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第三卷 蕭牆之亂 第三十三節 烹小鮮
“朕知道了,既然闋特勤你有心,朕自然要成全於你。”望著坐在下首的闋特勤,明昭目光之中多了幾許讚許並柔和,點頭道。
“多謝偉大而仁慈的女皇陛下。“闋特勤方才提出了要在上京城學習中原文化的要求,本來他還有些害怕明昭不答應,此時得到明昭點頭同意,自是大喜,連忙起身,以突厥禮向明昭致敬。
“我大衛最高學府乃是太學,闋特勤你要學習中原文化,就入太學學習罷。”望著闋特勤,明昭心中不禁有些感嘆,當年封抱琴為樂平公主,送其出嫁突厥之時仿佛還在昨日,時光流轉,光陰飛逝。一轉眼,抱琴已經離開人世,而她的兒子,竟也那麼大了。
“是。”闋特勤再行一禮,在內侍的示意下躬身退出了萬春殿。殿內便只剩君紹真與安無忌侍立在側。
“定中。”明昭望向殿外,神色蒼然。
“臣在。”安無忌躬身應道。
“這事就煩勞你了。”明昭淡淡道:“樂平公主已經去了,闋特勤雖然是突厥人,但是咱們也不能虧待於他。”
“臣尊旨。請皇上放心。”其實這麼一件小事完全不必要勞動安無忌這個大衛宰相,至於明昭為什麼點名要安無忌來料理此事,在場的三人其實都是心知肚明的。
“嗯,無事你們也下去罷。”明昭有意無意的看了君紹真一眼,道:“朕也老了,不行了,料理不了那麼事了。好在真兒朗兒都長大了。”說了便微微一笑。
“母皇。”君紹真猶豫了一下,還是選擇把方才的事說出來,畢竟那事雖然被自己強力壓下去,但是鬧出的動靜絕對不小,母皇沒有理由不知道的,與其讓母皇來問,不如自己先說出來的好。
明昭靜靜的聽了君紹真的敘述,點了點頭,淡淡應了一句:“朕知道了。該如何做便如何去做罷。”說了也不理君紹真,逕自起身離開。
君紹真本以為將這事稟報於明昭,不管是責罰還是讚許,明昭總會有所表示。可是現在母皇竟然沒有半點表示,不知道對自己的行為是讚許還是反對。因此心中不免有些鬱郁,出了萬春殿之後也不說話,只悶悶的走著。與他同行的安無忌見他這番情態,心知他為何如此,不由出聲道:“殿下。”
“啊。”君紹真一呆之後方才反應過來,道:“安大人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安無忌微笑道:“只是想起昨夜讀書讀到的兩句話,覺得甚有道理,想說與殿下一聽,不知殿下有沒有興趣。”
“自當洗耳恭聽。”君紹真自然知道安無忌絕對不會說廢話,道。
“豈能事事順心,但求問心無愧。”安無忌淡淡道。
君紹真垂下了頭,隨即抬頭道:“多謝安大人,本王知道了。”
“兒臣見過母皇。”翌日早朝之後,明昭宣了君紹真至萬春殿覲見。
“真兒起來罷。”明昭微微抬手,道。
“是。”君紹真依命起身,恭聲道:“不知母皇召見兒臣,有什麼吩咐。”
明昭見他恭謹,微笑道:“不必如此了,朕叫你來其實也是為了家事。”
“母皇的意思是。”君紹真疑惑道。
“呵呵。”明昭輕聲一笑,道:“你也知道,永平鳳台選婿的日子快到了,這也是件大事,朕雖然交代了禮部和宗正寺去辦,但終究有些不放心,你身為兄長,這事也得管上一管,所以朕才叫你來。”
君紹真心中咯噔一響,昨日方才稟了那事上去,母皇雖然當時沒什麼反應,可是現在卻特特的交代自己這個閒差,難道是。君紹真心中念轉如電,外表卻半點不露,只是依舊以平常那副冷淡表情應道:“兒臣領旨。”
明昭見他應了,點頭微笑道:“你向來細心,這事交與你去辦,朕也放心了。朗兒最近事多,且按他那性子,也做不來這等繁雜之事。他那性子,還得好生磨練一下啊。”
正說話尖,華瑩卻行了進來,躬身道:“稟報皇上,二皇子求見。”
“哦。”明昭似乎心情不錯,先朝君紹真笑道:“說曹操,曹操就到。華瑩。”又吩咐華瑩道:“宣朗兒進來罷。”
“是。”華瑩一躬身退了出去,過不多時君紹朗便昂首闊步的行了進來。行到殿前,方才向明昭見禮,動作瀟灑好看:“兒臣給母皇請安。”
“罷了,起來吧。”明昭揮手道。
“是。”君紹朗也不拘束,隨即起身,又轉向侍立在一側的君紹真,躬身道:“大哥也在啊。”
“嗯。”君紹真冷冷的回應了一聲,不過他向來便是如此,明昭和君紹朗也不以為奇。
見禮已畢,倒是明昭先開的口:“朗兒過來,有什麼事麼。”
“回稟母皇。”明昭一開口,君紹朗立時便收攏了之前的嬉笑神色,正容道:“母皇讓兒臣負責改制之事已經有一段時日了,這段時間,兒臣並沒做出多少成績,還請母皇降罪。”
“朕又沒怪你,降什麼罪。這等改制之事,朕未登基之時也曾做過,確實難做。你不要急噪,慢慢來,不必太過著急。須知治大國如烹小鮮。”明昭給君紹朗吃定心丸。
“朕知道了,既然闋特勤你有心,朕自然要成全於你。”望著坐在下首的闋特勤,明昭目光之中多了幾許讚許並柔和,點頭道。
“多謝偉大而仁慈的女皇陛下。“闋特勤方才提出了要在上京城學習中原文化的要求,本來他還有些害怕明昭不答應,此時得到明昭點頭同意,自是大喜,連忙起身,以突厥禮向明昭致敬。
“我大衛最高學府乃是太學,闋特勤你要學習中原文化,就入太學學習罷。”望著闋特勤,明昭心中不禁有些感嘆,當年封抱琴為樂平公主,送其出嫁突厥之時仿佛還在昨日,時光流轉,光陰飛逝。一轉眼,抱琴已經離開人世,而她的兒子,竟也那麼大了。
“是。”闋特勤再行一禮,在內侍的示意下躬身退出了萬春殿。殿內便只剩君紹真與安無忌侍立在側。
“定中。”明昭望向殿外,神色蒼然。
“臣在。”安無忌躬身應道。
“這事就煩勞你了。”明昭淡淡道:“樂平公主已經去了,闋特勤雖然是突厥人,但是咱們也不能虧待於他。”
“臣尊旨。請皇上放心。”其實這麼一件小事完全不必要勞動安無忌這個大衛宰相,至於明昭為什麼點名要安無忌來料理此事,在場的三人其實都是心知肚明的。
“嗯,無事你們也下去罷。”明昭有意無意的看了君紹真一眼,道:“朕也老了,不行了,料理不了那麼事了。好在真兒朗兒都長大了。”說了便微微一笑。
“母皇。”君紹真猶豫了一下,還是選擇把方才的事說出來,畢竟那事雖然被自己強力壓下去,但是鬧出的動靜絕對不小,母皇沒有理由不知道的,與其讓母皇來問,不如自己先說出來的好。
明昭靜靜的聽了君紹真的敘述,點了點頭,淡淡應了一句:“朕知道了。該如何做便如何去做罷。”說了也不理君紹真,逕自起身離開。
君紹真本以為將這事稟報於明昭,不管是責罰還是讚許,明昭總會有所表示。可是現在母皇竟然沒有半點表示,不知道對自己的行為是讚許還是反對。因此心中不免有些鬱郁,出了萬春殿之後也不說話,只悶悶的走著。與他同行的安無忌見他這番情態,心知他為何如此,不由出聲道:“殿下。”
“啊。”君紹真一呆之後方才反應過來,道:“安大人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安無忌微笑道:“只是想起昨夜讀書讀到的兩句話,覺得甚有道理,想說與殿下一聽,不知殿下有沒有興趣。”
“自當洗耳恭聽。”君紹真自然知道安無忌絕對不會說廢話,道。
“豈能事事順心,但求問心無愧。”安無忌淡淡道。
君紹真垂下了頭,隨即抬頭道:“多謝安大人,本王知道了。”
“兒臣見過母皇。”翌日早朝之後,明昭宣了君紹真至萬春殿覲見。
“真兒起來罷。”明昭微微抬手,道。
“是。”君紹真依命起身,恭聲道:“不知母皇召見兒臣,有什麼吩咐。”
明昭見他恭謹,微笑道:“不必如此了,朕叫你來其實也是為了家事。”
“母皇的意思是。”君紹真疑惑道。
“呵呵。”明昭輕聲一笑,道:“你也知道,永平鳳台選婿的日子快到了,這也是件大事,朕雖然交代了禮部和宗正寺去辦,但終究有些不放心,你身為兄長,這事也得管上一管,所以朕才叫你來。”
君紹真心中咯噔一響,昨日方才稟了那事上去,母皇雖然當時沒什麼反應,可是現在卻特特的交代自己這個閒差,難道是。君紹真心中念轉如電,外表卻半點不露,只是依舊以平常那副冷淡表情應道:“兒臣領旨。”
明昭見他應了,點頭微笑道:“你向來細心,這事交與你去辦,朕也放心了。朗兒最近事多,且按他那性子,也做不來這等繁雜之事。他那性子,還得好生磨練一下啊。”
正說話尖,華瑩卻行了進來,躬身道:“稟報皇上,二皇子求見。”
“哦。”明昭似乎心情不錯,先朝君紹真笑道:“說曹操,曹操就到。華瑩。”又吩咐華瑩道:“宣朗兒進來罷。”
“是。”華瑩一躬身退了出去,過不多時君紹朗便昂首闊步的行了進來。行到殿前,方才向明昭見禮,動作瀟灑好看:“兒臣給母皇請安。”
“罷了,起來吧。”明昭揮手道。
“是。”君紹朗也不拘束,隨即起身,又轉向侍立在一側的君紹真,躬身道:“大哥也在啊。”
“嗯。”君紹真冷冷的回應了一聲,不過他向來便是如此,明昭和君紹朗也不以為奇。
見禮已畢,倒是明昭先開的口:“朗兒過來,有什麼事麼。”
“回稟母皇。”明昭一開口,君紹朗立時便收攏了之前的嬉笑神色,正容道:“母皇讓兒臣負責改制之事已經有一段時日了,這段時間,兒臣並沒做出多少成績,還請母皇降罪。”
“朕又沒怪你,降什麼罪。這等改制之事,朕未登基之時也曾做過,確實難做。你不要急噪,慢慢來,不必太過著急。須知治大國如烹小鮮。”明昭給君紹朗吃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