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克用聽了,想了好一會,聽從了劉丹花的話,拔寨起程,前往晉陽。臨行前,李克用寫了封信,責備朱溫,要求朱溫緝拿縱火兇手。

  朱溫看了李克用的信後,感到理虧。就回信謊稱:前天晚上的變亂,我實在不知道,是朝廷派遣的使臣與楊彥洪謀劃的,楊彥洪既然已經伏罪處死,只有請你體察原諒了。

  不久,李克用帶兵抵達許州附近,向周岌借糧。周岌藉口糧食緊張,沒有借給沙陀軍。李克用無奈,只得縱兵四出搶掠,然後渡過黃河北上,返回晉陽。

  李克用回到晉陽後,馬上寫了奏章,向李儇稟告了朱溫的所作所為,要求朝廷治朱溫的罪。李儇看罷,久久不語,於是向群臣問策。群臣面面相覷,無人進言。

  第四十章 歸隱雪竇寺

  且說李儇看了李克用的奏章,要求朝廷懲治朱溫汴州縱火攻打沙陀軍一事,感到十分棘手,遂向群臣問計。

  可在場的一大堆李唐文武官員,竟沒有一人出班獻策。

  李儇焦躁不安,竟不顧帝王顏面,起座喊道:“大唐立國二百餘年,這些年寇難深重,聽朕旨意的官員越來越少,難道天要亡我大唐嗎?如今黃巢未除,大齊口號依然在各地傳遞。幾乎天天收到各地方鎮節度使奏章,稱所轄之境有賊寇活動。朕要御駕前往長安,可你們總是推三阻四,說什麼陝地賊寇沒有完全平滅,要再過些日子才能去長安大明宮。現在好了,朱全忠和李克用竟然鬧得水火不容!什麼全忠?我看就是不忠!什麼夠(克)用,我看就是沒用!”

  宦官楊玄晦奏道:“陛下,黃巢之亂,歷時十年了。各地方鎮借征剿之機,大力培植地方武裝,如今方鎮節度使們依仗其雄厚兵力,對朝廷的命令採取陽奉陰違的態度!這次朱溫、李克用之間發生爭鬥,我看就是這種情況的集中信號!我看這次一定要快刀斬亂麻,派員調查事件爭相。如果朱溫的確如李克用奏章中所說,那朝廷一定要嚴懲朱溫才行!否則此例一開,日後其它方鎮肯定更加不聽朝廷的命令了!望陛下三思!”

  李儇尖著嗓子叫道:“還三思個屁!朕想治理好這個國家,可忠臣良將有多少?各地諸侯都恨不得朕今天就死,明天他們好獨立管理自己的地盤,不再向朝廷繳納賦稅!現在黃巢之亂未平,不宜處罰大唐鎮將!朱溫朱全忠,你他媽的太不爭氣了!朕賜你‘全忠’的名,就是希望你對大唐忠心耿耿,想不到你小子對朕搞小動作,私自發兵攻打大唐的同盟軍,真是氣煞朕也!”

  群臣已經習慣了李儇在朝堂上耍小孩子脾氣,就任由李儇喋喋不休講個不停。過了好久,李儇喊累了,一屁股跌坐在御座上,二眼微合,氣喘吁吁。

  右僕射王徽見狀,嘆了口氣,出班奏道:“陛下,長安屢經戰亂,已經殘破不堪,需要修葺,估計要好幾個月才能恢復一點生機。臣願前往長安,督辦修葺宮殿之事。”

  李儇聽了,急忙點頭:“王愛卿忠心事國,朕甚欣慰!朕急著要回長安處理國事,那就勞煩王愛卿先走一步,快把大明宮修整好,特別是馬球場,要重點進行修整!”

  王徽心情沉重地叩頭,緩緩說道:“臣王徽遵旨!”

  李儇接著說道:“修整大明宮一事已經安排好了,那追殺黃巢殘軍一事該如何處理?”

  群臣大眼瞪小眼,都怕被李儇安排到上“剿賊”前線,搞得不好,把命丟了,那就不合算了,所以一個個緊抿著嘴,楞是不開口說話。

  李儇嘆道:“唉,楊復光病逝了,他的弟弟楊復恭回老家藍田養病去了。現在朝堂之上,竟然沒有像楊氏兄弟那樣為國出力的大臣了。我的老祖宗啊,你為什麼留給朕這樣一個爛攤子?!朕年紀輕輕,就攤上了黃巢民變這樣的晦氣事!而且一鬧就是十年,到現在還沒有消停!朕再問一次,你們說說該如何追剿黃巢殘軍?你們如果不說,朕就統統罷免了你們,讓你們回老家種田去!看朕敢不敢做?!”

  田令孜知道,群臣不敢啟奏,那是因為他沒有開口說話,這說明群臣不敢搶他的權,得看他田令孜的眼色行事。上次楊復恭和他在朝堂上爭辯,沒過幾天,就被他逼走成都,去老家“養病”去了。從那以後,田令孜兄弟在朝堂上達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地步,在成都這個地方,田令孜兄弟竟然想當然地做起了皇帝夢!

  田令孜趨前一步,鼓起魚眼說道:“陛下,既然沒人獻策,那老奴說幾句吧!我看王滿渡大戰後,黃巢賊寇元氣大傷,肯定要東竄齊魯休整。大唐參與進剿賊寇的方鎮裡,徐州的時溥一軍參加的戰鬥最少,目前徐州軍編制很滿,戰鬥力較強,我看這追剿黃巢殘軍的任務讓時溥擔任吧!”

  李儇聽了,只得點了點頭:“田愛卿所言在理,那就趕快擬旨,命令時溥率領徐州軍,全力追剿黃巢賊寇,務必斬草除根!朕要親自看到黃巢的人頭!”

  李唐感化節度使時溥接到李儇的詔書後,為了表示忠心,搶到平滅大齊軍的頭功,遂派其手下驍將李師銳,會同降將尚讓,領兵五萬,窮追大齊軍主力殘部,一直追殺到瑕丘,大齊軍糧草斷絕,戰力急劇下降,在唐軍的猛烈進攻下,全線崩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