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擔架隊員的苦和累使傷病員非常感動,在草地上就曾發生過多起傷病員集體“罷走”事 件。他們說:“不能再拖累同志們了,甩掉我們這些‘包袱’吧。請組織放心,傷病員本是 硬骨頭,絕不會給組織丟臉。我們商量好了,給我們留下點武器,如果能夠活下來,就在這 一帶打游擊。如果活不下來,我們總算為部隊減輕點負擔,也算為革命盡了最後一點力。”
“你們為革命衝鋒在前,流血受傷,我們怎麼能把你們丟下呢?我們一定要竭盡全力把 你們抬出草地。就是死,我們也要死到一塊。”擔架隊員們在做說服工作無效後,硬是把傷 病員按在擔架上。但是,擔架剛一抬起,傷病員又從擔架上自己滾落下來,他們又集體“罷 坐”。
“如果硬抬我們走,那我們也提個條件。我們每天的口糧應該分給擔架隊員一半。如果 不答應,我們就不坐擔架了。”
傷病員躺在地上說。
最後,擔架隊領導不得不同意傷病員的意見。
“我們不能為大家做些什麼,就為大家唱首歌娛樂吧。”傷病員們說著就集體唱起來:草地青又青,學會瞄準打騎兵;草地黃又黃,騎著馬兒去籌糧;草地泥漿漿,紅軍齊心打老蔣;草地明晃晃,北上大道在前方。
擔架隊員被傷病員們這種高尚的集體主義精神所感動,淚水伴著歌聲流淌。
在草地上,腿受重傷的李付成連長再也跟不上連隊,他被送到隨軍醫院。當大家勸他上 擔架時,他有氣無力地說:“把我留下吧,我不能拖累大家。”
但大家還是堅持把他扶上擔架。路上,李連長見擔架員累得氣喘吁吁,激動地懇求說: “反正我不行了,抬著我這個累贅,咱們都過不了草地。丟下我吧,你們走出草地,消滅蔣 介石,為我報仇!”
到了宿營地,看護排的戰士把李連長安置好後,才去休息。但在次日早晨出發時,卻找 不到李連長。大家到處尋找,才在很遠的樹叢中找到他。他仍然反覆懇求說:“你們快走 吧,我不能再拖累大家… ”
大家被李連長這種集體主義的自我犧牲精神所感動,不容分說,還是硬把李連長抱上擔 架,追趕部隊。
當路過一條激流時,李連長忽然高呼:“勞苦大眾萬歲!”
猛一翻身滾進滔滔漩渦中。
如此為了整體的生存而犧牲個人利益的事例在草地上還有很多。
廖承志隨總部北上。行軍隊伍中有位女紅軍在噶曲河附近分娩了,大家找來了尿布、糧 食和擔架,準備抬這位女紅軍過草地。誰知這位年輕的母親怕給已經十分疲憊的部隊增添拖 累,晚上偷偷把她心愛的小寶貝投進水塘。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廖承志,他到了陝北後就動 手為此作畫,但他畫了20多年,每當他觸到“扔孩子”的那一筆時,手都顫抖起來,淚水 就模糊了視線,他也就始終沒有完成這一悲壯的畫卷。
進入草地沒幾天,所帶的糧食就吃光了。沿途倒下的紅軍戰士,絕大多數是因飢餓而倒 地再也難以起來。有的是兩個戰士摞在一起倒下的,上面的戰士緊緊摟著下面戰士的脖子, 下面的戰士用雙手還緊緊托著上面戰士的身體,這顯然是下面的戰士背著已經昏迷過去的戰 友,而後自己也倒下了;有的側臥在泥水中,手裡攥著的幾十粒青稞已經送到嘴邊,這是他 捨不得吃的最後一口糧食,現在準備應急吃下,但為時已晚,他連放到嘴邊的最後一點力氣 也沒有了,撲倒在泥水中;有的赤身裸體像是沉睡在路旁,身邊卻疊放著脫下的衣物,泥地 上歪歪扭扭寫著一行字:送給缺衣的戰友。從此經過的紅軍指戰員無不脫帽致哀,都明白這 位好戰友的生前心愿,把衣服披在烈士的身上,安葬入土。
漫漫草地,不知有多少紅軍指戰員口中含著野菜倒在泥泊中。
紅二方面軍是第一次過草地,他們在斷糧的情況下也只好採集野菜。但是,這些南方人 對川西北草地上的植物多數是第一次認識,他們無法辨別哪些能食,哪些有毒?為了戰勝飢 餓,他們開始冒險嘗百草。紅6軍團保衛局執行科共有7人,科長楊鳳生把大家採集來的野 草攬在自己身邊,莊嚴地說:“我們現在開一次黨小組會。這些野草一定要先品嘗、鑑別後 才能食用。我是科長,是老黨員了,我看,我先來嘗。萬一我中毒了,科里的工作由副科長 陳雲開同志負責。”
“不行,不行!”另外6個人對科長的毛遂自薦表示堅決反對。陳雲開急著說:“我們 這個科,沒有你的領導,怎麼能完成任務。羊群行走靠頭羊。眼下,最要緊的是你要帶領大 家克服困難,走出草地。這堆東西,應該由我來先嘗。”
“我看你們誰也別想先享這個口福。”躺在擔架上的黃凱支撐起身體,強打著精神說: “你們都比我年輕,身體又好,將來為革命工作的時間還很長。我年紀大了,身體又弄成這 個樣子,還是由我來嘗比較合適。”
黃凱說著就向野草堆爬過來。
“你的身體本來就不好,抵抗能力太弱,這怎麼行!”大家都慌了,連忙把黃凱又拖上 擔架。接著,小尹、小張、小蕭、小李也都爭著要嘗野草。
“你們為革命衝鋒在前,流血受傷,我們怎麼能把你們丟下呢?我們一定要竭盡全力把 你們抬出草地。就是死,我們也要死到一塊。”擔架隊員們在做說服工作無效後,硬是把傷 病員按在擔架上。但是,擔架剛一抬起,傷病員又從擔架上自己滾落下來,他們又集體“罷 坐”。
“如果硬抬我們走,那我們也提個條件。我們每天的口糧應該分給擔架隊員一半。如果 不答應,我們就不坐擔架了。”
傷病員躺在地上說。
最後,擔架隊領導不得不同意傷病員的意見。
“我們不能為大家做些什麼,就為大家唱首歌娛樂吧。”傷病員們說著就集體唱起來:草地青又青,學會瞄準打騎兵;草地黃又黃,騎著馬兒去籌糧;草地泥漿漿,紅軍齊心打老蔣;草地明晃晃,北上大道在前方。
擔架隊員被傷病員們這種高尚的集體主義精神所感動,淚水伴著歌聲流淌。
在草地上,腿受重傷的李付成連長再也跟不上連隊,他被送到隨軍醫院。當大家勸他上 擔架時,他有氣無力地說:“把我留下吧,我不能拖累大家。”
但大家還是堅持把他扶上擔架。路上,李連長見擔架員累得氣喘吁吁,激動地懇求說: “反正我不行了,抬著我這個累贅,咱們都過不了草地。丟下我吧,你們走出草地,消滅蔣 介石,為我報仇!”
到了宿營地,看護排的戰士把李連長安置好後,才去休息。但在次日早晨出發時,卻找 不到李連長。大家到處尋找,才在很遠的樹叢中找到他。他仍然反覆懇求說:“你們快走 吧,我不能再拖累大家… ”
大家被李連長這種集體主義的自我犧牲精神所感動,不容分說,還是硬把李連長抱上擔 架,追趕部隊。
當路過一條激流時,李連長忽然高呼:“勞苦大眾萬歲!”
猛一翻身滾進滔滔漩渦中。
如此為了整體的生存而犧牲個人利益的事例在草地上還有很多。
廖承志隨總部北上。行軍隊伍中有位女紅軍在噶曲河附近分娩了,大家找來了尿布、糧 食和擔架,準備抬這位女紅軍過草地。誰知這位年輕的母親怕給已經十分疲憊的部隊增添拖 累,晚上偷偷把她心愛的小寶貝投進水塘。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廖承志,他到了陝北後就動 手為此作畫,但他畫了20多年,每當他觸到“扔孩子”的那一筆時,手都顫抖起來,淚水 就模糊了視線,他也就始終沒有完成這一悲壯的畫卷。
進入草地沒幾天,所帶的糧食就吃光了。沿途倒下的紅軍戰士,絕大多數是因飢餓而倒 地再也難以起來。有的是兩個戰士摞在一起倒下的,上面的戰士緊緊摟著下面戰士的脖子, 下面的戰士用雙手還緊緊托著上面戰士的身體,這顯然是下面的戰士背著已經昏迷過去的戰 友,而後自己也倒下了;有的側臥在泥水中,手裡攥著的幾十粒青稞已經送到嘴邊,這是他 捨不得吃的最後一口糧食,現在準備應急吃下,但為時已晚,他連放到嘴邊的最後一點力氣 也沒有了,撲倒在泥水中;有的赤身裸體像是沉睡在路旁,身邊卻疊放著脫下的衣物,泥地 上歪歪扭扭寫著一行字:送給缺衣的戰友。從此經過的紅軍指戰員無不脫帽致哀,都明白這 位好戰友的生前心愿,把衣服披在烈士的身上,安葬入土。
漫漫草地,不知有多少紅軍指戰員口中含著野菜倒在泥泊中。
紅二方面軍是第一次過草地,他們在斷糧的情況下也只好採集野菜。但是,這些南方人 對川西北草地上的植物多數是第一次認識,他們無法辨別哪些能食,哪些有毒?為了戰勝飢 餓,他們開始冒險嘗百草。紅6軍團保衛局執行科共有7人,科長楊鳳生把大家採集來的野 草攬在自己身邊,莊嚴地說:“我們現在開一次黨小組會。這些野草一定要先品嘗、鑑別後 才能食用。我是科長,是老黨員了,我看,我先來嘗。萬一我中毒了,科里的工作由副科長 陳雲開同志負責。”
“不行,不行!”另外6個人對科長的毛遂自薦表示堅決反對。陳雲開急著說:“我們 這個科,沒有你的領導,怎麼能完成任務。羊群行走靠頭羊。眼下,最要緊的是你要帶領大 家克服困難,走出草地。這堆東西,應該由我來先嘗。”
“我看你們誰也別想先享這個口福。”躺在擔架上的黃凱支撐起身體,強打著精神說: “你們都比我年輕,身體又好,將來為革命工作的時間還很長。我年紀大了,身體又弄成這 個樣子,還是由我來嘗比較合適。”
黃凱說著就向野草堆爬過來。
“你的身體本來就不好,抵抗能力太弱,這怎麼行!”大家都慌了,連忙把黃凱又拖上 擔架。接著,小尹、小張、小蕭、小李也都爭著要嘗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