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得罪了當地的面姓,陳奉的財路大大受阻。正在陳奉愁無財可覓的時候,在武昌境內發生了一起盜李林甫髮妻楊氏墓的案件。興國州奸邪之人漆有光,告發居民徐鼎等人發掘唐朝宰相李林甫之妻楊氏的墳墓,並告密說,徐鼎從墓中得到黃金有萬餘兩之多。騰驤衛百戶仇世亨向陳奉匯報了此事,神宗命令陳奉將這些黃金收入內府。意外之財竟然全部落入國庫,自己分文未得,陳奉因此毒刑撬打責令居民補償黃金,但是他也從這件事上得到了啟發,那就是名臣將相的隨葬品其實是一筆很大的財富。於是他就將州境內的墳墓全都挖掘。巡按御史玉立賢上言說所挖掘的墳墓乃是元朝人呂文德之妻的墳墓,並非李林甫之妻的墳墓,奸邪之人告發的奏言,所說大都不能相信,並且讓神宗皇帝下令命陳奉停止在各處的挖掘。奏疏送上,神宗不予理睬。

  陳奉這次的暴行引起武昌百姓激烈的抗議風潮。萬曆二十八年十二月,武昌發生民變。史料記載,當時南京吏部主事吳中明向萬曆皇帝奏道:“陳奉威嚇詐騙官民,犯上違制自稱千歲。他的黨羽甚至直接闖進百姓家中,姦淫婦女,或者將婦女搶掠到稅監署之中。王生的女兒,沈生的妻子,都被他們逼辱。因而召致士民公憤,有萬餘人甘願與陳奉同歸於盡,巡撫、巡按和地方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掩護了他好幾天,才使他得以保全。但是巡撫支可大卻歪曲事實為之蒙蔽朝廷。這樣天下的禍亂,什麼時候才將是個頭!”大學士沈一貫也上言:“陳泰入楚,開始便有武昌一次民變,隨後漢口、黃州、襄陽、武昌、寶慶、德安、湘潭等處,民變發生十起,幾乎釀成大亂。請立即將陳奉撤回,以此收攏湖廣百姓之心。”神宗對此全都置之不理。

  有了皇帝做靠山,陳奉更加有恃無恐,為了獲得更多的錢物,陳奉是想盡辦法,費盡心機,終於,他想出一記妙招。

  陳奉從爪牙處得知顯陵就在棗陽礦山旁邊,顯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獻皇帝和母親章聖皇太后的合葬墓,陵的墓主朱佑生前為興獻王,死後葬於松林山。明正德16年武宗駕崩,因其無子嗣,慈壽皇太后與首輔大學士楊廷和遵奉“兄終弟及”之祖訓,遺命“興獻王長子朱厚”嗣皇帝位,年號為嘉靖。後朱厚為自立體系,用武力平息了長達3年之久的“皇考”之爭。其間廷杖致死17人,入獄、奪俸、充軍、戎邊、革職等官員達115餘人,從而完成了自己的昭穆體系,這一重大事件歷史上稱之為“大禮儀”之爭。此後嘉靖皇帝朱厚便將其父追尊為恭壑皇帝,並將王墓改為帝陵,開始了大規模的改建擴建工程,直至嘉靖駕崩建設才停止。

  顯陵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成,前後歷時47年,其圍陵面積183公頃,整個陵園雙城封建,外邏城長3600餘米,牆高6米,牆體厚1.8米,陵園由內外邏城、前後寶城、方城明樓、棱思殿、陵恩門、神廚、神庫、陵戶、軍戶、神宮監、功德碑樓、新紅門、舊紅門、內外明塘、九曲御河、龍形神道等30餘處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組成,其中寶物一定多得驚人。可是那畢竟是皇帝老子的老祖宗,明目張胆的掘墓那無異於自找死路。於是陳奉就用了一個掩人耳目的方法去獲取其中的財物,怎麼做呢?就是開採離其不遠的棗陽礦山。

  知縣王之翰因其地靠近顯陵,堅持不同意開礦。陳奉劾奏王之翰和襄陽通判邸宅、推官何棟如,派絹騎將他們逮捕審訊,知事馮應京也因此事受到牽連。馮應京一向於民有惠政,百姓號哭著相送。陳奉又張榜開列馮應京的罪狀張貼於街上。百姓對此切齒痛恨,又相聚包圍了陳奉的官署,發誓一定要殺死陳奉。陳奉逃避躲藏到楚王府,眾人於是將陳奉的黨羽耿文登等十六人投入江中。因為巡撫支可大維護陳奉,百姓們焚燒了巡撫的轅門。“事情報知朝廷後,神宗不予回答。”

  當時御馬監監丞李道方督辦湖口的船稅,也上奏陳奉在水路上攔阻商舟船,在陸路上攔截商販,徵收三成只有一成解送上繳,禍國殃民。明神宗這時才開始召陳奉回京,又聽沈一貫的奏請,革去支可大的職務。

  陳奉在湖廣兩年,殘害毒禍商民無所不用其極。等到他離去時,搜刮的金銀財寶貨物數以萬計。為了自己的財物萬無一失,陳奉增派了護衛,浩浩蕩蕩地離開湖廣,對於陳奉,湖廣百姓無不恨之入骨,他們離開使得百姓們歡呼鼓舞。

  陳奉到達京師,給事中陳維春、郭如星再次竭力上言他的罪行。神宗很不高興,將二人降為雜職。而因陳奉的誣陷入獄的馮應京是至萬曆三十二年才得以釋放,同他一起入獄的王之翰則最終慘死獄中。

  ------------

  皇帝默許下的盜墓活動:陳奉盜墓事件(2)

  ------------

  相關文字描述

  袁宏道《竹枝詞》之二雲“雪裡山茶取次紅,白頭孀婦哭春風。自從貂虎橫行後,十室金錢九室空。”其十二云:“賈客相逢倍惘然,楠杞梓下四川。青天處處橫虎,鬻女陪男償稅錢。”批判的鋒芒直指陳奉及其黨羽。

  相關連結

  陳奉之所以敢這麼猖狂,無非是因為後面有個大靠山:皇帝老子。所謂上行下效,既然有如此之主子,就有如此之奴才。在《明史》的記載中,陳奉只是萬曆皇帝最專橫拔扈的五個奴才之一。其它四個雖不像陳奉靠掘墓謀財,但其惡行並不比陳奉遜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