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軍的蛙人也得手了,奪取了全部艦艇還沒有驚動外面的那連台軍。此時第1山地師的突擊隊也進入了位置,而他們只得到了1架Z-17A的支持。此時這架隱形小直升機被充分利用,它依靠吊艙的幫助剛把12名空軍特種兵送入花蓮機場,翻身就奔拖網漁輪,它不停地把海軍官兵送往那些艦艇,讓它們初步具備了打擊力量。

  由於台軍主要著力營建佳山基地所以花蓮的空軍基地要小得多,主要為海軍服務。空軍特種兵消滅了內部的憲兵奪取塔台和維修庫後,首先控制了4架MD500直升機和2架AT-3攻擊機,不過他們只是以防萬一併沒有啟動它們,怕驚動外面的台軍守衛連。他們沒有等待多久,那支突擊佳山基地的陸航部隊有2架CH-47飛入了機場,外面的台軍還以為是佳山基地過來的增援部隊呢。當花東防衛司令部驚悉海軍碼頭和機場有變一時間亂了手腳,他們只以為是少量的國民黨官兵造反呢,匆忙命令那2個連隊“平叛”。這兩個連隊哪裡經得起直升機、攻擊機和我特種兵的空地聯合打擊呢。很快被分別全殲了。我軍以不到3百人的精銳部隊攻擊有1個營守衛的花東防衛司令部,他們把佩利級和諾克斯級上的艦載直升機都用上了,機場的4架AT-3也前所未有地投入了實戰。那些台軍哪裡經過這樣的陣仗,一下子士氣就垮了。由於火力太猛,連司令在內只活了1百多人。

  如前所述我軍的特種兵不久也控制了佳山基地,一下子把台獨份子的後路切斷了,徹底打亂了他們的計劃。佳山基地的第8戰術戰鬥機大隊14、15、16中隊此時已經裝備了24架F-15、60架F-16,原先裝備的F-5E/F戰鬥機雖然已經啟封因為飛行員不夠只是作為備用,還有大批訓練部隊的T-38教練機,C-130H、S-70、S-2T,T-34C等飛機。當時台軍總參謀部已經下令大批西部基地的主力戰鬥機進入佳山基地隱蔽,可是國民黨系控制的戰機大都集中到南部的屏東、岡山等基地去了。

  呂鄭二逆自然要實施瘋狂的反撲了。

  ※※※

  恆春半島3月21日1:00

  台島南端的恆春半島地形狹長,實際上是中央山脈的尾閭,東西兩邊的海岸都是侵蝕性的崖岸,只是在南灣有一個不大的港灣。西岸的環島公路幾乎緊貼著海岸自北向南從枋寮鎮開始可以算是進入了恆春半島,公路穿越枋山鎮後有一條岔路拐入西邊山溝中的905洞庫,環島公路則繼續南下到楓港鎮,然後公路就折向東方穿越中央山脈的尾閭到東岸的達仁再折向北方去台東。楓港鎮另有公路繼續南下經恆春抵達南灣港,南灣還有公路一直通往台灣島的最南端-鵝鑾鼻。

  在這午夜時分第31聯兵旅旅長魯建初上校雄心勃勃地率領著他的7千本部人馬和10個大隊的2萬民防軍撤離突擊屏東基地的陣地回師恆春。總部命令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對中共解放軍的反登陸作戰,殲滅小股的先遣部隊後組建半島的防禦陣地。向他通報的情況是,恆春機場和南灣港已經被中共突擊隊偷襲得手,“估計突擊隊是由隱形飛機空降的”。他也知道了旅參謀長謝宗強留守的2個營加2千民防軍在回攻恆春基地時全軍覆沒。

  他知道大陸並沒有大型隱形飛機,恆春半島的地形也不宜搞潛艇運送,那麼這支機降或空降的突擊隊規模不會太大,他的參謀長肯定是輕敵了。中共突擊隊當然是精銳部隊,但是人數少,又只能攜帶些輕裝備,肯定不是自己的對手。雖然他們占領了恆春野戰機場,但在美軍艦載機聯隊的威脅下也不可能大規模空運部隊。即使少量的空降兵也沒有重武器,自己必須利用這一最有利的時機殲滅他們,讓這支共軍重蹈當年金門登陸戰的覆轍。所以他接到命令後立即行動,只是留下1個民防軍大隊在後面故布疑陣擋住國民黨部隊的反擊。好在屏東的國民黨軍也沒有追擊。

  他的戰術很簡捷,以本部人馬在前集團衝擊,他的1個戰車營有4輛M60-2000和16輛“勇虎”主戰坦克,還有24輛改進型的64式輕型坦克,由它們打前陣,12輛105毫米自行榴彈炮靠後些隨時可提供火力支持,緊跟著搭載16輛布雷德利步兵戰車、24輛LVTP-7型裝甲車和大批M113裝甲運兵車的2個機步營。原來台軍沒有標準的步兵戰車,近年來意識到這個問題才大量引進了美制步兵戰車。後面的2個步兵營之間夾著個炮兵營,不僅有155毫米、105毫米榴彈炮,而且有4輛“工蜂”-4型40管126毫米火箭炮和8輛“工蜂”-6型45管117毫米火箭炮。步兵營也強調火力和機動能力,裝備了大批的迫擊炮、12。7毫米重機槍和自動榴彈發射器等。1個防空營不僅有高炮和高射機槍,還有台灣自製的“捷羚”防空系統和美制“復仇者”防空系統。他的陸航中隊比較弱,只有4架UH-1H和2架OH-58D。台軍精實案後整編的聯兵旅強調的就是在各防區內獨立作戰的能力。該旅曾留下2個步兵營留守905洞庫,但是藉助快速動員體制在攻擊屏東基地時又補充了2個步兵營。他們走公路,而那些民防軍在左翼沿幾條山路協同推進。

  李佑民組建的民防軍可不是烏合之眾,台灣幾十年來實施全民皆兵的戰略,地方上的青壯年大都是參過軍的後備役軍人,其中不乏退役的裝甲兵,所以民防軍的戰車也不少。魯建初是個死硬的台獨份子又深明槍桿子的重要,總部剛“開放”武裝民防軍的口子,他就在恆春這裡武裝民防軍,而且不惜給予M41輕型坦克、裝甲運兵車、火箭炮等重型裝備,這些人又熟悉當地地形,作戰能力不容輕視。這樣一支2萬8千多人的機械化大軍高速逼近僅3千兵力的第2山地師形成了龐大的壓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