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根據之前學生軍與美國總統特使赫爾利達成的協議,學生軍主力在旅順、大連軍港登上了美國的登陸艦,隨後便同美軍海軍陸戰隊一起向島國發起了期待已久的登陸戰役。
經過一年的浴血苦戰,盟軍先後攻克了塞班島、提尼安島、關島、硫磺島等外圍島嶼,掃清了通向島國本土四島的道路。然後又一鼓作氣,在強大的美軍艦隊火力掩護下,準備同美軍一起發起對島國本土的最後攻擊。
而在盟國波茨坦公告的震懾下,島國上下亂作一團:
少數頑固的少壯派軍官叫囂著“抵抗到底”預備進行最後的本土血戰,島國的最高統治者“天皇”卻失去了再戰的勇氣!
正當島國政府搖擺不定之際,美國空軍在新任總統杜魯門先生的命令下,將兩顆剛剛試製成功的原子彈分別投向了廣島、長崎,一瞬間便摧毀了這兩座曾經繁華喧鬧的城市,死亡人數超過二十萬!
這致命的一擊,徹底擊碎了島國最後一絲抵抗的勇氣!
隨即島國天皇便發表廣播講話,宣布接受盟國的條件,無條件投降!並命令仍在東南亞各地作戰的日軍立即停止武裝行動,就近向盟國部隊投降。
1945年8月15日,島國外相重光葵拖著因傷致殘的瘸腿,同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大將一起。費力地爬上了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在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加、法、荷、新等國代表面前。分別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
隨後,仍然駐留在島國海上的盟軍登陸艦隊陸續停靠東京灣碼頭,登陸的美軍陸戰隊和中國學生軍協首同肩,迅速接管了島國首都的治安。牢牢控制住了動盪不安的島國局勢。並設立遠東軍事法庭,對二戰中犯下累累罪行的島國戰犯進行了世紀大審判!
在張野等人的據理力爭下,在對華戰爭中作惡多端的多名島國高官如崗村寧次等人,未能像歷史上那樣僥倖逃脫審判,不得不老老實實地俯首認罪,從而為在抗日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同胞討回了公道!
根據協議,中國學生軍同美軍同駐島國,劃地而治。
不久,張野便將學生軍總部基地從臥龍山搬遷至東京,並對學生軍進行了重新整編,從國內選撥了一批文化素質較高又身強體壯的士兵編入部隊,增強了部隊的戰鬥力。
汰換了下來的傷殘老兵都被妥善安置在北海道的風景名勝區休養。學生軍後勤部門聘請了當地技術優秀的醫生和美貌細心的護士來陪伴照顧,極好地解決了駐紮島國的學生軍官兵的後顧之憂。
在大陸,委員長以“時刻不忘國恥”為口號,率領國民政府從陪都回到曾被鬼子血腥屠殺過的首都南京。在那裡進行了規模空前的民主選舉。
當選的議員大都來自國共雙方及學生軍政治勢力。最後執政的仍是委員長領導下的國民黨,不過,在學生軍議員和共產黨議員的嚴格監督下,委員長再也不能像抗戰前那樣凌駕於議會之上。
仿照美國設立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國家架構,最大限度地體現了民主公平公正的原則。委員長曾經對此極力反對,不過在學生軍議員和共產黨議員的聯合抵制下,在隔海相望的二十萬學生軍的強力威懾下,也只好達成妥協。
張野等學生軍首腦一直往返於大陸與島國之間。直到國內選舉結束,新議會和新政府平穩運行之後,這才將主要注意力放到島國來。
由於身體不好,也為了避免插手國內政治的嫌疑,此後的張野,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島國,在花潔、陳妙影的陪伴下,徘徊於各風景勝地休息療養。學生軍的日常事務均交給李校副、陳思等人處理。李、陳等人也不負張野重望,堅持部隊軍事訓練和愛國教育兩手抓,確保部隊的思想不混亂,戰鬥力不下降。
與同駐東京的美軍相比,中國的學生軍紀律嚴明,處事公正,極少出現違背軍紀,禍害當地百姓的事件,得到了島國民眾較高評價。
學生軍所有兵員均來自國內。絕不在島國當地選撥招收士兵。普通士兵服役期五年,期滿退役後,可選擇留在島國,由學生軍後後勤部門安排到效益較好的當地企業就業;也可以選擇回國,在學生軍建立的軍工企業就業,選擇自行就業的。由學生軍發給一筆豐富的退役金作為補償。
為了滿足部隊的日常需求,學生軍後勤部門在島國各駐地附近建立了軍工企業、科研院所和學校。以優厚待遇招聘島國科學技術人員和專家學者為其服務。
由於戰後島國經濟極度萎縮,又要償還巨額的戰爭債務和賠款,島國普通民眾的生活非常貧困,縱有一技之長亦難以為生者比比皆是。因此學生軍所建企業院校極受歡迎。雖然選聘條件頗為苛刻,人們亦以能夠加盟為榮,並在其中努力工作,將和族人堅忍耐勞和絕對服從的傳統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學生軍也藉助於這些優秀人才的支持,將自身專長的軍工研發工作更進一步,在世界軍事科技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做到了與美國及歐洲的各大軍工企業齊頭並進,共同發展。
在不斷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時,學生軍也致力於島國當地的經濟發展。
經過一年的浴血苦戰,盟軍先後攻克了塞班島、提尼安島、關島、硫磺島等外圍島嶼,掃清了通向島國本土四島的道路。然後又一鼓作氣,在強大的美軍艦隊火力掩護下,準備同美軍一起發起對島國本土的最後攻擊。
而在盟國波茨坦公告的震懾下,島國上下亂作一團:
少數頑固的少壯派軍官叫囂著“抵抗到底”預備進行最後的本土血戰,島國的最高統治者“天皇”卻失去了再戰的勇氣!
正當島國政府搖擺不定之際,美國空軍在新任總統杜魯門先生的命令下,將兩顆剛剛試製成功的原子彈分別投向了廣島、長崎,一瞬間便摧毀了這兩座曾經繁華喧鬧的城市,死亡人數超過二十萬!
這致命的一擊,徹底擊碎了島國最後一絲抵抗的勇氣!
隨即島國天皇便發表廣播講話,宣布接受盟國的條件,無條件投降!並命令仍在東南亞各地作戰的日軍立即停止武裝行動,就近向盟國部隊投降。
1945年8月15日,島國外相重光葵拖著因傷致殘的瘸腿,同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大將一起。費力地爬上了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在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加、法、荷、新等國代表面前。分別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以及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
隨後,仍然駐留在島國海上的盟軍登陸艦隊陸續停靠東京灣碼頭,登陸的美軍陸戰隊和中國學生軍協首同肩,迅速接管了島國首都的治安。牢牢控制住了動盪不安的島國局勢。並設立遠東軍事法庭,對二戰中犯下累累罪行的島國戰犯進行了世紀大審判!
在張野等人的據理力爭下,在對華戰爭中作惡多端的多名島國高官如崗村寧次等人,未能像歷史上那樣僥倖逃脫審判,不得不老老實實地俯首認罪,從而為在抗日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同胞討回了公道!
根據協議,中國學生軍同美軍同駐島國,劃地而治。
不久,張野便將學生軍總部基地從臥龍山搬遷至東京,並對學生軍進行了重新整編,從國內選撥了一批文化素質較高又身強體壯的士兵編入部隊,增強了部隊的戰鬥力。
汰換了下來的傷殘老兵都被妥善安置在北海道的風景名勝區休養。學生軍後勤部門聘請了當地技術優秀的醫生和美貌細心的護士來陪伴照顧,極好地解決了駐紮島國的學生軍官兵的後顧之憂。
在大陸,委員長以“時刻不忘國恥”為口號,率領國民政府從陪都回到曾被鬼子血腥屠殺過的首都南京。在那裡進行了規模空前的民主選舉。
當選的議員大都來自國共雙方及學生軍政治勢力。最後執政的仍是委員長領導下的國民黨,不過,在學生軍議員和共產黨議員的嚴格監督下,委員長再也不能像抗戰前那樣凌駕於議會之上。
仿照美國設立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國家架構,最大限度地體現了民主公平公正的原則。委員長曾經對此極力反對,不過在學生軍議員和共產黨議員的聯合抵制下,在隔海相望的二十萬學生軍的強力威懾下,也只好達成妥協。
張野等學生軍首腦一直往返於大陸與島國之間。直到國內選舉結束,新議會和新政府平穩運行之後,這才將主要注意力放到島國來。
由於身體不好,也為了避免插手國內政治的嫌疑,此後的張野,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島國,在花潔、陳妙影的陪伴下,徘徊於各風景勝地休息療養。學生軍的日常事務均交給李校副、陳思等人處理。李、陳等人也不負張野重望,堅持部隊軍事訓練和愛國教育兩手抓,確保部隊的思想不混亂,戰鬥力不下降。
與同駐東京的美軍相比,中國的學生軍紀律嚴明,處事公正,極少出現違背軍紀,禍害當地百姓的事件,得到了島國民眾較高評價。
學生軍所有兵員均來自國內。絕不在島國當地選撥招收士兵。普通士兵服役期五年,期滿退役後,可選擇留在島國,由學生軍後後勤部門安排到效益較好的當地企業就業;也可以選擇回國,在學生軍建立的軍工企業就業,選擇自行就業的。由學生軍發給一筆豐富的退役金作為補償。
為了滿足部隊的日常需求,學生軍後勤部門在島國各駐地附近建立了軍工企業、科研院所和學校。以優厚待遇招聘島國科學技術人員和專家學者為其服務。
由於戰後島國經濟極度萎縮,又要償還巨額的戰爭債務和賠款,島國普通民眾的生活非常貧困,縱有一技之長亦難以為生者比比皆是。因此學生軍所建企業院校極受歡迎。雖然選聘條件頗為苛刻,人們亦以能夠加盟為榮,並在其中努力工作,將和族人堅忍耐勞和絕對服從的傳統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學生軍也藉助於這些優秀人才的支持,將自身專長的軍工研發工作更進一步,在世界軍事科技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做到了與美國及歐洲的各大軍工企業齊頭並進,共同發展。
在不斷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時,學生軍也致力於島國當地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