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著審訊的開始不斷加碼,果然爆出來的罪案也越來越多。

  同時丁陽還讓人在民間不斷的擴大宣傳,儘可能的將佛門影響力降低下去。方法就是把天雄寺和其他寺廟和上門所做過的事情全都擴散出去。

  原本這些和尚都是方外中人,遼國權貴打擊少數單個目標的可能性或許有,大規模的對抗則從來沒有過。因此和尚們也是尊貴多年,不曾受過這個罪。

  僅僅只是稍稍動點真格的,就隨即哭爹喊娘慘叫連連。別說認下做過的罪孽,就連不是他們做的事情也願意認罪。

  別家貴族們雖然也有認為耶律乙辛牽連太廣,私底下也有各種議論的。

  但是從來沒有人敢於在明面上把這個意見提出來,甚至連表明態度都不願意。

  開玩笑,這可是八妙仙長的授意,誰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鐵定會被當成同黨辦掉。不管怎麼說,皇帝死亡都是重量級震撼事件了。

  在這個事件當中別說折幾個人,就是栽進去幾個家族都是隨隨便便。

  尤其丁陽當日所表現出來的逆天實力,完全讓人看見後再也沒有了逆反之心。

  御劍飛天呀!

  只是想想那種場面,再去面對丁陽的時候每個人都不自覺就降低了自家的身份地位,用一種仰望的態度來看待八妙仙長。

  即便看上去格外的和藹可親好說話,對待每個人都非常的謙遜有禮,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敢於接受這種姿態。

  人家畢竟是陸地神仙一流的人物,對人和顏悅色是禮貌,可若是你自己不識趣的話那就完全是作死了。

  因而丁陽越是謙遜有禮,這些人就更是畢恭畢敬。就連大遼皇帝駕崩這麼大的事情,居然也在丁陽的操持下絲毫沒有半點為難的接受了所公布出來的事實,基本上已經和本來面目完全無關了。

  丁陽為了釘死天雄寺和尚們的罪衍,基本上還原了當時的本來面目。包括眾多宮人和妃嬪們全都被皇帝帶領近衛所殺,趙惟一是天雄寺所指使的造謠者。

  按照他公布的版本,就是皇帝當日在皇宮內進行全面調查,想要查清楚有關皇后謠言來龍去脈。結果就查出來了真相,天雄寺指使趙惟一造謠。

  目的當然是為了一方面搞臭八妙仙長的名聲,另一方面則是對皇帝進行必要的抹黑。據說天雄寺已經準備好了讓皇帝黯然下台,另外推上去一個新皇帝的備案。

  這個事實剛公布出來,就引起了遼國內部的混亂。很多人都在猜測真相,和天雄寺勾結在一起想要謀反的貴族皇親究竟是誰?

  畢竟這個事情也不算新鮮,耶律洪基在位的期間又不是沒有人造反過。

  然而丁陽卻在這個事情上有些含混不清,並沒有特意指出來天雄寺的勾結者身份。

  爾後就是皇帝誅殺了趙惟一,並開始對皇宮各個寢宮發動清洗。短短時間內,血流成河。皇宮之內包括妃嬪在內,幾乎被他殺了個精光。

  這時候卻有刺客暴起發難,據說是之前偽裝成屍體躲過了前一波的屠殺。

  然後皇帝就被刺殺,而皇后驚嚇過度又傷心欲絕,隨即嘔血身亡。

  丁陽得到消息趕去的時候,刺客已經吞噬了毒藥自盡而死。為了幫皇帝報仇,八妙仙長這才指使魏王出馬,親自去剿除天雄寺這個幕後黑手。

  至於皇帝的親軍為什麼全都死了,自然是保護皇帝不利,又雙手沾滿了血腥。於是丁陽讓魏王派人盡數處死了事。

  這其中除了皇帝和皇后的具體細節經過了藝術加工和轉嫁,其餘基本上忠於事實。

  只是與此相關的活口全都沒有了,罪名又都栽給了天雄寺的和尚們。旁人就算是有懷疑,也只能是懷疑,拿不出任何證據。

  關鍵天雄寺也的確是非常的不乾淨,藏污納垢的事情多了去的。

  於是最終天雄寺的罪名就算是徹底被確定了下來,連帶其餘的佛寺都沒跑掉,基本標誌著大草原上一次巨大的宗教變革浪潮。

  影響大草原數百年的佛門影響力一時之間降到了最低程度,連帶著和尚們都沒有落下任何好名聲。

  第0372章 上路

  經過這次的大案,誰都明白遼國境內佛門影響力的削弱是短時間內無法彌補的了。

  獲益最多的人毫無疑問就是丁陽,對了,還有魏王耶律乙辛。

  雖然耶律洪基死後丁陽照例支持耶律浚登基稱帝,在他的干涉下幾乎沒有貴族們反對。

  耶律浚早在清寧十年,也就是6年前就被封為皇太子了。現在雖然只有13歲,可是登基稱帝沒有任何疑問。

  別說有丁陽在背後支持,就算只是按照常理也應該是他繼承皇位。

  魏王耶律乙辛雖然有心登台上位,可是想到皇后蕭觀音和丁陽之間的關係,就知道目前的局勢下不太可能成功。

  不過耶律浚畢竟年紀還小,就算登基成功了也肯定還是他耶律乙辛掌管朝政。

  趁著耶律洪基的暴斃,只需要明面上尊崇皇帝,實際上大權獨攬。一邊排除異己,一邊壯大自身實力。相信以他的權勢,用不了多久便能掌控遼國全部內外大權。

  到時候只需要耶律浚稍稍出點意外,那麼大遼的權位就必然會轉移到他這一支來。

  至於耶律浚出了意外,丁陽會不會有意見,魏王耶律乙辛認為問題不大。即便看在蕭觀音的面子上,暫時扶持了耶律浚登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