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鬼,這是怎麼啦?”邦邦驚醒過來問道,“你是在讀笑話吧?”

  赫勒總算控制住自己。“這是本講原始迷信的書,”赫勒說,“瞧,快到中午啦。收整隊伍,咱們得去吃午飯啦。”

  啊,他們打算以武力要挾校方!要去綁票嗎?

  赫勒把東西全歸攏好,兩人到一輛流動餐車前買了些三明治和礦泉水。

  “一切都照計劃進行。”赫勒說。

  “我們已建好據點。”邦邦說。  他們漫步校園,欣賞著漂亮女生。

  赫勒買了兩份報紙,然後嚴肅地說:“時間到!”

  邦邦又疾奔而去。

  等邦邦返回時,赫勒已搭好指揮所,邦邦倒地又睡。

  既然聽不到爆炸聲,就是說他們並設有破壞校園。然而我卻從未見過如此古怪的上大學法。他本該老老實實坐在課堂里聽講,認認真真記筆記,然後急急忙忙去趕另一堂課……

  赫勒學習三角學時,邦邦說,“我去收回上一組埋伏,然後放好下一組。不過接下來我就得去陸軍報到,剩下的事你來做吧。”

  赫勒看完三角學後自言自語道:“這可真是短話長說。”

  不過他還是在筆記本上給自己打上了過關的標誌。

  邦邦回來時將他一直背著的帆布包一扔。“行啦,小豬要進污泥坑啦。輪到你站崗了。”

  赫勒把書裝進包,看來是學累了。他的手錶盤上刻的是沃爾塔爾的數字,可以看出已是下午2點多一點。他打開一張新買的報紙。

  他從頭到尾看過之後卻找不到一行他想看的新聞。他口裡一直在念叨:“格拉夫蒂?格拉夫蒂?”

  他打開第二份報紙。他還沒看內容就直接掀到圖片新聞那一面。畫面上,一位面部模糊的救火隊員正將一個認不出是誰的女人背下梯子。大標題是:

  警督格拉夫蒂昨晚從一家著火的面書店中救出瓊·馬蒂尼。

  赫勒對報紙說:“既然我是個成績卓越的新聞專業學生,那就要對如此向公眾進行忠實報導的態度表示欽佩。”

  我饒有興致地聽著。這只能表明他是何等的膚淺。他壓根就沒自弄懂大眾傳播學的真諦!報刊的真正目的,當然是混淆公眾的視聽!只有這樣,政府和操縱傳媒的那些人才能愚弄民眾!這一點在“機構”的專業學校里我們早就學得滾瓜爛熟了。

  我好笑之餘又有一絲惱火。他弄到的這些數據,無論對錯,對我都有威脅。也許碰巧他就會想到什麼呢。

  有一個專業他是千萬不能去學的。這就是間諜術。我覺得美國的公立學校倒未必公開設置這門課程,雖然我很清楚俄國人為了讓孩子們監視父母,早在幼兒園就開始講授這個專業。我也知道美國人總愛去學俄國人的樣子。我叉起手指祈求上蒼,希望他的必修課里沒有這一門。我試圖看清仍攤在外面的書名。

  赫勒又看起課本來。2點45分,他打點起所有裝備,拎起兩個大包跑起來。他在一個大廳里停下腳步,看著一扇門。

  啊,我馬上就要發現他們的陰謀啦!  學生們湧出教室。教授也疾步跨出教室走入大廳。

  赫勒走進空蕩蕩的教室。他朝講台徑直走過去,伸手去掏廢紙簍子。

  他拽出來的竟是一台盒式錄音機!

  他將它關上,放進包里。

  他拿出一個小小的照相機,後退幾步將黑板上的圖表全拍照下來。

  他把照相機收好。

  他離開教室,朝另一幢樓奔去。

  他走進另一間空蕩蕩的教室。他走上講台,從包里拿出另一台錄音機,看過那裡面的確裝有一盤120分鐘的磁帶,按下錄音鍵,把它藏到廢紙簍的底部,又蓋上幾張紙,然後趁著一兩個學生進教室時走了出去。

  出去後,他倚在牆上,拿出頭一台錄音機,檢查了一下磁帶是否錄得正常,然後將磁帶取了出來。他在磁帶上標好日期和課程名稱,又將黑板的照片用橡皮筋勒上去。他把這些東西一併放進一個標有“高等化學”字樣的分格磁帶盒中。他檢驗了錄音機的電池,重新放進一盤空白的120分鐘磁帶,把錄音機塞回包里。

  哦,這個騙子!他和邦邦只是把所有的講座全錄了音!他一堂課也不打算親自去聽!

  哦,我知道他要做什麼了。他要快速聽完講座,然後悠閒地應付一切!甚至會把這些全攢起來,放進速放機器里,用一個小時學完3個月的課程!

  多麼不老實啊!他難道不知道,聯邦調查局會追捕未經准許的錄音者?就是隨意買賣註冊過的出版物或將它們翻錄也不可以?我記不清楚了。但不管怎麼說,這的確令我大吃一驚!儘管有西蒙斯小姐與他為難,他卻還是有大學畢業的可能!

  我轉瞬又燃起一線希望。也許會有課堂小測驗。也許會有實驗課。可接著我卻愈發沮喪。赫勒可能早就估摸到這一點了。

  他媽的。我要努力打敗他,他卻努力要我失敗!我真想拿一把噴氣劍,使出4倍的力氣結果了他!

  第二章

  赫勒扛著包又是一陣瘋跑。他朝西跑到第120街,朝南跑到百老匯,朝東跑到第114街,朝北跑到阿姆斯特丹街,轉遍了整個大學區。顯然他是在打發時間。我希望他會看上去與眾不同,甚至被抓起來;但街上有許多慢跑的人和行色匆匆的遲到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