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美國宣布對中蘇戰爭保持中立,處於不能公開向中國提供武器的地位。提供武器的對象,只能認為是上海的日本流亡政府。”
在克里姆林宮深處的辦公室里,羅斯托夫總書記一邊回想著兩個月前接到的駐華盛頓大使發回的未加證實的情報,一邊自言自語地嘟噥著。在他心裡,對美國的決心的不安和憤怒正在逐漸加強。
一九八Y年四月十五日黎明,美國太平洋武裝部隊司令亨利·阿瓦發出的採取戰鬥行動的秘密命令,通過發射到赤道上空三萬六千公里處的軍用同步衛星,傳到正在西太平洋活動的美國所有艦艇、飛機和地面基地。蘇聯電子監聽裝置也抄收到了這個信號。但是,蘇聯的情報機關未能破譯這份用高度密碼編寫的秘密命令。但是,由於這次使用的密碼是與美軍平常使用的完全不同的新密碼,所以,蘇聯領導人確信其中一定“包含著極其重要的內容”。而兩小時後在日本海發生的卡拉級巡洋艦被擊沉的事件,對此作出了答案。
四月十五日中午,克里姆林宮以羅斯托夫總書記的名義,向世界發表了特別聲明:
“美國終於喪失了理智,為打倒日本人民共和國政府而訴諸了武力。它還踐踏對中蘇戰爭保持中立的協定,開始大規模地向中國提供武器援助。霍利總統將作為最愚蠢的領導入而永久載入史冊。華盛頓政府要承擔美國的這一決定產生的全部責任。蘇聯陸、海、空軍已準備好給美國侵略者以徹底毀滅性的打擊。”
雖然使用了嚴厲的措詞,但是,在羅斯花夫總書記看來,美國沒有在歐洲訴諸武力反倒使人鬆了一口氣。因為調到中國戰線來的大量的蘇聯和東歐軍隊,是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正面抽下來的。在遠離可以說是蘇聯心臟部位的蘇聯歐洲部分的遠東地區爆發有限的對美戰爭,對羅斯托夫總書記來說,是“不幸中之大幸”。
蘇聯方面也完全不打算把這場戰爭升級為美蘇之間的核戰爭。為了保衛只不過是對華戰爭的後方基地的日本人民共和國,而採取招致美國對蘇聯本土進行核報復那樣的行為,對克里姆林宮。來說是一點也“不上算”的。
“在包括日本在內的遠東地區向美軍發動攻擊時,不得使用核武器。但是,如果對方首先使用則另當別論。”
羅斯托夫總書記的這道秘密命令發到了部署在遠東的所有蘇聯部隊。而這和美國總統霍利提出的介入對日戰爭時的不可缺少的先提條件是完全一致的。
蘇聯在首先使用核武器方面固然有所節制,但卻已著手積極地破壞和攻擊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通訊和偵察體系。這兩個體系在八十年代都使用了人造衛星。偵察衛星攜帶著超高精度的照相機,在最低高度為二百公里的高空飛行,每九十分鐘繞地球一周,具有辨別地面上長五十厘米的物體的能力。低空飛行(即使說低空飛行,也比飛得最高的飛機高七倍),是為了儘量提高拍攝地面目標的能力。但另一方面,由於幾乎是接近大氣層飛行,所以,同空氣的摩擦使衛星的高度逐漸下降,飛行到三個月,便會遭到墜入大氣層燃燒淨盡的命運。
“摧毀美國的偵察及通訊衛星!”
蘇軍總參謀部在進入對美戰爭的同時,接到了羅斯托夫總書記的上述命令。但是,摧毀以低高度飛行的偵察衛星,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因為還沒有掌握使蘇聯的用於摧毀人造衛星的衛星接近以低高度、高速度移動的美國衛星的技術。
但是,至於通訊衛星,情況就不同了。美國在西太平洋方面向東經一百二十五度(大致在印度尼西亞的西里伯斯島上空)的赤道上空三萬六千公里處發射了同步軍用通訊衛星。蘇聯戰略火箭部隊認為摧毀停止在超高空的衛星是比較容易的,於是從座落在蘇聯中亞地區的裏海附近的發射人造衛星的丘拉坦基地,發射了破壞衛星的衛星。這是進入對美戰爭的第二天,也就是四月十六日的事情。
蘇聯的這顆用於破壞的衛星進入橢圓形軌道,繞地球運行兩周後,便接近了西里伯斯島上空的美國通訊衛星。但是,美國的通訊衛星已經預測到了。美國的衛星具有能夠在五十功力內探知敵方人造衛星接近並臨時改變軌道的能力。
美國的衛星點燃輔助助推器,偏離軌道三度,由正常的停止位置向西移動了五十公里,這時,蘇聯發射的用於破壞的人造衛星無聲無響地飛過去了。美國通信衛星又恢復了原來的位置,重新建立了立即把華盛頓和夏威夷美國太平洋武裝部隊司令部的命令傳達給部署在西太平洋的所有美軍部隊的態勢。
四月十五日黎明,八十五架F1ll戰鬥轟炸機一架接一架地離開沖繩加手納美國空軍基地飛向東方。這些飛機是美國戰術空軍所屬的遠程戰鬥轟炸機,是五天前從美國本土起飛,經空中加油後,橫越太平洋到達沖繩加手納空軍基地的。這批飛機於日出前一小時到達潮岬海面大約五百公里的海上地點。以一萬米的高度飛行,得到KC10型空中加油機的加油,然後改向東北方飛去。
目標是關東地方南部。編隊指揮官亨德森大校在起飛前的內部吹風時,說接到了命令,要他們去破壞東京附近的日本軍事目標,特別是部署著蘇聯空軍的橫田及厚木的空軍基地、生產和維修蘇聯製造的T 72型坦克的神奈川縣相模原市的國營坦克工廠。此外還說,要破壞蘇聯的軍用通訊組織使之陷於癱瘓的任務。
在克里姆林宮深處的辦公室里,羅斯托夫總書記一邊回想著兩個月前接到的駐華盛頓大使發回的未加證實的情報,一邊自言自語地嘟噥著。在他心裡,對美國的決心的不安和憤怒正在逐漸加強。
一九八Y年四月十五日黎明,美國太平洋武裝部隊司令亨利·阿瓦發出的採取戰鬥行動的秘密命令,通過發射到赤道上空三萬六千公里處的軍用同步衛星,傳到正在西太平洋活動的美國所有艦艇、飛機和地面基地。蘇聯電子監聽裝置也抄收到了這個信號。但是,蘇聯的情報機關未能破譯這份用高度密碼編寫的秘密命令。但是,由於這次使用的密碼是與美軍平常使用的完全不同的新密碼,所以,蘇聯領導人確信其中一定“包含著極其重要的內容”。而兩小時後在日本海發生的卡拉級巡洋艦被擊沉的事件,對此作出了答案。
四月十五日中午,克里姆林宮以羅斯托夫總書記的名義,向世界發表了特別聲明:
“美國終於喪失了理智,為打倒日本人民共和國政府而訴諸了武力。它還踐踏對中蘇戰爭保持中立的協定,開始大規模地向中國提供武器援助。霍利總統將作為最愚蠢的領導入而永久載入史冊。華盛頓政府要承擔美國的這一決定產生的全部責任。蘇聯陸、海、空軍已準備好給美國侵略者以徹底毀滅性的打擊。”
雖然使用了嚴厲的措詞,但是,在羅斯花夫總書記看來,美國沒有在歐洲訴諸武力反倒使人鬆了一口氣。因為調到中國戰線來的大量的蘇聯和東歐軍隊,是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正面抽下來的。在遠離可以說是蘇聯心臟部位的蘇聯歐洲部分的遠東地區爆發有限的對美戰爭,對羅斯托夫總書記來說,是“不幸中之大幸”。
蘇聯方面也完全不打算把這場戰爭升級為美蘇之間的核戰爭。為了保衛只不過是對華戰爭的後方基地的日本人民共和國,而採取招致美國對蘇聯本土進行核報復那樣的行為,對克里姆林宮。來說是一點也“不上算”的。
“在包括日本在內的遠東地區向美軍發動攻擊時,不得使用核武器。但是,如果對方首先使用則另當別論。”
羅斯托夫總書記的這道秘密命令發到了部署在遠東的所有蘇聯部隊。而這和美國總統霍利提出的介入對日戰爭時的不可缺少的先提條件是完全一致的。
蘇聯在首先使用核武器方面固然有所節制,但卻已著手積極地破壞和攻擊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通訊和偵察體系。這兩個體系在八十年代都使用了人造衛星。偵察衛星攜帶著超高精度的照相機,在最低高度為二百公里的高空飛行,每九十分鐘繞地球一周,具有辨別地面上長五十厘米的物體的能力。低空飛行(即使說低空飛行,也比飛得最高的飛機高七倍),是為了儘量提高拍攝地面目標的能力。但另一方面,由於幾乎是接近大氣層飛行,所以,同空氣的摩擦使衛星的高度逐漸下降,飛行到三個月,便會遭到墜入大氣層燃燒淨盡的命運。
“摧毀美國的偵察及通訊衛星!”
蘇軍總參謀部在進入對美戰爭的同時,接到了羅斯托夫總書記的上述命令。但是,摧毀以低高度飛行的偵察衛星,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因為還沒有掌握使蘇聯的用於摧毀人造衛星的衛星接近以低高度、高速度移動的美國衛星的技術。
但是,至於通訊衛星,情況就不同了。美國在西太平洋方面向東經一百二十五度(大致在印度尼西亞的西里伯斯島上空)的赤道上空三萬六千公里處發射了同步軍用通訊衛星。蘇聯戰略火箭部隊認為摧毀停止在超高空的衛星是比較容易的,於是從座落在蘇聯中亞地區的裏海附近的發射人造衛星的丘拉坦基地,發射了破壞衛星的衛星。這是進入對美戰爭的第二天,也就是四月十六日的事情。
蘇聯的這顆用於破壞的衛星進入橢圓形軌道,繞地球運行兩周後,便接近了西里伯斯島上空的美國通訊衛星。但是,美國的通訊衛星已經預測到了。美國的衛星具有能夠在五十功力內探知敵方人造衛星接近並臨時改變軌道的能力。
美國的衛星點燃輔助助推器,偏離軌道三度,由正常的停止位置向西移動了五十公里,這時,蘇聯發射的用於破壞的人造衛星無聲無響地飛過去了。美國通信衛星又恢復了原來的位置,重新建立了立即把華盛頓和夏威夷美國太平洋武裝部隊司令部的命令傳達給部署在西太平洋的所有美軍部隊的態勢。
四月十五日黎明,八十五架F1ll戰鬥轟炸機一架接一架地離開沖繩加手納美國空軍基地飛向東方。這些飛機是美國戰術空軍所屬的遠程戰鬥轟炸機,是五天前從美國本土起飛,經空中加油後,橫越太平洋到達沖繩加手納空軍基地的。這批飛機於日出前一小時到達潮岬海面大約五百公里的海上地點。以一萬米的高度飛行,得到KC10型空中加油機的加油,然後改向東北方飛去。
目標是關東地方南部。編隊指揮官亨德森大校在起飛前的內部吹風時,說接到了命令,要他們去破壞東京附近的日本軍事目標,特別是部署著蘇聯空軍的橫田及厚木的空軍基地、生產和維修蘇聯製造的T 72型坦克的神奈川縣相模原市的國營坦克工廠。此外還說,要破壞蘇聯的軍用通訊組織使之陷於癱瘓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