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初毛主席來到哈爾濱市休息時,王化成在毛主席居住的房子外警衛。他坐在外面的沙發上,一個晚上也沒敢合眼。

  毛主席在哈爾濱吃飯時,為了保證絕對安全,王化成命令賓館所有的服務員都撤下,全部挑選了政治上可靠的公安部隊的處長們,負責給毛主席端飯上菜。給主席做飯的廚師是一個勞模,還是一個老黨員,但為了對主席的安全負責,廚師做飯時,警衛人員一直在旁邊看著。 1949年千里護衛毛澤東訪蘇(6)   第二天列車繼續按計劃行駛。列車從哈爾濱市開出,王化成也是在列車出發前的五分鐘才知道。

  列車到了長春,謝富治和羅瑞卿到車站去接毛主席。在大興安嶺隧道炸毛主席專列的計劃落空後,國民黨又密令潛伏在長春的特務於子洋執行暗殺計劃。於子洋是國民黨中統局的特務,長春解放後潛伏下來,為了掩護,他在長春市勝利大街租用了一棟兩層小樓,糾集金 曉科等十幾人,組成了一個潛伏組。於子洋與混入鐵路內部的特務劉金鵬密謀,在四平路投放炸藥、在道岔處放置大石塊的方法企圖顛覆列車,加害毛主席。為了實施這一計劃,劉金鵬還在鐵路內部發展了苗延年、南雲海等多人,以便計劃實施時協同行動。這一重大的情況被公安局獲知,市委書記劉業雄要求嚴密監視,定時破案,吉林公安局調兵遣將,在毛主席回程臨近時刻,將這批特務一網打盡。

  在長春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當時火車晚了15分鐘。晚點是為了迷惑敵特,火車又進行了調動。在東江橋下面,警衛人員發現敵人放的炸藥和搞破壞的鐵路路釘後,及時排除,列車按時通過。

  毛主席訪問蘇聯的消息,後期是公開的。蘇聯為了表示對這次毛主席來訪的重視,毛主席每到一個地方,他們都公布了各地歡迎的情況,這更增加了警衛工作的難度。

  1950年3月4日毛主席訪問蘇聯回國,中央縱隊繼續擔負路線警衛工作。這次訪問消息公開發表後,縱隊於2月22日接受京津路永定門站路段警戒任務,於26日下達命令,要求各執勤部隊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在技術、設備和治安上不能有任何問題,鐵路不能受到任何阻礙、威脅與破壞,以確保毛主席返京列車的安全通過。

  鄒衍當時是政委,他和吳烈對兩個師的任務作了明確的分工與規定。第一師負責永定門站至楊村站的警衛工作,全長58公里,4個車站。接受命令後,各師團領導沿鐵路勘察地形。3月1日10時,第一師自海淀、清河,第二師自香山,分別徒步或乘車向指定位置開進。各部隊到達指定位置後,幹部沿途觀察地形,劃分任務段落,對各橋樑、道口、車站派出了警戒兵力。各級都開設了指揮所,縱隊指揮所設在豐臺,由鄒衍負責。吳烈和楊奇清提前趕到天津,從天津接護毛主席返京。第一師指揮所設在黃村,由副師長蔡久負責,所轄第一團指揮所設在豐臺,由團長周儉廉負責;第三團指揮所設在黃村,由團長郭季芳負責;第二師指揮所設在廊坊,由師長劉輝山負責;所轄第五團指揮所設在萬莊,由團長聶成龍負責;第四團指揮所設在竇張莊,由團長惠金賢負責。

  3月4日,執勤部隊對鐵路橋樑、道岔、道釘、枕木、信號旗進行了全面的檢查,並對路基兩側50米範圍內進行了搜查,鄒衍親自乘壓道車沿途檢查。當天14時,警戒部隊全部進入執勤位置,兵力密度達到每公里28人以上。22時毛主席的專列安全通過,24時撤銷警戒。

  在執勤中,曾發生敵特槍擊哨兵、偷割電線、向鐵軌上放石頭、向橋下放炸藥等事件,都被及時發現處理,未造成破壞和傷害。幹部戰士都為能執行這項任務感到無上光榮,都具有高度的責任感。

  全縱隊參加此項任務的幹部有490多人,每個班都有1~2名幹部。團營幹部每人負責一個車站或掌握一個連隊。執勤分隊到執勤位置後,想盡一切辦法調查了解鐵路情況,沿路基搜查爆炸物。有些戰士對橋樑檢查一遍不放心,還不畏寒冷,一次次下到水裡反覆檢查,車站每通過一列火車就檢查一遍,唯恐出現漏洞。許多戰士說,檢查有無爆炸物炸到自己無關緊要,能完成任務就行。這簡單的語言,表達了對保衛毛主席的高度責任感。部隊當時也不太相信鐵路處,當時剛解放,鐵路上的人員混雜,鄉村車站都有團里的幹部負責,鄒衍在豐臺負責指揮,車站那裡要怎麼調度就怎麼調度,一切都為了專列。主席坐的列車到了永定門就停下來了,然後下車坐上早已經等待在這裡的汽車回去了。 1949年千里護衛毛澤東訪蘇(7)   在毛主席回來之前,公安部隊一舉將毛人鳳在北京潛伏的電台抓獲。至此,敵人企圖破壞毛主席訪問蘇聯的暗殺陰謀徹底破產。

  毛主席這次訪問,同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條約的簽字,標誌著毛主席訪蘇獲得了巨大成功。這次訪問,對加強新中國的國際地位、維護世界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押解改造日本戰犯(1)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中國、美國、前蘇聯、英國、法國、印度、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菲律賓、紐西蘭等11個國家的法官,組成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首要戰犯進行審判。根據《波茨坦公告》精神,各戰勝國可對侵略的被俘戰犯自行審判。當時中國由於內戰,沒有條件和能力對日本戰犯進行審理,鑑於上述情況,蘇聯將在中國被俘的日本戰犯押送到西伯利亞,進行監禁和強制勞動。   新中國成立後,為提高國家的國際地位和聲望,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尊嚴,1949年12月毛主席訪問蘇聯,在同史達林會見時提出將關押在西伯利亞的日本戰犯移交給中國,由中國作為主權國家自行審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