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頁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三岔河大捷 字數:5651
. ——多鐸率領的大軍雖然逐漸的在壓縮衝上來的“智”字營兵控制的區域,但是“智”字營鐵盾陣給多鐸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一時之間根本就元法將“智”字營衝上來的兵士墩清。雙方進入了僵持之局,多鐸躍然勇猛,但是衝上來的“智”字營兵士實在是太多了。 正當多鐸在正門與“智”字營廝殺的時候,西門附近火光沖天,喊殺聲一下子大了很多,多鐸的臉色一變,果然不大一會傳來消息左鎮已經攻上了城頭,西門守軍將領陣亡,已經無法抵擋左鎮的衝擊,多鐸這時候也回天無力,這時候更是傳來一個噩耗,那就是阿巴泰、滿達海率領的援軍被田羽的忠貞營、泰山營陰擊在三岔河一帶無法前進,多鐸覺得西寧堡已經無法固守,只好率領步兵退了下來,隨著韃子後退,明軍控制住了城牆,越來越多的“智”字營兵士登上了城牆。 “智”字營控制住正門城牆的時候,左鎮已經打開西門,大軍如潮水般衝進了西寧堡。多鐸看到局勢已經糜爛到無法收拾的地步,趁著明軍還沒有控制東門的時機,率領三千多騎兵、四五千步兵從東門突圍。 多鐸之所以選擇東門,就是因為田羽一直沒有攻擊東門,而且東門外也很少見到明軍騎兵。多鐸出了東門本來以為大功告成,不想祖大壽率領的關寧鐵騎出現在東門,截住多鐸的人馬廝殺。 多鐸已經被明軍嚇破了膽子,雖然祖大壽率領的關寧鐵騎不是很多。但多鐸不敢迎戰,讓步兵斷後。自己率領三千多騎兵朝著三岔河方向逃逸。 四五千韃子步兵面對關寧鐵騎的攻擊,只堅持了不到小半個時辰就開始潰散,這四五千打字很多都是新招募的韃子壯丁,面對關寧鐵騎能夠堅持這麼長時間已經大出多鐸意料。祖大壽擊潰步兵之後,率領關寧鐵騎朝著多鐸逃跑的方向追去。在祖大壽擊潰步兵之後,率領關寧鐵騎朝著多鐸逃跑的方向追去。在祖大壽之前,武穆營和陷陣營已經追了下去。 多鋒率領的三千多騎兵不再顧惜馬力,以最快的速度趕往三岔河,在他們的想法中只要渡過三岔河那麼就完事大吉,但當他們到達三岔河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錯誤,三岔河足足有四五萬明軍騎兵,滿達海和阿巴泰率領的援軍在忠貞營、泰山營騎兵遂發槍的壓制下根本就無法渡河,多鋒剛剛露面,紀達將阻擊滿達海和阿巴泰的任務交給泰山營,自己則率領忠貞營朝著多鋒沖了過去。 多峰率領的騎兵已經奔跑了很久,馬力已經不足,而紀達率領的忠貞營剛才只是隔河攻擊,馬力根本就沒有一點消耗,因此多峰雖然想擺脫紀達率領的忠貞營,但是結果當然是失敗,多峰三千多兵馬被紀達率領的忠貞營糾纏住,雙方混戰在一起。 滿達海和阿巴泰率領的援軍看到多峰被困,又發動了猛烈的攻擊,浮橋斷了又搭,搭了又斷,往復了十幾回,阿巴泰手下的兩千騎兵終於踏上了明軍控制的河岸。泰山營分出一部分騎兵剿滅這些渡過河的騎兵。剩下的騎兵使用遂發槍攻擊那些試圖過河的韃子。 兩千韃子騎兵看到多鐸危險爆發出強大的衝擊力,竟然守住了灘頭陣地,越來越多的援軍衝上了明軍控制的河岸,阿巴泰和滿達海看到這樣的情況,不由倍受鼓舞,大聲呼喝著指揮騎兵儘快過河。就在阿巴泰和滿達海覺得勝利在望的時候,四五萬明軍騎兵出現在了他們的視野之中,阿巴泰和滿達海相互看了一眼,知道即便全軍都渡過河去也無法戰勝明軍,因此滿達海和阿巴泰敲響了退兵的鑼鼓。 韃子灘頭陣地上的騎兵大約還有兩三千人,聽到退後的命令,騎兵們紛紛湧向浮橋,由於太擁護,很多騎兵被擠入了三岔河,有一條浮橋無法承受那麼多騎兵,來了個大翻身。將所有韃子騎兵都掀翻在河中。河中到處都是鳧水的馬匹和不會水兵士的救命聲。 寧志民看到滿達海和阿巴泰有退後的意思,連忙派出騎兵通過浮橋渡河,阿巴泰和滿達海花了很大力氣才搭成的浮橋反倒成了明軍進攻他們的通路,阿巴泰看著浮橋上朝著東岸而來的韃子敗兵明朝騎兵,咬了咬牙,朝著滿達海說:“放火燒浮橋。” 滿達海一愣,指著兀自還沒有退回來的騎兵說:“橋上還有咱們數百騎兵呢。” 阿巴泰斬釘截鐵的說:“來不及了。如果等著他們撤回來,我們恐怕就會失去浮橋的控制權,如果將浮橋拱手相讓,咱們大軍就有被對方騎兵圍困殲滅的下場,當亂則斷。燒橋。” 滿達海沉吟了一下,覺得阿巴泰這麼做雖然殘忍,但是損失的不過浮橋上還沒有過完的幾百騎兵,一旦讓明軍控制住浮橋,那麼東岸恐怕不保。現在燒了浮橋,多鐸也就撤不會來了,不過滿達海覺得是阿巴泰下令燒橋,日後即便是攝政王追究下來也是他阿巴泰背黑鍋,因此滿達海出 人十點燃了所有浮橋。 韃子騎兵看到自己的大軍不等自己退回東岸就開始燒橋不由紛紛怒罵起來,但是無論他們怎麼罵,那些執行燒橋的騎兵根本就不為所動,寧志民看到阿馬泰和滿達海澆橋,也不由佩服兩的決絕,浮橋一會就會被燒斷,寧志民不敢耽擱。連忙下令上了浮橋的騎兵退後。寧志民的命令雖然下的非常及時,但仍有一二百騎兵沒有及時退回來落入了三岔河,被激流沖走。 多鐸看到浮橋火起,不由暗恨滿達海和阿巴泰,不過浮橋已經燒毀。他已經沒有了退回東岸的可能。只得率領騎兵朝著南方突圍,希望能夠尋找一個河道較淺的地方渡河。多鐸率領的騎兵不過三千多一些。經過剛才的激戰,多鐸指揮的騎兵僅僅剩下不到兩千人,而圍困多鐸的騎兵多達四個騎兵營近八萬騎兵,多鐸如何能夠逃得出去,幸虧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多鐸脫了自己的將軍鎧甲,換上了小兵的服飾,在混亂中裝成屍體躲過了一劫。 三岔河一戰,天鼎軍四個騎兵營擊殺了足有七千韃子騎兵,自己損失不過三千出頭,同時三岔河大捷也意味著關外戰場由遼西轉向遼東。 多峰趁著天黑逃得一命,他渡過三岔河之後沒有去滿達海和阿巴泰那裡,而是一個人逃到了咸京,他覺得自己在西寧堡之所以戰敗完全是因為滿達海和阿巴泰救援不及時所導致。其實滿達海和阿巴泰已經盡力。只是他們率領的兵士實在是太少,明軍現在無論是兵力還是戰力上都遠遠超過韃子,如果不是滿達海和阿巴泰殘忍的燒橋,恐怕明軍現在已經渡過三岔河,殲滅滿達海和阿巴泰的大軍了。 田羽攻下西寧堡之後,大軍直抵三岔河韃子現在已經聞風喪膽。滿達海和阿巴泰費盡力氣才在三岔河東岸營建起一道長達二十多里的防禦線。多爾袞雖然對滿達海和阿巴泰沒有及時救助多峰致使西寧 堡陷落非常生氣,但是他知道現在不是算帳的時候,只給了阿巴泰和滿達海一個處分,讓他們戴罪立功。多爾袞覺得一旦讓田羽攻破三岔河防線,那麼遼陽就岌岌可危了,因此又派出了兩萬援軍支援阿巴泰。 滿達海和阿巴泰沿河防守給田羽帶來了極大的麻煩,田羽為了儘量減少損失又不願意強攻,因此二十萬大軍停留在三岔河一線近半個多月沒有什麼進展。田羽看到多爾袞如此依賴三岔河防線,便轉變了主攻的方向,他留下左鎮和祖大壽率領的關寧鐵騎,而自己則率領大軍往海邊方向而去,按照田羽的想法,大軍通過海運繞過三岔河防線。從連雲島附近登陸,先攻擊蓋州衛。然後沿著驛路向北攻擊。 滿達海和阿巴泰偵知田羽往海邊兒去後,連忙快馬將這個消息傳給了盛京的多爾袞,多爾袞聽到田羽大軍往海邊移動,不由有些坐臥不安。他猜測田羽是想用水適量繞開三岔河防線,如果同意繞過三岔河防線。那麼大清就崩潰在即,因此多爾袞連忙派出代善率領正紅旗沿海布防。 代善率領正紅旗一萬多騎兵星夜趕路,希望能夠在田羽大軍登陸之前趕到沿海一線,但是大海茫茫他們也不知道田羽選擇哪裡登陸,因此代善心中也是如同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按照他和多爾袞的分析,田羽極有可能在娘娘宮附近登陸,攻擊東勝堡和東昌堡,擊潰自己的三岔河防線,因此代善第一戰選擇的是娘娘宮。 代善趕到娘娘宮的時候,又得到多爾袞的命令,田羽大軍已經到了連雲島一帶,讓代善率領正紅旗至蓋州衛附近布防,阻止田羽在連雲島附近海域登陸。 韃子水師雖然偵知了田羽大軍的動向,但是由於韃子水師戰艦根本就不敢過於接近田羽水師,因此田羽利用這個優勢,秘密的將陷陣營運到了娘娘宮。代善剛從娘娘宮出發不久,陷陣營大軍就在娘娘宮附近悄悄登錄 陷陣營登陸之後曉宿夜行,朝著滿達海守衛的東昌堡而去,這些日子左夢庚和祖大壽率領的大軍擺出一副強攻的架勢,使得滿達海和阿巴泰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三汊河東岸.因此東昌堡並沒有多少守軍,陳王庭派出了鄭天宇率領二百騎兵突襲對方,鄭天宇行動很快,等對方反應過來準備關閉堡門的時候,已經殺到了堡門處,對方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而鄭天宇他們燧發槍攻擊又非常犀利,使得守軍失去鬥志.衝殺了幾次也沒有能夠奪回堡門,待陷陣營大軍出現之後,東昌堡守軍知道大勢已去,便棄堡逃命而去. 滿達海和阿巴泰接到東昌堡被明軍突襲陷落的消息之後,兩人不由大驚失色,三岔河防線對大慶意味著什麼兩人心中當人明白,因此滿達海和阿巴泰商議一下,由阿巴泰率領整個大軍的精銳前去剿滅這支大軍,同時將東昌堡受到突襲陷落的消息傳給了盛京的多爾袞 滿達海和阿巴泰手中雖然有大軍近四萬人,但是精銳不過一萬多的樣子,這些精銳由阿巴泰率領飛速趕往東昌堡。陷陣營攻下東昌堡之後。將東昌堡焚毀後就地休息,當阿巴泰率領精銳騎兵趕到東昌堡的時候。陳王挺不等阿巴泰休息率領騎兵就和阿巴泰激戰在一起。 阿巴秦帶走了所有的精銳,使得沿岸的防禦能力大大下降,左夢庚和祖大壽也得到了東昌堡陷落的消息。開始了真正的攻擊,左夢庚率領的大軍和祖大壽率領的大軍相距二十里,兵分兩路渡河。滿達海將大軍分成三部分,一部分阻截左夢庚率領的大軍,一部分阻祖大壽率領的大軍,另一部分則當做預備隊0 左夢庚大軍早已經鳥槍換炮,不然在攻擊西寧堡的時候也不可能展現出那麼強的戰力,左夢庚朝田羽要去不少火器當然如果是別人恐怕就沒有這個能力了,誰叫左夢庚是田羽的小舅子呢。左夢庚在攻擊之前,用火器足足轟擊了大半天時間。東岸的土地幾乎被火器犁了一個遍。在如此猛烈火器的攻擊下,滿達海的守衛部隊損失很大,不得不朝後退了近兩百步的距離。 左夢庚在火器壓制攻擊的時候已經派出了大軍修建浮橋,等到火器攻擊完畢,浮橋已經初具規模,滿達海率領大軍雖然數次反衝鋒,希望破壞左夢庚搭建的浮橋,但是都被左夢庚率領士兵擊退,最後左夢庚一 共建成十座浮橋,五萬大軍分為十隊,齊頭並進一同過橋。 滿達海手中的兵士已經下降到了不到三千,如何能夠抵擋得住五萬大軍一齊進攻,連忙將預備隊拉了上來,有預備隊七千生力軍加入,滿達海才漸漸的控制住局面,雙方就河灘陣地進行了反覆的爭奪。 滿達海將所有的預備隊都投入和左鎮戰鬥,使得狙擊祖大壽部的韃子沒有了任何援軍,在祖大壽猛烈攻擊下,狙擊祖大壽部的韃子潰散,祖大壽大軍度過了三岔河。 祖大壽渡過河之後,沒有任何停留。朝著左夢庚部渡河的地方接應。 滿達海聽說祖大壽軍已經全軍渡河,知道三岔河防線名存實亡。率領殘兵敗將逃向了東勝堡。阿巴泰率領的精銳騎兵和陳王庭率領的騎兵激戰一夜,不分勝負,阿巴泰聽說左鎮和關寧鐵騎突破三岔河。不敢再作停留,率領騎兵退往東勝堡。 三岔河大戰之所以如此勝利。很大部分取決於陷陣營空襲東昌堡給韃子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同時阿馬泰帶走了全部精銳騎兵也使得防線的防禦能力大降,這才使得祖大壽和左夢庚如此容易的便突破了三岔河防線的原因。 陳王庭不和祖大壽、左夢庚合兵一處,後鋒直指東勝堡,滿達海和阿巴泰一商量,覺得原來的品字形防禦由下而上僅存東勝堡一點,另外以前所憑藉的三岔河天險已經被對方突破。再固守東勝堡已經沒有了多大意義,因此滿達海和阿巴泰棄了東勝堡,朝著遼陽逃去。陳王庭等人兵不血刃就進了東勝堡,由於再往前就是遼陽,遼陽以前做過韃子的都城。 城。城桓高達大,防禦甚嚴,因此陳王庭等人沒有立刻進攻,而是請示田羽下一步作戰計劃。 田羽這時候已經在連雲島附近登陸,田羽一天之中在五個不同地方登陸,使得代善分身乏術,最後讓田羽登陸成功,田羽登陸成功之後。代善不敢和田羽大軍野戰退回了蓋州衛,希望能夠固守住蓋州衛。代善一面向多爾袞求救,一面給羅洛渾去信,希望羅洛渾向蓋州靠攏。以免自己的正紅旗被田羽大軍吃掉。 羅洛渾正率領鑲紅旗和朝鮮大軍作戰,接到代善的書信後,羅洛渾不敢懈怠,故意小輸了幾陣,由鳳凰城朝著蓋州衛靠攏。 田羽在連雲島附近登陸之後,大家就將蓋州衛包圍,準備在蓋州剿滅代善率領的正紅旗和羅洛渾率領的鑲紅旗。接到陳王庭等人的書信後。田羽琢磨了一下,覺得以陳王庭他們大軍的戰力根本無法攻下遼陽,因此命令陳王庭他們朝著海州衛進發,堵住大軍的退路 代善得到陳王挺的大軍轉路朝著海州衛而去之後,連忙棄守蓋州,和羅洛渾率領兩紅旗朝著遼陽退去.多爾袞聽說代善放棄了蓋州不由大發雷霆,但是多爾袞也知道代善只有一萬多兵馬如果守衛蓋州極有可能被田羽大軍包圍,就是有羅洛渾率領的鑲紅旗相助的話,也不可能三田羽的對手,代善棄守蓋州後,田羽將韃子分為兩段,蓋州以南各地很少有兵守御,這也使得蓋州以南的韃子陷入恐慌,不少韃子開始朝遼陽和盛京逃竄,田羽只派出了飛虎營,就收復了遼陽以南大片領土,自此遼南大部分重回大明回報,多爾袞大軍困守遼陽和盛京兩座大城,惶惶不可終日.
. ——多鐸率領的大軍雖然逐漸的在壓縮衝上來的“智”字營兵控制的區域,但是“智”字營鐵盾陣給多鐸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一時之間根本就元法將“智”字營衝上來的兵士墩清。雙方進入了僵持之局,多鐸躍然勇猛,但是衝上來的“智”字營兵士實在是太多了。 正當多鐸在正門與“智”字營廝殺的時候,西門附近火光沖天,喊殺聲一下子大了很多,多鐸的臉色一變,果然不大一會傳來消息左鎮已經攻上了城頭,西門守軍將領陣亡,已經無法抵擋左鎮的衝擊,多鐸這時候也回天無力,這時候更是傳來一個噩耗,那就是阿巴泰、滿達海率領的援軍被田羽的忠貞營、泰山營陰擊在三岔河一帶無法前進,多鐸覺得西寧堡已經無法固守,只好率領步兵退了下來,隨著韃子後退,明軍控制住了城牆,越來越多的“智”字營兵士登上了城牆。 “智”字營控制住正門城牆的時候,左鎮已經打開西門,大軍如潮水般衝進了西寧堡。多鐸看到局勢已經糜爛到無法收拾的地步,趁著明軍還沒有控制東門的時機,率領三千多騎兵、四五千步兵從東門突圍。 多鐸之所以選擇東門,就是因為田羽一直沒有攻擊東門,而且東門外也很少見到明軍騎兵。多鐸出了東門本來以為大功告成,不想祖大壽率領的關寧鐵騎出現在東門,截住多鐸的人馬廝殺。 多鐸已經被明軍嚇破了膽子,雖然祖大壽率領的關寧鐵騎不是很多。但多鐸不敢迎戰,讓步兵斷後。自己率領三千多騎兵朝著三岔河方向逃逸。 四五千韃子步兵面對關寧鐵騎的攻擊,只堅持了不到小半個時辰就開始潰散,這四五千打字很多都是新招募的韃子壯丁,面對關寧鐵騎能夠堅持這麼長時間已經大出多鐸意料。祖大壽擊潰步兵之後,率領關寧鐵騎朝著多鐸逃跑的方向追去。在祖大壽擊潰步兵之後,率領關寧鐵騎朝著多鐸逃跑的方向追去。在祖大壽之前,武穆營和陷陣營已經追了下去。 多鋒率領的三千多騎兵不再顧惜馬力,以最快的速度趕往三岔河,在他們的想法中只要渡過三岔河那麼就完事大吉,但當他們到達三岔河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錯誤,三岔河足足有四五萬明軍騎兵,滿達海和阿巴泰率領的援軍在忠貞營、泰山營騎兵遂發槍的壓制下根本就無法渡河,多鋒剛剛露面,紀達將阻擊滿達海和阿巴泰的任務交給泰山營,自己則率領忠貞營朝著多鋒沖了過去。 多峰率領的騎兵已經奔跑了很久,馬力已經不足,而紀達率領的忠貞營剛才只是隔河攻擊,馬力根本就沒有一點消耗,因此多峰雖然想擺脫紀達率領的忠貞營,但是結果當然是失敗,多峰三千多兵馬被紀達率領的忠貞營糾纏住,雙方混戰在一起。 滿達海和阿巴泰率領的援軍看到多峰被困,又發動了猛烈的攻擊,浮橋斷了又搭,搭了又斷,往復了十幾回,阿巴泰手下的兩千騎兵終於踏上了明軍控制的河岸。泰山營分出一部分騎兵剿滅這些渡過河的騎兵。剩下的騎兵使用遂發槍攻擊那些試圖過河的韃子。 兩千韃子騎兵看到多鐸危險爆發出強大的衝擊力,竟然守住了灘頭陣地,越來越多的援軍衝上了明軍控制的河岸,阿巴泰和滿達海看到這樣的情況,不由倍受鼓舞,大聲呼喝著指揮騎兵儘快過河。就在阿巴泰和滿達海覺得勝利在望的時候,四五萬明軍騎兵出現在了他們的視野之中,阿巴泰和滿達海相互看了一眼,知道即便全軍都渡過河去也無法戰勝明軍,因此滿達海和阿巴泰敲響了退兵的鑼鼓。 韃子灘頭陣地上的騎兵大約還有兩三千人,聽到退後的命令,騎兵們紛紛湧向浮橋,由於太擁護,很多騎兵被擠入了三岔河,有一條浮橋無法承受那麼多騎兵,來了個大翻身。將所有韃子騎兵都掀翻在河中。河中到處都是鳧水的馬匹和不會水兵士的救命聲。 寧志民看到滿達海和阿巴泰有退後的意思,連忙派出騎兵通過浮橋渡河,阿巴泰和滿達海花了很大力氣才搭成的浮橋反倒成了明軍進攻他們的通路,阿巴泰看著浮橋上朝著東岸而來的韃子敗兵明朝騎兵,咬了咬牙,朝著滿達海說:“放火燒浮橋。” 滿達海一愣,指著兀自還沒有退回來的騎兵說:“橋上還有咱們數百騎兵呢。” 阿巴泰斬釘截鐵的說:“來不及了。如果等著他們撤回來,我們恐怕就會失去浮橋的控制權,如果將浮橋拱手相讓,咱們大軍就有被對方騎兵圍困殲滅的下場,當亂則斷。燒橋。” 滿達海沉吟了一下,覺得阿巴泰這麼做雖然殘忍,但是損失的不過浮橋上還沒有過完的幾百騎兵,一旦讓明軍控制住浮橋,那麼東岸恐怕不保。現在燒了浮橋,多鐸也就撤不會來了,不過滿達海覺得是阿巴泰下令燒橋,日後即便是攝政王追究下來也是他阿巴泰背黑鍋,因此滿達海出 人十點燃了所有浮橋。 韃子騎兵看到自己的大軍不等自己退回東岸就開始燒橋不由紛紛怒罵起來,但是無論他們怎麼罵,那些執行燒橋的騎兵根本就不為所動,寧志民看到阿馬泰和滿達海澆橋,也不由佩服兩的決絕,浮橋一會就會被燒斷,寧志民不敢耽擱。連忙下令上了浮橋的騎兵退後。寧志民的命令雖然下的非常及時,但仍有一二百騎兵沒有及時退回來落入了三岔河,被激流沖走。 多鐸看到浮橋火起,不由暗恨滿達海和阿巴泰,不過浮橋已經燒毀。他已經沒有了退回東岸的可能。只得率領騎兵朝著南方突圍,希望能夠尋找一個河道較淺的地方渡河。多鐸率領的騎兵不過三千多一些。經過剛才的激戰,多鐸指揮的騎兵僅僅剩下不到兩千人,而圍困多鐸的騎兵多達四個騎兵營近八萬騎兵,多鐸如何能夠逃得出去,幸虧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多鐸脫了自己的將軍鎧甲,換上了小兵的服飾,在混亂中裝成屍體躲過了一劫。 三岔河一戰,天鼎軍四個騎兵營擊殺了足有七千韃子騎兵,自己損失不過三千出頭,同時三岔河大捷也意味著關外戰場由遼西轉向遼東。 多峰趁著天黑逃得一命,他渡過三岔河之後沒有去滿達海和阿巴泰那裡,而是一個人逃到了咸京,他覺得自己在西寧堡之所以戰敗完全是因為滿達海和阿巴泰救援不及時所導致。其實滿達海和阿巴泰已經盡力。只是他們率領的兵士實在是太少,明軍現在無論是兵力還是戰力上都遠遠超過韃子,如果不是滿達海和阿巴泰殘忍的燒橋,恐怕明軍現在已經渡過三岔河,殲滅滿達海和阿巴泰的大軍了。 田羽攻下西寧堡之後,大軍直抵三岔河韃子現在已經聞風喪膽。滿達海和阿巴泰費盡力氣才在三岔河東岸營建起一道長達二十多里的防禦線。多爾袞雖然對滿達海和阿巴泰沒有及時救助多峰致使西寧 堡陷落非常生氣,但是他知道現在不是算帳的時候,只給了阿巴泰和滿達海一個處分,讓他們戴罪立功。多爾袞覺得一旦讓田羽攻破三岔河防線,那麼遼陽就岌岌可危了,因此又派出了兩萬援軍支援阿巴泰。 滿達海和阿巴泰沿河防守給田羽帶來了極大的麻煩,田羽為了儘量減少損失又不願意強攻,因此二十萬大軍停留在三岔河一線近半個多月沒有什麼進展。田羽看到多爾袞如此依賴三岔河防線,便轉變了主攻的方向,他留下左鎮和祖大壽率領的關寧鐵騎,而自己則率領大軍往海邊方向而去,按照田羽的想法,大軍通過海運繞過三岔河防線。從連雲島附近登陸,先攻擊蓋州衛。然後沿著驛路向北攻擊。 滿達海和阿巴泰偵知田羽往海邊兒去後,連忙快馬將這個消息傳給了盛京的多爾袞,多爾袞聽到田羽大軍往海邊移動,不由有些坐臥不安。他猜測田羽是想用水適量繞開三岔河防線,如果同意繞過三岔河防線。那麼大清就崩潰在即,因此多爾袞連忙派出代善率領正紅旗沿海布防。 代善率領正紅旗一萬多騎兵星夜趕路,希望能夠在田羽大軍登陸之前趕到沿海一線,但是大海茫茫他們也不知道田羽選擇哪裡登陸,因此代善心中也是如同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按照他和多爾袞的分析,田羽極有可能在娘娘宮附近登陸,攻擊東勝堡和東昌堡,擊潰自己的三岔河防線,因此代善第一戰選擇的是娘娘宮。 代善趕到娘娘宮的時候,又得到多爾袞的命令,田羽大軍已經到了連雲島一帶,讓代善率領正紅旗至蓋州衛附近布防,阻止田羽在連雲島附近海域登陸。 韃子水師雖然偵知了田羽大軍的動向,但是由於韃子水師戰艦根本就不敢過於接近田羽水師,因此田羽利用這個優勢,秘密的將陷陣營運到了娘娘宮。代善剛從娘娘宮出發不久,陷陣營大軍就在娘娘宮附近悄悄登錄 陷陣營登陸之後曉宿夜行,朝著滿達海守衛的東昌堡而去,這些日子左夢庚和祖大壽率領的大軍擺出一副強攻的架勢,使得滿達海和阿巴泰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三汊河東岸.因此東昌堡並沒有多少守軍,陳王庭派出了鄭天宇率領二百騎兵突襲對方,鄭天宇行動很快,等對方反應過來準備關閉堡門的時候,已經殺到了堡門處,對方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而鄭天宇他們燧發槍攻擊又非常犀利,使得守軍失去鬥志.衝殺了幾次也沒有能夠奪回堡門,待陷陣營大軍出現之後,東昌堡守軍知道大勢已去,便棄堡逃命而去. 滿達海和阿巴泰接到東昌堡被明軍突襲陷落的消息之後,兩人不由大驚失色,三岔河防線對大慶意味著什麼兩人心中當人明白,因此滿達海和阿巴泰商議一下,由阿巴泰率領整個大軍的精銳前去剿滅這支大軍,同時將東昌堡受到突襲陷落的消息傳給了盛京的多爾袞 滿達海和阿巴泰手中雖然有大軍近四萬人,但是精銳不過一萬多的樣子,這些精銳由阿巴泰率領飛速趕往東昌堡。陷陣營攻下東昌堡之後。將東昌堡焚毀後就地休息,當阿巴泰率領精銳騎兵趕到東昌堡的時候。陳王挺不等阿巴泰休息率領騎兵就和阿巴泰激戰在一起。 阿巴秦帶走了所有的精銳,使得沿岸的防禦能力大大下降,左夢庚和祖大壽也得到了東昌堡陷落的消息。開始了真正的攻擊,左夢庚率領的大軍和祖大壽率領的大軍相距二十里,兵分兩路渡河。滿達海將大軍分成三部分,一部分阻截左夢庚率領的大軍,一部分阻祖大壽率領的大軍,另一部分則當做預備隊0 左夢庚大軍早已經鳥槍換炮,不然在攻擊西寧堡的時候也不可能展現出那麼強的戰力,左夢庚朝田羽要去不少火器當然如果是別人恐怕就沒有這個能力了,誰叫左夢庚是田羽的小舅子呢。左夢庚在攻擊之前,用火器足足轟擊了大半天時間。東岸的土地幾乎被火器犁了一個遍。在如此猛烈火器的攻擊下,滿達海的守衛部隊損失很大,不得不朝後退了近兩百步的距離。 左夢庚在火器壓制攻擊的時候已經派出了大軍修建浮橋,等到火器攻擊完畢,浮橋已經初具規模,滿達海率領大軍雖然數次反衝鋒,希望破壞左夢庚搭建的浮橋,但是都被左夢庚率領士兵擊退,最後左夢庚一 共建成十座浮橋,五萬大軍分為十隊,齊頭並進一同過橋。 滿達海手中的兵士已經下降到了不到三千,如何能夠抵擋得住五萬大軍一齊進攻,連忙將預備隊拉了上來,有預備隊七千生力軍加入,滿達海才漸漸的控制住局面,雙方就河灘陣地進行了反覆的爭奪。 滿達海將所有的預備隊都投入和左鎮戰鬥,使得狙擊祖大壽部的韃子沒有了任何援軍,在祖大壽猛烈攻擊下,狙擊祖大壽部的韃子潰散,祖大壽大軍度過了三岔河。 祖大壽渡過河之後,沒有任何停留。朝著左夢庚部渡河的地方接應。 滿達海聽說祖大壽軍已經全軍渡河,知道三岔河防線名存實亡。率領殘兵敗將逃向了東勝堡。阿巴泰率領的精銳騎兵和陳王庭率領的騎兵激戰一夜,不分勝負,阿巴泰聽說左鎮和關寧鐵騎突破三岔河。不敢再作停留,率領騎兵退往東勝堡。 三岔河大戰之所以如此勝利。很大部分取決於陷陣營空襲東昌堡給韃子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同時阿馬泰帶走了全部精銳騎兵也使得防線的防禦能力大降,這才使得祖大壽和左夢庚如此容易的便突破了三岔河防線的原因。 陳王庭不和祖大壽、左夢庚合兵一處,後鋒直指東勝堡,滿達海和阿巴泰一商量,覺得原來的品字形防禦由下而上僅存東勝堡一點,另外以前所憑藉的三岔河天險已經被對方突破。再固守東勝堡已經沒有了多大意義,因此滿達海和阿巴泰棄了東勝堡,朝著遼陽逃去。陳王庭等人兵不血刃就進了東勝堡,由於再往前就是遼陽,遼陽以前做過韃子的都城。 城。城桓高達大,防禦甚嚴,因此陳王庭等人沒有立刻進攻,而是請示田羽下一步作戰計劃。 田羽這時候已經在連雲島附近登陸,田羽一天之中在五個不同地方登陸,使得代善分身乏術,最後讓田羽登陸成功,田羽登陸成功之後。代善不敢和田羽大軍野戰退回了蓋州衛,希望能夠固守住蓋州衛。代善一面向多爾袞求救,一面給羅洛渾去信,希望羅洛渾向蓋州靠攏。以免自己的正紅旗被田羽大軍吃掉。 羅洛渾正率領鑲紅旗和朝鮮大軍作戰,接到代善的書信後,羅洛渾不敢懈怠,故意小輸了幾陣,由鳳凰城朝著蓋州衛靠攏。 田羽在連雲島附近登陸之後,大家就將蓋州衛包圍,準備在蓋州剿滅代善率領的正紅旗和羅洛渾率領的鑲紅旗。接到陳王庭等人的書信後。田羽琢磨了一下,覺得以陳王庭他們大軍的戰力根本無法攻下遼陽,因此命令陳王庭他們朝著海州衛進發,堵住大軍的退路 代善得到陳王挺的大軍轉路朝著海州衛而去之後,連忙棄守蓋州,和羅洛渾率領兩紅旗朝著遼陽退去.多爾袞聽說代善放棄了蓋州不由大發雷霆,但是多爾袞也知道代善只有一萬多兵馬如果守衛蓋州極有可能被田羽大軍包圍,就是有羅洛渾率領的鑲紅旗相助的話,也不可能三田羽的對手,代善棄守蓋州後,田羽將韃子分為兩段,蓋州以南各地很少有兵守御,這也使得蓋州以南的韃子陷入恐慌,不少韃子開始朝遼陽和盛京逃竄,田羽只派出了飛虎營,就收復了遼陽以南大片領土,自此遼南大部分重回大明回報,多爾袞大軍困守遼陽和盛京兩座大城,惶惶不可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