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相比之下,英軍參戰的4艘航母都遭到了日軍自殺機的撞擊,但損傷遠比美軍小,這是因為英軍航母具有裝甲飛行甲板和設計堅固的封閉機庫結構,所以抗損傷能力和耐撞擊能力要比美軍航母強的多。

  第八節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經雷伊泰灣一戰後,其主力已折損大半,殘餘的水面艦艇退至汶萊,整編為第二艦隊,由伊藤整一海軍中將接替因在雷伊泰灣海戰中出現重大指揮失誤而被撤換的栗田健男出任司令,並於1944年11月24日回到日本本土的吳港。1945年3月17日,聯合艦隊判斷美軍對沖繩的登陸迫在眉睫,命令第二艦隊前出至瀨戶內海西部的德山錨地,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

  4月5日,聯合艦隊決定以第二艦隊的“大和”號戰列艦、“矢矧”號巡洋艦和“冬月”、“涼月”、“磯風”、“濱風”、“雪風”、“朝霞”、“霞”、“初霜”號等8艘驅逐艦組成海上特攻隊,配合“菊水一號”航空特攻作戰,於4月8日拂曉突入沖繩以西海域,殲滅美軍登陸編隊,支援沖繩島上守軍奪回機場。由於日軍燃油嚴重短缺,聯合艦隊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搜集到2500噸燃油,還不到“大和”號燃油艙容量6400噸的一半,勉強能保證前往沖繩的單程油耗所需,而且因為航空兵力全數投入菊水作戰,對這支出擊的艦隊沒有任何空中掩護,完全是一次地道徹底的自殺性海上特攻行動,所以參戰官兵都清楚此次作戰是有去無回的,在出征前例行的訣別酒會上,很多人都情不自禁有些失態,與以往出征前的訣別酒會有說有笑的場景,截然不同,充滿著赴死前的悲愴與悽然。

  4月6日下午,“大和”號全艦3000官兵在甲板上集合,聽艦長宣讀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發來的出擊命令,隨後全體高唱國歌、軍歌,並三呼萬歲,然後拔錨啟航。由於下關海峽已被美軍布設的水雷封鎖,日軍艦隊只得經豐後水道沿九州島南下。

  4月7日六時艦隊通過大隅海峽,經九州島最南端的佐多岬後伊藤決定以280度航向先向西,儘量避開美軍飛機的搜索,到黃昏後再轉向沖繩。

  其實早在日軍艦隊經過豐後水道時,就已經被在豐後水道的美軍“線鰭魚”和“棘魚”號潛艇發現了,這兩艘潛艇任務是監視豐後水道的日艦活動,因此都沒有對日艦進行攻擊,只是將敵情迅速向斯普魯恩斯報告。斯普魯恩斯接到報告,立即命令戴約少將指揮第54特混編隊的6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和21艘驅逐艦,從沖繩海域迅速北進,儘可能引誘日軍艦隊向南,使其得不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也不能迅速撤回本土,以利第58特混編隊的航母艦載機實施攻擊;如果艦載機未能將其消滅,第54特混編隊的戰列艦和巡洋艦就以艦炮火力殲滅之。同時命令米切爾的第58特混編隊作好戰鬥準備。米切爾隨即率領58特混編隊的第一、三、四大隊向沖繩東北海域航進,以占領有利的出擊位置,第二大隊因正在沖繩以東海面進行水上補給,沒有參加此次戰鬥。

  4月7日拂曉,第58特混編隊就出動了約40架飛機,呈扇面搜索沖繩北面海面,而擔負突擊任務的機群則在航母甲板上待命,只等一發現日艦就立即起飛攻擊。

  八時三十二分,“埃塞克斯”號航母的偵察機在甄列島西南發現了日軍艦隊正以12節航速300度航向行進。正在空中巡邏的從慶良間列島起飛2架水上飛機聞訊後,立即趕到目標所在海域跟蹤監視。

  九時十五分,米切爾派出了16架戰鬥機對日艦進行跟蹤監視。美軍飛機在日艦高射炮射程之外盤旋,克服天氣不佳的困難,始終與日艦保持著接觸,並不斷向米切爾報告日艦的位置、航向和航速。

  十時整,美軍第一攻擊波起飛F6F“惡婦”戰鬥機132架,SB2C“地獄俯衝者”俯衝轟炸機50架,TBF“復仇者”魚雷機98架,共計280架,向日艦所在海域飛去。因為中途島海戰中,俯衝轟炸機立下殊勛,擊沉了日軍4艘航母,而魚雷機不僅沒有取得戰果反而幾乎損失殆盡,美軍因此調整了航母上艦載機的編成,削減了魚雷機的數量,加強俯衝轟炸機的數量。但是不容否認,魚雷機的攻擊威力大大超過俯衝轟炸機,中途島海戰,俯衝轟炸機所取得的輝煌戰績,一方面是機緣巧合,另一方面則是魚雷機牽制吸引了日軍戰鬥機,為轟炸機攻擊創造了有利條件,這僅僅是一例個案,並不具有普遍性。美軍因此走了一段歧路,直到馬里亞納海戰和雷伊泰灣海戰後,才意識到這一錯誤,隨即在航母艦載機的編成中又增加了魚雷機的數量,而且此時的魚雷機性能比戰爭初期已大為提高,飛行員經過戰火考驗,戰術素質也有很大進步,所使用的魚雷也已更新為MK—13型,性能更可靠,命中精度更高,因此美軍的魚雷機戰鬥力已經躍上了新的台階,遠非中途島戰役時可比了。可惜自雷伊泰灣海戰後,日軍水面艦艇龜縮本土,魚雷機部隊已經有幾個月沒有機會一顯身手,當得知日艦來襲的消息,魚雷機飛行員興奮不已。所有出擊的飛機,每架俯衝轟炸機掛載兩枚450公斤半穿甲彈,魚雷機則掛載一條MK—13魚雷,甚至還有部分戰鬥機也攜帶了一枚225公斤炸彈,用於攻擊敵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