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從1884年8月中法戰爭開始,一直到中法戰爭結束,共計建造過各色各國船隻達2W噸。並且最大幫助阿根廷智利等美洲國家建造過八千噸貨輪,以及千噸軍艦,當然這種合同都是由德國人出面接手的。這為船務公司以後建造新式軍艦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也為南中國既馬尾船廠之後建立又一個新式造船大型工廠積累了大量經驗以及一部分金錢,更是鍛鍊出大量的能夠建造近代軍艦的造船技工,光是三地造船工人達五千人,技術工人為二十比一,能夠充任造船監督就達35人,進入繪事院也有近百人。也就在這一年間,由於大量的資金,以及戰爭的催化,威廉霍蘭的潛艇更是有了長足的進步,並且在實戰中應用過兩種改型,已經發展到能夠使用潛艇布設水雷,並且發射魚雷攻擊水面艦船,不過由於續航力的問題,還沒有能夠獨立的完成作戰任務,不過可以作為襲擾戰輔艦對駐錨軍艦進行水雷封鎖,和魚雷攻擊,看來戰爭還真是催化劑。
這些都是後話,大略一說,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李鼎新第二天接到聖旨以後,立刻對水師工作,水陸學堂工作進行了全面移交。福建船政水師的軍艦大部沉沒,親張成的管帶管架基本全被拿下,很多水師官兵無地可去,李鼎新將自己的一些親信從水師中調出,將其他軍艦上的官兵補充到船政水師的其他船隻中,以便讓自己的會黨繼續加大對水師的影響,加強對水師的控制。將調出的親信一分為二,少部分跟在老三身邊去瓊州府建立根基,大部分的跟在自己身邊前往台灣,同樣要建立根基。就連海軍陸戰隊也只給陳英留了200人,自己帶走400人,老三帶走200人。
在和陳英一起看過船塢中已經改裝完畢後的幾艘軍艦,李鼎新這才放下心來,不光是裝備,連塗裝也改的面目全非,外表看去破破爛爛,到真象是海盜船來的,而在兩艘支隊旗艦上,還都安裝了新式觀測氣球,氣球就裝在望台後部,放出只需要半個小時,由軍艦牽引,下有吊籃,能搭載兩人。有了這種觀測氣球完全能夠看的更遠,發現敵人更早,在進入戰時,遠距炮擊時,上面搭載一名炮手可以進行測距,這樣就能更好的進行火炮校射,這樣一來,火炮的攻擊準確度恐怕上升了不止一籌。
這也是李鼎新沒辦法想出的辦法,現在還沒有什麼火控系統,海軍軍艦火炮的準確度是最大的問題,而不是威力,所以李鼎新想了這麼個法,可馬尾海戰時候基本上海戰就在兩三千米內進行的,自需不著拿東西,現在打的可是襲擾戰,要的就是站的高,看的遠,打的准,跑的快,所以這東西一下就上了船。
除了這個,李鼎新還加了一些小改進,將四艘船的船頭船尾都裝了幾盞馬燈,設定一些簡單的燈語,方面夜間聯絡。前文說過,這個時代晚上的時候,基本連船隻航行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更不用說海戰了,那麼襲擾晚上進行拿就是最好了,一個交通艇趁夜劃到錨地附近的軍艦附近,計算數據,然後用馬燈發出信號,這時候不管是炮擊還是魚雷,都能進行攻擊,效果不一定好,起碼讓自己的艦隊多出一種攻擊手段。
這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完了,李鼎新帶著三艘輔艦跟隨著兩個編隊的四艘軍艦進行了第一次行動,偷渡上島。
第五十七章
借著一些散布在台灣海峽的漁船傳回來的情報。
為了安全起見,艦隊還是選擇了一個更穩妥的路線,畢竟這次除了水師的四艘要執行任務的軍艦以外,還有三艘運艦,上面是李鼎新的海軍陸戰隊兩個連四百人,福州當地義勇子弟兵一個營頭八百人,還有福州綠營兩百人,學堂學兵一百人,勉強湊夠了一千五百人,算是李鼎新帶到台灣島的班底。還有就是給台灣島的部分援助,現在主要是一些軍火之類,封鎖的時間還短,缺醫少藥的弊端一時間還沒有看出來,這批緊急調撥的軍火就是為了讓李鼎新和劉銘傳兩人儘快穩定台灣局勢所用,據說除了法國人進攻以外,有部分原住民也藉機會鬧事,想要取得一定的權力和土地,意圖自治。
趁著夜色,七艘軍艦開出港口,在進入台灣海峽以前,艦隊還需要到平潭進行一次補給,在平潭,李鼎新將接收一大批從德國新運來的武器裝備和機器。這是李鼎新考慮到封鎖恐怕還會有很久,武器裝備會有損壞,彈藥需要自己裝填的情況,從平潭武器工廠借調的。
打仗,打的不就是後勤,雖說在李鼎新的記憶中,台灣島在後來沒有什麼大仗要打,可那會那麼準確呢?這彈藥能夠自己復裝,武器能夠自己維修也是好的。
再說,現在的子彈問題還好解決,不論是定製火藥,還是紙殼子彈,裝配起來只要有個技工師傅指導兩下就能搞定,拿就不必要再從福州走私偷運,又麻煩又不安全。不過槍械的故障率還是非常高的,所以李鼎新從這裡調走的槍枝足夠裝備三千人的部隊,有備無患嘛!
“直接轉向台南。”艦隊在平潭進行完補給以後,李鼎新命令道。去台南,李鼎新是早就已經考慮過的,劉銘傳現在在台北,並且在淡水抗擊的法人,台北府的權力早就已經被接管完畢,不說鐵板一塊,也差不太多,現在自己帶著一千五百人過去,只劉銘傳的一句話,恐怕什麼好東西都不剩下了。儘管劉銘傳劉大人也是一個抗擊侵略者的英雄人物,不過權力面前恐怕也不能免俗。其實李鼎新還是有自己的軍閥情結,沒辦法,把軍權放到別人手裡,那就是受制於人,這是歷史早就已經證明了的。
這些都是後話,大略一說,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李鼎新第二天接到聖旨以後,立刻對水師工作,水陸學堂工作進行了全面移交。福建船政水師的軍艦大部沉沒,親張成的管帶管架基本全被拿下,很多水師官兵無地可去,李鼎新將自己的一些親信從水師中調出,將其他軍艦上的官兵補充到船政水師的其他船隻中,以便讓自己的會黨繼續加大對水師的影響,加強對水師的控制。將調出的親信一分為二,少部分跟在老三身邊去瓊州府建立根基,大部分的跟在自己身邊前往台灣,同樣要建立根基。就連海軍陸戰隊也只給陳英留了200人,自己帶走400人,老三帶走200人。
在和陳英一起看過船塢中已經改裝完畢後的幾艘軍艦,李鼎新這才放下心來,不光是裝備,連塗裝也改的面目全非,外表看去破破爛爛,到真象是海盜船來的,而在兩艘支隊旗艦上,還都安裝了新式觀測氣球,氣球就裝在望台後部,放出只需要半個小時,由軍艦牽引,下有吊籃,能搭載兩人。有了這種觀測氣球完全能夠看的更遠,發現敵人更早,在進入戰時,遠距炮擊時,上面搭載一名炮手可以進行測距,這樣就能更好的進行火炮校射,這樣一來,火炮的攻擊準確度恐怕上升了不止一籌。
這也是李鼎新沒辦法想出的辦法,現在還沒有什麼火控系統,海軍軍艦火炮的準確度是最大的問題,而不是威力,所以李鼎新想了這麼個法,可馬尾海戰時候基本上海戰就在兩三千米內進行的,自需不著拿東西,現在打的可是襲擾戰,要的就是站的高,看的遠,打的准,跑的快,所以這東西一下就上了船。
除了這個,李鼎新還加了一些小改進,將四艘船的船頭船尾都裝了幾盞馬燈,設定一些簡單的燈語,方面夜間聯絡。前文說過,這個時代晚上的時候,基本連船隻航行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更不用說海戰了,那麼襲擾晚上進行拿就是最好了,一個交通艇趁夜劃到錨地附近的軍艦附近,計算數據,然後用馬燈發出信號,這時候不管是炮擊還是魚雷,都能進行攻擊,效果不一定好,起碼讓自己的艦隊多出一種攻擊手段。
這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完了,李鼎新帶著三艘輔艦跟隨著兩個編隊的四艘軍艦進行了第一次行動,偷渡上島。
第五十七章
借著一些散布在台灣海峽的漁船傳回來的情報。
為了安全起見,艦隊還是選擇了一個更穩妥的路線,畢竟這次除了水師的四艘要執行任務的軍艦以外,還有三艘運艦,上面是李鼎新的海軍陸戰隊兩個連四百人,福州當地義勇子弟兵一個營頭八百人,還有福州綠營兩百人,學堂學兵一百人,勉強湊夠了一千五百人,算是李鼎新帶到台灣島的班底。還有就是給台灣島的部分援助,現在主要是一些軍火之類,封鎖的時間還短,缺醫少藥的弊端一時間還沒有看出來,這批緊急調撥的軍火就是為了讓李鼎新和劉銘傳兩人儘快穩定台灣局勢所用,據說除了法國人進攻以外,有部分原住民也藉機會鬧事,想要取得一定的權力和土地,意圖自治。
趁著夜色,七艘軍艦開出港口,在進入台灣海峽以前,艦隊還需要到平潭進行一次補給,在平潭,李鼎新將接收一大批從德國新運來的武器裝備和機器。這是李鼎新考慮到封鎖恐怕還會有很久,武器裝備會有損壞,彈藥需要自己裝填的情況,從平潭武器工廠借調的。
打仗,打的不就是後勤,雖說在李鼎新的記憶中,台灣島在後來沒有什麼大仗要打,可那會那麼準確呢?這彈藥能夠自己復裝,武器能夠自己維修也是好的。
再說,現在的子彈問題還好解決,不論是定製火藥,還是紙殼子彈,裝配起來只要有個技工師傅指導兩下就能搞定,拿就不必要再從福州走私偷運,又麻煩又不安全。不過槍械的故障率還是非常高的,所以李鼎新從這裡調走的槍枝足夠裝備三千人的部隊,有備無患嘛!
“直接轉向台南。”艦隊在平潭進行完補給以後,李鼎新命令道。去台南,李鼎新是早就已經考慮過的,劉銘傳現在在台北,並且在淡水抗擊的法人,台北府的權力早就已經被接管完畢,不說鐵板一塊,也差不太多,現在自己帶著一千五百人過去,只劉銘傳的一句話,恐怕什麼好東西都不剩下了。儘管劉銘傳劉大人也是一個抗擊侵略者的英雄人物,不過權力面前恐怕也不能免俗。其實李鼎新還是有自己的軍閥情結,沒辦法,把軍權放到別人手裡,那就是受制於人,這是歷史早就已經證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