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伯承的“勸友信”對孫軍長是否起了作用,後人無從考證。但劉伯承於同時寫下的另 一封“勸嫁信”卻收到了奇效。

  紅軍走出了茫茫草地,來到了山明水秀的甘南。在這滿目蔥綠的鮮花季節里,軍中不時 傳來喜訊。劉伯承因為擺脫了張國燾的限制,渾身都感到散發出青春的活力。

  在草地露營的一個月明之夜。宿營後,劉伯承處理完公事,就磨了一盤濃墨,提起筆, 恭恭正正地寫起蠅頭小楷來。大家還以為他又在抓緊時間練書法哩。他一連寫了好幾篇,疊 起來,裝進信封里。然後囑咐警衛員黃興一定要當面交給四局女紅軍幹部汪榮華。

  黃興感到這是一封不同尋常的信,立即跑步前往。

  汪榮華拆開信一看,臉上立刻騰起一片紅霞。

  原來這是劉伯承的一封求愛信。

  劉伯承與汪榮華的相識最早是在1年前的雜谷腦小鎮。中共中央派代表團到紅四方面軍 進行慰問,部隊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出街頭,來到雜谷腦河邊,夾道迎候中央代表團的到來。

  中央代表團的10多名成員在人們的歡呼聲中走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頭髮花白、 具有學者風度的林伯渠和戴著眼鏡、英姿勃勃的劉伯承。特別是劉伯承,他那“川中名將” 的盛譽和傳奇般的故事,早已流傳軍中,令人嚮往。如今,大家親眼見到了他,而且距離這 麼近,看得這麼真切,都感到興奮和榮幸!歡迎的人們高呼著“熱烈歡迎中央代表團”的口 號,鼓掌跳躍,就像雜谷腦河中歡騰的浪花。“那位戴眼鏡的代表是誰?”歡迎隊伍中,1 個女同志低聲地問總指揮部的參謀陳明義。

  陳明義回頭一看,問話的女紅軍是川陝省郵政局副局長汪榮華,便豎起大拇指回答說: “不認識嗎?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劉伯承總參謀長!”

  汪榮華是又驚又喜,目送著劉伯承從她面前走過。眼睛裡,充滿了戰士對首長的敬愛。 雖然,這是汪榮華在那歡騰的人群中第一次見到劉伯承,但卻給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時 候,人們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位大別山年輕的茶山姑娘,1年後會成為劉伯承的終生伴侶。

  幾個月後,汪榮華因工作需要,從川陝省委調到總部四局工作,這就有更多的機會與劉 伯承接觸。

  當時的四局,相當一部分是管理工作。既要安排機關部隊的生活,又要關心照顧好首長 的生活。汪榮華知道,劉伯承眼睛不好,而且又受到張國燾的排斥和打擊,因此她更加同情 和關心劉伯承的生活和健康。每當部隊到達一處宿營地,她總是和大家一道,為劉伯承找一 間明亮的房子。

  劉伯承對汪榮華漸漸有了一些了解。知道汪榮華在15歲時即已當上了英山縣共青團的 代表。在以後的鄂豫皖行軍作戰中,在1932年第4次反“圍剿”轉移西進中,在創建川 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在長征途中,她都能吃苦耐勞,頑強勇敢,為人忠誠老實。劉伯承 喜歡上了汪榮華這種高尚的品德,進而決定選擇汪榮華為終身伴侶。劉伯承的確有眼力,他 不僅在戰場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且,在挑選妻子時,也獨具慧眼。這時,紅軍中有來 自城市的姑娘,也有從蘇聯留學回來的女學生,然而他卻偏偏選中了這位來自大別山農村的 茶山姑娘。

  汪榮華也時常聽到紅軍指戰員們讚揚劉伯承精通兵法,能征善戰,才華橫溢,學識淵 博。特別是她調到總部四局以後,通過多次接觸,她感到劉伯承平易近人,誠實質樸,辦事 嚴謹,品德高尚|Qī|shu|ωang|。在萬里征途中,能遇上這麼一位知己,她從心裡歡喜。然而,她也有些顧 慮。她想,自己是一個普通農家的女兒,只讀了1年私塾,兩年學堂,14歲就當了紅軍。 參加革命以後,經過實際工作和鬥爭的鍛鍊,雖然有所提高,但比起劉伯承來,不論資歷和 學識都相差得很遠很遠,和他結成伴侶合適嗎?

  幾個月後,兩人雖然誰也沒有表白自己的心思,但都已是心照不宣。兩人再經過半年多 的接觸,相互之間都有了比較深的了解,由熟悉漸漸產生了感情,繼而上升為愛情。兩人之 間的感情到了過草地時已經發展到水到渠成的程度,只是在過草地前,這層“窗戶紙”終因 各種原因沒有點破。

  兩人之間的秘密到了甘南後,終於被賀龍、任弼時察覺了。賀龍找到劉伯承,非要當劉 伯承和汪榮華的紅娘。

  “是時候了。怎麼樣,就讓我做這個大媒人吧。”賀龍笑呵呵地說。

  “先不要聲張,還不知汪榮華同志究竟願意不願意呢?我先寫封信問問她再說。”

  “好,好,我們可是著急等著喝你們的喜酒呢!”賀龍當真地說。在賀龍的督促下,劉 伯承寫了這封給汪榮華的信,約定兩個人在駐地清源河旁相見談一談。

  正像許多年輕姑娘接到求愛信一樣,19歲的汪榮華接信後也是又驚喜,又激動得有點 害羞。何況,向她求愛的是總參謀長呢!

  兩人如約來到河邊,當劉伯承提出婚姻問題後,汪榮華還有所顧慮,覺得兩人之間的經 歷、學識等相差較大,不太合適。

  劉伯承誠懇地解釋說:“我們的結合是自由戀愛。我們都是無產階級革命者,為了共同 目標走到一起來的。志同道合,有共同的思想基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