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天他們開著買來的吉普駛向目的地,白色吉普像一隻羚羊在新疆羅布泊地區的荒野上跳躍前進著。東南方遙遠的地方,就是著名的樓蘭古城,大漠長風在戈壁上雕刻出無數的溝溝壑壑,是所有探險者都驚懼的迷魂陣。這裡是汽車的禁區,但阿布力孜·克里木已經在這個地區奔波了幾天了,眼看就要接近樓蘭古城,死也要見到東西。

  車上還坐著庫爾班·加瑪力,這個人多年在此盜取石油等物資,是個活地圖,自稱“羅布泊的野駱駝都認識我”。在沙漠裡盜墓的人有野狼一樣出沒荒野的本領和嗅覺。阿布力孜的汽車在一個高20多米的雅丹台地上停了下來。這塊台地很平坦,鋪滿礫石。幾個人下了車開始挖起來。此案告破後,在此進行現場調查的新疆考古所副所長張玉忠感嘆他們的厲害:“真想不通他們是怎麼找到古墓的”。這塊雅丹台地和所有的台地一模一樣,古墓沒有任何標誌。

  挖不多深出現了一個紅柳枝、蘆葦稈和碗口粗的胡楊木搭的一個蓋子。“有戲!”幾個人一陣狂喜,加快了速度。掀開蓋子,羅布泊的陽光像一柄利劍刺進漆黑的墓穴,一股陰氣“唰”地衝上來。一座完好地保存了2000年的古墓就這樣出現在盜墓者的眼前。幾個人推讓起來,誰也不願下去,最後他們殺了一隻鴿子扔進墓穴,用鴿子的熱血沖邪氣,才安下心來。

  一塊彩繪的地毯鋪滿墓穴,地毯已經有些朽爛,但還能看出是一隻威猛的獅子形象。掀去地毯,一道亮麗的光放射出來,瞬間照亮了羅布泊的黃昏。“那口棺材太漂亮了,太漂亮了。”案發後阿布力孜這樣描述盜墓那天看到的彩棺,他除了漂亮不會用別的詞。

  彩棺的木頭碴子都是白的。年代當屬漢晉,棺木通體用紅、白、黑繪花,並以菱形將棺木連成一個整體。它的獅紋毛毯帶有明顯的西方文化色彩。棺木是東方式的,兩頭繪有漢民族象徵日月的朱雀和玄武。樓蘭地區出土的乾屍,大多以毛氈裹屍,從未見過這麼華麗的棺材。阿布力孜撬開棺材,一具棕色頭髮的高大的男屍睡在裡面,他真的像睡著了一樣,眼睫毛站著像一排小樹林。

  男屍身上的衣服鮮艷如新,好幾層,有毛的也有絲綢的,他們把它一層層剝下來,最後屍體上只剩下一層白布,便扔回了坑裡。他們想不到的是,就連這塊裹屍的棉布也因為年代早保存好而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次被盜的文物共2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有三件,二級兩件,其餘為三級。

  棺材無法拉走,幾天以後他們又來了一趟,把它鋸成了12塊。為它找了一個出價100萬的大主顧:西藏的文物販子尕瑪桑珠。文物就是經尕瑪桑珠越過西藏進入尼泊爾。後來據專家說,這是新疆到目前為止出土的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彩棺。如果說阿布力孜他們是合作盜墓的話,同樣是以盜墓為職業的亞生其來克就是盜墓界的獨行俠。

  每次去尼雅“挖寶”,33歲的亞生其來克都牽著兩匹駱駝從自己家住的綠洲出來,越過塔克拉瑪干中心的沙漠公路,向西進沙漠。

  尼雅距新疆民豐縣140公里,不管是100年前的斯坦因還是90年代的中日聯合尼雅調查隊都是從民豐出發向北進入沙漠,到達最後一塊綠洲的時候,換乘駱駝,走兩天才能到達尼雅,任何現代化的運輸工具都無法對付這段路程。這是已知的進入尼雅的惟一一條路。大漠深鎖著尼雅,至今還只有很少數的中外學者到過尼雅。

  亞生其來克就這樣從東向西橫著進了尼雅。他不慌不忙地走著,像是從沙漠這一頭到另一頭的親戚家裡去串門。到尼雅他用了兩天。

  亞生其來克不能在尼雅多呆,最多挖上兩天就得走。他要有足夠保證能走出沙漠的水。他就這樣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進出尼雅3趟。第三次出來的時候,他的駱駝上綁著兩具乾屍。

  ------------

  盜墓者的樂園:樓蘭古墓群的遭遇(2)

  ------------

  男性乾屍在1.8米以上,身著絲綢,黃頭髮黃短須,連眼睫毛都歷歷可數。女屍也是黃色頭髮,佩戴著項鍊耳環,穿著色彩艷麗的絲綢,腳上穿尖頭的皮鞋,樣子很安祥,像是王公貴族。他們都是白種人。

  亞生其來克沒有把女屍身上的首飾拿下來,他知道,保存得越完好越能賣出好價錢。但走了一段路,男乾屍的整條腿還是斷了下來,亞生其來克一煩就把它扔了。扔在哪裡他也忘了,後來怎麼也找不到了。到了沙漠公路,他把乾屍埋在公路邊的沙山里,在路邊的一個個體戶的餐館裡住了下來等待買主。每具乾屍的成交價是7萬元。而它們被運出國後,價格變成100萬元。

  1901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當地嚮導的幫助下在羅布泊北發現了“樓蘭古城”,宣稱是“沙漠中龐貝城的再現”而轟動世界。中外學者相信,樓蘭古城是絲綢之路上繁盛一時的古樓蘭國目前被發現的最重要的歷史遺蹟,它對研究新疆以至中亞的古代史、絲路之路的歷史變遷、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相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於“暫時”不能組織力量徹底發掘整理,樓蘭古城被宣布為“文物禁區”。

  現代考古過程

  自斯文·赫定於1900年發現樓蘭古城,次年實施發掘,時光已經流逝100年。這100年中,樓蘭的發現、考察、研究,一直是國內外考古、歷史、地理等諸多學科學者們關注的熱點。在步入21世紀的前夕,回顧一個世紀來有關羅布淖爾、樓蘭的研究,不乏歷史的教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