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頁
.
入侵的主力軍當然是美英兩國,不過英國也只能算幫襯,僅有1個裝甲旅、1個特種兵大隊和4個中隊的戰機,加上後勤部隊也就1萬5千人。美軍迄今為止已經在伊拉克周邊,主要是科威特、阿曼、卡達、巴林集結了20萬陸軍、海軍陸戰隊和特種兵部隊等地面作戰部隊,如果加上海空軍、後勤支持部隊,總兵力約34萬。這已經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當年海灣戰爭美軍出動的總兵力是66.55萬人,可是伊拉克軍隊經過海灣戰爭的毀滅性打擊,以及這些年的制裁可以說是‘弱不禁風‘了,而且復興社會黨的獨裁統治也沒有民眾基礎,再加上北部庫德族半獨立性質的自治和南部什葉派穆斯林的反叛,巴格達的中央政府能動員的力量與海灣戰爭前相比差得太遠了。此時剛剛興起的伊拉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根本還沒有引起媒體和專家的注意,因此大多數軍事專家認為從軍事上說,以美英聯軍在信息和武器質量上的優勢,有25萬兵力就足以摧毀伊拉克軍隊。
.
於是媒體上風傳,美軍在擺平伊拉克之後,肯定會東進‘順便‘解決伊朗問題。這才能解釋如此多兵力的真正用途。可是對介入人口眾多(伊朗人口是伊拉克的3倍)、教派矛盾尖銳,‘油水‘又少得多(伊朗的石油儲量和產能比伊拉克要少)的伊朗,美國國內的歧見相當尖銳。當年伊朗長期扣壓美國使館人員作人質,美軍出動特種兵營救失敗,被美軍方和右翼人士視為奇恥大辱。伊朗還是中東地區反美極端勢力的一個重要的發源地,也是不少恐怖組織的基地。因此要求剷除伊朗宗教極端勢力的呼聲相當高。但是更多的人還是擔心,伊朗的地形比伊拉克複雜,政府的凝聚力也比伊拉克強得多,美軍一旦陷身其中傷亡會大得多。而且此時台灣海峽極為緊張,美軍已經集結了4個航母群,而且加強了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力量。如此一來豈不是落入了二線作戰的不利局面了嗎?
. 對此馬克勒爾局長大人自有看法,那麼霍洛多夫教授又是怎麼分析的呢?
.
‘那只是表面現象,深入剖析一下就可以知道目前美軍在中東的行動仍然是針對中國的。伊拉克支持巴勒斯坦的一些恐怖組織,伊朗一貫敵視美國,那裡形形色色的恐怖組織也大都以美國、以色列和西方為主要目標,雖然給美國造成了不少麻煩,其實這反而有利於美國在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等中東地區駐軍牢牢地這個世界級的能源基地,所以美國還能
‘容忍‘
伊拉克和伊朗的出格行為。可是現在崛起的中國已經控制了阿富汗,向阿富汗移民的數量十分驚人,並南下打通了連接印度洋的通道,在波斯灣的咽喉要地建立了恰赫巴哈爾海空軍基地。中國支持伊拉克和伊朗的共產黨搞武裝鬥爭,其意圖是十分明顯就是要動搖美國在那裡的軍事存在,這一切是美國不能容忍的…‘
. ‘那麼中國能在中東頂住美軍的打擊嗎?‘
.
‘希望十分渺茫。中國曾經在鄰近的朝鮮和越南頂住了美軍的打擊,美軍的海空軍優勢未能發揮壓制性的作用,中國依靠貼近的陸上通道以及強悍的陸軍頂住了美軍的打擊。在中東就完全不同了,中國通過阿富汗抵達伊朗南部,甚至還要再通過伊朗才能到達伊拉克,這條陸上通道非常的艱難,而中國的戰略空運力量在中印戰爭時受到了考驗,但美軍的力量是印軍完全無法比擬的,而且距離也拉大了2倍都不止,這點力量不足以提供足夠的後勤支持。至於海上通道,那就不用考慮了,在美軍的封鎖下,中方的運輸艦船沒有一艘能接近那裡。中國在向中東擴張時肯定沒有想到美軍會如此迅速地採取行動…‘
. 馬克勒爾露出了微笑,俄國人終於明白美國的不可戰勝了。可惜副官的緊急報告凍結了局長的笑容。
. ‘報告,中國人已經奪取了我們在吉布地、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的3個基地…‘
. 馬克勒爾的腦袋‘嗡‘的一下似乎充血了,抬起身子急不可奈地打斷了副官的報告:‘還能與那裡的指揮官取得聯繫嗎?‘
. ‘…接…接到他們的報警不久,就…就中斷了聯繫…‘副官緊張得話都不連貫了。
.
局長大人一下子如同泄了氣的皮球癱坐在圈椅上,露出迷茫的目光。他知道那些基地確實是美軍的軟肋。美軍在中東,尤其在海灣地區有著龐大的軍事基地網絡。且不說散布在沙特、巴林、阿曼、卡達、阿聯等國的各類陸海空三軍基地,僅僅為了對付伊拉克,就有所謂的距巴格達最近的‘鐵三角‘:科威特城西北70公里的薩利姆空軍基地、距伊拉克邊界僅75公里的賈比爾空軍基地和科威特城西北的多哈兵營――美陸軍在中東的核心基地;‘戰鷹三角‘:沙特首都利雅得以南80公里的‘蘇丹王子‘空軍基地、卡達的烏代德空軍基地和阿曼的穆斯奈特空軍基地,這些都是美軍總兵集結的打擊基地。
.
不過即使以超級大國的財力也不能將每個基地都打造得如烏代德基地那般輝煌。當年費盡心機藉口‘反恐‘在獨立國協的2個中亞國家建立了基地,那是往俄國人的眼睛裡揉沙子啊。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不過為了2千萬美元的‘軍事援助‘和幾千萬美元的經濟援助,就各提供了一個前蘇聯的軍事基地,而俄國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事情的進程無能為力。更絕的是,美國對這兩個基地的補給和人員進出都得借道俄羅斯,俄羅斯為了協作‘反恐‘也只得同意。當然俄國也有所得,美國和西方不再明目張胆地支持車臣的分離武裝。美軍名義上是利用這些基地監視阿富汗以及伊朗境內的恐怖分子的蹤跡,實際上布設了龐大的電子偵察/監聽系統來截獲俄國和中國秘密行動人員在這一地區的活動。
入侵的主力軍當然是美英兩國,不過英國也只能算幫襯,僅有1個裝甲旅、1個特種兵大隊和4個中隊的戰機,加上後勤部隊也就1萬5千人。美軍迄今為止已經在伊拉克周邊,主要是科威特、阿曼、卡達、巴林集結了20萬陸軍、海軍陸戰隊和特種兵部隊等地面作戰部隊,如果加上海空軍、後勤支持部隊,總兵力約34萬。這已經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當年海灣戰爭美軍出動的總兵力是66.55萬人,可是伊拉克軍隊經過海灣戰爭的毀滅性打擊,以及這些年的制裁可以說是‘弱不禁風‘了,而且復興社會黨的獨裁統治也沒有民眾基礎,再加上北部庫德族半獨立性質的自治和南部什葉派穆斯林的反叛,巴格達的中央政府能動員的力量與海灣戰爭前相比差得太遠了。此時剛剛興起的伊拉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根本還沒有引起媒體和專家的注意,因此大多數軍事專家認為從軍事上說,以美英聯軍在信息和武器質量上的優勢,有25萬兵力就足以摧毀伊拉克軍隊。
.
於是媒體上風傳,美軍在擺平伊拉克之後,肯定會東進‘順便‘解決伊朗問題。這才能解釋如此多兵力的真正用途。可是對介入人口眾多(伊朗人口是伊拉克的3倍)、教派矛盾尖銳,‘油水‘又少得多(伊朗的石油儲量和產能比伊拉克要少)的伊朗,美國國內的歧見相當尖銳。當年伊朗長期扣壓美國使館人員作人質,美軍出動特種兵營救失敗,被美軍方和右翼人士視為奇恥大辱。伊朗還是中東地區反美極端勢力的一個重要的發源地,也是不少恐怖組織的基地。因此要求剷除伊朗宗教極端勢力的呼聲相當高。但是更多的人還是擔心,伊朗的地形比伊拉克複雜,政府的凝聚力也比伊拉克強得多,美軍一旦陷身其中傷亡會大得多。而且此時台灣海峽極為緊張,美軍已經集結了4個航母群,而且加強了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力量。如此一來豈不是落入了二線作戰的不利局面了嗎?
. 對此馬克勒爾局長大人自有看法,那麼霍洛多夫教授又是怎麼分析的呢?
.
‘那只是表面現象,深入剖析一下就可以知道目前美軍在中東的行動仍然是針對中國的。伊拉克支持巴勒斯坦的一些恐怖組織,伊朗一貫敵視美國,那裡形形色色的恐怖組織也大都以美國、以色列和西方為主要目標,雖然給美國造成了不少麻煩,其實這反而有利於美國在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等中東地區駐軍牢牢地這個世界級的能源基地,所以美國還能
‘容忍‘
伊拉克和伊朗的出格行為。可是現在崛起的中國已經控制了阿富汗,向阿富汗移民的數量十分驚人,並南下打通了連接印度洋的通道,在波斯灣的咽喉要地建立了恰赫巴哈爾海空軍基地。中國支持伊拉克和伊朗的共產黨搞武裝鬥爭,其意圖是十分明顯就是要動搖美國在那裡的軍事存在,這一切是美國不能容忍的…‘
. ‘那麼中國能在中東頂住美軍的打擊嗎?‘
.
‘希望十分渺茫。中國曾經在鄰近的朝鮮和越南頂住了美軍的打擊,美軍的海空軍優勢未能發揮壓制性的作用,中國依靠貼近的陸上通道以及強悍的陸軍頂住了美軍的打擊。在中東就完全不同了,中國通過阿富汗抵達伊朗南部,甚至還要再通過伊朗才能到達伊拉克,這條陸上通道非常的艱難,而中國的戰略空運力量在中印戰爭時受到了考驗,但美軍的力量是印軍完全無法比擬的,而且距離也拉大了2倍都不止,這點力量不足以提供足夠的後勤支持。至於海上通道,那就不用考慮了,在美軍的封鎖下,中方的運輸艦船沒有一艘能接近那裡。中國在向中東擴張時肯定沒有想到美軍會如此迅速地採取行動…‘
. 馬克勒爾露出了微笑,俄國人終於明白美國的不可戰勝了。可惜副官的緊急報告凍結了局長的笑容。
. ‘報告,中國人已經奪取了我們在吉布地、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的3個基地…‘
. 馬克勒爾的腦袋‘嗡‘的一下似乎充血了,抬起身子急不可奈地打斷了副官的報告:‘還能與那裡的指揮官取得聯繫嗎?‘
. ‘…接…接到他們的報警不久,就…就中斷了聯繫…‘副官緊張得話都不連貫了。
.
局長大人一下子如同泄了氣的皮球癱坐在圈椅上,露出迷茫的目光。他知道那些基地確實是美軍的軟肋。美軍在中東,尤其在海灣地區有著龐大的軍事基地網絡。且不說散布在沙特、巴林、阿曼、卡達、阿聯等國的各類陸海空三軍基地,僅僅為了對付伊拉克,就有所謂的距巴格達最近的‘鐵三角‘:科威特城西北70公里的薩利姆空軍基地、距伊拉克邊界僅75公里的賈比爾空軍基地和科威特城西北的多哈兵營――美陸軍在中東的核心基地;‘戰鷹三角‘:沙特首都利雅得以南80公里的‘蘇丹王子‘空軍基地、卡達的烏代德空軍基地和阿曼的穆斯奈特空軍基地,這些都是美軍總兵集結的打擊基地。
.
不過即使以超級大國的財力也不能將每個基地都打造得如烏代德基地那般輝煌。當年費盡心機藉口‘反恐‘在獨立國協的2個中亞國家建立了基地,那是往俄國人的眼睛裡揉沙子啊。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不過為了2千萬美元的‘軍事援助‘和幾千萬美元的經濟援助,就各提供了一個前蘇聯的軍事基地,而俄國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事情的進程無能為力。更絕的是,美國對這兩個基地的補給和人員進出都得借道俄羅斯,俄羅斯為了協作‘反恐‘也只得同意。當然俄國也有所得,美國和西方不再明目張胆地支持車臣的分離武裝。美軍名義上是利用這些基地監視阿富汗以及伊朗境內的恐怖分子的蹤跡,實際上布設了龐大的電子偵察/監聽系統來截獲俄國和中國秘密行動人員在這一地區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