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美軍推進至日軍主要防線約4500米前,雙方陷入僵持,巴克納乘機調整部署,將北部的陸戰一師和陸戰六師調到南線,而將南線的第二十七師調到北半島,接替兩個陸戰師的防務;攻占伊江島的第七十七師接替九十六師,投入南線;九十六師則休整十天,再替換第七師休整。美軍完成調整後,以四個師展開攻擊,採取兩翼包抄戰術,迂迴夾擊日軍主要防線,以加快作戰進程。
4月24日,美軍終於取得了進展,克服了日軍的頑強抵抗,突破了牧港防線。
5月4日,牛島見美軍步步進逼,為爭取主動,一反其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堅守防禦方針,發動了孤注一擲的總反攻,以部分兵力由駁船運送在美軍戰線後方海岸實施登陸,配合主力從正面發動的攻擊,但由於得不到海空軍的有力支援,登陸部隊在航進途中被美軍發現,隨即遭到驅逐艦和地面炮火的轟擊,還未上岸就被消滅了,正面主攻部隊一離開堅固隱蔽的防禦工事,立即遭到美軍優勢炮火的集中轟擊,不到二十四小時反攻就被粉碎了。牛島這次反擊得不償失,損失了大量人員,消耗了大量的彈藥,尤其是消耗的彈藥難以補充,使日軍的彈藥儲備接近枯竭,牛島不得不下令節省彈藥,每門炮平均每天只有十發炮彈,嚴重影響了日後的作戰。如果牛島不實施這次反擊,那麼反擊中損失的人員、彈藥可以在堅守防禦中堅持更多時間,給予美軍更大的殺傷。
5月8日,納粹德國宣布戰敗投降,沖繩海面的每一艘美軍軍艦向日軍陣地發射三發炮彈,以示祝賀。
美軍投入了新型的噴火坦克和重型坦克,冒著日軍的槍林彈雨,碾壓日軍的戰壕,沖入日軍的陣地,噴火坦克將凝固汽油射入日軍隱藏的山洞和坑道,日軍終於支撐不住,其防線逐漸被突破,但牛島隨即在夜色和煙霧掩護下,悄然組織部隊有序地撤往下一個防線,因此戰鬥發展成這樣一種模式:日軍先是憑險死守,接著美軍在猛烈火力支援下取得突破,日軍後撤到下一道防線再死守,如此周而復始,日軍防區逐漸縮小。
由於美軍占領了沖繩島上的嘉手納和讀谷兩處機場後,迅速進駐了大量戰鬥機部隊,並以該兩處機場為基地頻繁出擊,對日軍的神風特攻作戰威脅很大,日軍曾多次試圖組織反擊奪回機場,但或是因為情況變化中途取消,或是因為實力不濟反擊未果,最終日軍決定實施空降突擊,機降一支敢死空降分隊,破壞機場設施,摧毀機場上停放的飛機,然後利用空降突擊的戰果,發動一次航空兵的大規模攻擊。這次作戰由聯合艦隊司令豐田指揮,從陸軍傘兵第一旅抽調了120名精銳官兵組成空降分隊,由奧山少佐任分隊長,代號為“義烈空降隊”,由12架九七式轟炸機運送,作戰代號“義號作戰”。
5月19日,奧山和各小隊隊長以及飛行隊長討論了作戰方案,決定奧山指揮三個小隊搭乘八架飛機攻擊讀谷機場,渡邊大尉則率領兩個小隊搭乘四架飛機攻擊嘉手納機場,定於5月23日發起攻擊。由於天氣原因,推遲到5月24日。當天十八時四十分,運載“義烈空降隊”的十二架飛機陸續起飛,途中有四架飛機因故障返航或迫降,另有四架飛機在接近沖繩島時被美軍擊落,機上所載人員全部喪生,只有四架於二十二時抵達目的地,日機以機腹著陸方式在機場上降落,突擊隊員不等飛機完全停穩,就從機艙中跳下,向機場上停放的飛機投擲手榴彈和燃燒彈,頓時兩處機場都燃起沖天大火,美軍守備部隊這才反應過來,急忙開火還擊,經過短暫交戰,在兩處機場上降落的突擊隊員連同機組人員共56人,全被消滅,美軍亡2人,傷18人,有七架飛機被擊毀,二十六架飛機被擊傷,還有七萬餘加侖的航空汽油被燒毀,損失巨大。嘉手納機場的大火到26日二十時才被撲滅,讀谷機場上的大火更是燃燒了三天三夜,直到27日早上才被撲滅,這兩機場也就因此癱瘓了近三天三夜,可惜26日和27日,天氣不佳,日軍無法利用空降分隊創造的有利戰機發動航空兵攻擊,但日軍在如此不利的戰局下,特別是基本喪失制空權的情況下敢於實施這樣一次敢死空降突擊,完全出敵不意,取得了不小戰果,其中的經驗教訓很值得研究。
沖繩島上的激戰仍在進行,美軍於5月27日攻占了那霸,並繼續向沖繩島的首府首里城攻擊前進。
5月31日,美軍終於取得了重大進展,突破了日軍核心防禦地帶首里防線,海軍陸戰隊攻入了已是一片廢墟的首里城,第十集團軍司令巴克納滿心喜悅以為沖繩首府被占領,意味著戰鬥即將結束,但他的想法大錯特錯了,日軍困獸之鬥反而更加瘋狂!牛島率餘部後退了約十公里,退到島南端精心準備的最後防線,這是由兩座山峰構成的天然屏障,地勢崎嶇險峻,日軍充分利用地形,築有巧妙隱蔽的炮位和坑道工事,牛島決心以此為依託,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因此日軍的抵抗絲毫沒有減弱,美軍主要依靠噴火坦克開路,不少渾身著火的日軍衝出陣地,抱住美軍士兵同歸於盡,美軍前進每一米依然非常艱難,面對日軍更加瘋狂的抵抗,美軍還以更猛烈的炮火,美軍的海陸空密集火力對日軍據守的島南部幾平方公里地區進行了最猛烈的轟擊,日軍雖然只剩下三萬餘人,大炮也損失過半,彈藥更是所剩無幾,但仍是死戰不退。
4月24日,美軍終於取得了進展,克服了日軍的頑強抵抗,突破了牧港防線。
5月4日,牛島見美軍步步進逼,為爭取主動,一反其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堅守防禦方針,發動了孤注一擲的總反攻,以部分兵力由駁船運送在美軍戰線後方海岸實施登陸,配合主力從正面發動的攻擊,但由於得不到海空軍的有力支援,登陸部隊在航進途中被美軍發現,隨即遭到驅逐艦和地面炮火的轟擊,還未上岸就被消滅了,正面主攻部隊一離開堅固隱蔽的防禦工事,立即遭到美軍優勢炮火的集中轟擊,不到二十四小時反攻就被粉碎了。牛島這次反擊得不償失,損失了大量人員,消耗了大量的彈藥,尤其是消耗的彈藥難以補充,使日軍的彈藥儲備接近枯竭,牛島不得不下令節省彈藥,每門炮平均每天只有十發炮彈,嚴重影響了日後的作戰。如果牛島不實施這次反擊,那麼反擊中損失的人員、彈藥可以在堅守防禦中堅持更多時間,給予美軍更大的殺傷。
5月8日,納粹德國宣布戰敗投降,沖繩海面的每一艘美軍軍艦向日軍陣地發射三發炮彈,以示祝賀。
美軍投入了新型的噴火坦克和重型坦克,冒著日軍的槍林彈雨,碾壓日軍的戰壕,沖入日軍的陣地,噴火坦克將凝固汽油射入日軍隱藏的山洞和坑道,日軍終於支撐不住,其防線逐漸被突破,但牛島隨即在夜色和煙霧掩護下,悄然組織部隊有序地撤往下一個防線,因此戰鬥發展成這樣一種模式:日軍先是憑險死守,接著美軍在猛烈火力支援下取得突破,日軍後撤到下一道防線再死守,如此周而復始,日軍防區逐漸縮小。
由於美軍占領了沖繩島上的嘉手納和讀谷兩處機場後,迅速進駐了大量戰鬥機部隊,並以該兩處機場為基地頻繁出擊,對日軍的神風特攻作戰威脅很大,日軍曾多次試圖組織反擊奪回機場,但或是因為情況變化中途取消,或是因為實力不濟反擊未果,最終日軍決定實施空降突擊,機降一支敢死空降分隊,破壞機場設施,摧毀機場上停放的飛機,然後利用空降突擊的戰果,發動一次航空兵的大規模攻擊。這次作戰由聯合艦隊司令豐田指揮,從陸軍傘兵第一旅抽調了120名精銳官兵組成空降分隊,由奧山少佐任分隊長,代號為“義烈空降隊”,由12架九七式轟炸機運送,作戰代號“義號作戰”。
5月19日,奧山和各小隊隊長以及飛行隊長討論了作戰方案,決定奧山指揮三個小隊搭乘八架飛機攻擊讀谷機場,渡邊大尉則率領兩個小隊搭乘四架飛機攻擊嘉手納機場,定於5月23日發起攻擊。由於天氣原因,推遲到5月24日。當天十八時四十分,運載“義烈空降隊”的十二架飛機陸續起飛,途中有四架飛機因故障返航或迫降,另有四架飛機在接近沖繩島時被美軍擊落,機上所載人員全部喪生,只有四架於二十二時抵達目的地,日機以機腹著陸方式在機場上降落,突擊隊員不等飛機完全停穩,就從機艙中跳下,向機場上停放的飛機投擲手榴彈和燃燒彈,頓時兩處機場都燃起沖天大火,美軍守備部隊這才反應過來,急忙開火還擊,經過短暫交戰,在兩處機場上降落的突擊隊員連同機組人員共56人,全被消滅,美軍亡2人,傷18人,有七架飛機被擊毀,二十六架飛機被擊傷,還有七萬餘加侖的航空汽油被燒毀,損失巨大。嘉手納機場的大火到26日二十時才被撲滅,讀谷機場上的大火更是燃燒了三天三夜,直到27日早上才被撲滅,這兩機場也就因此癱瘓了近三天三夜,可惜26日和27日,天氣不佳,日軍無法利用空降分隊創造的有利戰機發動航空兵攻擊,但日軍在如此不利的戰局下,特別是基本喪失制空權的情況下敢於實施這樣一次敢死空降突擊,完全出敵不意,取得了不小戰果,其中的經驗教訓很值得研究。
沖繩島上的激戰仍在進行,美軍於5月27日攻占了那霸,並繼續向沖繩島的首府首里城攻擊前進。
5月31日,美軍終於取得了重大進展,突破了日軍核心防禦地帶首里防線,海軍陸戰隊攻入了已是一片廢墟的首里城,第十集團軍司令巴克納滿心喜悅以為沖繩首府被占領,意味著戰鬥即將結束,但他的想法大錯特錯了,日軍困獸之鬥反而更加瘋狂!牛島率餘部後退了約十公里,退到島南端精心準備的最後防線,這是由兩座山峰構成的天然屏障,地勢崎嶇險峻,日軍充分利用地形,築有巧妙隱蔽的炮位和坑道工事,牛島決心以此為依託,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因此日軍的抵抗絲毫沒有減弱,美軍主要依靠噴火坦克開路,不少渾身著火的日軍衝出陣地,抱住美軍士兵同歸於盡,美軍前進每一米依然非常艱難,面對日軍更加瘋狂的抵抗,美軍還以更猛烈的炮火,美軍的海陸空密集火力對日軍據守的島南部幾平方公里地區進行了最猛烈的轟擊,日軍雖然只剩下三萬餘人,大炮也損失過半,彈藥更是所剩無幾,但仍是死戰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