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頁
二十幾里路。而且還有混泥土澆築的馬路,所以陸衛只花了半個小時就達到了廬州城外。此時流民軍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攻城,張獻忠等人已經決定今天再拿不下來就另外尋找一個目標。不過他們現在發現這裡比陝西、河南有油水多了,所以決定繼續在南直隸晃蕩。
張獻忠幾人還在為下一個目標應該選擇哪兒時,接到報告說南邊來了一支軍隊,看旗號是官軍,不過軍服跟以前見過的官軍又不相同。等到他們聽到說對方只有幾千人,還有許多馬車時,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這無怪乎他們這麼高興。要知道他們現在可是有十萬多人,之前遇到幾萬人的官軍也所向披靡。現在對方只有五千人,在他們眼中只是一盤菜而已。只不過這支有著馬車的官軍是一盤迴鍋肉,而不是以前那些素炒白菜。幾個流民軍將領差點兒為爭奪去迎戰這支官軍的“肥差”而打起來。最後還是張獻忠的義子孫可望獲得了這個“肥差”。
孫可望這次派出了自己全部的精銳部隊。一來希望能夠迅速擊敗這支官軍,以此彰顯自己的領軍能力;二來也希望能夠儘可能多地繳獲官軍的物資。跟官軍打了這麼多年,他們對官軍逃跑的本事很是佩服。當然了,其實他們這門功夫練得也不差,只是近幾年他們很少再使了。
既然是精銳,當然也就有騎兵,只是數量上不多,只有五百多人。這還是因為他是張獻忠的義子,手下才有這麼多騎兵。其餘的六千多人也都配有鐵製兵器,軍官們還有皮甲等防具。從裝備上來說比許多官軍都要強得多。而且年紀都不大,全都是青壯。在以前的多次戰鬥中都表現得很好。
雖然農民軍大都是文盲,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積累戰鬥經驗,要不怎麼說戰場才是最好的訓練場哪。就像這次,孫可望就沒有讓手下亂鬨鬨地往上沖,而是先讓步兵緩步逼近,騎兵則等步兵逼近到一定距離後才斜插向陸衛的側翼。
然後兩邊一起發起衝鋒,通常情況下官軍這時候就會發生騷動,因為保證正面就不能擋住側翼,擋住側翼就不能頂住正面。畢竟他們正面的人數就比官軍多了。而五百多騎所產生的衝擊力也不是一個五千人的軍陣可以輕易消化的。
可惜這次他們面對的軍隊不是他們以前遇到過的官軍,而陸衛的戰法更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這些陸衛隊員至少都有兩三年的軍齡了,不管是訓練還是裝備,都不是流民軍所能比擬的。雙方的戰鬥意志更是相差巨大。面對著逐漸逼近的流民軍,陸衛隊員們眼中只有堅定。
由於流民軍騎兵數量少(當然,這是相對於女真人和蒙古人來說的。就此事的大明官軍來說,流民軍此事的騎兵數量也不算少了),所以陸衛連車陣都沒有列。而是反常的把馬車放在了軍陣中間,人員都在四周守護。
當然了,四十門野戰炮也做好了準備,不過被人和車擋著,流民軍基本上看不清而已。或者說他們不知道這些看起來像火炮的東西是什麼。就算是火炮他們也不怕,跟官軍對戰多年,他們已經不再是害怕炮聲的菜鳥了。他們現在都知道只要避開炮口的方向就沒什麼問題了。
雖然按照孫可望的想法是想騎兵和步兵能夠同時向陸衛發動攻擊,不過別說這些軍兵平時沒怎麼訓練過,就算是專門訓練過,這個時代的部隊也不可能能在戰場配合得這麼好。所以最先逼近到陸衛軍陣兩百米距離的還是騎兵。也許是勝仗打得多了,所以這些騎兵看起來還真有點兒一往無前的架勢。
如果是他們以前遇到了那些官兵,看到他們這種架勢,可能軍陣都已經開始崩潰了。不過可惜他們遇到的是合興泰的陸衛部隊,雖然他們沒有上過真正的戰場,但是這些年嚴格的訓練以及強大的信心讓他們此時眼中還是只有堅定。
再說兩百米的距離還是挺遠的,至少五百多名騎兵在這個距離上還不能對人造成很大的壓力。如果此時衝鋒的是五千多騎兵,那情況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不過現實的情況只是五百騎不是。在軍官們的哨聲指令下,側面第一排的陸衛隊員們開始抬槍瞄準。
“噓~!”隨著一聲令下,兩百支火槍幾乎同時開火。開完槍的隊員根本沒有猶豫,直接轉身回到了隊尾,開始裝填彈藥。第二排隊員緊跟著上前一步,舉槍、瞄準、射擊一氣呵成,然後也快速返回了隊尾。第三排隊員緊接著重複了第二排隊員的動作,這個三連射戰術動作才算完成。
選擇這個戰術動作當然是從對方的數量上來考慮的。要知道現在陸衛裝備的是泰興二型步槍,也就是前裝線膛槍。命中率可是比以前的滑膛槍高出許多,在不到兩百米的距離,以騎兵這麼大的目標來說,想脫靶都很難。近六百發子彈,至少也能擊中四百人以上。停下來只是想確認一下攻擊效果,以便確定後續戰術。浪費在護衛隊裡是非常可恥的行為。
實際結果比陸衛將領預料的還要好,還能站著發呆的騎兵只有稀稀拉拉幾十騎。“噓~!”早就等得不耐煩的第四排護衛隊員扣動了扳機,正在發呆的騎兵們也都陪著他們的戰友們悉數上路了。只有那些傷員的慘叫聲和傷馬的嘶叫聲還能證明他們幾秒鐘以前還活著。
當騎兵們被三下五除二直接撂倒的時候,正面的步兵們才衝到離陸衛軍陣三百多米的距離。前排的猛士們正準備開始大吼。這是他們的經驗,這樣既可以增加幾身的勇氣,還可以在氣勢上壓住對方。結果這句吼聲直接被騎兵們迅速而巨大的前後反差給嚇了回去,怎麼使勁兒也擠不出來了,一個個憋得臉通紅。
張獻忠幾人還在為下一個目標應該選擇哪兒時,接到報告說南邊來了一支軍隊,看旗號是官軍,不過軍服跟以前見過的官軍又不相同。等到他們聽到說對方只有幾千人,還有許多馬車時,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這無怪乎他們這麼高興。要知道他們現在可是有十萬多人,之前遇到幾萬人的官軍也所向披靡。現在對方只有五千人,在他們眼中只是一盤菜而已。只不過這支有著馬車的官軍是一盤迴鍋肉,而不是以前那些素炒白菜。幾個流民軍將領差點兒為爭奪去迎戰這支官軍的“肥差”而打起來。最後還是張獻忠的義子孫可望獲得了這個“肥差”。
孫可望這次派出了自己全部的精銳部隊。一來希望能夠迅速擊敗這支官軍,以此彰顯自己的領軍能力;二來也希望能夠儘可能多地繳獲官軍的物資。跟官軍打了這麼多年,他們對官軍逃跑的本事很是佩服。當然了,其實他們這門功夫練得也不差,只是近幾年他們很少再使了。
既然是精銳,當然也就有騎兵,只是數量上不多,只有五百多人。這還是因為他是張獻忠的義子,手下才有這麼多騎兵。其餘的六千多人也都配有鐵製兵器,軍官們還有皮甲等防具。從裝備上來說比許多官軍都要強得多。而且年紀都不大,全都是青壯。在以前的多次戰鬥中都表現得很好。
雖然農民軍大都是文盲,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積累戰鬥經驗,要不怎麼說戰場才是最好的訓練場哪。就像這次,孫可望就沒有讓手下亂鬨鬨地往上沖,而是先讓步兵緩步逼近,騎兵則等步兵逼近到一定距離後才斜插向陸衛的側翼。
然後兩邊一起發起衝鋒,通常情況下官軍這時候就會發生騷動,因為保證正面就不能擋住側翼,擋住側翼就不能頂住正面。畢竟他們正面的人數就比官軍多了。而五百多騎所產生的衝擊力也不是一個五千人的軍陣可以輕易消化的。
可惜這次他們面對的軍隊不是他們以前遇到過的官軍,而陸衛的戰法更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這些陸衛隊員至少都有兩三年的軍齡了,不管是訓練還是裝備,都不是流民軍所能比擬的。雙方的戰鬥意志更是相差巨大。面對著逐漸逼近的流民軍,陸衛隊員們眼中只有堅定。
由於流民軍騎兵數量少(當然,這是相對於女真人和蒙古人來說的。就此事的大明官軍來說,流民軍此事的騎兵數量也不算少了),所以陸衛連車陣都沒有列。而是反常的把馬車放在了軍陣中間,人員都在四周守護。
當然了,四十門野戰炮也做好了準備,不過被人和車擋著,流民軍基本上看不清而已。或者說他們不知道這些看起來像火炮的東西是什麼。就算是火炮他們也不怕,跟官軍對戰多年,他們已經不再是害怕炮聲的菜鳥了。他們現在都知道只要避開炮口的方向就沒什麼問題了。
雖然按照孫可望的想法是想騎兵和步兵能夠同時向陸衛發動攻擊,不過別說這些軍兵平時沒怎麼訓練過,就算是專門訓練過,這個時代的部隊也不可能能在戰場配合得這麼好。所以最先逼近到陸衛軍陣兩百米距離的還是騎兵。也許是勝仗打得多了,所以這些騎兵看起來還真有點兒一往無前的架勢。
如果是他們以前遇到了那些官兵,看到他們這種架勢,可能軍陣都已經開始崩潰了。不過可惜他們遇到的是合興泰的陸衛部隊,雖然他們沒有上過真正的戰場,但是這些年嚴格的訓練以及強大的信心讓他們此時眼中還是只有堅定。
再說兩百米的距離還是挺遠的,至少五百多名騎兵在這個距離上還不能對人造成很大的壓力。如果此時衝鋒的是五千多騎兵,那情況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不過現實的情況只是五百騎不是。在軍官們的哨聲指令下,側面第一排的陸衛隊員們開始抬槍瞄準。
“噓~!”隨著一聲令下,兩百支火槍幾乎同時開火。開完槍的隊員根本沒有猶豫,直接轉身回到了隊尾,開始裝填彈藥。第二排隊員緊跟著上前一步,舉槍、瞄準、射擊一氣呵成,然後也快速返回了隊尾。第三排隊員緊接著重複了第二排隊員的動作,這個三連射戰術動作才算完成。
選擇這個戰術動作當然是從對方的數量上來考慮的。要知道現在陸衛裝備的是泰興二型步槍,也就是前裝線膛槍。命中率可是比以前的滑膛槍高出許多,在不到兩百米的距離,以騎兵這麼大的目標來說,想脫靶都很難。近六百發子彈,至少也能擊中四百人以上。停下來只是想確認一下攻擊效果,以便確定後續戰術。浪費在護衛隊裡是非常可恥的行為。
實際結果比陸衛將領預料的還要好,還能站著發呆的騎兵只有稀稀拉拉幾十騎。“噓~!”早就等得不耐煩的第四排護衛隊員扣動了扳機,正在發呆的騎兵們也都陪著他們的戰友們悉數上路了。只有那些傷員的慘叫聲和傷馬的嘶叫聲還能證明他們幾秒鐘以前還活著。
當騎兵們被三下五除二直接撂倒的時候,正面的步兵們才衝到離陸衛軍陣三百多米的距離。前排的猛士們正準備開始大吼。這是他們的經驗,這樣既可以增加幾身的勇氣,還可以在氣勢上壓住對方。結果這句吼聲直接被騎兵們迅速而巨大的前後反差給嚇了回去,怎麼使勁兒也擠不出來了,一個個憋得臉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