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驟然遇襲的美國勢必群情激奮,羅斯福領導的政府也必須給民眾一個交代,從短期來說,策劃一次對日報復攻擊想必已經提上日程。
張野想到杜利特中校率領16架B25B遠程轟炸機轟炸東京的壯舉,就忍不住面露微笑。他知道,美國襲擊東京的報復行動離不開中國政府的支持,委員長一定不會放過這個給羅斯福總統留下好印象的機會。
但是更重要的是,從長遠看,島國偷襲珍珠港,使得美國政府的視線從如火如荼的歐洲轉向了水深火熱的亞洲。美國要在遙遠的西太平洋上徹底擊敗島國,就不能不依靠堅持不屈的中國戰場!
“不知道委員長意識到沒有?一夜之間,國民政府在美國人心目中地位驟升,戰爭轉機悄然到來!漫長的抗戰相持階段已經過去,該是跟鬼子算總帳的時候了!”
張野暗暗地想。
他早早就通過鮑伯醫生和史密斯教授的關係,與美軍遠東司令官麥克阿瑟中將取得了聯繫,暗地裡從麥克阿瑟中將那裡半買半送地得到了大批先進的美軍裝備,學生軍這才得以發揚光大。
如今學生軍在東北如日中天,而正被攻擊的菲律賓的日軍打得焦頭爛額的麥克阿瑟中將,想必對學生軍的印象更加深刻了吧!
關注遠東,就不能忽視學生軍!
張野對此有充分的自信。這種自信來自於對歷史的了解和對美國政府的深度剖析。
美國人很驕傲,因為他們擁有世界第一的工農業生產能力,擁有的天杜厚的豐富資源。在全世界都被迫捲入紛飛戰火之時,他們卻過著世外桃源般愜意生活,並且貪婪的從一切戰爭中謀取高額利潤,同時小心地維護著自身的利益。
他們對紅色蘇聯有著與生俱來的厭惡和憎恨,他們害怕那種號召全世界工人階級起來推翻資為階級政權的理論;他們眼裡的蘇聯,純粹是一個披著共和外衣的獨裁政權,比之德國那個瘋子不惶多讓。
因此,他們絕不會希望看到蘇聯紅軍的手伸到中國東北來,他們僅僅是需要一支能夠替他們對付關東軍的力量而已,而學生軍,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出於對戰後世界的劃分,自私的美國顯然不需要一個能與之比肩的盟友,他們巴不得全世界都四分五裂。好讓他們一枝獨大!所以,他們一定也不願意在戰後的中國出現一個完整統一的政府。
他們將欠方百計挑起中國的內戰。唆使國軍與共軍斗,扶持學生軍與國軍斗!
毛瀾之主席說過,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那是為了趕走一切企圖壓迫奴役中國人民的帝國主義而被迫發出的吼聲。
其實,真正好鬥的正是那個標榜自由民主的美國,他們樂於見到除他們之外的所有勢力都在相互鬥爭,而他們樂呵呵地袖手旁觀,順便充當一把貌似公正的裁判。
美國確實太強大啦!
張野心中暗嘆。
不過在這場戰爭中,美國始終是中國友好的盟友,也給了中國無私的幫助。張野不希望學生軍成為中國內戰的參與者,學生軍的槍口,只會對準背負著中國百姓累累血債的島國!
第六卷 劍指東瀛 第二十章 美國來使
歷史趨勢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張野也就放下心裡的包袱。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將是學生軍發展的黃金時期。
遠東紅軍不能插手東北事務,島國又致力於西太平洋和東南亞的攻擊。雖然整個東南亞形勢陡變,國內戰局卻仍然處於膠著狀態,東北大地反倒相對平靜。
關東軍已經被學生軍打掉了爪牙,龜縮在城市防線後面苟延殘喘。由於得不到國內足夠的支援,也只能在學生軍的蠶食戰術下節節敗退。
儘管島國海軍中國方面艦隊仍然在渤海、東海遊走,可是因為沒有航母,無法為關東軍提供有力支援。學生軍的作戰飛機有事艦隊的極大威脅,因此島國艦隊相比以前的肆無忌憚,也不得不大為收斂。
經過幾場規模較大的殘酷空戰,學生軍航空部隊和蘇聯志願航空隊組成的聯合空軍已經完全壓制住了關東軍的空軍。
由於失去了東北地區的制空權,日軍艦隊已經不能輕易將關東軍急需的補給物資送上碼頭,導致關東軍配屬的航空戰團缺乏足夠的燃料和彈藥備件,無法達到最佳作戰狀態,在與蘇聯志願軍與學生軍聯合空軍的戰鬥中縛手縛腳,頗為被動。
學生軍航空部隊儘管規模不大,士氣卻十分高昂,又能從蘇軍那裡得到充足的補給和維護,飛機性能優於日軍,飛行員素質又高,奪回制空權其實也只是時間問題,並不足為奇。
張野眼看著東三省大局已經初定,便動了回師的心思。
1941年底,他將學生軍主力留在東北,自己率領沈最的忠義救國獨立團回師南下。
這一路上日偽軍聞風喪膽!學生軍勢如破竹,先後攻下北平天津兩大古城,又將學生軍的實際控制區域向山東方向拓展過去。
42年春節,張野回到闊別半年多的晉省省城泰原,見到了夫人花潔和寶貝兒子張勇。
張野作為第二戰區最高長官和學生軍領袖,光榮凱旋迴到家鄉,毫無疑義地受到了省城民眾夾道歡迎,場面極為激烈。他雖然身體不佳,但感念家鄉父老的熱情,還是勉力出面應酬。
張野想到杜利特中校率領16架B25B遠程轟炸機轟炸東京的壯舉,就忍不住面露微笑。他知道,美國襲擊東京的報復行動離不開中國政府的支持,委員長一定不會放過這個給羅斯福總統留下好印象的機會。
但是更重要的是,從長遠看,島國偷襲珍珠港,使得美國政府的視線從如火如荼的歐洲轉向了水深火熱的亞洲。美國要在遙遠的西太平洋上徹底擊敗島國,就不能不依靠堅持不屈的中國戰場!
“不知道委員長意識到沒有?一夜之間,國民政府在美國人心目中地位驟升,戰爭轉機悄然到來!漫長的抗戰相持階段已經過去,該是跟鬼子算總帳的時候了!”
張野暗暗地想。
他早早就通過鮑伯醫生和史密斯教授的關係,與美軍遠東司令官麥克阿瑟中將取得了聯繫,暗地裡從麥克阿瑟中將那裡半買半送地得到了大批先進的美軍裝備,學生軍這才得以發揚光大。
如今學生軍在東北如日中天,而正被攻擊的菲律賓的日軍打得焦頭爛額的麥克阿瑟中將,想必對學生軍的印象更加深刻了吧!
關注遠東,就不能忽視學生軍!
張野對此有充分的自信。這種自信來自於對歷史的了解和對美國政府的深度剖析。
美國人很驕傲,因為他們擁有世界第一的工農業生產能力,擁有的天杜厚的豐富資源。在全世界都被迫捲入紛飛戰火之時,他們卻過著世外桃源般愜意生活,並且貪婪的從一切戰爭中謀取高額利潤,同時小心地維護著自身的利益。
他們對紅色蘇聯有著與生俱來的厭惡和憎恨,他們害怕那種號召全世界工人階級起來推翻資為階級政權的理論;他們眼裡的蘇聯,純粹是一個披著共和外衣的獨裁政權,比之德國那個瘋子不惶多讓。
因此,他們絕不會希望看到蘇聯紅軍的手伸到中國東北來,他們僅僅是需要一支能夠替他們對付關東軍的力量而已,而學生軍,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出於對戰後世界的劃分,自私的美國顯然不需要一個能與之比肩的盟友,他們巴不得全世界都四分五裂。好讓他們一枝獨大!所以,他們一定也不願意在戰後的中國出現一個完整統一的政府。
他們將欠方百計挑起中國的內戰。唆使國軍與共軍斗,扶持學生軍與國軍斗!
毛瀾之主席說過,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那是為了趕走一切企圖壓迫奴役中國人民的帝國主義而被迫發出的吼聲。
其實,真正好鬥的正是那個標榜自由民主的美國,他們樂於見到除他們之外的所有勢力都在相互鬥爭,而他們樂呵呵地袖手旁觀,順便充當一把貌似公正的裁判。
美國確實太強大啦!
張野心中暗嘆。
不過在這場戰爭中,美國始終是中國友好的盟友,也給了中國無私的幫助。張野不希望學生軍成為中國內戰的參與者,學生軍的槍口,只會對準背負著中國百姓累累血債的島國!
第六卷 劍指東瀛 第二十章 美國來使
歷史趨勢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張野也就放下心裡的包袱。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將是學生軍發展的黃金時期。
遠東紅軍不能插手東北事務,島國又致力於西太平洋和東南亞的攻擊。雖然整個東南亞形勢陡變,國內戰局卻仍然處於膠著狀態,東北大地反倒相對平靜。
關東軍已經被學生軍打掉了爪牙,龜縮在城市防線後面苟延殘喘。由於得不到國內足夠的支援,也只能在學生軍的蠶食戰術下節節敗退。
儘管島國海軍中國方面艦隊仍然在渤海、東海遊走,可是因為沒有航母,無法為關東軍提供有力支援。學生軍的作戰飛機有事艦隊的極大威脅,因此島國艦隊相比以前的肆無忌憚,也不得不大為收斂。
經過幾場規模較大的殘酷空戰,學生軍航空部隊和蘇聯志願航空隊組成的聯合空軍已經完全壓制住了關東軍的空軍。
由於失去了東北地區的制空權,日軍艦隊已經不能輕易將關東軍急需的補給物資送上碼頭,導致關東軍配屬的航空戰團缺乏足夠的燃料和彈藥備件,無法達到最佳作戰狀態,在與蘇聯志願軍與學生軍聯合空軍的戰鬥中縛手縛腳,頗為被動。
學生軍航空部隊儘管規模不大,士氣卻十分高昂,又能從蘇軍那裡得到充足的補給和維護,飛機性能優於日軍,飛行員素質又高,奪回制空權其實也只是時間問題,並不足為奇。
張野眼看著東三省大局已經初定,便動了回師的心思。
1941年底,他將學生軍主力留在東北,自己率領沈最的忠義救國獨立團回師南下。
這一路上日偽軍聞風喪膽!學生軍勢如破竹,先後攻下北平天津兩大古城,又將學生軍的實際控制區域向山東方向拓展過去。
42年春節,張野回到闊別半年多的晉省省城泰原,見到了夫人花潔和寶貝兒子張勇。
張野作為第二戰區最高長官和學生軍領袖,光榮凱旋迴到家鄉,毫無疑義地受到了省城民眾夾道歡迎,場面極為激烈。他雖然身體不佳,但感念家鄉父老的熱情,還是勉力出面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