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手術花費了幾個小時。有了土著生物的肺,純一郎也可以呼吸了。移植中用不到的肌肉、骨骼、皮膚、體毛等都被純一郎直接吃掉,用他剛獲得的消化系統去消化、吸收。這樣,死亡生物的軀體就不會白白浪費,純一郎心靈的創痛也得到了治癒。更重要的是,迫在眉睫的生命危機得以避免,有時間考慮逃脫的方法了。
為了計算逃逸軌道,首先需要確立坐標系。在宇宙空間飛行時,是以恆星位置為基準來決定坐標系,但這裡因為有大氣的阻礙,觀測不到恆星。純一郎搜索全天範圍,尋找可以作為基準的物體。第一個基準很快就找到了。那就是導致他來到這個世界的脈衝星。脈衝星正在發射很有規律的強烈氣味。而第二個基準是黑洞,可以通過小而稀薄的吸積盤發出的聲音定位。
從理論上說,只有兩個基準也可以制定坐標系,不過在這兩個點的相對位置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最好是還能再有至少一個點來對坐標系進行修正。純一郎在相距百餘公里的宙點發現了這第三個基準。那是由大大小小的隕石集合而成的旋渦。說是旋渦,其實並不是呈螺旋狀把隕石吸進去。每一顆隕石差不多以100分鐘為周期圍繞中心旋轉,很有規律。而且不是圓形軌道,是非常扁的橢圓,其短徑正對著黑洞的方向。實際上包括純一郎在內的全部大氣都在以那個宙點為中心旋轉,不過這也是純一郎以黑洞和脈衝星為基準之後才發現。這樣的現象自然會引發他的好奇,不過眼下最優先的還是回到媽媽身邊,不去探查那個旋渦了。純一郎相信,只要將這一事實告訴媽媽,媽媽一定會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
純一郎繼續研究逃逸方法。眼下他感覺不到加速度,基本可以認為自己處在自由下降的狀態。換句話說,是在屬於黑洞-脈衝星系統的軌道上旋轉。不管這個軌道是什麼樣子,只要有充分的能量源和時間,不斷改變軌道,應該可以返回宇宙空間。問題是純一郎本來應該只在宇宙空間飛行,純一郎沒有關於在兩個以上的重力源附近的軌道力學方面的知識,只能不斷嘗試。總而言之,如果能從氣體星中飛出去,前景應該比較樂觀。實在不行,不斷加速到足夠的距離,應該就可以將黑洞-脈衝星系統視為一個重力源。嚴格的軌道到那時候再分析也不遲吧,純一郎想。
就在這時,大量疏密波包圍了純一郎。仔細一看,一百多隻和剛才一樣的生物,在上下左右前後各個方位圍住了純一郎。每隻身上都裝有金屬棒一樣的東西。金屬棒的頂端對準了純一郎。
難道這是要用武器攻擊我嗎?嗯,一定是因為剛才同伴的死而憤怒了。應該解釋剛才是事故嗎……可是,怎麼解釋才好呢?如果用傳導管插入的話,對方又會死掉,只會讓情況惡化,但是自己又無法理解對方的交流方法……到底怎麼辦才好呢?
“跑得再遠也沒關係,記得一定要回來,把看到的聽到的都告訴媽媽。”
對,我一定要活下去,要回到媽媽身邊。不能坐等他們殺了我。
純一郎在體內產生出與生物數量相應的天線。生物們拿的金屬棒高速旋轉著,哇的一聲向純一郎殺來。純一郎的全身各處都射出針一般細的天線。與剛剛檢查過的生物皮膚相比,天線的硬度要大很多。天線一根根刺穿了生物。
“對不起,請原諒,我沒辦法了……”純一郎放出的傳導物質像霧一樣,徒然地飄散。
帶著悲傷的心情吃光了生物們的屍體,純一郎決定沿著與黑洞、脈衝星和旋渦中心三點確定的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也就是旋轉軸的方向——前進。應該朝哪個方向前進,其實並無依據,不過沿著這個方向可以俯瞰黑洞和脈衝星,對於下一步計劃應該會有利。
純一郎吸收周圍的氣體,將之壓縮變成推進劑,然後將身體變成尖銳的錐體,開始出發。
由於大氣阻力的存在,純一郎的加速不如預期,不過因為是無重力狀態,飛行沒有很大的障礙。他的身體前端由於摩擦熱而變得溫度很高,但因為提升了熱傳導率,將熱泵開到最大,不用擔心相變。雲朵、隕石和浮游湖逐一掠過、消失在後方,然而周圍的模樣看不出什麼變化。就在純一郎開始擔心這副景象是不是會無休無止繼續下去的時候,變化終於逐漸出現了。
在前進了差不多300公里的地方,純一郎發現大氣變得較為稀薄;再到1000公里的地方,氣壓變成原先的1/200左右。與此同時,純一郎還清晰感覺到一股將自己拉向原來方向的力。黑洞和脈衝星發出的輻射變得很強,幾乎令人痛苦。相反,天空的顏色逐漸變暗,純一郎不得不多次調整光學傳感器的靈敏度和頻率特性。周圍的雲不知什麼時候消失了,在後方——準確地說是下方——的廣闊藍色背景上,白色的雲飄揚著。
從氣體分布的情況看——事實上,氣體星的質量遍及數百萬公里,但大部分都存在於純一郎所在的領域——可以推斷出存在某種將它們吸引、封閉的存在,所以純一郎並不是很驚訝。這個引力應該類似於萬有引力,其強度應該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在純一郎目前的位置之上,直到極其遙遠的地方依然有氣體延續,不過都非常稀薄。純一郎認為,自己事實上已經從氣體世界逃出來了。
為了計算逃逸軌道,首先需要確立坐標系。在宇宙空間飛行時,是以恆星位置為基準來決定坐標系,但這裡因為有大氣的阻礙,觀測不到恆星。純一郎搜索全天範圍,尋找可以作為基準的物體。第一個基準很快就找到了。那就是導致他來到這個世界的脈衝星。脈衝星正在發射很有規律的強烈氣味。而第二個基準是黑洞,可以通過小而稀薄的吸積盤發出的聲音定位。
從理論上說,只有兩個基準也可以制定坐標系,不過在這兩個點的相對位置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最好是還能再有至少一個點來對坐標系進行修正。純一郎在相距百餘公里的宙點發現了這第三個基準。那是由大大小小的隕石集合而成的旋渦。說是旋渦,其實並不是呈螺旋狀把隕石吸進去。每一顆隕石差不多以100分鐘為周期圍繞中心旋轉,很有規律。而且不是圓形軌道,是非常扁的橢圓,其短徑正對著黑洞的方向。實際上包括純一郎在內的全部大氣都在以那個宙點為中心旋轉,不過這也是純一郎以黑洞和脈衝星為基準之後才發現。這樣的現象自然會引發他的好奇,不過眼下最優先的還是回到媽媽身邊,不去探查那個旋渦了。純一郎相信,只要將這一事實告訴媽媽,媽媽一定會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
純一郎繼續研究逃逸方法。眼下他感覺不到加速度,基本可以認為自己處在自由下降的狀態。換句話說,是在屬於黑洞-脈衝星系統的軌道上旋轉。不管這個軌道是什麼樣子,只要有充分的能量源和時間,不斷改變軌道,應該可以返回宇宙空間。問題是純一郎本來應該只在宇宙空間飛行,純一郎沒有關於在兩個以上的重力源附近的軌道力學方面的知識,只能不斷嘗試。總而言之,如果能從氣體星中飛出去,前景應該比較樂觀。實在不行,不斷加速到足夠的距離,應該就可以將黑洞-脈衝星系統視為一個重力源。嚴格的軌道到那時候再分析也不遲吧,純一郎想。
就在這時,大量疏密波包圍了純一郎。仔細一看,一百多隻和剛才一樣的生物,在上下左右前後各個方位圍住了純一郎。每隻身上都裝有金屬棒一樣的東西。金屬棒的頂端對準了純一郎。
難道這是要用武器攻擊我嗎?嗯,一定是因為剛才同伴的死而憤怒了。應該解釋剛才是事故嗎……可是,怎麼解釋才好呢?如果用傳導管插入的話,對方又會死掉,只會讓情況惡化,但是自己又無法理解對方的交流方法……到底怎麼辦才好呢?
“跑得再遠也沒關係,記得一定要回來,把看到的聽到的都告訴媽媽。”
對,我一定要活下去,要回到媽媽身邊。不能坐等他們殺了我。
純一郎在體內產生出與生物數量相應的天線。生物們拿的金屬棒高速旋轉著,哇的一聲向純一郎殺來。純一郎的全身各處都射出針一般細的天線。與剛剛檢查過的生物皮膚相比,天線的硬度要大很多。天線一根根刺穿了生物。
“對不起,請原諒,我沒辦法了……”純一郎放出的傳導物質像霧一樣,徒然地飄散。
帶著悲傷的心情吃光了生物們的屍體,純一郎決定沿著與黑洞、脈衝星和旋渦中心三點確定的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也就是旋轉軸的方向——前進。應該朝哪個方向前進,其實並無依據,不過沿著這個方向可以俯瞰黑洞和脈衝星,對於下一步計劃應該會有利。
純一郎吸收周圍的氣體,將之壓縮變成推進劑,然後將身體變成尖銳的錐體,開始出發。
由於大氣阻力的存在,純一郎的加速不如預期,不過因為是無重力狀態,飛行沒有很大的障礙。他的身體前端由於摩擦熱而變得溫度很高,但因為提升了熱傳導率,將熱泵開到最大,不用擔心相變。雲朵、隕石和浮游湖逐一掠過、消失在後方,然而周圍的模樣看不出什麼變化。就在純一郎開始擔心這副景象是不是會無休無止繼續下去的時候,變化終於逐漸出現了。
在前進了差不多300公里的地方,純一郎發現大氣變得較為稀薄;再到1000公里的地方,氣壓變成原先的1/200左右。與此同時,純一郎還清晰感覺到一股將自己拉向原來方向的力。黑洞和脈衝星發出的輻射變得很強,幾乎令人痛苦。相反,天空的顏色逐漸變暗,純一郎不得不多次調整光學傳感器的靈敏度和頻率特性。周圍的雲不知什麼時候消失了,在後方——準確地說是下方——的廣闊藍色背景上,白色的雲飄揚著。
從氣體分布的情況看——事實上,氣體星的質量遍及數百萬公里,但大部分都存在於純一郎所在的領域——可以推斷出存在某種將它們吸引、封閉的存在,所以純一郎並不是很驚訝。這個引力應該類似於萬有引力,其強度應該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在純一郎目前的位置之上,直到極其遙遠的地方依然有氣體延續,不過都非常稀薄。純一郎認為,自己事實上已經從氣體世界逃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