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章 巔峰(大結局) 字數:7432

  . 在盛京度過了新年,大年初二日便率領眾將在三個 下趕往京師,田羽一行人在遼東的時候到還罷了,因為遼東已經淪陷三十多年,人心已經不在大明,到了遼西之後,田羽這支人馬備受矚目,路過的地方百姓都是夾道歡迎,為大軍送上自己捨不得吃的雞蛋等東西。由於百姓們的盛情,田羽感慨萬千,站在山海關上田羽豪情頓生,賦詩一首“夢回大明弄潮流,金戈鐵馬展鴻遵。 田園阡陌非我願,羽翔九天譜春秋." 過了山海關之後,大軍的速度開始快了起來,一眾大臣與洪承疇、孫傳庭等人在郊外十里迎接田羽,田羽和眾大臣寒暄了一陣之後,緩緩朝著京師而去,沿途都擠滿了聞訊趕來的百姓,鞭炮聲不絕於耳,沿路都鋪上了黃土,樹木也被錦緞圍住,極盡奢華,較之上次田羽消滅流寇回京還要隆重。 永泰再次迎出了紫禁城,給了田羽極高的禮遇,雖然新年已經過去,但是京師仍然熱鬧了半個多月才平靜下來。 流寇和韃子都已經被平滅,田羽將一切心思都用到了如何發展大明的經濟上來,大明遭遇了數十年的戰火,國貧民苦,田羽一心想著在短時間解決這個問題,田羽和永泰商量後決定這個問題,田羽和永泰商量後決定在京都建立京師大學堂,大學堂所建設各科都是經世之學,包括基礎科學,農學,醫學等,同時也設下了軍事學院,按照田羽的想法,要將軍事大學堂建設成百年學府,為大明造福,京師大學堂校長由田羽擔任,教導等一眾工作人員由山東鎮軍政大學堂、南京大學堂等派出,又選了一些海內有名氣的儒者擔任古文教學員。學員仍然由各地童生中選取,除了京師大學堂之外,唐仙集團艱苦五百萬兩白銀,永泰又拿出了一百萬兩白銀,又號召官員、紳士捐款,最後一共得錢七百多萬,這寫銀兩用來建設希望學堂, 希望學堂學制九年,全部免費,凡是適齡的兒童都可以申請加入希望學堂讀書,所學的知識除了包括大漢優秀的儒家文化之外,還包括各種基礎學科,七百多萬兩銀子不可能在全國範圍內建設希望學堂,田羽最後選擇了各省各府和較大城市建設希望學堂,隨著國力發展,田羽準備在整個大明都建立起來希望學堂制度,使得所有大明適齡兒童都受到教育,最後實現前世九年義務教育一般的教育體系。有了唐仙集團,銀兩雖然好籌集,但是老師卻讓他與不由頭疼了起來,七百多萬兩白銀足可以建立一百所以上希望學堂,一百所學堂最起碼需要上萬教師,山東鎮軍政大學堂雖然也培養出不少人才,但是距離這個數目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最後田羽只能將低年級的課程設置成學習儒家文化,高年級開設 基礎學科,同時加大了山東鎮軍政大學堂基礎學院的招生數量,同時南京大學堂也開設了基礎學院,加上馬上就要建立的京師學堂,三年後就能夠培養出一批合格的教師來。 唐仙集團這兩年賺得盆滿缽足,讓不少勛貴盯上了唐仙集團,不少人鼓動永泰商業稅,永泰也知道唐仙集團的背景,沒有同意收稅,田羽得到這個消息後,投桃報李,將唐仙集團股份拿出百分之十送與永泰,現在唐仙集團一年的收入超過五千萬兩,百分之十就足夠分得五百萬兩,這讓永泰興奮不已,以後永泰再也不用為不足操心了,而田羽除了送給永泰一部分股份外,又決定每年從唐仙集團拿出五百萬兩白銀用於社會福利,田羽照搬了自己在山東時候的福利,凡是六十歲以上的老者有了一定的保障。田羽準備在以後唐仙集團賺取更多銀子的時候拿出更多的錢來建設保障制度。六十歲以上老者享受福利不過是田羽的一個實驗而已。隨著這個體系的成熟,田羽將建立更多的保障制 度。 田羽這些年在海外賺取了不少錢,雖然壟斷可以賺取格更大的利潤。但是田羽覺得個人的力量總歸是有限的,因此請求泰解海禁。解海禁可以違反大明祖訓的,因此永召集群臣開始商議這個問題,不少勛貴和士紳門閥早就眼紅田羽在海外獲得了那麼多的利益,他們以為田羽一定會阻止他們進行還貿。沒有想到田羽竟然主動提出解除海禁,田羽的這個提議的到了很大一部分的官員的贊同,永泰剛開始還假裝著不忍違抗祖訓,但是百官連番上書請求開海禁,三個月後,永泰只能關於順水推舟同意了解除海禁,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田羽放棄海上的壟斷地位,田羽以便於管理為藉口。勸說永泰成立海關衙門,田羽在就設想好了海關的方案,以每次將方案一拿出來,永泰就立刻 同意了,因為按照田羽方案實施的話,大明每年得獲得二十萬兩左右的關稅收入,而且田羽告訴永泰,這二十萬兩還是保守的估計,有這麼多收入永泰如何能夠拒絕呢,海關衙門第一任主官永泰選擇了白同波。當然白同波能夠出任海關衙門第一任主官完全是由田羽力薦得來的,白同波擔任海關衙門第一任主官之後,整個“暗”字營人員全部加入了海關衙門,有了“暗”字營遍布大明的情報網絡,田羽輕鬆的將海貿的控制權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許多大臣和士紳門閥從這份任命中也明白了自己要從海貿中獲得利益,必須打通田羽這個關節,因此田羽的公爵府每大賓客盈門,田羽則來者不拒,因為田羽現在實在是太需要資本將海貿做強了,這些人無疑是爭搶著幫助田羽來,田羽當人不能將這樣的想法說出來,每到談到海貿的時候,田羽都是一臉的難色,不過最後田羽往往在最後都答應了下來,使得所有想從海貿上發財的人都覺得田羽實在是太好說話了,豈不知田羽因此獲得了雄厚的資本,可以大展抱負。 田羽有了資金之後,又建造了很多大船進行貿易,同時將海貿進行了細分,將所有高利潤的行業壟斷在自己的手中,而將一些投入多,利潤小的商業交給了那些找上門來的官僚士紳門閥,當然在田羽看來,分出去的都是投入多、利潤小的商業,但他根本就不知道為了這些商業不知道多少家爭得頭破血流,獲得商業的舉手相慶,暫時沒有得到商業的望眼欲穿。很多田羽系的將領都勸說田羽不要請求開海禁,認為一旦開了海禁,唐仙集團的收入將大大下降,沒有想到開了海禁之後,唐仙集團收入不但沒有下降,利潤反倒翻了幾番,所有的將領都有些不明白田羽怎麼會有這樣的眼光。 最後整個大明都 ****為了財神爺,每天上門來求田羽想從商業中分一杯羹的****踏破了門檻,田羽則極好的發揮了自己的商業頭腦,要知道前世的田羽可沒有少學商業,因為唐仙家極為有錢,只有唐仙一個姑娘,因此在唐仙的逼迫下,田羽不得不學習了很多商業之道,在這方面也是行家裡手,每當所有的人都認為田羽已經沒有任何可以分出的商業可以供他人染指,但是求田羽的有錢人下哦你過來沒有失望過。這些人賺取了利潤,但是田羽在他們身上賺取的錢多了不知道多少倍,唐仙集團開足了馬力,成了最強大的吸錢機器。開海禁一年中,唐仙集團的利潤已經到達2億兩白銀。唐仙集團賺取了這麼多錢,也沒有忘記捐贈,一年中唐仙集團 捐的錢物都超過了3000萬白銀,使得唐仙集團在民眾中的聲望如日中天。 自從田羽收復遼東以後,大明已經一統,因此田羽將大明銀行開遍了整個大明府縣。有了大明銀行貸款業務,使得各種小商業也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可以說一年下來,整個大明豐衣足食,雖然有個別地方遭受了天災。但是在唐仙集團的捐贈和永泰大方的賑災之下,災區的百姓的生活根本就沒有受到影響。 商業的發展也促使得大明各項科技有了長足的進步,各式新型的機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這也促使大明萌發了工業革命的苗頭,田羽知道再這麼發展三五年,大明將矗立在世界之巔。 這一年來各種好消息也不斷傳來,在田羽的親自指導下,蒸汽機終於發明成功,蒸汽機發明之後,田羽首先率領第一研究所的人員攻關,研製成功了蒸汽火車,鐵路建設需要大量的資本,而且投入和產出並不能成正比,因此很多商人望而卻步,田羽這段時間雖然賺取了很多銀兩,但是田羽往往又投入到了新的領域,使得田羽一時之間也籌不出那麼多錢,田羽琢磨來琢磨去,將主意打到了永泰身上。 永泰聽田羽報告說,只要能夠建成鐵路,大明從南到北或者從西到東有一個月時間就能夠到達,不由大感興趣。由於高嚴的農作物推廣使得賦稅收入大大增加,而且海關的收入也高達數十萬兩白銀,一年中大明戶部倉庫中的銀兩就已經堆積如山,因此永泰動了修建鐵路的心思,不過大明到底剛恢復了一年元氣,根本就無法籌集修建鐵路的兩億多兩白銀,永泰只得又朝田羽求計。 田羽悶在屋子裡想了好幾天,經過計算,田羽拿出來一個方案交給了永泰,田羽準備讓大明銀行發行一億五千萬兩的鐵路債券,年息白分之六,分年份發還本金和利息,由海關收入作保。田羽同時承諾,所有的利息由唐仙集團負責,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整個鐵路的修建由唐仙集團承建。債券一年的利息高達九百萬兩,加上本金,一年所需要償還的白銀高達四千萬兩,就是永泰也感覺吃力,現在田羽既然主動要承擔利息,而且就是田羽不說,除了唐仙集團又有誰能夠修建鐵路呢? 因此這個條件簡直不是條件,永泰忙不迭的答應了田羽的方案。 大明銀行發行過債券,每次都貴客返還本金和利息,使得大明銀行的信譽極高,因此鐵路債券一出售,就受到了大明百姓和士紳的追捧,尤其是一些普通士紳,他們沒有辦法從海貿中分一杯羹,現在投資這個債券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因此雖然債券高達一億五十萬兩,但是用了三個月時間,一億五十萬兩鐵路債券就信馨。 大明鐵路也如火如荼地建設起來,田羽雖然承擔了九百萬兩利息,但是修建鐵路所用的鋼鐵和機車都是唐仙集團的產品,田羽從鐵路中獲得的利潤遠遠超過了這個數目,這還是田羽造福整個大明百姓,將各樣的產品價格壓了又壓,否則就是這個鐵路項目就會讓田羽大賺特賺。 一筆。 本來隨著各種機械的發明,大明產生了不少剩餘勞動力,這鐵路一修建起來,勞工就有些不夠用了,各地招募勞工的GG層出不窮,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因為商業的發展使得各地都在招募工人,加上這些年征戰,青壯年傷亡很大,因此田羽不得不從朝鮮等屬國招募勞工,即便是如此,很多地方由於勞工不足,不得不放緩了建設進度。 民用設施在加緊建設,田羽仍沒有放棄對兵器的研製和生產,火器讓大明兵士嘗到了甜頭,因此永泰撥出巨款在通州修建了軍工廠,田羽為了避嫌,將手中的軍工廠都無償交給了永泰,南京第一研究所則秘密搬到了濟州島,繼續研製各種尖端武器。 田羽看到大明各項工作已經上了軌道,以出使朝鮮為藉口來到了濟州島,濟州島現在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個工業城市,隨著戰爭結束,田羽通過朝鮮商人將濟州島上的馬匹全部出售給了永泰,獲得的資金田羽都投入到了海貿上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