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釋放完這些偽軍,儀兆祥和負責看守的幾個戰士跑了過來。王仁齋迎上去幾步,輕聲說道:“儀教導員,你率領警衛排負責殿後,我們在紅廟溝會合。”

  “是!”儀兆祥說過,帶領警衛排隱進了樹叢。

  王仁齋跟隨最後一批搬運的戰士走進了樹林,當隊伍趕到紅廟溝時已經是中午;擔任阻擊和殿後的李成明、儀兆祥都先後回來了,單不見程國鈞的身影。王仁齋對李成明說道:“李營長;程國鈞他們一定遇到了麻煩,你帶領騎兵速去接應,然後秘密向荒山咀方向轉移。”

  “是!”李成明率領三十多名騎兵向西北方向疾馳而去。

  王仁齋轉向柳萬熙和儀兆祥說道:“柳主任、儀教導員;我們已經擺脫了敵人。”說著指了指右手的一條山溝:“我們沿著這條溝轉移,然後趕到荒山咀秘密集結,再行休整。我們三人各帶一部分人馬,從不同方向秘密潛入,不能給敵人留下蛛絲馬跡。”

  “是!”柳萬熙,儀兆祥應聲回答;三人分別帶領一部分人馬,走向不同方向。三支隊伍拐了幾道彎,傍晚時分先後趕到了荒山咀。到了荒山咀,始終不見程國鈞和趕去接應的李成明他們。直到第二天清晨,程國鈞和李成明他們才回來。

  見到王仁齋後,程國鈞說道:“媽的,我們在永陵鎮南面被敵人粘上了,費了好大勁才甩掉他們;結果在趕到紅廟溝途中,又遭遇了另一股偽軍。兩次戰鬥,我一營損失了一半;還多虧李營長他們及時趕到,好歹把隊伍帶了回來。”說過,一屁股坐在地上,顯得很沮喪。王仁齋說道:“老程,回來就好!我們在這裡暫作休整,再時機而動;這次戰鬥,我軍收穫不小,你老程和一營功不可沒。咱們在這裡休整一段時

  間,再見機行事吧!”

  紅廟溝截擊敵人的車隊後,王仁齋、柳萬熙、程國鈞等帶領隊伍,在荒山咀一帶進行了休整,解決了部隊的過冬問題。要說收穫最大的還數獨立營,近九十人的隊伍全部配備了馬匹,真正成了騎兵營。

  (45)

  進入十一月;楊靖宇將軍從通化趕到桓仁縣,在荒山咀召開有軍部領導人和第三

  師負責人參加的會議。楊將軍認真總結了第一次西征的經驗教訓,決定把第三師改編為騎兵師,趁敵不備,迅速突向鐵嶺、法庫一帶;利用遼河冬季封凍之際,西進熱河,進而打通與關內的聯繫。楊將軍語重心長地說道:“同志們,關東局勢日趨嚴重,僅靠我們抗聯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靠北上紅軍和全國的支持。這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行動,也許可能再次失敗;但只要打通了與關內的聯繫,抗聯各路軍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開展抗敵鬥爭,形勢會向好的方向轉變。而打通關內聯繫的任務又非我們第一軍莫屬;因此,希望你們抓緊改編,抓緊訓練,抓緊行動。”

  會議結束後,第三師加緊了改編工作。王仁齋派出多股小分隊尋找馬匹,從通化、桓仁、興京、清源等地搞來了數百匹駿馬分到各團。參謀長楊俊衡和二團團長喬蔭堂,三團團長程國鈞披星戴月訓練騎術,李成明和獨立營的騎兵都成了教員。就連王仁齋、周建華的警衛員都抽到部隊教戰士們騎馬。因為部隊裡大多數戰士都不會騎馬,訓練騎術成了出兵前的一件大事。楊俊恆整天在馬背上上下翻滾,一遍又一遍地給戰士們作示範。 如何抓韁繩,如何上馬,如何踩蹬,如何控制奔跑的速度、如何劈刀和射擊等等。從早晨練到晚上,有的戰士半夜起來撒一泡尿,就牽著軍馬繼續苦練。僅僅半個多月時間,除了老弱病殘的戰士外,第三師成了名副其實的騎兵師。柳萬熙、金 山、陳興樵、儀兆祥等天天下到部隊進行動員和檢查給養裝備工作;第三師上上下下忙得不亦樂乎。戰士們憋足勁,要為早日打通與關內的聯繫,做著充分準備。

  經過第一次西征失利和此後的多次戰鬥,第三師減員三百多人,部隊得不到及時補充;能夠參加戰鬥的只有四百人。這四百多人馬時刻準備著,向敵人的心臟插上一刀;完成楊將軍交給的歷史使命。

  時間進入了十一月下旬。有一天晚上,一陣集合號響起,第三師近四百名戰士整裝齊發;在師長王仁齋、政委周建華、參謀長楊俊恆、政治部主任柳萬熙的帶領下躍上戰馬,冒著凜冽的寒風,揮師北進,開始了第二次西征。

  為了隱蔽起見,部隊白天休息,夜間行軍。當隊伍走出山地,進入丘陵地帶時,還是被敵人發現了蹤跡。日本關東軍三木少將,派出鬼子一個聯隊約一千多人,緊緊“咬”住抗聯部隊不放。當隊伍來到一個地勢較高的山坡時,王仁齋、周建華決定狠狠地教訓他們一下。於是,王仁齋把隊伍隱蔽起來,在山包上等待鬼子的到來。約過了半個小時,鬼子的先頭部隊進入了伏擊範圍。王仁齋手持雙槍在前,楊俊恆手提大刀在後;“沖啊!”率先衝進了敵群,戰士們緊隨其後,衝進敵群展開了肉搏。一時槍聲震天,地上的雪花被戰馬濺起半米高;不可一世的日軍突然遭受攻擊,驚慌失措落慌而逃。如此幾次,第三師西征部隊衝破敵人重重封鎖,途經清原、鐵嶺,跨越南滿鐵路北段;歷經一個月,終於抵達了法庫縣與開原縣交界的仿佛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