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白的《戰城南》,其中也有‘萬里長征’之句。”張聞天說道。

  “是那個‘去年戰,今年戰’?”

  “正是。”

  “全篇較長,我可不怎麼記得了。”

  “去年戰,桑乾源;今年戰,蔥河道。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萬里長征 戰,三軍盡衰老。… ”張聞天背誦道。

  “‘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這後一句不好。對我們紅軍說,改為‘萬里長征戰, 三軍盡開顏’要好些。”毛澤東的詩意總是充滿樂觀向上的精神。

  山下的槍聲突然間響成一片。毛澤東和張聞天來不及再討論詩,他們的思維從詩的韻律 中回返到手榴彈轟鳴爆炸和“噠哌哌”作響的機槍射擊聲中。

  “不要打傷了馬!”毛澤東在指揮戰鬥中下令。

  紅軍各大隊受命後,迅速組成戰鬥小組,利用河溝、草叢作掩護,分路隱蔽接近敵人。 在距敵不到400米的地方,紅軍集中10多挺輕重機關槍,突然開火,打得吃過飯後正在 休息的國民黨軍騎兵一個個暈頭轉向,馬嘶人叫,亂作一團。

  漫山遍野的紅軍主力部隊,像猛虎撲食般衝下山去。

  因為這些國民黨軍正在大休息,根本不會想到會從六盤山上衝下紅軍來,他們除了少數 餵馬的和警戒人員在遊動外,其他人都睡著了。當他們被槍聲驚醒後,紅軍已經衝到眼前。

  紅軍先用手榴彈轟,然後就是拚刺刀。

  “注意不要傷著了馬,先打馬上的!”紅軍指揮員們喊道。

  剛跨上馬的敵人,目標明顯,頓時成了多名紅軍戰士射擊的目標。這些人上馬速度快, 落馬速度也快,還沒等坐穩,就被打落下馬。很多敵人連槍都沒帶,馬鞍未上,騎一匹光背 馬就逃。

  紅軍很快就把國民黨軍兩個連的騎兵,打得潰不成軍。

  青石咀一戰,紅軍共斃俘國民黨軍200餘人,繳獲軍馬140餘匹,各種槍200餘 支。

  次日,紅軍第4大隊在鎮源與固源之間的白楊城附近又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繳獲軍 馬10多匹。

  跟隨毛澤東行軍的飼養員老余聽說有了好馬後,專門來了一次“伯樂相馬”,他挑選中 一匹英俊的大棗紅馬牽了回來。

  毛澤東撫摸著馬頭,也非常喜歡。

  “主席,咱們就換這一匹吧。”老余商量道。

  毛澤東抬頭望了望不遠處的小黃馬,說道:“這匹棗紅馬真是讓人喜歡,可我更捨不得 那匹小黃馬。”

  正放韁在路邊尋覓野草的小黃馬似乎預感到了什麼,快步來到毛澤東的身邊,然後直往 老余的懷裡拱,像害怕把它丟了似的。

  戎馬生涯打天下的毛澤東,一生中所喜愛的坐騎並不多,說來最讓他喜愛的只有兩匹: 一匹就是這匹小黃馬,一匹是後來的大青馬。小黃馬是在1929年6月中旬紅軍揮師閩 西,攻打龍巖土著軍閥陳國輝旅時繳獲的。毛澤東很喜歡這匹小黃馬,它高1.4米,整個 身材長得很勻稱,渾身上下的毛油光閃亮,非常通人性和機靈。警衛員們給它起了如“小 黃”、“小識途”、“千里駒”、“好幫手”等許多美麗的名字。毛澤東騎著它踏遍了中央 蘇區的每一個角落,參加了紅軍的多次反“圍剿”戰鬥,現在又馱著毛澤東走上萬里長征路。

  3年後的秋天,小黃馬因積食生病死於延安。毛澤東知道後,擱下手中的筆,心情久久 不能平靜,惋惜地說:“小黃馬對革命有功啊!一定要把它埋葬好。”小黃馬被安葬在延河 畔,墓旁一塊木板上寫著:“對革命有功的小黃馬之墓”。毛澤東來到這裡,深情地說: “我這個人就是這樣,騎過的馬老了,死了,我心裡都難過!”

  毛澤東與小黃馬相處的感情很深。所以說,他在六盤山下有再好的馬也是捨不得換的。

  “別換了。這匹馬從福建上杭到現在一直跟著我們,走了不少路,也算是經過考驗。” 毛澤東很動感情地對飼養員老余說。其實這時他另外還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準備用這些剛 繳獲的戰馬組建紅軍的騎兵部隊。

  大家見通人性的小黃馬用面頰在反覆蹭著老余,好像是哀求把它留下,更生愛憐之意, 也紛紛說道:“那就別換了,不換了。”

  毛澤東揮了揮手,說:“部隊更需要戰馬,還是把棗紅馬送回偵察連吧。”

  “好,不換了,不換了。”老余牽起棗紅馬走了。

  不一會,老余還了馬,手卻沒有空著,又拎了一個皮馬鞍子回來。

  “主席,不換馬,咱們就把那個木鞍子換了吧?”

  “我說呀,老余,你真行。馬都不換了,你弄個鞍子回來幹什麼?”

  “偵察連的同志們見你不要馬,就又挑選了這個皮鞍子送給你。”

  毛澤東摸了一下皮鞍子,說道:“這個皮鞍子是比我那個木鞍子強多了。可惜的是前面 沒有一個老壽星眉頭上的疙瘩呀。”說著又去摸了一下原來那個木鞍子。木鞍子是從江西帶 出來的,工匠在製作時因材制宜,在馬鞍前面設計出了一塊隆起的木頭,以便主人扶握。而 這疙瘩對“上馬擊狂胡,馬上草軍書”的毛澤東還有一個特別的用途,因為他騎馬時喜歡看 書,就把韁繩搭在這塊隆起的木頭上。小黃馬也很熟悉主人的這一習慣,當主人把韁繩搭在 鞍子木疙瘩上時,它就稍微放慢步子,走得非常平穩。有些電報、命令就是毛澤東在馬背上 直接書寫成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