺爺就在門外守了一晚上。當時我那個心情呀,我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真恨不得猛抽自己一頓。」說到這賀芝蘭眼眶有點泛紅。「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害得爺爺守了一晚上,又自責又愧疚又悔恨,哭的眼淚鼻涕滿臉都是,一個勁喊『爺爺我錯了你打我一頓吧』。爺爺當時情緒也很激動,爺孫倆抱頭痛哭了一頓。」
「您爺爺打您肯定也很不忍心。」
「很不忍心,後來我爺爺著重跟我道歉來著。說再怎麼樣也不能打我,更不能體罰,讓我能原諒他這一次。」
「之後呢?爺孫倆抱頭痛哭之後?」
「之後呀,爺孫倆眼淚鼻涕一抹,你扶著我我扶著你,你給我盛粥我給你拿包子,吃了早餐正兒八經談了次心。爺爺問我知道錯了嗎,我說知道錯了,然後爺爺又問錯哪了,我說我不該這麼寫作文,爺爺就問啦為什麼不該這麼寫,我沒回答的出來,因為當時我只是意識到自己錯了,也錯在這篇作文上,但為什麼錯又是怎麼錯的,當時我只有個糊塗的概念,具體的就說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