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其次,設若真的需要互換人質,黃回提出的條件也是不對等的。他和張敬兒無非只是兩個中下級軍官,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憑什麼換王爺的兩個兒子?
所以,如果是智商正常的人,絕對不會答應這筆荒唐的交易。
可問題是劉休范偏偏答應了。
由此可見,劉休范要從一位智障人士成長為天子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
劉休范聽從了黃回的建議,高高興興地把兩個兒子劉德宣和劉德嗣送到了蕭道成的鍘刀下。蕭道成一聲令下,劉休范的兩個兒子就變成了兩縷冤魂。
隨後,劉休范把張敬兒和黃回帶回軍營,並請進了自己的大帳中。左右親信極力勸阻,可劉休范不聽。
非但如此,劉休范還請他們喝酒。
而且他第一個先把自己給灌醉了。
黃回看見這個可愛的王爺很快就把臉蛋喝得紅撲撲的,給張敬兒使了個眼色。張敬兒猛撲上去,奪下劉休范的佩刀,一下就把人頭砍了下來。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桂陽王劉休范用自己的一生為老子的這句名言做出了圓滿的詮釋。
他用大半生實踐了後半句,又用生命的最後一小段實踐了前半句。
張敬兒和黃回將劉休范的首級帶回了軍營。蕭道成立刻命部將陳靈寶將首級送進建康。陳靈寶走到半路碰上了劉休范的軍隊,情急之下把頭丟進路邊的水塘中,飛奔進入建康城,一路高喊:“叛亂已平!”
可他把那顆寶貴的腦袋丟了。無憑無據,沒人相信他。
劉休范的部下也沒人知道他已被殺。部將杜黑騾仍然埋頭猛攻新亭,手下的敢死隊數十人突破東門,一路殺到蕭道成的作戰指揮部(射堂)。蕭道成翻身上馬,率左右親兵迎戰,總算將其擊退。
這場攻防戰從早晨打到了傍晚,又從傍晚打到了第二天天亮,飛矢滾石,一刻未停。深夜時分又下起大雨,鼓點和號令都聽不清楚了。將士們各自為戰,整整一天一夜沒有吃飯,也沒有睡覺。城內人喊馬嘶,情勢混亂。蕭道成親自坐鎮指揮,接二連三發出嚴厲的軍令,才算穩住了局勢。
分兵襲擊建康的丁文豪部擊潰了城外的守軍,一路打到了朱雀門。杜黑騾久攻新亭不下,聞知丁文豪已兵臨建康城下,便率部直奔朱雀門。建康守軍怯戰,朝廷內外驚恐,路人紛紛傳言城門已被攻破,石頭城和新亭也已陷落。皇宮內,太后拉著小皇帝的手,眼淚汪汪地說:“天下敗了!”
五月二十四日,褚淵的弟弟、撫軍長史褚澄打開東府門,中書舍人孫千齡打開承明門,杜黑騾和丁文豪率部長驅直入。皇宮中一片恐慌。其時府庫金錢已經枯竭,太后和太妃們只好拿出宮中的金銀器物來犒賞士兵,但士兵們已鬥志全無。
不久,丁文豪的部下風聞劉休范已死,都想撤兵,丁文豪大怒,厲聲叫道:“難道我就不能獨定天下嗎!?”
典簽許公輿極力封鎖劉休范已死的消息,並揚言桂陽王已進駐新亭。城外的百姓和士兵不明真相,數千人聚集到新亭城下,投遞名片,要向桂陽王投降。蕭道成搖頭苦笑,燒掉名片,登上北門向眾人宣布:“劉休范父子昨日已被殺,屍體就在南岡下。我是平南將軍蕭道成,諸位看清楚了!我已將諸位名片燒毀,請大家不要憂慮害怕!”
隨後蕭道成即刻派遣部將陳顯達、張敬兒等人從承明門進入保衛皇宮。尚書令袁粲激動地說:“今寇賊已逼近目前,然而眾心消沉離散,我愧對先帝的囑託,不能綏靖國家,請讓我與諸君一起為社稷而戰死!”說完披甲上馬,與陳顯達、張敬兒等人率部和杜黑騾、丁文豪的軍隊在城裡展開巷戰。
這場激烈的巷戰整整打了兩天兩夜。
陳顯達在戰鬥中被箭射穿了一隻眼睛。
二 棟樑是怎樣煉成的(4)
五月二十六日,張敬兒等人終於在宣陽門斬殺了杜黑騾和丁文豪,並進占東府。劉休范的軍隊群龍無首,逐漸被平定。
同日,蕭道成集合軍隊凱旋歸來,浩浩蕩蕩地開進建康城。百姓紛紛駐足圍觀,嘴裡嘖嘖稱嘆:“保全國家者,此公也!”
五月二十七日,朝廷宣布解除戒嚴,大赦天下。
桂陽王劉休范的這場軍事政變,從發動到被徹底平息,前後僅十天。
這場平叛戰役塑造了一位力挽狂瀾的英雄——蕭道成。
上至太后皇帝、公卿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兵丁士卒,無不對其感激涕零、崇敬不已。
一個眾望所歸的帝國棟樑就這麼煉成了。
短短五年之後劉宋帝國的轟然崩塌,在此就已埋下了伏筆。
三 兩個軍事強人(1)
元徽二年(474)六月初一,平南將軍蕭道成升任中領軍、南兗州刺史,留守建康,與袁粲、褚淵、劉秉每日輪值裁決政事,號稱“四貴”。
桂陽王劉休范當時起兵之前,唯恐沈攸之抄他的後路,就寫了一封密函給他,信封上特意寫著“沈丞相”三個大字,表示一旦奪取天下便要與他共富貴之意。可愛的王爺以為開一張“丞相”的空頭支票就能夠穩住沈攸之這個強人,簡直是做夢!
沈攸之一接到密函,連拆都懶得拆就把信使捆起來交給了朝廷。隨後對左右說:“桂陽王一定會宣稱我響應他的舉動,如果我沒有勤王之舉,勢必加深朝野對我的懷疑。”於是立即聯絡附近數州的刺史發兵直搗劉休范的老巢潯陽。
所以,如果是智商正常的人,絕對不會答應這筆荒唐的交易。
可問題是劉休范偏偏答應了。
由此可見,劉休范要從一位智障人士成長為天子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
劉休范聽從了黃回的建議,高高興興地把兩個兒子劉德宣和劉德嗣送到了蕭道成的鍘刀下。蕭道成一聲令下,劉休范的兩個兒子就變成了兩縷冤魂。
隨後,劉休范把張敬兒和黃回帶回軍營,並請進了自己的大帳中。左右親信極力勸阻,可劉休范不聽。
非但如此,劉休范還請他們喝酒。
而且他第一個先把自己給灌醉了。
黃回看見這個可愛的王爺很快就把臉蛋喝得紅撲撲的,給張敬兒使了個眼色。張敬兒猛撲上去,奪下劉休范的佩刀,一下就把人頭砍了下來。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桂陽王劉休范用自己的一生為老子的這句名言做出了圓滿的詮釋。
他用大半生實踐了後半句,又用生命的最後一小段實踐了前半句。
張敬兒和黃回將劉休范的首級帶回了軍營。蕭道成立刻命部將陳靈寶將首級送進建康。陳靈寶走到半路碰上了劉休范的軍隊,情急之下把頭丟進路邊的水塘中,飛奔進入建康城,一路高喊:“叛亂已平!”
可他把那顆寶貴的腦袋丟了。無憑無據,沒人相信他。
劉休范的部下也沒人知道他已被殺。部將杜黑騾仍然埋頭猛攻新亭,手下的敢死隊數十人突破東門,一路殺到蕭道成的作戰指揮部(射堂)。蕭道成翻身上馬,率左右親兵迎戰,總算將其擊退。
這場攻防戰從早晨打到了傍晚,又從傍晚打到了第二天天亮,飛矢滾石,一刻未停。深夜時分又下起大雨,鼓點和號令都聽不清楚了。將士們各自為戰,整整一天一夜沒有吃飯,也沒有睡覺。城內人喊馬嘶,情勢混亂。蕭道成親自坐鎮指揮,接二連三發出嚴厲的軍令,才算穩住了局勢。
分兵襲擊建康的丁文豪部擊潰了城外的守軍,一路打到了朱雀門。杜黑騾久攻新亭不下,聞知丁文豪已兵臨建康城下,便率部直奔朱雀門。建康守軍怯戰,朝廷內外驚恐,路人紛紛傳言城門已被攻破,石頭城和新亭也已陷落。皇宮內,太后拉著小皇帝的手,眼淚汪汪地說:“天下敗了!”
五月二十四日,褚淵的弟弟、撫軍長史褚澄打開東府門,中書舍人孫千齡打開承明門,杜黑騾和丁文豪率部長驅直入。皇宮中一片恐慌。其時府庫金錢已經枯竭,太后和太妃們只好拿出宮中的金銀器物來犒賞士兵,但士兵們已鬥志全無。
不久,丁文豪的部下風聞劉休范已死,都想撤兵,丁文豪大怒,厲聲叫道:“難道我就不能獨定天下嗎!?”
典簽許公輿極力封鎖劉休范已死的消息,並揚言桂陽王已進駐新亭。城外的百姓和士兵不明真相,數千人聚集到新亭城下,投遞名片,要向桂陽王投降。蕭道成搖頭苦笑,燒掉名片,登上北門向眾人宣布:“劉休范父子昨日已被殺,屍體就在南岡下。我是平南將軍蕭道成,諸位看清楚了!我已將諸位名片燒毀,請大家不要憂慮害怕!”
隨後蕭道成即刻派遣部將陳顯達、張敬兒等人從承明門進入保衛皇宮。尚書令袁粲激動地說:“今寇賊已逼近目前,然而眾心消沉離散,我愧對先帝的囑託,不能綏靖國家,請讓我與諸君一起為社稷而戰死!”說完披甲上馬,與陳顯達、張敬兒等人率部和杜黑騾、丁文豪的軍隊在城裡展開巷戰。
這場激烈的巷戰整整打了兩天兩夜。
陳顯達在戰鬥中被箭射穿了一隻眼睛。
二 棟樑是怎樣煉成的(4)
五月二十六日,張敬兒等人終於在宣陽門斬殺了杜黑騾和丁文豪,並進占東府。劉休范的軍隊群龍無首,逐漸被平定。
同日,蕭道成集合軍隊凱旋歸來,浩浩蕩蕩地開進建康城。百姓紛紛駐足圍觀,嘴裡嘖嘖稱嘆:“保全國家者,此公也!”
五月二十七日,朝廷宣布解除戒嚴,大赦天下。
桂陽王劉休范的這場軍事政變,從發動到被徹底平息,前後僅十天。
這場平叛戰役塑造了一位力挽狂瀾的英雄——蕭道成。
上至太后皇帝、公卿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兵丁士卒,無不對其感激涕零、崇敬不已。
一個眾望所歸的帝國棟樑就這麼煉成了。
短短五年之後劉宋帝國的轟然崩塌,在此就已埋下了伏筆。
三 兩個軍事強人(1)
元徽二年(474)六月初一,平南將軍蕭道成升任中領軍、南兗州刺史,留守建康,與袁粲、褚淵、劉秉每日輪值裁決政事,號稱“四貴”。
桂陽王劉休范當時起兵之前,唯恐沈攸之抄他的後路,就寫了一封密函給他,信封上特意寫著“沈丞相”三個大字,表示一旦奪取天下便要與他共富貴之意。可愛的王爺以為開一張“丞相”的空頭支票就能夠穩住沈攸之這個強人,簡直是做夢!
沈攸之一接到密函,連拆都懶得拆就把信使捆起來交給了朝廷。隨後對左右說:“桂陽王一定會宣稱我響應他的舉動,如果我沒有勤王之舉,勢必加深朝野對我的懷疑。”於是立即聯絡附近數州的刺史發兵直搗劉休范的老巢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