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回陛下,臣身為大理少卿司法刑律,收集各路情報是臣的職責份內之事。」韋見素將早已打好的腹稿,照本宣科的說來,「最初臣也不認為,那會是謀反。畢竟太平盛世天子腳下,誰會如此膽大妄為?但是現在臣不得不信,也不得不來驚憂陛下如實匯報了——王銲確實是在聚眾謀反,賊巢就在邢縡的家中,另有七郎王准參與。他們聚集了兩百餘人,馬匹百餘兵器無數,另外還配備了鎧甲。」
「還有鎧甲?!」李隆基的臉色再度凝重了幾分,沉聲道,「你敢肯定?」
「這天大的事情,臣若是沒有確鑿的證據,萬萬不敢驚動陛下!」韋見素拜倒下來。
李隆基看到韋見素兩股戰戰一直發抖,老實人的本色顯露無疑——這樣的人,借他百八十個膽子也不敢妄言欺君!
這時,安靜站在一旁的楊國忠仿佛自言自語的低聲念叨:「王銲是戶部郎中,邢縡是鴻臚少卿邢壽之子,七郎王准也個五品京官。這三人既未被貶也未蒙冤,好好的日子過著,為何突然就會想到要聚眾謀反呢?」
聲音不大不小,李隆基可算是聽著了。他一點都不難聽出楊國忠的弦外之音——莫非背後,有人指使?
「韋見素,平身。」李隆基當即下令,「來人,去將御史大夫王鉷喚來!」
楊國忠面不改色,嘴角輕輕往上一揚。
這一表情,恰好落在了正在爬起身來的韋見素眼裡,不由得心中突突:他這是什麼表情,莫非是在耍什麼詭計?
派出來宣人的中宮使者還沒有走出南薰殿,御史大夫王鉷的馬就停在了殿外,大步而來。
「臣王鉷,求見陛下!」
丹墀內的李隆基頓時眉宇一沉,「來得還真是時候!」
楊國忠嘴角的那一抹笑意愈濃,韋見素頓時恍然,一定是楊國忠來的時候,又去給王鉷通風報信了!
王鉷被宣進了丹墀,匆匆掃了楊國忠和韋見素二人一眼,連忙拜君。
「不必多禮。」李隆基幾乎面無表情,「你有何事?」
王鉷的臉色,不由得微微一變。
以往皇帝見到他,可從來都是和顏悅色甚至笑臉相迎,今日卻是……
「臣有事稟報。」王鉷只得規規矩矩的拜言道,「臣聽聞,有人舉報臣的胞弟王銲謀反。臣特來請罪!」
「你有何罪?」李隆基不動聲色。
「臣……治家無方,致使家中出了王銲和王准此等驕悍頑劣之輩,臣有罪!」王鉷說道,「但是臣萬萬不敢相信,他們會起兵謀反!」
在場的人都聽出來了,與其說王鉷是來請罪的,還不如說他是來給弟弟和兒子開脫辯解的!
「你不相信?」李隆基仍是不動聲色,點點頭,「其實,朕也不相信。」
「陛下聖明!」
「但是,證據確鑿!」李隆基突起高亢之音,「你作何解釋?」
王鉷愕然一愣,「臣……」
「莫非你當真,絲毫都不知情?」李隆基沉聲問道。
王鉷苦惱不已攤開雙手,「陛下,臣真的是一無所知啊!」
「一無所知?」李隆基冷笑一聲,「朕才剛剛接到舉報,你就跑來澄清,你還敢說,你一無所知?!」
王鉷愕然瞪大眼睛看向楊國忠,連忙道:「回陛下,是楊中丞告訴微臣消息的!」
「楊國忠,可有此事?」李隆基問道。
楊國忠站出來拱手拜道,「回陛下,確有此事。臣是御史中丞,出了這等大事理當先向上峰長官御史大夫匯報。不過當時王大夫未在御史台官署之中,臣又擔心事發突然太晚稟報會壞了大事,於是一面派人通知了王大夫,一面急匆匆的進宮前來面聖稟報。」
李隆基點了點頭。
王鉷暗吁了一口氣。
楊國忠的嘴角微微一動,突然又說道:「陛下,其實早在數日之前,臣就已經提醒過王大夫了。當時臣說,令弟最近的舉動似乎有些異常。大夫公務繁忙之餘,不妨也多多關心一下家人。」
李隆基頓時聲音一沉,「王鉷,可有此事?」
「這……」王鉷頓時驚惶起來,「這,確有此事!」
「事後,你又是如何處置的?」
「臣親自去了胞弟家中找他問話,卻未見任何異常。」王鉷連忙辯解道,「臣擔心他有事瞞我,百般逼問。將他逼急了,還跟我大吵了一架。最終就是,不歡而散!」
「僅此而已?」李隆基的懷疑之意,一覽無疑。
王鉷連忙拱手拜道:「回陛下,臣萬萬不敢欺君!」
站在一旁宛如局外之人的韋見素,這時心中恍然大悟——楊國忠真是太陰險了,王鉷這下完全中了他的奸計!
皇帝正在懷疑王鉷是否參與、是否幕後指使,王鉷恰好就在這當口匆匆跑來求見。這本身,就很容易讓人懷疑他心中有鬼!
現在楊國忠仿佛是輕描淡寫的一說,王鉷卻承認了在弟弟謀反之前與他見過面——你自說自話是逼問和吵架,別人就信了?
誰知道你們兄弟二人關起門來,商量了什麼?
——這就叫,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果然,李隆基再也壓抑不了胸中的憤怒,一掌拍在了几案上,「王鉷,你好大的膽子!枉費於朕對你如此器重,如此信任。你竟然縱容家人謀反,還知情不報!」
「還有鎧甲?!」李隆基的臉色再度凝重了幾分,沉聲道,「你敢肯定?」
「這天大的事情,臣若是沒有確鑿的證據,萬萬不敢驚動陛下!」韋見素拜倒下來。
李隆基看到韋見素兩股戰戰一直發抖,老實人的本色顯露無疑——這樣的人,借他百八十個膽子也不敢妄言欺君!
這時,安靜站在一旁的楊國忠仿佛自言自語的低聲念叨:「王銲是戶部郎中,邢縡是鴻臚少卿邢壽之子,七郎王准也個五品京官。這三人既未被貶也未蒙冤,好好的日子過著,為何突然就會想到要聚眾謀反呢?」
聲音不大不小,李隆基可算是聽著了。他一點都不難聽出楊國忠的弦外之音——莫非背後,有人指使?
「韋見素,平身。」李隆基當即下令,「來人,去將御史大夫王鉷喚來!」
楊國忠面不改色,嘴角輕輕往上一揚。
這一表情,恰好落在了正在爬起身來的韋見素眼裡,不由得心中突突:他這是什麼表情,莫非是在耍什麼詭計?
派出來宣人的中宮使者還沒有走出南薰殿,御史大夫王鉷的馬就停在了殿外,大步而來。
「臣王鉷,求見陛下!」
丹墀內的李隆基頓時眉宇一沉,「來得還真是時候!」
楊國忠嘴角的那一抹笑意愈濃,韋見素頓時恍然,一定是楊國忠來的時候,又去給王鉷通風報信了!
王鉷被宣進了丹墀,匆匆掃了楊國忠和韋見素二人一眼,連忙拜君。
「不必多禮。」李隆基幾乎面無表情,「你有何事?」
王鉷的臉色,不由得微微一變。
以往皇帝見到他,可從來都是和顏悅色甚至笑臉相迎,今日卻是……
「臣有事稟報。」王鉷只得規規矩矩的拜言道,「臣聽聞,有人舉報臣的胞弟王銲謀反。臣特來請罪!」
「你有何罪?」李隆基不動聲色。
「臣……治家無方,致使家中出了王銲和王准此等驕悍頑劣之輩,臣有罪!」王鉷說道,「但是臣萬萬不敢相信,他們會起兵謀反!」
在場的人都聽出來了,與其說王鉷是來請罪的,還不如說他是來給弟弟和兒子開脫辯解的!
「你不相信?」李隆基仍是不動聲色,點點頭,「其實,朕也不相信。」
「陛下聖明!」
「但是,證據確鑿!」李隆基突起高亢之音,「你作何解釋?」
王鉷愕然一愣,「臣……」
「莫非你當真,絲毫都不知情?」李隆基沉聲問道。
王鉷苦惱不已攤開雙手,「陛下,臣真的是一無所知啊!」
「一無所知?」李隆基冷笑一聲,「朕才剛剛接到舉報,你就跑來澄清,你還敢說,你一無所知?!」
王鉷愕然瞪大眼睛看向楊國忠,連忙道:「回陛下,是楊中丞告訴微臣消息的!」
「楊國忠,可有此事?」李隆基問道。
楊國忠站出來拱手拜道,「回陛下,確有此事。臣是御史中丞,出了這等大事理當先向上峰長官御史大夫匯報。不過當時王大夫未在御史台官署之中,臣又擔心事發突然太晚稟報會壞了大事,於是一面派人通知了王大夫,一面急匆匆的進宮前來面聖稟報。」
李隆基點了點頭。
王鉷暗吁了一口氣。
楊國忠的嘴角微微一動,突然又說道:「陛下,其實早在數日之前,臣就已經提醒過王大夫了。當時臣說,令弟最近的舉動似乎有些異常。大夫公務繁忙之餘,不妨也多多關心一下家人。」
李隆基頓時聲音一沉,「王鉷,可有此事?」
「這……」王鉷頓時驚惶起來,「這,確有此事!」
「事後,你又是如何處置的?」
「臣親自去了胞弟家中找他問話,卻未見任何異常。」王鉷連忙辯解道,「臣擔心他有事瞞我,百般逼問。將他逼急了,還跟我大吵了一架。最終就是,不歡而散!」
「僅此而已?」李隆基的懷疑之意,一覽無疑。
王鉷連忙拱手拜道:「回陛下,臣萬萬不敢欺君!」
站在一旁宛如局外之人的韋見素,這時心中恍然大悟——楊國忠真是太陰險了,王鉷這下完全中了他的奸計!
皇帝正在懷疑王鉷是否參與、是否幕後指使,王鉷恰好就在這當口匆匆跑來求見。這本身,就很容易讓人懷疑他心中有鬼!
現在楊國忠仿佛是輕描淡寫的一說,王鉷卻承認了在弟弟謀反之前與他見過面——你自說自話是逼問和吵架,別人就信了?
誰知道你們兄弟二人關起門來,商量了什麼?
——這就叫,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果然,李隆基再也壓抑不了胸中的憤怒,一掌拍在了几案上,「王鉷,你好大的膽子!枉費於朕對你如此器重,如此信任。你竟然縱容家人謀反,還知情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