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架空歷史] 《秦》作者:酒徒【完結】

  正文

  第一章 [本章字數:975 最新更新時間:2007-06-28 13:11:45.0]

  ----------------------------------------------------

  蒙恬走在漁陽北面的樹林裡,望著不遠處起伏不斷的群山,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嘆氣的原因不是在這樣的山脈上修一道長城太難了,而是根本犯不上修。當然他那時還不知道幾千年後會有人認為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若是知道了他一定會兢兢業業的把長城修得金碧輝煌,就象我們現在的樣板工程一樣,說不定還能評一個阿房獎。儘管據說獲了此獎的建築通常是風吹就倒,所以當時的秦國人都躲得離獲獎建築遠遠的,就象我們現在很多人不願靠近某些樣板工程一樣。

  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是他要知道長城後來的意義也許還會把原來幾個國家修的長城給拆了,那樣蒙恬的罪過可能比項羽還大,破壞了我們心中幾乎是唯一可以緬懷先人的東西,儘管他們還有許多輝煌,但我們健忘,只能看到存在的。

  這後一種可能性極大,因為蒙恬當年正值年輕。所謂年輕,就是骨子裡有一些我們現在所說的“二桿子”,這正是他奉命修長城的原因之一。

  嘆氣的更深層原因是他根本不需要費太大功夫,也就是在他沒動手之前長城就已存在,並且綿延萬里,他能做的只是補補漏洞的工作,而年輕的他當時有一種渴望,希望能在世間留下一點屬於自己的東西,那是真正屬於他的,權利和時間都奪不走的東西,這種衝動在很多年輕人身上都存在,所以也沒什麼可以奇怪的。

  韓國的長城挨著趙國的長城,趙國的長城連著燕國,最可氣的是燕國,號稱擁有燕山以北數千里的土地卻把長城修在燕山上,緊鄰國都,燕山外的土地不是明擺著要送人麼?幾個國家的長城都修在北邊,國家之間卻沒有城牆,這並不是說他們之間互相多麼團結,而是如果修了城牆的話,等於設了明顯的邊界,不但能抵禦別人入侵,還不方便自己去偷襲別人,無論從理論上和行動上都不方便。

  這也正好印證了蒙恬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最擅長的就是自相殘殺,對外麼,就不怎麼靈光。其實這句話誰都知道,只是別人都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說完這句話不久,始皇就下令讓他來修長城,抗擊匈奴來了。這也驗證了一個真理:啞巴未必是壞事,至少在我們這個國家大多數時候如此。所以蒙恬修長城時不盡心,要不然長城也不會在後來那麼輕易的被孟姜女哭倒。至於修長城時蒙恬吃了多少回扣,拿了多少例行的好處,就不可考證了。這也沒有什麼,只是證明工程上的腐敗,古已有之,既然古已有之,現在貪污點工程款也不算什麼,前人的傳統麼,當然要發揚。

  第二章 [本章字數:1480 最新更新時間:2007-06-28 13:11:46.0]

  ----------------------------------------------------

  蒙恬說錯話的時候是跟著自己的老師王剪攻破楚國的時候,當時老師的白鬍子都被染紅了。據說當時秦軍殺了楚軍百萬之眾,當然這裡面有不少婦女兒童,這也沒什麼錯,誰能保證他們以後或長大後不會成為暴亂分子。其實老師很有先見之明,只是不該當時讓一個姓項的孩子漏了網。反正老師當時威風凜凜,是秦國最大的英雄,在那時英雄是有數量級的,以殺過多少人來衡量。“當你殺一個人時,你是罪犯,殺了百萬人,你就是英雄”。這是幾百年後一個歐洲人說的,但蒙恬還不知道,知道了他就不會在城破時柱著劍疲憊的說一句:沒意思,我們最擅長的就是自相殘殺。其實他說這句話時並沒有對老師不恭敬的意思,老師教了他很多東西,可以說他後半生的許多所作所為,都帶有老師王剪的影子。只是他當時太疲倦了,容易說錯話。說錯話也不要緊,老師也不會太在意,只是不該讓別人聽見,報告給了李斯和始皇。

  始皇當時只是笑笑,沒和蒙恬認真,兩人小時候拜過把子,說過不願同年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日死的話。始皇不和他計較,一是因為不想蒙恬死得太早,以免誓言真的靈驗,二是兩人關係實在是好,不然後來始皇臨死時也不會派使者千里迢迢奔赴漁陽邀請蒙恬喝藥酒和他同登仙界。

  破楚之後也就等於一統了中原,一統之後自然要分封,大家都這麼認為,但是可分的實在不多,但功臣實在不少,於是大家互相打小報告。這就和單位現在分房差不多,領導如果想知道誰背後都作了什麼對不起他的事,下個即將分房通知就行了,比東西二廠和血滴子還厲害。我估計始皇當時遲遲不分封也是這個意思,最後通過群眾的眼睛發現蒙恬牢騷最多,雖然看在是兄弟的分上不好懲戒,但正好和匈奴有邊境糾紛,派蒙恬去修長城正合適。一來蒙恬比較要面子,不至於太快就逃回來,二來他既然喜歡槍口對外,這也遂了他的心愿。這個懲罰明顯不太合理,比如領導要懲罰我,絕不會讓我做一個工程的負責人,否則人人都要爭先恐後的犯錯誤了。

  不過秦朝時和現在情況不太一樣,秦時漁陽一代是蠻荒之地,沒有夜總會也沒有洗頭房。況且秦剛統一六國,有很多有油水的工程可做,犯不上爭著到邊境上冒險。只不過大家都沒料到,始皇不打算分封。於是大家都不太高興,因為即使功勞沒有王剪、李斯那麼大,封不到楚王、宋王,也差不多能封個衛侯、鄭公之類,反正到時候山高皇帝遠,即使僅僅做個鄉王,也可以關起門來唯我獨尊,多收點稅款,泡幾個小密什麼的,也沒人干涉。現在不分封了,實在令人失望。想不出什麼原因,就都來找李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