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頁
此時率領2個營加2千民防軍回攻恆春基地的謝宗強參謀長已是瓮中之鱉。我軍後續的直升機群直接把第2山地師的官兵送入了905洞庫,由於不用攜帶武器彈藥,1架Z-9都可以塞進24名官兵。Z-14如同沙丁魚罐頭塞進了200人,還帶上通訊設備呢。不過一出洞庫就不同了,炮兵營裝備著4輛M109A5自行榴彈炮,20門155mm牽引火炮,16門40管牽引式“工蜂”—4式多管火箭炮,24門107毫米M—30型迫擊炮等。防空營則裝備了24門40毫米M—42型自行式高炮和12門90毫米M—2型高炮,防空飛彈則只能用自己的了,要修改“霍克-3”的敵我識別碼是相當費事的。2個摩步營的裝備更是不凡:8輛M60A3型和24輛“勇虎”式(也稱CM11)主戰坦克,24輛M—41型輕型坦克,32輛M113裝甲車、12輛CM21步兵戰車、8輛V150輪式裝甲車。從伊特巴亞特島投送過來的第2師第1山地團3千官兵還用不完這個庫內的裝備,所以前指命令第2師在福建的其餘部隊搭載運輸機在恆春機場著降繼續“挪用”這些裝備。這一戰術大大加快了兵力投送的速度。
那個謝宗強還算聰明,總算在全軍覆沒之際明白是死在解放軍的手中,並把這個信息發回了台軍的衡指。此時美軍的艦載機聯隊已經兵敗海峽南部空域。呂逆知道報告美軍也沒有用了,所以壓住了這一消息。李佑民通過台軍指令系統,命令第31聯兵旅旅長魯建初上校立即回師南灣,並把屏東的2萬民防軍交給他指揮。命令他們務必一舉殲敵,台軍明白反登陸戰最講究一個“快”字。不過能否做到就由不得他們的主觀願望了。
在南灣港我海軍特種兵首先控制了那5艘主要艦艇,並在艦艇上架起機槍以火力協助第2師的突擊隊消滅台軍警衛連的,所以2艘掃雷艇、2艘隱形飛彈快艇和1艘諾克斯級飛彈驅逐艦未受絲毫損失。這裡要略微提及中央與國民黨的一個協議細節,協議規定解放軍軍打擊台獨系部隊的繳獲歸解放軍所有,其一層意思當然是緩解我軍的跨海峽運輸的壓力,不過我軍更偏重的是藉此機會繳獲那些美制武器加以研究。海軍很快派來官兵把這5艘艦艇駛往廣州船廠,它們的反潛設備當然是研究的重點。諾克斯戰艦是以深海反潛見長的,那些聲納和綜合反潛指揮系統還是比較先進的。這是我軍的首批重要收穫。
恆春的野戰機場更是熱鬧:回程的運輸機和運輸直升機也滿載而歸,它們把庫內的“霍克-3”、“天弓-2”、“天弓-3”、“捷羚”式防空飛彈系統;以及“天劍2”空空飛彈都運了回去作研究。庫中的一些美制“小牛”、“響尾蛇”、“陶”-2,法制“米卡”飛彈、MK46魚雷和美制深彈等我軍已經掌握改制的技術,都留下來用了。2架P-3、2架S-2T和2架MD500立即由我軍飛行員駕機飛往大陸的飛機廠進行研究。由於美軍已經開始裝備新型的P-7反潛機,所以把一批P-3甩給了那些小夥計,台軍也算分到了12架。而S-2原來是艦載反潛機,雖然比S-3“北歐海盜”差些,也算是一款不俗的雙發艦載反潛機。美國人給台軍的改名為S-2T,既表示是為台灣定製的,當然也是陸基型的了。MD500本身是老型號的直升機,不過裝備的磁探儀、反潛聲納還不錯。
我國海軍,乃至俄國海軍除了戰艦的區域防空系統比較落後外,在反潛系統上也與西方有較大差距。所以這批繳獲的反潛機和前述的反潛艦艇確實價值很高。只是美軍已經不大相信台軍的能力生怕先進武器落入我軍手中,從上世紀末開始就不肯提供先進的武器。那些F-16、F-15、E-2、E-3、基德艦、宙斯盾艦的內部設備和系統都是老舊型號的,沒有一件是美軍正在使用的所謂“熱”系統。台軍作為原來蔣軍的繼承者,“運輸大隊長”的能力越來越弱了。
也許是美軍“不滿”台軍的的能力,自己動手來運輸了。
恆春的那個小小的野戰機場為了供P-3的起降,雖經台軍的擴建受地形的限制仍很窄小,既要接收大批我軍運輸機,又要把機場維修工場、備件庫、彈藥庫內的大批東西裝上回程的運輸機運回大陸,還要部署戰機、防空陣地。自然是忙得一塌糊塗。剛接任的基地司令陸鼎新上校突然接到前指命令,讓他們停止一切其他工作,立即準備好以台軍的名義接收一架受傷的美機,並讓他們接到美機後立即啟動干擾機截斷美機與艦隊的通訊。陸上校命令機場跑道馬上疏散各類飛機和車輛,準備了救護和消防車輛,這些都是原來機場的必備設備。那些準備著降的運輸機則轉向屏東基地,大功率干擾機也作好了準備。
原來美台協防中有一條,美軍的艦載機一旦遇險可以使用台灣的機場。艦載機的著艦本來就是極端驚險的事,一旦戰機受創那就險上加險了,而且有可能危及航母本身。此時海峽南端大空戰中1架“超級大黃蜂”的左發動機受創啟動不了,一個油箱被擊穿一個較大的洞,自封措施也未能完全封堵。勉強從西南方向台島飛來可能連屏東基地都到不了,於是章君嚴他們決定讓它在恆春機場緊急著陸,他們那時還不知道機場已經落入我軍手中。
“超級大黃蜂”的飛行員肯斯上尉緊張萬分地操縱重傷的戰機在這個陌生的野戰機場著降,等到停穩飛機準備與艦隊聯絡時,發現強大的電磁干擾已經阻截了通訊,他還以為是通訊機的故障。他想下飛機去聯繫,只見一名“台軍”地勤人員從舷梯上爬了上來,告訴他,這裡很危險可能會遭大陸的飛彈攻擊,已經有人在封堵油箱的漏洞,馬上會為他加油,請他檢查一下飛機還有什麼問題,以便讓飛機儘快恢復飛行能力。肯斯立即啟動綜控電腦的檢查程序,發現左發動機並未損壞,他估計是一路供油管路出了問題導致左發動機的供油壓力不足。他下飛機找到了故障處才算鬆了口氣,讓台軍機械師把凹陷下去的油管整一下,然後自己去打電話了。自然他的電話未打成,飛機很快整修好也不用他駕駛了,以後這個肯斯倒是當了一陣教官。我軍的飛行尖子當然能駕駛這款戰機,雖然不能以其作戰,作作起降飛行是沒有問題的。於是“蘭軍”又多了一款美軍的艦載機。
那個謝宗強還算聰明,總算在全軍覆沒之際明白是死在解放軍的手中,並把這個信息發回了台軍的衡指。此時美軍的艦載機聯隊已經兵敗海峽南部空域。呂逆知道報告美軍也沒有用了,所以壓住了這一消息。李佑民通過台軍指令系統,命令第31聯兵旅旅長魯建初上校立即回師南灣,並把屏東的2萬民防軍交給他指揮。命令他們務必一舉殲敵,台軍明白反登陸戰最講究一個“快”字。不過能否做到就由不得他們的主觀願望了。
在南灣港我海軍特種兵首先控制了那5艘主要艦艇,並在艦艇上架起機槍以火力協助第2師的突擊隊消滅台軍警衛連的,所以2艘掃雷艇、2艘隱形飛彈快艇和1艘諾克斯級飛彈驅逐艦未受絲毫損失。這裡要略微提及中央與國民黨的一個協議細節,協議規定解放軍軍打擊台獨系部隊的繳獲歸解放軍所有,其一層意思當然是緩解我軍的跨海峽運輸的壓力,不過我軍更偏重的是藉此機會繳獲那些美制武器加以研究。海軍很快派來官兵把這5艘艦艇駛往廣州船廠,它們的反潛設備當然是研究的重點。諾克斯戰艦是以深海反潛見長的,那些聲納和綜合反潛指揮系統還是比較先進的。這是我軍的首批重要收穫。
恆春的野戰機場更是熱鬧:回程的運輸機和運輸直升機也滿載而歸,它們把庫內的“霍克-3”、“天弓-2”、“天弓-3”、“捷羚”式防空飛彈系統;以及“天劍2”空空飛彈都運了回去作研究。庫中的一些美制“小牛”、“響尾蛇”、“陶”-2,法制“米卡”飛彈、MK46魚雷和美制深彈等我軍已經掌握改制的技術,都留下來用了。2架P-3、2架S-2T和2架MD500立即由我軍飛行員駕機飛往大陸的飛機廠進行研究。由於美軍已經開始裝備新型的P-7反潛機,所以把一批P-3甩給了那些小夥計,台軍也算分到了12架。而S-2原來是艦載反潛機,雖然比S-3“北歐海盜”差些,也算是一款不俗的雙發艦載反潛機。美國人給台軍的改名為S-2T,既表示是為台灣定製的,當然也是陸基型的了。MD500本身是老型號的直升機,不過裝備的磁探儀、反潛聲納還不錯。
我國海軍,乃至俄國海軍除了戰艦的區域防空系統比較落後外,在反潛系統上也與西方有較大差距。所以這批繳獲的反潛機和前述的反潛艦艇確實價值很高。只是美軍已經不大相信台軍的能力生怕先進武器落入我軍手中,從上世紀末開始就不肯提供先進的武器。那些F-16、F-15、E-2、E-3、基德艦、宙斯盾艦的內部設備和系統都是老舊型號的,沒有一件是美軍正在使用的所謂“熱”系統。台軍作為原來蔣軍的繼承者,“運輸大隊長”的能力越來越弱了。
也許是美軍“不滿”台軍的的能力,自己動手來運輸了。
恆春的那個小小的野戰機場為了供P-3的起降,雖經台軍的擴建受地形的限制仍很窄小,既要接收大批我軍運輸機,又要把機場維修工場、備件庫、彈藥庫內的大批東西裝上回程的運輸機運回大陸,還要部署戰機、防空陣地。自然是忙得一塌糊塗。剛接任的基地司令陸鼎新上校突然接到前指命令,讓他們停止一切其他工作,立即準備好以台軍的名義接收一架受傷的美機,並讓他們接到美機後立即啟動干擾機截斷美機與艦隊的通訊。陸上校命令機場跑道馬上疏散各類飛機和車輛,準備了救護和消防車輛,這些都是原來機場的必備設備。那些準備著降的運輸機則轉向屏東基地,大功率干擾機也作好了準備。
原來美台協防中有一條,美軍的艦載機一旦遇險可以使用台灣的機場。艦載機的著艦本來就是極端驚險的事,一旦戰機受創那就險上加險了,而且有可能危及航母本身。此時海峽南端大空戰中1架“超級大黃蜂”的左發動機受創啟動不了,一個油箱被擊穿一個較大的洞,自封措施也未能完全封堵。勉強從西南方向台島飛來可能連屏東基地都到不了,於是章君嚴他們決定讓它在恆春機場緊急著陸,他們那時還不知道機場已經落入我軍手中。
“超級大黃蜂”的飛行員肯斯上尉緊張萬分地操縱重傷的戰機在這個陌生的野戰機場著降,等到停穩飛機準備與艦隊聯絡時,發現強大的電磁干擾已經阻截了通訊,他還以為是通訊機的故障。他想下飛機去聯繫,只見一名“台軍”地勤人員從舷梯上爬了上來,告訴他,這裡很危險可能會遭大陸的飛彈攻擊,已經有人在封堵油箱的漏洞,馬上會為他加油,請他檢查一下飛機還有什麼問題,以便讓飛機儘快恢復飛行能力。肯斯立即啟動綜控電腦的檢查程序,發現左發動機並未損壞,他估計是一路供油管路出了問題導致左發動機的供油壓力不足。他下飛機找到了故障處才算鬆了口氣,讓台軍機械師把凹陷下去的油管整一下,然後自己去打電話了。自然他的電話未打成,飛機很快整修好也不用他駕駛了,以後這個肯斯倒是當了一陣教官。我軍的飛行尖子當然能駕駛這款戰機,雖然不能以其作戰,作作起降飛行是沒有問題的。於是“蘭軍”又多了一款美軍的艦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