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頁
··司令部的命令是可想而知的,由於中國人的精心戰略部署,南海周邊已經沒有一個國家敢於向美軍提供基地,菲律賓的北呂宋和巴拉望島反而成了中國人的基地,邦切總統當然不肯提供基地給美國人去協防台灣;南越的金蘭灣反而成了中國人的海空軍基地,北越的武耀輝政權正在千方百計地投靠中國當然不會來答理美國;柬埔寨的磅遜港也成了中國人的基地;至於馬來西亞的哈迪德克政權,且不說與美國的關係一直時好時壞,現在被人民軍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哪裡敢得罪中國,向美軍提供基地呢;泰國倒是有不少以前的美軍基地,可是“卡爾·文森”號航母被炸沉的事情還沒有擺平呢,泰國高層絕對不敢再介入中美衝突了。唯有印尼軍方十分願意為美軍提供基地以換取美國的軍援,但是蘇瓦尼總統堅決不同意,目前的經濟還得靠華人以及中國的大量投資來支撐,而且國內穆斯林對美國的仇視情緒相當強烈,他不想自己找麻煩。
··沒有周邊基地的支持,直升機就無法來支持這支潛艇分隊,艦載反潛機S-3和陸基的P-3、P-7來過一些,全部被不顧一切衝撞過來的殲-17D和EQ-6趕跑了。出動F-14或F-18來“護航”也不頂用,我軍以長航時的殲-11重型機與之對峙,並不能改善那些反潛機的處境。
··司令官的命令極為簡捷:“立即以全速返回艦隊護衛圈,脫離接觸後馬上報告。”
··如果是以正常的超高頻衛星通訊,這條電文大概只要0.01秒就可接收了,可是以極低頻來傳輸,就麻煩了。首先發射機的功率大到數百千瓦,其天線的長度有上百千米,世界上只有幾個國家會建造這種電台,也只能建造很少的幾個。當年前蘇聯的赫魯雪夫要求在我國的南方建造此類長波電台被毛澤東拒絕了。那時的甚低頻電波可以越過幾千公里的空間,再穿透50米的海水向潛艇發送指令,現在電波的頻率更低了,稱之為極低頻,可以穿透100米的海水了。只是其帶寬就更窄了,這條短短的電文經過糾錯編碼再加密,要1分鐘才能送完呢。至於潛艇放出天線和回收天線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了。這就要這3艘核潛艇的命了。
··經過6天的追逐,我軍已經基本掌握了他們的行動規律。現在已經接近台海戰役的D日,我軍前指決定下手了。3艘037M反潛護衛艇各以光纖拖帶了1艘041型潛艇盯住了目標,發現美軍核潛艇上浮、減速、直線航行立即跟了上去,反潛護衛艇短時間啟動了主動聲納,測定了目標的準確位置、速度和航向,通過光纖發送給了041型潛艇。由於這些天美軍核潛艇經常遭到我“漁輪”大功率主動聲納的騷擾,也未十分在意,繼續放出天線。跟蹤“德克薩斯”號的是4105號小潛艇,它一下子鑽到了“德克薩斯”號的下方,並放出了拖著光纖的“電鰻”-1型微型深潛器。
··如前所述,王海華他們研製的041型滿載排水量800噸,僅比微型潛艇略大些,可是潛深卻達1000米!遠遠超出“海狼”的609米。在本世紀初俄國就建造了一款奇特的潛艇,僅僅透露它是由一些“球形”體和園柱體連接而成,可以有“極大”的潛深。由於前蘇聯的解體,首艇足足建造了13年!我們看到過資料片中的法國有人駕駛深潛器,載人部分是一個球形體,內部可坐2人,能自行駕駛潛入6千米的海下!此時載人艙表面每平方厘米要承受6噸的驚人壓力,當然要依靠高強度的鈦合金來承受,據說返回海面後發現球形艙的外徑被壓縮了幾毫米呢。那麼那些連接在框架上的電動推進器和照明燈、攝像機、機械手等為什麼還能在深海中正常工作呢?它們的絕大部分部件沒有空腔並不需要承壓,少量的小空腔可以通過注入高壓氮氣來平衡水壓。
··041型的設計吸收了這些概念,2個瓷鋼製作的以圓柱體連通的球形耐壓艙,前面一個是指揮控制艙,也帶有休息的鋪位,後面一個是休息艙和設備艙,微型廚房,食用太空人的營養餐,僅8名乘員。採用電解水制氧機,可長時間在水下潛航。僅有一枚650毫米魚雷的魚雷艙與後面的放置垂直發射的防空飛彈的飛彈艙都是是獨立的圓筒耐壓艙,魚雷能在600米水深以上發射,而防空飛彈則必須浮出水面才能發射,由此簡化了控制結構。推進電機和電池都在非耐壓艙。如此小的潛艇還是採用雙殼結構,外面非耐壓殼體貼著一層人造鯊魚皮,靜音巡航速度22節時,噪聲等級仍接近海洋的背景噪聲。最高速度35節!與“海狼”的相近。041型對聲納波的反射截面要比“維吉尼亞”級小得多,所以在使用主動聲納定位探測時處於優越的地位。
··在小潛艇的兩層艙壁間的夾層中有幾個特種設備艙,可以放置不少小玩意兒,其中就有“電鰻”-1深潛器。我國的無人深潛器技術水平並不低,採用金龍電池和瓷鋼後又在小型化上取得了驚人成就。首款實戰型的“電鰻-1”型深潛器,自身由金龍電池供電,僅有光纖與潛艇連接,雙向光纖線軸可以放出很長的控制光纖,活動範圍最大達35千米。作為一個通用的平台,它可以搭載深潛攝像機檢查海底光纜,防止美軍安裝竊聽器,當然也可裝上光纜切割工具在敵軍的光纜上安裝竊聽器;還可以搭載魚雷誘餌去攔截敵軍魚雷;搭載無線電發射浮標後,可以在離潛艇很遠的海域彈射出浮標,浮標可以在浮出海面的瞬間發射出壓縮存儲的電碼…
··沒有周邊基地的支持,直升機就無法來支持這支潛艇分隊,艦載反潛機S-3和陸基的P-3、P-7來過一些,全部被不顧一切衝撞過來的殲-17D和EQ-6趕跑了。出動F-14或F-18來“護航”也不頂用,我軍以長航時的殲-11重型機與之對峙,並不能改善那些反潛機的處境。
··司令官的命令極為簡捷:“立即以全速返回艦隊護衛圈,脫離接觸後馬上報告。”
··如果是以正常的超高頻衛星通訊,這條電文大概只要0.01秒就可接收了,可是以極低頻來傳輸,就麻煩了。首先發射機的功率大到數百千瓦,其天線的長度有上百千米,世界上只有幾個國家會建造這種電台,也只能建造很少的幾個。當年前蘇聯的赫魯雪夫要求在我國的南方建造此類長波電台被毛澤東拒絕了。那時的甚低頻電波可以越過幾千公里的空間,再穿透50米的海水向潛艇發送指令,現在電波的頻率更低了,稱之為極低頻,可以穿透100米的海水了。只是其帶寬就更窄了,這條短短的電文經過糾錯編碼再加密,要1分鐘才能送完呢。至於潛艇放出天線和回收天線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了。這就要這3艘核潛艇的命了。
··經過6天的追逐,我軍已經基本掌握了他們的行動規律。現在已經接近台海戰役的D日,我軍前指決定下手了。3艘037M反潛護衛艇各以光纖拖帶了1艘041型潛艇盯住了目標,發現美軍核潛艇上浮、減速、直線航行立即跟了上去,反潛護衛艇短時間啟動了主動聲納,測定了目標的準確位置、速度和航向,通過光纖發送給了041型潛艇。由於這些天美軍核潛艇經常遭到我“漁輪”大功率主動聲納的騷擾,也未十分在意,繼續放出天線。跟蹤“德克薩斯”號的是4105號小潛艇,它一下子鑽到了“德克薩斯”號的下方,並放出了拖著光纖的“電鰻”-1型微型深潛器。
··如前所述,王海華他們研製的041型滿載排水量800噸,僅比微型潛艇略大些,可是潛深卻達1000米!遠遠超出“海狼”的609米。在本世紀初俄國就建造了一款奇特的潛艇,僅僅透露它是由一些“球形”體和園柱體連接而成,可以有“極大”的潛深。由於前蘇聯的解體,首艇足足建造了13年!我們看到過資料片中的法國有人駕駛深潛器,載人部分是一個球形體,內部可坐2人,能自行駕駛潛入6千米的海下!此時載人艙表面每平方厘米要承受6噸的驚人壓力,當然要依靠高強度的鈦合金來承受,據說返回海面後發現球形艙的外徑被壓縮了幾毫米呢。那麼那些連接在框架上的電動推進器和照明燈、攝像機、機械手等為什麼還能在深海中正常工作呢?它們的絕大部分部件沒有空腔並不需要承壓,少量的小空腔可以通過注入高壓氮氣來平衡水壓。
··041型的設計吸收了這些概念,2個瓷鋼製作的以圓柱體連通的球形耐壓艙,前面一個是指揮控制艙,也帶有休息的鋪位,後面一個是休息艙和設備艙,微型廚房,食用太空人的營養餐,僅8名乘員。採用電解水制氧機,可長時間在水下潛航。僅有一枚650毫米魚雷的魚雷艙與後面的放置垂直發射的防空飛彈的飛彈艙都是是獨立的圓筒耐壓艙,魚雷能在600米水深以上發射,而防空飛彈則必須浮出水面才能發射,由此簡化了控制結構。推進電機和電池都在非耐壓艙。如此小的潛艇還是採用雙殼結構,外面非耐壓殼體貼著一層人造鯊魚皮,靜音巡航速度22節時,噪聲等級仍接近海洋的背景噪聲。最高速度35節!與“海狼”的相近。041型對聲納波的反射截面要比“維吉尼亞”級小得多,所以在使用主動聲納定位探測時處於優越的地位。
··在小潛艇的兩層艙壁間的夾層中有幾個特種設備艙,可以放置不少小玩意兒,其中就有“電鰻”-1深潛器。我國的無人深潛器技術水平並不低,採用金龍電池和瓷鋼後又在小型化上取得了驚人成就。首款實戰型的“電鰻-1”型深潛器,自身由金龍電池供電,僅有光纖與潛艇連接,雙向光纖線軸可以放出很長的控制光纖,活動範圍最大達35千米。作為一個通用的平台,它可以搭載深潛攝像機檢查海底光纜,防止美軍安裝竊聽器,當然也可裝上光纜切割工具在敵軍的光纜上安裝竊聽器;還可以搭載魚雷誘餌去攔截敵軍魚雷;搭載無線電發射浮標後,可以在離潛艇很遠的海域彈射出浮標,浮標可以在浮出海面的瞬間發射出壓縮存儲的電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