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老實說,到了這裡,那道光再不殺穆彰阿便實在說不過去了。不過道光的軟弱和謹慎又一次體現無疑:憑一塊腰牌,尚沒有足夠的證據,而刺殺公主,也沒有足夠證據。他穆彰阿作為保守勢力的代表,牽一髮動全身,因此需要再好好謀個妥善之計,那便再查。再查說起來是簡單,但是真正查得出來嗎?整個朝政都被穆彰阿把持了,便是皇帝的內院都有他穆彰阿的人,再有問題,也到不了皇帝的耳朵里。穆彰阿代表誰?那是千千萬萬當權的大清貴族的利益。再怎麼斗,大家都不要忘了,把自己人斗下去了,難道讓那些漢人來當權嗎?如果你細心一點的話,可以發現在咸豐帝之前,軍機處是從來沒有漢人當政的,只有到了危難時候,比如太平天國時期,才有曾國藩和左宗棠等寥寥可數的幾個漢人能進入軍機處。
再說這穆彰阿,最近也是心煩不已。前日下人在酒肆飯店,聽得風言風語,說自己貪贓枉法云云,而且流言似乎頭頭是道,有根有據,一板一眼。比如說貪污,便會講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拿著多少銀子請穆軍機幫忙,然後如此這般,這般如此。那穆彰阿回頭一想,可不是嗎,真就有那麼一回事。他便納悶了,這些人可真是無孔不入了,怎麼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都可以扯得這麼清楚,便是自己這個當事人,早就忘得乾乾淨淨。
當然也有那些玄乎的,比如說著穆彰阿十八歲後,還要喝奶媽的奶水當年他老婆生第一個兒子時,他硬是不讓兒子喝奶,自己霸著奶水。這個謠言可一說是胡說八道,但是散布謠言的人似乎把度控制得特別好,幾條真的事情中間夾雜一些假的,到最後那假的也是變成了真的,害得他大兒子回去問母親,當年自己是喝的娘的奶嗎?
再一點,這穆彰阿也是疑惑,自己貪贓也不是近期才開始的,先帝時便如此了,怎麼到了今日才有這可惡的傳聞。而且似乎道光皇帝也知道自己貪污受賄,但是也從來沒有說過什麼,大清朝貪污一些算什麼,沒聽過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嗎?找那師爺一說,那師爺分析了半天,不外乎兩點(這個做師爺的有做政府官員的潛能,動輒一點兩點)。一是皇帝要動他,不過考慮到穆彰阿的身份和權勢,不可能就此動手,只有先造造勢,只是按理皇帝不該動他這個保皇派的,不過也說不好,這個皇帝有時辦事情挺讓人琢磨不透的,比如上次任命林萬金為台灣兵備;第二便是他的對頭乾的,至於是誰,那便多了去了,躲在暗中的,比如那些清流。不過他們是不是得到了皇帝的首肯,他卻分析不出來,不過他最後他自己也懷疑了,這些清流怎麼也用起如此下三濫的手段起來了!
這兩個推斷全是廢話,他穆彰阿自己便能分析出來,似乎自己聖眷正濃,不可能是那皇帝,那麼到底是哪個對頭呢?既然想不出來,那麼最近還是該低調一點做人,他吩咐子女和下屬們,最近不要太囂張,老老實實,JJ了尾巴做人,別讓人拿了把柄。另一方面,他派出了大量的侍衛和眼線,查找這散播言論者。不過這些侍衛和眼線,尋找了多時,卻始終找不到始作俑者。
過得幾天,似乎風頭過去了,但是又出了一件大事!那便是忽然京城裡又出現了一大堆製作上乘的傳單,上面寫的全是一些流水帳: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官員送穆彰阿多少多少銀子;某年某於某日,某某小姐委身於穆彰阿,只是為了自己的丈夫能夠升職;某年某月某日,穆彰阿母親過壽,某官員如何如何溜須拍馬,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這個傳單也秉承了謠言的風格,那便是幾個真的中間夾一個荒誕不經的。這官員的名字、身份列的清清楚楚,現在在哪裡就職也說得頭頭是道。而一些無法追蹤的,比如上面說某年某月某日,這穆彰阿逛妓院被某群人張三、李四、王五等,給輪著雞姦了一番,這個怎麼求證?那當事人肯定不承認,但是百姓卻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說這穆彰阿如此貪污腐敗,定是有這等齷齪事情。
這個傳單從哪裡來的,查了幾天也查不出來。倒是有署名的,喚作‘路人甲’,那你去哪裡找路人甲呢?那穆彰阿又派了人去查探京城所有的印刷坊,似乎都沒有這麼高明的印刷手段,弄得他有氣沒處撒,煩躁不已。這種謠言手段,就像是你和一個不知道身份的對手打架,人家在外圍東一棒子西一錘子的,你卻不知道是誰,那種感受很讓人惱火,卻又發作不出。這穆彰阿被折騰得心事重重,覺也沒法睡了,那朝堂更別去了,左右被人笑話。
到了最後,連道光也憤怒了,這顯然是生生給了朝廷一個耳光。皇帝三令五申要節約要節約,臣子卻貪污、揮霍成風,而且還有作風問題,這樣的官員都能做軍機,是不是皇帝也是個混蛋呢?他殺穆彰阿的心更盛了!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65 家有內賊
到了這個時候,穆彰阿才開始懷疑起內賊了,那謠言、帳單,分明是自己人才能知道的。而知道這些事情的沒幾個,除了兒子便是那師爺了,於是便使了家丁去找師爺。那家丁看老爺心情不好,便匆匆忙忙去找師爺,待到了師爺家,乖乖,好大一場火啊,直燒得半天高。於是這家丁便回去,對那穆彰阿說,老爺,這師爺是找不到了,他家的房子都燒成灰了。穆彰阿心裡頓時透亮,大怒道:***,枉老子待你這麼好,怎麼混蛋說背叛便背叛,一句招呼都不打。不過也不能伸張,一來面子不好看,而來便告訴別人,那些謠言是來自我的親密部下,那人家一定認為謠言都是是真的了。
再說這穆彰阿,最近也是心煩不已。前日下人在酒肆飯店,聽得風言風語,說自己貪贓枉法云云,而且流言似乎頭頭是道,有根有據,一板一眼。比如說貪污,便會講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拿著多少銀子請穆軍機幫忙,然後如此這般,這般如此。那穆彰阿回頭一想,可不是嗎,真就有那麼一回事。他便納悶了,這些人可真是無孔不入了,怎麼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都可以扯得這麼清楚,便是自己這個當事人,早就忘得乾乾淨淨。
當然也有那些玄乎的,比如說著穆彰阿十八歲後,還要喝奶媽的奶水當年他老婆生第一個兒子時,他硬是不讓兒子喝奶,自己霸著奶水。這個謠言可一說是胡說八道,但是散布謠言的人似乎把度控制得特別好,幾條真的事情中間夾雜一些假的,到最後那假的也是變成了真的,害得他大兒子回去問母親,當年自己是喝的娘的奶嗎?
再一點,這穆彰阿也是疑惑,自己貪贓也不是近期才開始的,先帝時便如此了,怎麼到了今日才有這可惡的傳聞。而且似乎道光皇帝也知道自己貪污受賄,但是也從來沒有說過什麼,大清朝貪污一些算什麼,沒聽過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嗎?找那師爺一說,那師爺分析了半天,不外乎兩點(這個做師爺的有做政府官員的潛能,動輒一點兩點)。一是皇帝要動他,不過考慮到穆彰阿的身份和權勢,不可能就此動手,只有先造造勢,只是按理皇帝不該動他這個保皇派的,不過也說不好,這個皇帝有時辦事情挺讓人琢磨不透的,比如上次任命林萬金為台灣兵備;第二便是他的對頭乾的,至於是誰,那便多了去了,躲在暗中的,比如那些清流。不過他們是不是得到了皇帝的首肯,他卻分析不出來,不過他最後他自己也懷疑了,這些清流怎麼也用起如此下三濫的手段起來了!
這兩個推斷全是廢話,他穆彰阿自己便能分析出來,似乎自己聖眷正濃,不可能是那皇帝,那麼到底是哪個對頭呢?既然想不出來,那麼最近還是該低調一點做人,他吩咐子女和下屬們,最近不要太囂張,老老實實,JJ了尾巴做人,別讓人拿了把柄。另一方面,他派出了大量的侍衛和眼線,查找這散播言論者。不過這些侍衛和眼線,尋找了多時,卻始終找不到始作俑者。
過得幾天,似乎風頭過去了,但是又出了一件大事!那便是忽然京城裡又出現了一大堆製作上乘的傳單,上面寫的全是一些流水帳: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官員送穆彰阿多少多少銀子;某年某於某日,某某小姐委身於穆彰阿,只是為了自己的丈夫能夠升職;某年某月某日,穆彰阿母親過壽,某官員如何如何溜須拍馬,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這個傳單也秉承了謠言的風格,那便是幾個真的中間夾一個荒誕不經的。這官員的名字、身份列的清清楚楚,現在在哪裡就職也說得頭頭是道。而一些無法追蹤的,比如上面說某年某月某日,這穆彰阿逛妓院被某群人張三、李四、王五等,給輪著雞姦了一番,這個怎麼求證?那當事人肯定不承認,但是百姓卻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說這穆彰阿如此貪污腐敗,定是有這等齷齪事情。
這個傳單從哪裡來的,查了幾天也查不出來。倒是有署名的,喚作‘路人甲’,那你去哪裡找路人甲呢?那穆彰阿又派了人去查探京城所有的印刷坊,似乎都沒有這麼高明的印刷手段,弄得他有氣沒處撒,煩躁不已。這種謠言手段,就像是你和一個不知道身份的對手打架,人家在外圍東一棒子西一錘子的,你卻不知道是誰,那種感受很讓人惱火,卻又發作不出。這穆彰阿被折騰得心事重重,覺也沒法睡了,那朝堂更別去了,左右被人笑話。
到了最後,連道光也憤怒了,這顯然是生生給了朝廷一個耳光。皇帝三令五申要節約要節約,臣子卻貪污、揮霍成風,而且還有作風問題,這樣的官員都能做軍機,是不是皇帝也是個混蛋呢?他殺穆彰阿的心更盛了!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65 家有內賊
到了這個時候,穆彰阿才開始懷疑起內賊了,那謠言、帳單,分明是自己人才能知道的。而知道這些事情的沒幾個,除了兒子便是那師爺了,於是便使了家丁去找師爺。那家丁看老爺心情不好,便匆匆忙忙去找師爺,待到了師爺家,乖乖,好大一場火啊,直燒得半天高。於是這家丁便回去,對那穆彰阿說,老爺,這師爺是找不到了,他家的房子都燒成灰了。穆彰阿心裡頓時透亮,大怒道:***,枉老子待你這麼好,怎麼混蛋說背叛便背叛,一句招呼都不打。不過也不能伸張,一來面子不好看,而來便告訴別人,那些謠言是來自我的親密部下,那人家一定認為謠言都是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