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僅此一事,想必長壽殿中的太后也是受了不少驚嚇,而椒房殿的皇后那兒,將琰兒送回去以後,蕭元景也得去向皇后請安。
翌日一早的早朝上,經歷過前一日的變動,所有朝臣都還驚魂未定,尤其是丞相與御史大夫,今日還特地受到了皇帝的獎賞,以安撫人心。
朝堂上靜默過後,皇帝才道:「蕭元昌通敵叛國,罪無可赦,竟然,還犯下弒母的罪行,實在讓朕失望,故而,朕決定,蕭元昌處以絞刑,旨到時即刻行刑。」
朝堂上一片靜默,無一人為蕭元昌求情,這也是在皇帝的預料之中。
接著皇帝又賞賜了在此次平亂過程中的有功之臣,賞銀,賜官,並且皇帝還宣布了一條讓所有人都信服,卻只有蕭元景難以接受的旨意。
皇帝道:「朕經此一事,身體以大不如前,恐大限將至時,又因繼承人而鬧出動亂,所以朕,打算下旨昭告天下,封長平王蕭元景作皇太子。」
「陛下聖明。」
只有蕭元景,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皇帝,沒有絲毫要謝恩的意思。
皇帝疑惑的看著他:「景兒,還不謝恩,從今日起,你便是我大梁的皇太子了。」
蕭元景左右看了看朝臣,隨後站到殿中,朝著皇帝深深揖禮,看的皇帝是格外欣慰,卻不想蕭元景道:「父皇,這皇太子的位置,兒臣不能做。」
此言一出,不光皇帝覺得難以置信,就連朝臣們也是一片譁然。
蕭元景仗著盛寵公然抗旨不說,甚至還拒絕做這皇太子,這大梁祖制便是儲君之位只能傳給嫡子,如今蕭元景卻推辭,實在是令人費解。
皇帝驚訝過後,視線便落在了衛長恭的身上,心中大約也瞭然了幾分,不由道:
「景兒,可是因為一個人,你才抗旨,不做這太子?」
蕭元景自然知道皇帝說的是什麼,雖然是有這個原因在,可到底他還有更深沉的顧慮,所以蕭元景連忙道:
「父皇,兒臣想單獨跟你說。」
皇帝沉思半晌,最後還是同意了,旋即起身,與蕭元景一道前去了後殿。
皇帝看著蕭元景的模樣,儘量放輕了聲音道:「朕知道你與長恭的事,朕可以不管,景兒,這皇太子之位,非你莫屬。」
蕭元景忙抱拳一禮道:「父皇,兒臣不做太子,跟阿謙無關。」
皇帝徵詢的看著他。
蕭元景道:「父皇應該知道,兒臣曾經從馬背上摔下來過,命懸一線,過後雖然醒過來,卻忘記了前塵往事。」
皇帝:「景兒提那些往事做什麼?」
蕭元景抱拳道:「實不相瞞,父皇應該知道兒臣心中並無江山社稷,況且,近來兒臣總覺得身體漸漸地有些疲乏,兒臣害怕是墜馬後,遺落下了病根,太醫都沒檢查出來,父皇因為身體大不如前才想立太子,可兒臣怕,怕這副身子擔不起這重任。」
皇帝的神色有些凝重,就連呼吸都有些凝重,他垂眸凝思,可他始終不相信蕭元景說的這些話,所以蕭元景只能使出最拙劣的一招,裝暈。
果然,皇帝受到了驚嚇,連忙去宣太醫,而自己則是抱著蕭元景到後殿的榻上,關切的喚著蕭元景的名字,直到太醫前來,問詢過蕭元景的情況。
見著太醫說著一些模稜兩可的話,蕭元景這才選擇時機醒過來。
皇帝連忙讓他先躺下,可眉頭卻還是緊皺著,一刻也沒有舒展開來。
蕭元景示意伺候的人都先行退下後,才輕聲道:「父皇,兒臣有個提議。」
皇帝側首,望著蕭元景時,也是滿眼的心疼:「你說,父皇聽著。」
蕭元景笑道:「這琰兒不也是嫡子嘛,父皇可有立他做儲君,一來,父皇身體康健,還能長命百歲,能夠等到琰兒長大,二來,父皇國事繁重,兒臣與幾個兄弟可以一起培養琰兒,兒臣不知大限何時,總之,能幫父皇一把,就幫幫父皇。」
皇帝沉默不語,可他複雜的眼神卻是叫他格外的難受,拍了拍蕭元景的肩膀後,便長嘆一聲,走出了後殿。
過後不久,這皇帝便頒下旨意,敕封七皇子蕭元琰為皇太子,蕭元景微長平輔政親王,特地賜下恩賜,准許救駕有功的衛長恭在京中養傷,並且傳旨去了雲中,邀請鎮北王一家今年回京城過年。
鎮北王府內,衛長恭假借受傷之名一直勞役著蕭元景,見著這會兒太陽好,非得要蕭元景陪著在園子裡曬太陽。
蕭元景將剝好的橘子遞到了衛長恭的嘴邊,看著衛長恭那迷茫的小眼神兒,還有些得意:「你看我做什麼?」
衛長恭嚼了橘子咽掉以後才問:「你到底是跟陛下說了什麼話,他竟然真的能讓琰兒做太子。」
蕭元景得意一笑:「這是秘密。」
不過他話剛剛說完,就感覺人中麻酥酥的,這用手背一蹭,登時鮮紅一片,不僅嚇壞了自己,還嚇壞了衛長恭。
兩個大男人手忙腳亂的止住了鼻血後,蕭元景突然調侃道:「這……這他媽不會是迷路了吧,但是,我也沒這情況啊,咋會突然流鼻血了。」
衛長恭卻是擔憂的看著他:「一會兒太醫要來府上為我檢查傷口,你讓太醫為你瞧瞧。」
蕭元景擺擺手:「不用不用,我這就是上火導致的,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會上火。」
翌日一早的早朝上,經歷過前一日的變動,所有朝臣都還驚魂未定,尤其是丞相與御史大夫,今日還特地受到了皇帝的獎賞,以安撫人心。
朝堂上靜默過後,皇帝才道:「蕭元昌通敵叛國,罪無可赦,竟然,還犯下弒母的罪行,實在讓朕失望,故而,朕決定,蕭元昌處以絞刑,旨到時即刻行刑。」
朝堂上一片靜默,無一人為蕭元昌求情,這也是在皇帝的預料之中。
接著皇帝又賞賜了在此次平亂過程中的有功之臣,賞銀,賜官,並且皇帝還宣布了一條讓所有人都信服,卻只有蕭元景難以接受的旨意。
皇帝道:「朕經此一事,身體以大不如前,恐大限將至時,又因繼承人而鬧出動亂,所以朕,打算下旨昭告天下,封長平王蕭元景作皇太子。」
「陛下聖明。」
只有蕭元景,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皇帝,沒有絲毫要謝恩的意思。
皇帝疑惑的看著他:「景兒,還不謝恩,從今日起,你便是我大梁的皇太子了。」
蕭元景左右看了看朝臣,隨後站到殿中,朝著皇帝深深揖禮,看的皇帝是格外欣慰,卻不想蕭元景道:「父皇,這皇太子的位置,兒臣不能做。」
此言一出,不光皇帝覺得難以置信,就連朝臣們也是一片譁然。
蕭元景仗著盛寵公然抗旨不說,甚至還拒絕做這皇太子,這大梁祖制便是儲君之位只能傳給嫡子,如今蕭元景卻推辭,實在是令人費解。
皇帝驚訝過後,視線便落在了衛長恭的身上,心中大約也瞭然了幾分,不由道:
「景兒,可是因為一個人,你才抗旨,不做這太子?」
蕭元景自然知道皇帝說的是什麼,雖然是有這個原因在,可到底他還有更深沉的顧慮,所以蕭元景連忙道:
「父皇,兒臣想單獨跟你說。」
皇帝沉思半晌,最後還是同意了,旋即起身,與蕭元景一道前去了後殿。
皇帝看著蕭元景的模樣,儘量放輕了聲音道:「朕知道你與長恭的事,朕可以不管,景兒,這皇太子之位,非你莫屬。」
蕭元景忙抱拳一禮道:「父皇,兒臣不做太子,跟阿謙無關。」
皇帝徵詢的看著他。
蕭元景道:「父皇應該知道,兒臣曾經從馬背上摔下來過,命懸一線,過後雖然醒過來,卻忘記了前塵往事。」
皇帝:「景兒提那些往事做什麼?」
蕭元景抱拳道:「實不相瞞,父皇應該知道兒臣心中並無江山社稷,況且,近來兒臣總覺得身體漸漸地有些疲乏,兒臣害怕是墜馬後,遺落下了病根,太醫都沒檢查出來,父皇因為身體大不如前才想立太子,可兒臣怕,怕這副身子擔不起這重任。」
皇帝的神色有些凝重,就連呼吸都有些凝重,他垂眸凝思,可他始終不相信蕭元景說的這些話,所以蕭元景只能使出最拙劣的一招,裝暈。
果然,皇帝受到了驚嚇,連忙去宣太醫,而自己則是抱著蕭元景到後殿的榻上,關切的喚著蕭元景的名字,直到太醫前來,問詢過蕭元景的情況。
見著太醫說著一些模稜兩可的話,蕭元景這才選擇時機醒過來。
皇帝連忙讓他先躺下,可眉頭卻還是緊皺著,一刻也沒有舒展開來。
蕭元景示意伺候的人都先行退下後,才輕聲道:「父皇,兒臣有個提議。」
皇帝側首,望著蕭元景時,也是滿眼的心疼:「你說,父皇聽著。」
蕭元景笑道:「這琰兒不也是嫡子嘛,父皇可有立他做儲君,一來,父皇身體康健,還能長命百歲,能夠等到琰兒長大,二來,父皇國事繁重,兒臣與幾個兄弟可以一起培養琰兒,兒臣不知大限何時,總之,能幫父皇一把,就幫幫父皇。」
皇帝沉默不語,可他複雜的眼神卻是叫他格外的難受,拍了拍蕭元景的肩膀後,便長嘆一聲,走出了後殿。
過後不久,這皇帝便頒下旨意,敕封七皇子蕭元琰為皇太子,蕭元景微長平輔政親王,特地賜下恩賜,准許救駕有功的衛長恭在京中養傷,並且傳旨去了雲中,邀請鎮北王一家今年回京城過年。
鎮北王府內,衛長恭假借受傷之名一直勞役著蕭元景,見著這會兒太陽好,非得要蕭元景陪著在園子裡曬太陽。
蕭元景將剝好的橘子遞到了衛長恭的嘴邊,看著衛長恭那迷茫的小眼神兒,還有些得意:「你看我做什麼?」
衛長恭嚼了橘子咽掉以後才問:「你到底是跟陛下說了什麼話,他竟然真的能讓琰兒做太子。」
蕭元景得意一笑:「這是秘密。」
不過他話剛剛說完,就感覺人中麻酥酥的,這用手背一蹭,登時鮮紅一片,不僅嚇壞了自己,還嚇壞了衛長恭。
兩個大男人手忙腳亂的止住了鼻血後,蕭元景突然調侃道:「這……這他媽不會是迷路了吧,但是,我也沒這情況啊,咋會突然流鼻血了。」
衛長恭卻是擔憂的看著他:「一會兒太醫要來府上為我檢查傷口,你讓太醫為你瞧瞧。」
蕭元景擺擺手:「不用不用,我這就是上火導致的,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會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