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吧!大家一起商議商議!”三人重新回進了窩棚。

  進了窩棚,李艷雲向大家說道:“同志們,先靜一靜;李營長剛從外面回來,讓他說說外面的形勢和今後的打算。”

  “大家隨便聊聊,我也只是拋磚引玉。”然後,李成明嚴肅地說道:“目前鬼子漢奸自以為得勢,氣焰十分囂張;抗聯隊伍主動撤出龍崗山,他們以為是怕他呢?其實不然;兵法上雲,這叫躲其鋒芒,避實擊虛。用不上一年半載,第三師要打回來,整個抗聯也要打回來。到時候全國抗日形勢,很快會得到改變。那麼,我們現在怎麼辦?是去尋找主力,還是留在這裡堅持鬥爭?我的回答是:留在龍崗山,繼續與小鬼子周旋。見機行事,趁其不備,鬧他個天翻地覆,叫鬼子漢奸日夜不得安寧!”

  少頃,李成明看了看大家,見沒有人反對就繼續說道:“我的理由是:我們不是人少嗎?恰好也是我們的優勢。人少了,便於行動,聲東擊西;人少了,容易隱藏,不落痕跡;人少了,解決糧食給養也容易;人少了,打一仗說走就走,說藏就藏。機動的多,靈活的多。但是,我們一旦向敵人的軟肋插上一刀,不死也得讓他發昏。你們大家說呢?”

  “李營長;我們聽你的,你說咋辦,咱就咋辦!”看到大家異口同聲回答,李成明感到很滿意;他說:“那麼好!師部不是叫我們為留守連嗎?我看名號太小,咱們升一個格;從現在起我們就是龍崗山獨立營,讓日偽軍摸不到我們底細,也讓老百姓重新看到希望。我任營長,下設兩個連;老秦任一連連長,凡是能夠參加戰鬥的都歸到一連。再加上我,就是十二個人;這是戰鬥部隊。剩下指導員李艷雲和白玉仙;還有老梁、老林、老馬,你們那腿走不了遠路就留下,你們五個人為二連;有李艷雲同志具體負責,擔任密營警衛和後勤保障。從明天起大家開始操練,十天後一連就投

  入戰鬥;打響龍崗山獨立營的第一槍。”

  “好啊!”戰士們鼓著掌,興奮地大叫;沉悶了兩個月的密林,第一次有了這麼開心的笑聲。李艷雲欣慰地笑了,她心想經過幾年的磨練李成明已經成熟了許多,再也看不到從前那調皮淘氣的身影了。

  (48)

  日本帝國主義一直把東北作為征服中國的戰略基地。抗聯的存在,似一把尖刀插入敵人的心臟,動搖了日偽反動統治,敵人稱楊靖宇為“滿洲治安之癌”。為此, 從1938年起,日本關東軍司令部調動日偽軍警六萬餘人,對楊靖宇及抗聯各部進行了“大討伐”。關東軍總部還特別強調:全力以赴捕殺楊靖宇等“匪首”。

  與此同時,日偽當局雙管齊下;採取收買漢奸、政治誘降、組建叛徒武裝等方式,對抗聯進行分化瓦解;東北抗日武裝鬥爭,進入了極端艱難的時期。再加上集家並屯,實行“集團部落”和“聯保”制;抗聯隊伍幾天也吃不到一粒糧食,靠著樹皮草根和堅強的革命意志維持著生命和堅持對敵鬥爭。極端艱苦的鬥爭環境,近乎野人似的生存方式使一些意志薄弱者很快顯現出來;有的稱病請假下山,有的擅自脫離隊伍;更有甚者投靠敵偽當了漢奸,就連第一師師長程斌這樣的高級將領也叛變革命投靠了敵人。這些脫離隊伍的人員,熟悉抗聯的內部情況和活動規律;成為最險惡的隱患,給抗日隊伍造成了很大損失。中共南滿省委和第一路軍在輯安(集安)老嶺密營召開了緊急會議。決定兵分三路,分散出擊。楊靖宇將軍率第一路軍一部一千四百多人,進入長白山腹地的臨江、長白、蒙江、撫松等地繼續與敵周旋。

  在反“討伐”鬥爭中,楊靖宇率部採取夜襲、伏擊、迂迴等游擊戰術,與敵展開了鬥爭。取得了老爺嶺、蚊子溝、土口子、長崗、岔溝、木箕河、蒲柴河等戰鬥的勝利,擊斃日本指揮官西田重隆,消滅了日偽稱之為“剿匪之花”的偽滿軍“索旅”,粉碎了敵人策劃的“東邊道大討伐”。進入1939年冬季,鬥爭更加艱苦,抗聯戰士缺衣少食,經常十天半月吃不到糧食,常常是渴了抓把雪,餓了吃些樹皮野菜和草根。沒有鞋穿,就用麻袋片或破布把腳包起來在雪地上行軍,常常是空腹與敵軍搏鬥。加上長白山地凍天寒,氣溫經常是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不少戰士都凍掉了手指和腳趾。由於缺醫少藥,不少戰士為此獻出了生命。凍餓而死的戰士比戰鬥減員還多,隊伍損失了十之六七,第一軍由原來的一千六百多人減少到四百多人。

  日偽當局為了根除抗聯隊伍,根據叛徒程斌的意見;採取了:逐個山頭“梳篦式討伐”和“狗蠅子戰術”。就是向梳篦子那樣逐個山頭搜查,一旦發現抗聯向狗蠅子那樣緊追不捨。關東軍還規定“遇到抗聯與山林隊時專打抗聯,遇到楊靖宇和其他抗

  聯時專打楊靖宇。”敵人漫山遍野,幾萬人追討著只有幾百人的抗聯隊伍。

  為了保存抗日有生力量,楊靖宇將軍決定部隊化整為零,分兵突圍;由他吸引敵人掩護大部隊轉移。因此他親率一支只有三十多人組成的小分隊東進到蒙江一帶,掩護大部隊轉移。他們在深山密林里轉悠了一個多月,與敵人幾度遭遇,憑著他英勇機智的指揮都化險為夷;但隊伍也遭受了很大損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