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我們本能地猛然躍起,向著對面的岩石躥了過去。與此同時,我們腳下的岩石向下滑去。時光仿佛變慢了,我看見原本被我們踩在腳下的岩石離開了山體,像是從瀑布上滑下的扁舟一樣,帶著一股煙塵向山下的深坑衝去。
我們行動得及時,在山頂墜落的瞬間撲到了對面堅固的岩石上,雖然下半身像根麵條似的耷拉在岩石邊上,但好歹我們的手緊緊攀住了旁邊的岩石。二捶動作最敏捷,用腿蹬住腳邊的石縫,雙臂一較勁,身子就躍到了上面。他首先伸手將身旁的福貴叔拉了上去,然後二人又分別將我和林海燕拉了上去。
我們大眼瞪小眼,全部是一臉的驚慌,到了此刻我們的心中俱都五味雜陳,在死亡的邊緣走了幾遭之後,感覺活著實在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我們還沒來得及從地上站起來,整座天台山忽然又晃動起來,我們緊張得立刻抓住周圍凸起的岩石。我忽然看見在山下的深坑中,有一匹寬大的紅綢刷地一下飄了過去,我心中一驚,這深坑裡哪來的綢緞?我瞪大眼睛再次看去,發現紅綢再次在深坑中晃動起來,可是當我看清這匹“紅綢”的真身後,立刻驚駭地叫了出來:“忨……忨祟!”
實在難以想像,這匹巨大的“紅綢”竟然只是一隻忨祟的尾巴!
聽我說出忨祟二字,其他人也向深坑望去,看到那根紅色巨尾後,也都驚恐的張大了嘴巴。實在是太可怕了,光尾巴就如同一座橫跨江面的大橋,它的身體得有多大呢?
難道我們在白石嶺的山洞中聽到的吼叫聲,就是出自於這隻忨祟?可是這地面之下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生物存活呢?山洞中的小忨祟在死的時候曾經慘嚎一聲,莫非就是在向這隻巨大的忨祟傳遞求救的訊息?而這令山河為之變色的地震,也許都只是因為巨型忨祟晃動身體而引發的。
不容我們多想,因為接下來我們身邊的岩石又開始塌陷。這一次我們再不敢磨蹭,沒命地向著山下的余家寨衝去。一路上我們的腿就像是上了發條一樣快速而機械地挪動著,一直跑到余家寨才停下來。
說來也怪,在白石嶺和天台山相交的地方,地震的強度簡直可以用天塌地陷來形容,可這余家寨竟然完好無損,連一棟房子、一棵大樹都沒有倒,顯然地震並未波及到這裡。我們心裡放鬆下來,照這樣看,蒿嶺村應該也沒有受到影響。
寨子裡的人都說只聽到山後傳來轟隆之聲,並未感到地面有晃動,見我們從山後奔來,紛紛圍上來詢問。我們早已是全身虛脫,這一放鬆,全都靠在地上暈了過去。
我們在余家寨打過井,這裡的人對我們還算熟悉,見我們身上都受了傷,便安排衛生隊的醫生給我們進行了包紮。
一天之後,我們從昏睡中醒來,我只覺得全身上下像是散了架一樣,渾身肌肉酸痛。經過商量之後,我們決定立刻回蒿嶺村。我們離開村子已久,再不回去恐怕村子裡就要發動人來找我們了,到時候這一切事情我們怕是很難解釋清楚。
就這樣,我們四人回到了蒿嶺村,果然,蒿嶺村也沒有受到地震的影響。我本來十分擔心生產隊長會質問我們這些日子去了哪裡。然而天台山發生地震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村子裡,村子裡的人紛紛去看地震後的那個深坑。生產隊長也無暇再顧及我們,開始忙著督促大夥完成新的任務。
我問過許多去看深坑的人,問他們是否在深坑中看到了一匹像是紅綢一樣的東西,然而那些人全都莫名其妙地看著我,搖著頭說,那深坑下除了泥土就是石頭,哪裡有什麼紅綢。
我不禁又開始懷疑,我們在天台山上是否真的看見了那紅色巨尾。如果是真的,那隻巨型忨祟又去了哪裡?
若干年後,我偶然在《山海經》中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東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鰲背負之山也,浮游海內,不紀經年。”
難道天台山下真的居住著巨獸?只是這隻巨獸並不像《山海經》中所說的那樣是一隻神鰲,而是一隻巨大的忨祟?
後來城裡來了一批地震專家來研究天台山地震的原因。他們動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卻沒有絲毫收穫。讓我感到奇怪的是,他們既沒能查出地震的原因,也沒有發現六趾人和忨祟的遺蹟,整件事最後無果而終。
六趾人和忨祟都在這次地震中神秘地消失了,它們的出現和消失都像是一個謎。而整件事從頭至尾只有我們打井隊的四個人知道,也只有我們四個人經歷了。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我們不可能將這次詭異的經歷告訴任何人,因為那樣很可能會被扣上製造恐慌、反科學的帽子,甚至會被定位成階級敵人。於是我們四人決定將這一切深深埋在心底,不再輕易啟封。
兩天之後,我們身上的傷勢都好得七七八八了,只是林海燕的精神狀態仍不穩定。生產隊長向我們詢問林海燕發病的原因,我們一時之間也找不到合適的解釋,只好推說可能是被困在井底之時受到驚嚇而產生的後遺症。
生產隊長不敢耽誤,立刻向上級作了匯報,很快上面便進行了批示,立刻送林海燕回城接受治療。
在當時,被派往農村的知識青年,只有在身體突發重大疾病的情況下才會被允許返城。林海燕被送回了城,而我卻還要待在蒿嶺村繼續我的知青生活。我並不害怕農村生活中的勞苦,只是身邊忽然少了林海燕的身影,我的心像是一下子被掏空了一般,十分不適應。
我們行動得及時,在山頂墜落的瞬間撲到了對面堅固的岩石上,雖然下半身像根麵條似的耷拉在岩石邊上,但好歹我們的手緊緊攀住了旁邊的岩石。二捶動作最敏捷,用腿蹬住腳邊的石縫,雙臂一較勁,身子就躍到了上面。他首先伸手將身旁的福貴叔拉了上去,然後二人又分別將我和林海燕拉了上去。
我們大眼瞪小眼,全部是一臉的驚慌,到了此刻我們的心中俱都五味雜陳,在死亡的邊緣走了幾遭之後,感覺活著實在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我們還沒來得及從地上站起來,整座天台山忽然又晃動起來,我們緊張得立刻抓住周圍凸起的岩石。我忽然看見在山下的深坑中,有一匹寬大的紅綢刷地一下飄了過去,我心中一驚,這深坑裡哪來的綢緞?我瞪大眼睛再次看去,發現紅綢再次在深坑中晃動起來,可是當我看清這匹“紅綢”的真身後,立刻驚駭地叫了出來:“忨……忨祟!”
實在難以想像,這匹巨大的“紅綢”竟然只是一隻忨祟的尾巴!
聽我說出忨祟二字,其他人也向深坑望去,看到那根紅色巨尾後,也都驚恐的張大了嘴巴。實在是太可怕了,光尾巴就如同一座橫跨江面的大橋,它的身體得有多大呢?
難道我們在白石嶺的山洞中聽到的吼叫聲,就是出自於這隻忨祟?可是這地面之下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生物存活呢?山洞中的小忨祟在死的時候曾經慘嚎一聲,莫非就是在向這隻巨大的忨祟傳遞求救的訊息?而這令山河為之變色的地震,也許都只是因為巨型忨祟晃動身體而引發的。
不容我們多想,因為接下來我們身邊的岩石又開始塌陷。這一次我們再不敢磨蹭,沒命地向著山下的余家寨衝去。一路上我們的腿就像是上了發條一樣快速而機械地挪動著,一直跑到余家寨才停下來。
說來也怪,在白石嶺和天台山相交的地方,地震的強度簡直可以用天塌地陷來形容,可這余家寨竟然完好無損,連一棟房子、一棵大樹都沒有倒,顯然地震並未波及到這裡。我們心裡放鬆下來,照這樣看,蒿嶺村應該也沒有受到影響。
寨子裡的人都說只聽到山後傳來轟隆之聲,並未感到地面有晃動,見我們從山後奔來,紛紛圍上來詢問。我們早已是全身虛脫,這一放鬆,全都靠在地上暈了過去。
我們在余家寨打過井,這裡的人對我們還算熟悉,見我們身上都受了傷,便安排衛生隊的醫生給我們進行了包紮。
一天之後,我們從昏睡中醒來,我只覺得全身上下像是散了架一樣,渾身肌肉酸痛。經過商量之後,我們決定立刻回蒿嶺村。我們離開村子已久,再不回去恐怕村子裡就要發動人來找我們了,到時候這一切事情我們怕是很難解釋清楚。
就這樣,我們四人回到了蒿嶺村,果然,蒿嶺村也沒有受到地震的影響。我本來十分擔心生產隊長會質問我們這些日子去了哪裡。然而天台山發生地震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村子裡,村子裡的人紛紛去看地震後的那個深坑。生產隊長也無暇再顧及我們,開始忙著督促大夥完成新的任務。
我問過許多去看深坑的人,問他們是否在深坑中看到了一匹像是紅綢一樣的東西,然而那些人全都莫名其妙地看著我,搖著頭說,那深坑下除了泥土就是石頭,哪裡有什麼紅綢。
我不禁又開始懷疑,我們在天台山上是否真的看見了那紅色巨尾。如果是真的,那隻巨型忨祟又去了哪裡?
若干年後,我偶然在《山海經》中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東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鰲背負之山也,浮游海內,不紀經年。”
難道天台山下真的居住著巨獸?只是這隻巨獸並不像《山海經》中所說的那樣是一隻神鰲,而是一隻巨大的忨祟?
後來城裡來了一批地震專家來研究天台山地震的原因。他們動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卻沒有絲毫收穫。讓我感到奇怪的是,他們既沒能查出地震的原因,也沒有發現六趾人和忨祟的遺蹟,整件事最後無果而終。
六趾人和忨祟都在這次地震中神秘地消失了,它們的出現和消失都像是一個謎。而整件事從頭至尾只有我們打井隊的四個人知道,也只有我們四個人經歷了。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我們不可能將這次詭異的經歷告訴任何人,因為那樣很可能會被扣上製造恐慌、反科學的帽子,甚至會被定位成階級敵人。於是我們四人決定將這一切深深埋在心底,不再輕易啟封。
兩天之後,我們身上的傷勢都好得七七八八了,只是林海燕的精神狀態仍不穩定。生產隊長向我們詢問林海燕發病的原因,我們一時之間也找不到合適的解釋,只好推說可能是被困在井底之時受到驚嚇而產生的後遺症。
生產隊長不敢耽誤,立刻向上級作了匯報,很快上面便進行了批示,立刻送林海燕回城接受治療。
在當時,被派往農村的知識青年,只有在身體突發重大疾病的情況下才會被允許返城。林海燕被送回了城,而我卻還要待在蒿嶺村繼續我的知青生活。我並不害怕農村生活中的勞苦,只是身邊忽然少了林海燕的身影,我的心像是一下子被掏空了一般,十分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