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在波斯灣岸邊的伊朗的海港城市姆沙赫爾,最早開始出現反人民黨的群眾行動時,美國已經在印度洋建成了第五艦隊。在印度洋中央的迪戈加西亞島設置了基地,艦隻有:由第七艦隊調來的航空母艦一艘,大型登陸艦六艘,核動力飛彈巡洋艦二艘,驅逐艦八艘。另體,以迪戈加西亞為墓地,P3C反潛巡邏機經常在印度洋上巡邏,監視蘇聯艦隊的行動。六艘大型登陸艦上,經常搭乘海軍陸戰隊兩個團,採取能立即投入戰鬥的態勢,以便隨時能夠登陸。
伊朗發生反政府暴動時,美國政府內部也有人主張“願派第五艦隊介入,援助伊朗的反政府運動”。但是,最後因為擔心刺激伊朗的民族主義情緒,沒有讓美軍艦隊介入。但是,採用了炫耀武力的方法,即派美國艦艇游弋於從阿拉伯半島東岸近海到波斯灣進口附近。其目的是,與表明美國關心伊朗反政府運動的深度的同時,阻止蘇聯海軍向伊朗方面增強。
最後,伊朗的反政府暴動按美國所期望的路線進行。華盛頓政府最感頭痛的停在波斯灣入口處阿巴斯港的蘇聯海軍艦艇,在哈扎蘭內閣成立的同時從伊朗撤走了。
共和黨的霍利總統,根據國務卿的報告和忠告,反覆考慮了兩周的時間。白宮的顧問班子也儘量搜集情報,給予全面協助。這一段時間,白宮的存在宛如是為了研究討論關川的要求。
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即使美國正式開始援助中國,也並不意味著美蘇立即開戰。但是,如果參加日本解放戰爭,情況就不同了。因為日本列島上除了有蘇軍四個師之外,還有海空軍的精銳部隊。
“認為如果美軍在日本登陸,駐日蘇軍將會退避同我們作戰,立即撤回蘇聯境內的想法,只不過是一種希望性的推測而已。”
甚至在白宮顧問班子內有影響的成員中,也有人提出了上述慎重論調。總統、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以及白宮的主要顧問聚集一堂,通宵達旦地召開會議。
霍利總統在一九八四年的大選中擊敗民主黨的政敵,當選為總統。他是共和黨推選出來的。對內他強調建立廉潔奉公的政府,對外他主張對蘇強硬,這是眾所周知的。他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斯坦福德大學畢業後,當過律師,後來活躍在當地的政界。霍利總統生長在美國西部,西部的教育和社會環境使他從幼年時期就對亞洲很關心。
“即使美利堅合眾國軍隊參加日本解放戰爭,也必須遵守兩條原則。一條是防止擴大為美蘇之間的核戰爭,另一條是防止這一戰爭波及到歐洲。”
總統把他主張積極參加日本解放戰爭的意向,向出席這一天顧問班子會議的全體成員進行了傳達。問題集中在為此要採取什麼具體手段和方法。
“美國應該制定這樣一條原則:即使在第一線作戰的美軍陷入困境,也不能作出首先使用戰術核武器的選擇。不過,幾乎不可沒想會有那種可能性。雖說如此,但也不能保障美軍毫無傷亡地在日本解放戰爭中獲得成功”
國防部長格里克一邊考慮總統的積極主張,一邊說:
“如果充分發揮美利堅合眾國軍隊所擁有的高性能精密制導武器、完全電子化的指揮和通訊能力、高度的補給能力,那麼,在目前看來,大概在八十年代初期以前,即使發生不得不使用戰術核武器的情況,也可以不使用戰術核武器。我們裝備了可以代替戰術核武器的高性能的常規武器。”
顧問班子中的一個人舉出馬克48型制導魚雷、宙斯盾對空飛彈、氣體炸藥等具體例子進行了說明。
“如果蘇聯在西太平洋方面向參戰的美軍部隊投擲戰術核武器,那麼,我軍就應該立即對敵軍部隊進行核報復。其報復的程度要與我們受到核攻擊的程度相當。並且應該通過外交途徑事先通知蘇聯:如戰爭進一步升級,就要對蘇聯位於遠東的主要城市--比如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羅夫斯克、伊爾庫次克、共青團城和赤塔等各城市,毫不猶豫地進行核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有可能進而把核彈頭髮射到設在沖繩和菲律賓等地的美利堅合眾國軍隊的基地,但是,這種互相報復,不管怎麼說都對蘇聯不利。即使蘇聯先發制人,對這些基地進行核攻擊,情況也同樣對蘇聯不利。這是因為,如果蘇聯失去這些城市,那就等於蘇聯喪失作戰能力,不僅如此,還將失去他們推行亞洲政策的根據地。雖然我們也會失去設在西太平洋島嶼上的重要基地,但是,以部署在夏威夷和關島的強有力的海軍和空軍為後盾,我們仍然可以在西太平洋展開強大的兵力。
“蘇聯意識到美蘇在遠東打核報復戰對自己不利,大概也不會對我前線部隊採取愚蠢行動--首先使用戰術核武器。可以說,美蘇使用核武器互相攻打對方本土的事態幾乎不會發生,因為這同美蘇以日本解放戰爭為中心的利害得失相比,損失過於嚴重。”
以戰略核理論專家聞名的斯特拉頓協理,談了大膽的設想。總統在傾聽的同時,點頭表示贊成。
“如果破壞蘇聯位於遠東的幾個城市,用一艘舊式的海神飛彈潛水艇就足夠了。現在處於總統下令隨時可以發射的態勢。”
國防部長格里克以稍稍激動的語調很快地說出了這句話。他講話的語調,宛如這種必要性現在已經迫在眉睫。總統慢條斯理地說:
伊朗發生反政府暴動時,美國政府內部也有人主張“願派第五艦隊介入,援助伊朗的反政府運動”。但是,最後因為擔心刺激伊朗的民族主義情緒,沒有讓美軍艦隊介入。但是,採用了炫耀武力的方法,即派美國艦艇游弋於從阿拉伯半島東岸近海到波斯灣進口附近。其目的是,與表明美國關心伊朗反政府運動的深度的同時,阻止蘇聯海軍向伊朗方面增強。
最後,伊朗的反政府暴動按美國所期望的路線進行。華盛頓政府最感頭痛的停在波斯灣入口處阿巴斯港的蘇聯海軍艦艇,在哈扎蘭內閣成立的同時從伊朗撤走了。
共和黨的霍利總統,根據國務卿的報告和忠告,反覆考慮了兩周的時間。白宮的顧問班子也儘量搜集情報,給予全面協助。這一段時間,白宮的存在宛如是為了研究討論關川的要求。
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即使美國正式開始援助中國,也並不意味著美蘇立即開戰。但是,如果參加日本解放戰爭,情況就不同了。因為日本列島上除了有蘇軍四個師之外,還有海空軍的精銳部隊。
“認為如果美軍在日本登陸,駐日蘇軍將會退避同我們作戰,立即撤回蘇聯境內的想法,只不過是一種希望性的推測而已。”
甚至在白宮顧問班子內有影響的成員中,也有人提出了上述慎重論調。總統、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以及白宮的主要顧問聚集一堂,通宵達旦地召開會議。
霍利總統在一九八四年的大選中擊敗民主黨的政敵,當選為總統。他是共和黨推選出來的。對內他強調建立廉潔奉公的政府,對外他主張對蘇強硬,這是眾所周知的。他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斯坦福德大學畢業後,當過律師,後來活躍在當地的政界。霍利總統生長在美國西部,西部的教育和社會環境使他從幼年時期就對亞洲很關心。
“即使美利堅合眾國軍隊參加日本解放戰爭,也必須遵守兩條原則。一條是防止擴大為美蘇之間的核戰爭,另一條是防止這一戰爭波及到歐洲。”
總統把他主張積極參加日本解放戰爭的意向,向出席這一天顧問班子會議的全體成員進行了傳達。問題集中在為此要採取什麼具體手段和方法。
“美國應該制定這樣一條原則:即使在第一線作戰的美軍陷入困境,也不能作出首先使用戰術核武器的選擇。不過,幾乎不可沒想會有那種可能性。雖說如此,但也不能保障美軍毫無傷亡地在日本解放戰爭中獲得成功”
國防部長格里克一邊考慮總統的積極主張,一邊說:
“如果充分發揮美利堅合眾國軍隊所擁有的高性能精密制導武器、完全電子化的指揮和通訊能力、高度的補給能力,那麼,在目前看來,大概在八十年代初期以前,即使發生不得不使用戰術核武器的情況,也可以不使用戰術核武器。我們裝備了可以代替戰術核武器的高性能的常規武器。”
顧問班子中的一個人舉出馬克48型制導魚雷、宙斯盾對空飛彈、氣體炸藥等具體例子進行了說明。
“如果蘇聯在西太平洋方面向參戰的美軍部隊投擲戰術核武器,那麼,我軍就應該立即對敵軍部隊進行核報復。其報復的程度要與我們受到核攻擊的程度相當。並且應該通過外交途徑事先通知蘇聯:如戰爭進一步升級,就要對蘇聯位於遠東的主要城市--比如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羅夫斯克、伊爾庫次克、共青團城和赤塔等各城市,毫不猶豫地進行核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有可能進而把核彈頭髮射到設在沖繩和菲律賓等地的美利堅合眾國軍隊的基地,但是,這種互相報復,不管怎麼說都對蘇聯不利。即使蘇聯先發制人,對這些基地進行核攻擊,情況也同樣對蘇聯不利。這是因為,如果蘇聯失去這些城市,那就等於蘇聯喪失作戰能力,不僅如此,還將失去他們推行亞洲政策的根據地。雖然我們也會失去設在西太平洋島嶼上的重要基地,但是,以部署在夏威夷和關島的強有力的海軍和空軍為後盾,我們仍然可以在西太平洋展開強大的兵力。
“蘇聯意識到美蘇在遠東打核報復戰對自己不利,大概也不會對我前線部隊採取愚蠢行動--首先使用戰術核武器。可以說,美蘇使用核武器互相攻打對方本土的事態幾乎不會發生,因為這同美蘇以日本解放戰爭為中心的利害得失相比,損失過於嚴重。”
以戰略核理論專家聞名的斯特拉頓協理,談了大膽的設想。總統在傾聽的同時,點頭表示贊成。
“如果破壞蘇聯位於遠東的幾個城市,用一艘舊式的海神飛彈潛水艇就足夠了。現在處於總統下令隨時可以發射的態勢。”
國防部長格里克以稍稍激動的語調很快地說出了這句話。他講話的語調,宛如這種必要性現在已經迫在眉睫。總統慢條斯理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