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成為歷史的片刻烽煙與塵埃。歷史老人就是這樣造就著一切又毀滅著一切。

  直面歷史,瞻望未來,你們會覺得分外悽苦與悲愴。戰爭與和平、和平

  與戰爭,只不過是歷史巨掌隨意翻卷的一種遊戲或順通血液、增強肌膚的健

  美操。某個歷史時期的戰爭只不過是隨意翻卷的瞬間顫動,戰爭中的具體人

  在這顫動的瞬間更無足輕重,歷史老人在匆匆的進程中,只關心自己的腳步,

  對推動著的人的生命個體從不承擔道德責任和政治義務。

  你們悟通了這一點後,才會真正明白: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只有大浪

  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個歷史啟示是永恆而不變的。由此,你們將更會大徹

  大悟,從而拋棄一時的悲哀與委屈,在新世紀的霞光里,和今天的人們共同

  將生命的新太陽高高舉起。

  作別你們的心情是複雜的。

  在這個濃縮著大秦帝國政治、經濟、文化諸多蓋世風情的一隅之地,你

  們仍然扼守著軍人的天職和責任,作出了生命不死的勇猛姿容,以驚世駭俗

  的尚武精神對面前的一切生命都構成身心的震撼和情感的顫慄。其實,你們

  只是華夏民族普普通通的孩子,脈管里躍盪著同你們的父輩和子孫一樣的鮮

  血,心中也同樣蘊藏著兒女情長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只要脫下沉重的戎裝,

  你們就不再以軍人的名義命名和生活,而成為普通大眾的一員。但當歷史和

  民族一旦需要通過戰爭創造和平時,你們便義無反顧地踏上征戰廝殺的途

  程。許多戰士倒在血泊中至今仍未站起,歷史雖經過了千年歲月的淘洗,但

  你們拋灑的熱血尚能清晰可辨,一個個相互擁抱著、攙扶著、親吻著的殘碎

  的軀體和不屈的靈魂,使我看到戰爭酷烈的同時,也看到一個民族令人生畏

  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這血肉之軀正是支撐帝國大廈的基石與脊樑。因此,秦

  帝國大廈可以傾塌,但基石與風骨卻永存。秦始皇可以死,但兵馬俑不死。

  歷史蒼茫,塵煙漫漫。秦帝國走向鼎盛的艱難和為此付出的艱辛與悲苦已難

  為後人知曉。唯兵馬俑的錚錚鐵骨已作為一個民族堅毅的性格與永恆的圖

  騰。我流淚了。我獲得了真誠與充實。短暫的交往已使我們心心相印、彼此

  相屬、相生,你們是我們的過去,我們是你們的今天與明天。古人云:“天

  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外有敵國,則其計先自強。自強者,人畏我,

  我不畏人。”這不是口號,而是強音。面對翻雲覆雨的世界和激烈的競爭,

  我們要在全球競爭的舞台上站穩腳跟並取得勝利,就必須以空前的使命感與

  勇往無前的獻身精神,清醒地認識世界,理智地認識自身並塑造自身,從而

  構成重建中華文明大廈的牢固基石,凝聚起堅不可摧的精神支柱。舍此,別

  無選擇? .就要走出大秦帝國的窗口,就要和你們作最後的握別。心頭涌噎

  著許多情愫尚無法盡情吐出。“今天的參觀使我對中國的兩支不同的軍隊有

  了不同的了解,一支是現代的軍隊,一旦發生戰爭,他們可以立即開赴邊境。

  另一支是默默無聞的軍隊,就是這支‘秦軍’。他們現在雖然不能打仗,但

  仍在起作用。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來的人們。”這是盧森堡體育、衛生

  大臣克利普斯對你們的崇高評價。也是我的肺腑之音。

  秦始皇陵兵馬俑,我以全人類的名義向你們致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