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各國都有好處,自然也不能少了趙國這個連橫盟長的好處,所以在秦韓魏齊皆得利的情況下將魏國南邊泚水以南、潁水以東、淮水以北、泗水以西的楚國土地歸由趙國所有,同時為了詔示誠意,以免這一片土地變成趙國的飛地,魏國將剛剛占下沒有幾年的原宋國亢父、方於、蕭邑、彭城一線東西寬約百十里的南北通道讓與趙國,趙國則從應該得到的楚國土地中分出西部陳邑、辛邑、新郯三地作為交換。

  這一份“分贓”協議之所以能順利達成並非意味著韓魏齊三國不明白削弱楚國對趙國的好處,而是因為這樣一來,在楚國被削弱的同時,韓魏齊三國本身卻相應增強了實力,一正一反事實上並沒有什麼大變化,而且單從各國將來對抗趙國有可能發起的攻擊方面來說,韓魏齊三國與其仰楚國鼻息,還不知道能不能得到他們的幫助,甚至還有可能被他們從背後捅一刀,倒不如實實在在的增強自己的抗打擊能力。而且楚國被徹底限制在淮河以南,完全退出了中原。力量損失過半之下,不也解除了韓魏齊三國的後顧之憂了麼?

  協議一達成,楚國便陷入了戰火之中,剛剛進入二月。西至秦國巴郡、東至大海邊上,整條楚國北部邊境在同時受到了連橫軍隊的攻擊。這一次戰爭可謂傾國之戰,趙國出兵六十萬,秦國出兵三十萬、韓國出兵二十萬、魏國出兵三十萬、齊國出兵二十萬,各國幾乎都將箱子底翻了出來,並且目標很明確,全部都是奔著合約中分給自己的土地而去,頗合當年趙勝所提小合縱的神韻。

  在超過一百五十萬大軍多路進攻之下。楚國分兵乏術,僅僅兩個月之內便在損兵三十餘萬的情況下全線潰退,在將黔中全部丟還給秦國的同時,被迫退到了淮水及泚水南岸。並且向各國俯首稱臣,屈辱的結束了此次戰爭。

  淮河之北及泚水以北單從面積上來說只占楚國五分之一不到,但因為這個時代長江以南還是一片尚未開墾的荒蠻之地,單單一個淮北就占了楚國將近六成人口。也就是說此戰過後楚國雖然只丟失了不到五分之一的國土,但原先五百萬左右的人口卻只剩下了兩百萬上下。徹底變成了無足輕重的小國。

  此一役過後,趙國實際領有人口已過千萬,達到了全天下人口的一半,並且占據了傳統天下概念五分之二的領土。而韓魏秦齊各國雖然也相應增強了實力。但從長遠角度來說,徹底將楚國打的衰落不堪。終究還是失去了最有可能成為抗趙中堅的力量。

  趙王勝十一年三月,魏王遫病逝。追諡為魏昭王。臨終前告誡太子魏圉勤於內政,謹慎事趙,並交好韓齊秦楚各國,切勿發動戰爭,以免削弱實力無法聯合各國暗中對抗趙國。魏圉滿口答應,卻並未往心裡去,未出先王喪期便於宮中尋歡作樂,全不理睬朝務,完全跟魏昭王兩個樣子。

  九月,天下大豐,秦國也漸漸從饑荒之中緩過了勁兒來。韓王為利所驅,要求秦國高利返還頭一年所借糧食。現如今秦國已經成了馬瘦被人騎,僅僅只是緩過了些勁兒來,糧食都舔嘴裡去了,連倉廩都是空的,哪還還得了高利?自然沒法答應。於是欺軟怕硬的韓王咎跟剛剛上台,正欲燒上三把火的魏王圉一商量,乾脆糧食也不要了,仗著與趙國的傳統友誼,直接向秦國索取漢中郡。

  漢中郡若是一丟,咸陽就會一南一北被趙韓魏三國困死,而且秦國真正人口眾多的膏腴之地就將所剩無幾,自然更不能答應,雙方一來一去爭執了一個多月,正當秦國決定再次找趙國仲裁時,韓國和魏國當先出兵攻向了漢中,戰爭再次爆發。

  這一次韓魏兩國完全錯估了形勢,秦國雖然在趙國手中敗得很慘,但一直以來的功爵制度並不是蓋的,雖然白起死了,單單一個王齕也不是韓魏兩國能對付的,戰爭進入趙王勝十二年,王齕率領秦軍將韓魏聯軍二十餘萬人馬全殲在了漢中,並且一路攻出武關將丹水和析水之間的三角地帶全部占據。韓魏兩國滿朝皆驚之下急忙向趙國求援,趙勝未予理睬,韓魏秦三國一直打到趙王勝十五年秋天才在雙方都已精闢力盡,兵力損耗嚴重的情況下停止了戰爭。

  趙王勝十六年秋,趙國在大規模開發晉陽煤炭之利的推動之下,鐵器完全取代銅器,牛耕也在全國範圍內普遍推開。經過十餘年的全力開發,除雲中草原以外,各處農田皆已大規模開墾,並且形成了遍及全國的水利系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足以抵禦天災帶來的糧食減產。

  農業的穩定增產推動了趙國各業的全面快速發展,到這一年為止,趙國已經完全控制了全天下的煤、鐵、絲綢、糧食等等關鍵性行業的貿易。工商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大發展,雖然不可能取代農業的基礎地位,但單就賦稅來說卻已經遠遠超過了農業。

  也是在這一年,周天子再次向趙國告飢,趙勝在慷慨解囊的同時卻提出了一個令周天子如何也沒想到的條件,那就是借給你的糧不用還了,但是卻要以你的名義向天下宣布兩件事,一件是為各國貿易著想統一天下的度量衡,第二件則是周天子保留洛陽為養邑,卻要到趙國邯鄲榮養,同時趙國贈予周天子一萬戶封邑的待遇,並替他還清全部債務。

  周天子本來就窮的光剩個名兒了,而且早已債台高築快要在洛陽活不下去了,這樣的優惠條件怎麼可能不答應?所以當即做出了回復,並於同月在趙國軍隊的保護之下搬去了邯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