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頁
李潛正在驚訝於虎賁軍的變化。一旁的李服慢悠悠地道:“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李潛仔細思忖了一番,立刻想起這是易經上的話。只是他仍舊想不明白,李服為何說這些。
李服見他疑惑,呵呵一笑,指了指面前的戰事。李潛仔細看了看眼前的情景,皺眉苦思了許久,還是沒想明白。
李服見狀,笑道:“此乃大衍之數的皮毛之用。比如適才的情形,兩軍對壘,如填滿的棋盤一般,雙方都沒有太多的迴旋餘地。而後,雙方廝殺,各有傷亡,填滿的棋盤便出現了空白。如此利用?這便是大衍之數的變化了。眼下的變化只是皮毛,等你想明白了便會知道,其實還有更多深奧的變化。記住,兵無常勢,水無長形。兵和水都一樣,要動起來才有威力,死搬一種戰法焉能不敗?”
李潛立刻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來一般,遍體生寒。自組織驛軍一來,他一直心中憋著勁,想將驛軍打造成虎賁軍那樣的強軍。起初看到李服指揮虎賁軍作戰,心中還有些不以為然,認為只要給他足夠的兵員、時間和財力,他也能訓練出一直不弱於虎賁軍的無敵騎兵。等虎賁軍第一次變化,他覺得這種變化雖然很難,卻也不是做不到。可看到現在虎賁軍的表現加上李服剛才那番話,李潛突然明白,自己即便有足夠的兵員、時間和財力,也趕不上虎賁軍,因為自己只是單純的訓練,而沒有指導思想和實戰的磨練。
想到這,李潛暗忖,看來自己太小看古人的智慧了,誰說多看了一千多年的歷史經驗就一定比古人優越?若換作自己指揮這場戰鬥,能做到李服這種效果嗎?答案很明顯,根本不可能!於是,李潛肅容,叉手道:“小侄受教了。”
李服微微一笑,並答話。而李潛也全神貫注的盯著戰事,試圖從中尋找出虎賁軍變化的規律,豐富自己。
這場戰鬥足足打了兩個時辰。占據先機的虎賁軍特別是在最後全面活起來以後,一隊對虎賁軍戰士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小刀,一點一點將看似強大的突厥人剝蔥皮一般剝下來,直到最後,突厥人只剩下不足八千人時,涼州、蘭州的聯軍以及接到集結命令的各支虎賁軍分隊沿著弱水河追來。
眼看著越來越多的敵人團團圍上,被分割開,龜縮在幾處狹窄區域內負隅頑抗的突厥人見大勢已去,立刻舉起了白旗請降。
第二一四章 瓜分戰功
對於突厥人的請降,李潛其實根本不願接受。突厥人有實力時便無比猖狂大肆劫掠中原。等被大楚痛扁一番,損失慘重後,要麼逃回草原舔著傷口,積蓄力量,等待機會再捲土重來。要麼就收了狼性,變成哈巴狗搖尾乞憐。李潛對這種有狼子野心又狡詐如狐的民族異常鄙視,按照他的想法,當將這些人全部殺的乾乾淨淨才好。
李服經驗豐富,想的要比李潛多的多。他考慮到涼州軍、蘭州軍雖然以及到來,但長途奔襲之後士卒已疲憊不堪難以再戰。而且連番大戰虎賁軍雖大勝,但自身損失也不小,若不答應突厥人的請降,逼急了突厥人,冒死猛攻,吃虧的還是最貼近突厥人的虎賁軍。所以,李服權衡片刻,決定接收突厥人的請降。
此戰,共斬殺突厥人兩萬三千餘人,俘虜八千餘人,繳獲戰馬三萬多匹。至此進犯大楚的十五萬突厥人僥倖逃脫的不足千人,其餘的不是被斬殺便是被俘虜,更給大楚奉送了戰馬十多萬匹。而大楚方面的損失也頗為慘重。西北百姓死傷二十多萬人,涼州軍死傷近四萬人,蘭州軍死傷近兩萬人,虎賁軍損失較小,也有一萬三千多人。
西北之戰就此落下帷幕。大楚大勝,悍然進犯的突厥人最終以慘敗收場。罪魁禍首屈力頡僥倖逃掉。不過,這場戰爭僅僅才是開始。屈力頡的膽大妄為,打開了被封印的戰爭魔鬼,將再次給大楚和突厥帶來了無盡的血雨腥風。安定了二十多年的大楚被草原狼狠狠咬了一口。雖然仗著身體強健,硬生生斷了草原狼的牙齒,但怒火終究不可能忍住,日後如何報復將是大楚朝堂討論的重大問題。
只是,這一切跟李潛無關。他現在要忙著瓜分戰果。作為游離於涼州軍、蘭州軍、虎賁軍三軍指揮體系之外,獨自開戰敵後抗戰的異類,他的行為令田廣不滿。不過,上官良輔、李服對他拍手稱道,同時公孫驁對他也頗為贊同。田廣雖然不滿,但畢竟,李潛身上的昭武校尉官銜可是他封賞的。李潛表現的出彩,他也跟著沾光。所以,田廣即便再腹黑,也只能努力露出讚許的笑容,大肆誇讚他。
於是,在三軍聯合上報的軍功上,李潛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各軍推薦的人選。虎賁軍推薦的是李服。理由嘛,自然是以一萬五千之師,擊敗三萬餘突厥大軍。涼州軍推薦的是謝慎思,理由當然是力保肅州不失,為及時奪回金山關,斷掉突厥退路立下汗馬功勞。客場作戰的蘭州軍推薦了韓千城。雖然韓千城也立下了不少功勞不足,但與後面幾人相比,實在難以排在這個位置,不過,人家蘭州軍怎麼也是前來支援的,總得給個面子。後面便是牛弼了,這個不消說。個人斬獲最多,生擒了仆骨部的俟斤,他排在這個位置都有些委屈了。然後才是馬真、馬三奎、謝志成、曹元炳、趙振國、陳芳、段達、上官行之、馮無懼等人。
李潛仔細思忖了一番,立刻想起這是易經上的話。只是他仍舊想不明白,李服為何說這些。
李服見他疑惑,呵呵一笑,指了指面前的戰事。李潛仔細看了看眼前的情景,皺眉苦思了許久,還是沒想明白。
李服見狀,笑道:“此乃大衍之數的皮毛之用。比如適才的情形,兩軍對壘,如填滿的棋盤一般,雙方都沒有太多的迴旋餘地。而後,雙方廝殺,各有傷亡,填滿的棋盤便出現了空白。如此利用?這便是大衍之數的變化了。眼下的變化只是皮毛,等你想明白了便會知道,其實還有更多深奧的變化。記住,兵無常勢,水無長形。兵和水都一樣,要動起來才有威力,死搬一種戰法焉能不敗?”
李潛立刻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來一般,遍體生寒。自組織驛軍一來,他一直心中憋著勁,想將驛軍打造成虎賁軍那樣的強軍。起初看到李服指揮虎賁軍作戰,心中還有些不以為然,認為只要給他足夠的兵員、時間和財力,他也能訓練出一直不弱於虎賁軍的無敵騎兵。等虎賁軍第一次變化,他覺得這種變化雖然很難,卻也不是做不到。可看到現在虎賁軍的表現加上李服剛才那番話,李潛突然明白,自己即便有足夠的兵員、時間和財力,也趕不上虎賁軍,因為自己只是單純的訓練,而沒有指導思想和實戰的磨練。
想到這,李潛暗忖,看來自己太小看古人的智慧了,誰說多看了一千多年的歷史經驗就一定比古人優越?若換作自己指揮這場戰鬥,能做到李服這種效果嗎?答案很明顯,根本不可能!於是,李潛肅容,叉手道:“小侄受教了。”
李服微微一笑,並答話。而李潛也全神貫注的盯著戰事,試圖從中尋找出虎賁軍變化的規律,豐富自己。
這場戰鬥足足打了兩個時辰。占據先機的虎賁軍特別是在最後全面活起來以後,一隊對虎賁軍戰士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小刀,一點一點將看似強大的突厥人剝蔥皮一般剝下來,直到最後,突厥人只剩下不足八千人時,涼州、蘭州的聯軍以及接到集結命令的各支虎賁軍分隊沿著弱水河追來。
眼看著越來越多的敵人團團圍上,被分割開,龜縮在幾處狹窄區域內負隅頑抗的突厥人見大勢已去,立刻舉起了白旗請降。
第二一四章 瓜分戰功
對於突厥人的請降,李潛其實根本不願接受。突厥人有實力時便無比猖狂大肆劫掠中原。等被大楚痛扁一番,損失慘重後,要麼逃回草原舔著傷口,積蓄力量,等待機會再捲土重來。要麼就收了狼性,變成哈巴狗搖尾乞憐。李潛對這種有狼子野心又狡詐如狐的民族異常鄙視,按照他的想法,當將這些人全部殺的乾乾淨淨才好。
李服經驗豐富,想的要比李潛多的多。他考慮到涼州軍、蘭州軍雖然以及到來,但長途奔襲之後士卒已疲憊不堪難以再戰。而且連番大戰虎賁軍雖大勝,但自身損失也不小,若不答應突厥人的請降,逼急了突厥人,冒死猛攻,吃虧的還是最貼近突厥人的虎賁軍。所以,李服權衡片刻,決定接收突厥人的請降。
此戰,共斬殺突厥人兩萬三千餘人,俘虜八千餘人,繳獲戰馬三萬多匹。至此進犯大楚的十五萬突厥人僥倖逃脫的不足千人,其餘的不是被斬殺便是被俘虜,更給大楚奉送了戰馬十多萬匹。而大楚方面的損失也頗為慘重。西北百姓死傷二十多萬人,涼州軍死傷近四萬人,蘭州軍死傷近兩萬人,虎賁軍損失較小,也有一萬三千多人。
西北之戰就此落下帷幕。大楚大勝,悍然進犯的突厥人最終以慘敗收場。罪魁禍首屈力頡僥倖逃掉。不過,這場戰爭僅僅才是開始。屈力頡的膽大妄為,打開了被封印的戰爭魔鬼,將再次給大楚和突厥帶來了無盡的血雨腥風。安定了二十多年的大楚被草原狼狠狠咬了一口。雖然仗著身體強健,硬生生斷了草原狼的牙齒,但怒火終究不可能忍住,日後如何報復將是大楚朝堂討論的重大問題。
只是,這一切跟李潛無關。他現在要忙著瓜分戰果。作為游離於涼州軍、蘭州軍、虎賁軍三軍指揮體系之外,獨自開戰敵後抗戰的異類,他的行為令田廣不滿。不過,上官良輔、李服對他拍手稱道,同時公孫驁對他也頗為贊同。田廣雖然不滿,但畢竟,李潛身上的昭武校尉官銜可是他封賞的。李潛表現的出彩,他也跟著沾光。所以,田廣即便再腹黑,也只能努力露出讚許的笑容,大肆誇讚他。
於是,在三軍聯合上報的軍功上,李潛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各軍推薦的人選。虎賁軍推薦的是李服。理由嘛,自然是以一萬五千之師,擊敗三萬餘突厥大軍。涼州軍推薦的是謝慎思,理由當然是力保肅州不失,為及時奪回金山關,斷掉突厥退路立下汗馬功勞。客場作戰的蘭州軍推薦了韓千城。雖然韓千城也立下了不少功勞不足,但與後面幾人相比,實在難以排在這個位置,不過,人家蘭州軍怎麼也是前來支援的,總得給個面子。後面便是牛弼了,這個不消說。個人斬獲最多,生擒了仆骨部的俟斤,他排在這個位置都有些委屈了。然後才是馬真、馬三奎、謝志成、曹元炳、趙振國、陳芳、段達、上官行之、馮無懼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