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刻,殿內的皇帝正鼾聲如雷。

  而殿外一個人影都沒有。宮裡的值班官員和衛兵們平時就很害怕在皇帝身邊當值,今夜一見皇帝爛醉如泥,如逢大赦,個個溜得不見蹤影。身為禁軍將領的王敬則也故意早早離開了仁壽殿。

  這是一個絕好的下手機會。

  楊玉夫的手心裡沁出了細密的汗珠。

  雖然已經無數次地模擬過今晚的行動,但事到臨頭,楊玉夫還是有一些緊張。

  楊萬年悄悄走到他身邊。

  兩人對視了一眼。

  四隻瞳仁里跳動著同一個字——殺!

  楊玉夫與楊萬年一起站在皇帝的床前,看著熟睡中的皇帝劉昱那張安詳的面孔。

  其實這還只是一張孩子的面孔。

  但只要他張開眼睛,他的臉就會在一瞬間變得猙獰可怖。

  楊玉夫與楊萬年沒有絲毫猶豫,輕輕抽出皇帝壓在枕頭下的那把防身刀。

  楊玉夫的手高高舉起。

  寒光閃過,劉宋王朝實際上到此結束了。

  接下去實際上是齊王蕭道成的時代。

  再往後就是蕭齊王朝的時代。

  砍下劉昱的腦袋後,楊玉夫以皇帝的名義叫醒了住在殿前兩廂的那些樂工和歌伎,讓他們大肆奏樂演唱,製造皇帝未死的假象。陳奉伯把頭顱藏在袖中,跟往常一樣來到承明門,命令守衛開門,宣稱皇帝要出宮,然後把人頭交給了等在外面的王敬則。

  王敬則火速趕到領軍府,大聲叫門。蕭道成擔心有詐不敢開門。王敬則就把人頭從牆上擲了進去。蕭道成命人用水洗淨,一看果然是劉昱的腦袋,大喜過望,立刻穿上戎裝拍馬進宮。到了承明門外,王敬則一邊高喊皇帝回宮,一邊用刀柄堵在宮門的窺視孔上。

  宮門開了。

  平時皇帝回宮,宮門守衛都嚇得不敢抬頭,今日亦然。蕭道成一行順利地飛馳入宮。

  蕭道成徑直進入朝會大殿,殿中官員大為驚詫,一聽說皇帝已死,頓時大呼萬歲。

  七月初八清晨,蕭道成以太后的名義召集袁粲、褚淵和劉秉上殿。

  當朝四貴齊集一堂,準備決定帝國的未來。

  蕭道成對劉秉說:“這是你們劉家的事,你打算如何決定?”

  劉秉不吱聲。

  蕭道成的目光像一道銳利的閃電逼視著他。

  五 誰贏得這場戰爭,誰就贏得天下(2)

  劉秉不寒而慄,只好開口說:“尚書的事務我可以對付,軍事上則由領軍全權負責。”

  蕭道成把目光轉向袁粲,表示要把軍權讓給他,袁粲連連大呼不敢當。

  主角在唱白臉,王敬則這個配角當然就唱起了黑臉。他拔出佩刀,一躍而起,大聲說:“天下事都要由蕭公決定,敢有開口說一句的,血染敬則刀!”說完就要求蕭道成馬上即皇帝位。然後又補充了一句:“做大事須趁熱打鐵,看誰再敢多言!?”

  蕭道成一臉正色,呵斥道:“你這是不明事理!”

  袁粲剛想開口,王敬則又大喝了幾聲,袁粲只好把話生生吞進了肚子裡。

  一直沉默不語的褚淵看此情勢,知道“四貴”已經成為歷史了,眼下只有“一貴”,於是說:“沒有蕭公事情就不能解決。”然後取過議案讓蕭道成決定。

  蕭道成長嘆了一聲,說:“既然你們都不肯任事,我也就不好推辭了。”然後簽署了議案,命人準備法駕,到東府迎立安成王劉淮。

  蕭道成站起來,給王敬則使了個眼色,隨後大踏步朝殿外走去。

  袁粲和劉秉準備跟上他,卻被王敬則那把明晃晃的長刀擋住了去路。直到蕭道成消失在他們的視線中,王敬則才給他們讓出了一條道。

  劉秉垂頭喪氣地出宮後,在路上碰見了堂弟劉韞。劉韞非常納悶:這種時候當朝的輔政大臣居然在街上溜達!?

  劉韞大聲問劉秉:“今天的事不是由大哥總負責嗎?”

  劉秉說:“我們已經讓給領軍了。”

  劉韞一聽,猛捶著自己的胸脯:“大哥身上難道沒有一絲血性了嗎!?今年咱們全要被滅族了!”

  元徽五年(477)七月十一日,年僅十一歲的安成王劉淮即皇帝位,改元升明,大赦天下。是為宋順帝。

  七月十五日,蕭道成任司空、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總攬軍政大權。

  褚淵依附蕭道成。袁粲和劉秉拱手讓權,掛著名義職務,成為新政權的點綴品。

  從這一天開始,劉宋王朝名存實亡。

  幼主即位,蕭氏當權,有一個人當即怒髮衝冠。

  他就是沈攸之。

  沈攸之多年來一直把天下視為囊中之物,所以不急不躁。他絕對沒想到名望和地位一直在自己之下的蕭道成居然搶先登上了權力的巔峰。

  只要再往前走半步,天下便是他蕭道成的。

  沈攸之生出了空前的危機感。左右也力勸他起兵。可是沈攸之投鼠忌器,因為還有一個兒子沈元琰在建康任司徒左長史。他不得不強抑怒火,上表向蕭道成表示祝賀。

  數日後,兒子沈元琰從朝中歸來。

  沈攸之想:是時候了。

  與此同時,早早就安插在沈攸之身邊的那顆釘子、雍州刺史張敬兒懷疑沈攸之即將起兵,就向沈攸之的司馬陳攘兵試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