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國土局長也沒有尷尬,笑了笑說:“哈哈,如果只是搞研究,那確實是一個好地方,人少,安靜,風景好。”

  副省長當然知道羅亮他們的目的,所以很爽快地同意了。他心裡想:“一個研究機構,為當地也帶不來多少稅收,你們選擇那些偏遠地方最好,要是你們提出在長沙市中心買一塊地,我還真不知怎麼答覆你們。”

  他不但在羅亮的請示報告上籤下了意見,還親自給益陽市的市長打了電話,告訴了他羅亮他們要買下他轄下的縣級市沅江市裡的一個小洲子,請益陽市以及下面沅江市政府給予他們最大的方便,特別是移民拆遷安置工作要馬上動手。爭取在一周內辦好所有手續,一個月內讓羅亮他們開始施工建設。益陽市市長在電話里連忙答應了,一再向副省長保證決不拖建設工程的後腿。

  當然等羅亮走後,副省長還是囑咐益陽市市長這個自己的親信稍微穩重一點,不要熱情過頭,因為誰也能把握今後這個公司的前途怎麼樣,兩人商定的原則是:有政策就給,但不過分;地區級公事公辦,縣級熱情有加。

  當羅亮達到沅江市這個縣級市的的時候,按照領導定的調子,市委書記帶領市委、市政府的一幫人在大樓下迎接他的到來,這讓羅亮感到很不安。接下來的工作自然好做了,在當地住了一晚之後,第二天一早主管工業的副市長就陪羅亮一行到了那個小洲子。汽車是沒有辦法進去,停在了河的對面,幾個人乘一條小船過去的,他們在大堤上走了五六公里,基本上看到了這個小洲子的全貌:裡面地勢很平坦,莊稼長勢很高,綠油油的一片。只是當地人很窮的樣子,不說身上的衣服,就是他們住的房子都是陳舊而破爛,很少看見一棟象樣的一層以上的樓房。與他們從沅江市出發沿途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

  與羅亮準備建設研究中心的工作一樣,宋得海在福建那家大型工具機廠正在與廠里的領導進行談判。雖然宋得海是大家的老朋友,政府也來文指示儘可能滿足對方的要求,但廠領導還是把昨天晚上幾個廠領導商談了一個通宵的條款拿了出來,一條一條與宋得海進行討價還價。

  看到這幫朋友認真的樣子,宋得海也覺得很高興,畢竟做大事的人都喜歡認真的人。除了不同意對方的接受什麼食堂、俱樂部等非產業性東西外,基本上都同意對方開出的條件,特別是人員接受方面讓對方吃了一驚,對方提出所有在職職工宋得海必須接受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人員。他們提出這一條是因為現在很多企業被人家收購後,除了幾個骨幹外,極大部分工人都被掃地出門了,使大家對兼併和收購很反感。

  而宋得海提出接受對方所有員工,並且所有職工原來的工齡都算新企業的工齡,同時保證向廠子弟學校立即注資三百萬,把拖欠老師的工資補上補足,把教學樓,老師辦公樓修繕一新,讓人心惶惶的師資隊伍穩定下來,讓學生有一個安定的學習環境。宋得海表示公司兼併不能對學生有絲毫影響。這二條讓所有的人高興不已,感覺到宋得海他們真的不象是來賺錢的,而是來救難的。特別是子弟學校,這幾年因為工廠效益不好,學校本來就低的老師工資還不能按時發放到位,使許多優秀老師另覓他處。

  談論完這些條款,宋得海還給對方一個建議,就是鼓勵他們成立新的公司,因為工具機廠還有不小的傳統業務,這些業務並不是利潤不高,而是被整個企業的大攤子吃掉了,顯得不好而已。現在王學龍把這個廠買下來主要用於生產淡化設備,也就沒有精力來生產其他工具機什麼的了,要丟掉也是很可惜。

  幾個領導聽了宋得海的話都有點心動,但也僅僅只是心動而已,他們不知道宋得海的真實意圖,再說這麼分離出來人員怎麼分、工廠的債務怎麼分、設備又從哪裡來。最後商定還是由宋得海的公司出面在這裡成立兩家公司,一家生產原來那些利潤高的產品,一家專門生產淡化設備,相互獨立,反正這種國有老廠的廠區面積大,從廠區里劃出五分之一的面積給新生的工廠,同時把生產淡化設備不要的設備都調過去,一個全新的廠區就出現了。

  忙完這些,任命了兩套工廠的班子後,宋得海就馬不停蹄地趕到廣東揭陽,與參與香港水廠建設的路橋公司那些人商討建立多支施工隊伍的事。因為這些人都是聽宋得海的安排,所以當宋得海把自己與王學龍、羅亮商議好的計劃拿出來時,大家都一致同意了:那就是成立一家歸屬於集團公司的項目建設公司,下面又分為國內基建一公司,負責集團公司內的工程建設。國內淡化項目建設二公司,主要負責國內淡化水廠的建設,海外淡化項目建設三公司,主要負責海外淡化項目的建設。

  由於路橋公司的人手不夠,宋得海只好先把三個分公司的組織框架建立起來了,任命了各分公司的負責人,要他們立即招兵買馬,充實自己的隊伍。

  幾天來雖然很累,但總算不辱使命,隊伍都有了一定的雛形。看到手下人都滿意地在認真做事,宋得海就帶領國內基建一分公司的幾個技術員趕往湖南,為研究中心的基建項目進行設計。

  //

  謝延峰這幾天已經在湛江成立了一個保安公司,在部隊首長的協助下,已經招收了幾十名退伍軍人,還有一些人接到通知後往湛江匯集。說真的,這些接到通知的人幾乎高興壞了,從部隊退役後,自己一下失去了用武之地,雖然自己空手可以對付幾個人沒有問題,武器使用也沒得說,但地方上用不上這些。唯一專業對口的就是地方公安部門、保安部門,但人多職位少,往往還沒有把自己的簡歷遞上去,對方就說人已經超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