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既然決定離開,那就走得爽快點。兵部文書?笑了,兵部算什麼東西。天子詔書?在遼東見慣了生死的漢子們最不怕的就是這賊老天,成天向著老天掙扎求活的丘八們,還怕那勞什子“天子”嗎?天子能拿咱們怎麼樣?
縱觀大明,還能挑出一支人馬來鎮壓俺們嗎?
遼東軍的不告而走,給京師大捷慶祝的餘韻澆上一盆冷水,引起大明朝野的巨大動盪。
緊接著,朝野發現,兵部文書被遼東軍視為廢紙,就連天子親筆詔書也對遼東軍無效。
這,已經形同於“兵諫”!一種整個遼東軍上下對皇帝的“兵諫”。他們用自己的毅然離開,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態度,表達自己對朝廷對自己態度的不滿,對皇帝將自家督師下獄的不滿。
這種“兵諫”沒有揮戈面朝宮闕的忤逆聲勢,卻有著一股子堅決與果斷。畢竟滿蒙聯軍還在境內沒走,皇太極才剛出京畿呢,隨時可以回來。這時候走,擺明是將大明京師與皇帝棄之不管了。
……
大戶人家有大戶人家自己營造出來的優雅寧靜氛圍,大體是為了遮掩那些個銅臭氣作秀罷了。至於小家小戶,就沒那個必要了,一條籬笆,兩塊方圃,一副石桌,只要主人布局得當,自然就有那麼一股子意韻出來。
溫府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無大富大貴之氣象,也無小家小戶之酸氣,若是步入其中,領略到的則是一種雅韻天成。
一家三口用畢午飯,溫體仁就準備進宮面聖了,
“婷兒,將為父書案上的奏本拿過來。”
婷兒很乖巧地去溫體仁的書房裡拿來了奏摺。
“今晚可能回來地比較晚,你們就別等我吃飯了。”
一名老傭人已經駕著馬車在外面等候了,溫體仁最後跟家裡吩咐了下,便坐進了馬車。
馬車緩緩開動,溫體仁小心翼翼地打開自己的奏摺,一封書信被夾在奏本里。
用手輕輕撫了下書信的褶皺,臉上顯露出一絲篤定與泰然,可是少許,眼神中又透露出一絲迷惑。
……
“老夫可沒去聚賢居訂餐啊,是不是搞錯了。”
“錯不了,是有人給您訂餐了。”
“哦,那你可知道此人是誰?”
“他說,他叫毛振南。”
……
那天,一個奇怪的小胖子給自己送來了一份“聚賢居”的食盒,裡面除了些酒菜外,有的就是這封書信。
毛文龍,字鎮南。既然那小胖子說是“鎮南”送來的,會不會是毛文龍昔日麾下?或者是毛文龍在朝野里的人?
又或者,兩者都不是。能有力量搞出這封信的人,怎麼會傻到去給一個已經被砍了的人報仇呢?或許,那人只是為了借毛文龍之命給自己行事罷了。
這封信溫體仁自己也看過了,是皇太極給袁崇煥寫的信,信中皇太極居然和袁崇煥兄弟相稱,大有共舉富貴榮華之意。
皇太極信戳印鑑清晰在上,偽造的可能性極低!能搞到這封信的那位,在朝廷上或者在野下肯定都有著強大的力量。
那小胖子,究竟是誰指使送來這封信的呢?可以想見,當自家那戾氣濃重的萬歲爺看到這封信時,心中定會將袁崇煥千刀萬剮。或許此刻的袁崇煥在皇帝心裡,已經是必死之人了吧,但是這封信,卻可以將袁崇煥身後的那些人一起受牽連!除了自己,究竟誰也能借這次動盪獲得好處呢?
這件事溫體仁想了很久都想不通透,溫體仁再老辣,也不可能想到,後金十六貝勒爺,直接請自己八哥寫了封信,並且自己親自來到自己府邸,將這封信交到自己手上。這實在太聳人聽聞了。
溫體仁也不管那些了,如今袁崇煥被下獄了,這封信也就可以拿出來了,打鐵也要趁熱。趁著皇帝這時的火氣,再加把火,徹底將袁崇煥廢掉,將他身後的那個人拉下來!
送信的那位,不就是想借老夫之手除掉袁崇煥嗎?既然送給了老夫這一利器,老夫被你利用一次又有何妨。
溫體仁如今想要的,就是要拿這封信,將袁崇煥在朱由檢心裡,徹底判死刑!順帶著牽連一直站在袁崇煥後面的次輔錢龍錫。替自己的上位,清理道路!
他,溫體仁不貪錢,不好女色,不圖享受,一生的追求就是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權力是一種鴉片,溫體仁已經不可自拔地陷了進去。
有時候我們的眼中只有黑與白,後世的我們評論某些歷史人物時,大部分人都是站在聖人的角度上是評斷。只要是正常人,就不可能十全十美,總會有一些瑕疵不足,就像費揚古來到這大明京師後,打探到溫體仁的消息時,費揚古也驚愕了。
這就是那個歷史上大奸佞溫體仁?不是一個活脫脫清廉之官的典範嗎?
之後,費揚古自己也笑了,好歹自己前世也是個華夏政壇大佬,這種事自己還看不明白?其實,到了自己前世那種層次,錢財享受,大部分人已經看得很淡了。唯一執著的不就是那個“權力”二字嗎?看來自己重生後當了十一年的孩童,思維模式已經變了。其實,費揚古對溫體仁“奸佞”之名也不是那麼在意,甚至還有些理解。這老哥不過是在做著一件華夏千百年來為官者都在做的事情罷了。
縱觀大明,還能挑出一支人馬來鎮壓俺們嗎?
遼東軍的不告而走,給京師大捷慶祝的餘韻澆上一盆冷水,引起大明朝野的巨大動盪。
緊接著,朝野發現,兵部文書被遼東軍視為廢紙,就連天子親筆詔書也對遼東軍無效。
這,已經形同於“兵諫”!一種整個遼東軍上下對皇帝的“兵諫”。他們用自己的毅然離開,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態度,表達自己對朝廷對自己態度的不滿,對皇帝將自家督師下獄的不滿。
這種“兵諫”沒有揮戈面朝宮闕的忤逆聲勢,卻有著一股子堅決與果斷。畢竟滿蒙聯軍還在境內沒走,皇太極才剛出京畿呢,隨時可以回來。這時候走,擺明是將大明京師與皇帝棄之不管了。
……
大戶人家有大戶人家自己營造出來的優雅寧靜氛圍,大體是為了遮掩那些個銅臭氣作秀罷了。至於小家小戶,就沒那個必要了,一條籬笆,兩塊方圃,一副石桌,只要主人布局得當,自然就有那麼一股子意韻出來。
溫府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無大富大貴之氣象,也無小家小戶之酸氣,若是步入其中,領略到的則是一種雅韻天成。
一家三口用畢午飯,溫體仁就準備進宮面聖了,
“婷兒,將為父書案上的奏本拿過來。”
婷兒很乖巧地去溫體仁的書房裡拿來了奏摺。
“今晚可能回來地比較晚,你們就別等我吃飯了。”
一名老傭人已經駕著馬車在外面等候了,溫體仁最後跟家裡吩咐了下,便坐進了馬車。
馬車緩緩開動,溫體仁小心翼翼地打開自己的奏摺,一封書信被夾在奏本里。
用手輕輕撫了下書信的褶皺,臉上顯露出一絲篤定與泰然,可是少許,眼神中又透露出一絲迷惑。
……
“老夫可沒去聚賢居訂餐啊,是不是搞錯了。”
“錯不了,是有人給您訂餐了。”
“哦,那你可知道此人是誰?”
“他說,他叫毛振南。”
……
那天,一個奇怪的小胖子給自己送來了一份“聚賢居”的食盒,裡面除了些酒菜外,有的就是這封書信。
毛文龍,字鎮南。既然那小胖子說是“鎮南”送來的,會不會是毛文龍昔日麾下?或者是毛文龍在朝野里的人?
又或者,兩者都不是。能有力量搞出這封信的人,怎麼會傻到去給一個已經被砍了的人報仇呢?或許,那人只是為了借毛文龍之命給自己行事罷了。
這封信溫體仁自己也看過了,是皇太極給袁崇煥寫的信,信中皇太極居然和袁崇煥兄弟相稱,大有共舉富貴榮華之意。
皇太極信戳印鑑清晰在上,偽造的可能性極低!能搞到這封信的那位,在朝廷上或者在野下肯定都有著強大的力量。
那小胖子,究竟是誰指使送來這封信的呢?可以想見,當自家那戾氣濃重的萬歲爺看到這封信時,心中定會將袁崇煥千刀萬剮。或許此刻的袁崇煥在皇帝心裡,已經是必死之人了吧,但是這封信,卻可以將袁崇煥身後的那些人一起受牽連!除了自己,究竟誰也能借這次動盪獲得好處呢?
這件事溫體仁想了很久都想不通透,溫體仁再老辣,也不可能想到,後金十六貝勒爺,直接請自己八哥寫了封信,並且自己親自來到自己府邸,將這封信交到自己手上。這實在太聳人聽聞了。
溫體仁也不管那些了,如今袁崇煥被下獄了,這封信也就可以拿出來了,打鐵也要趁熱。趁著皇帝這時的火氣,再加把火,徹底將袁崇煥廢掉,將他身後的那個人拉下來!
送信的那位,不就是想借老夫之手除掉袁崇煥嗎?既然送給了老夫這一利器,老夫被你利用一次又有何妨。
溫體仁如今想要的,就是要拿這封信,將袁崇煥在朱由檢心裡,徹底判死刑!順帶著牽連一直站在袁崇煥後面的次輔錢龍錫。替自己的上位,清理道路!
他,溫體仁不貪錢,不好女色,不圖享受,一生的追求就是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權力是一種鴉片,溫體仁已經不可自拔地陷了進去。
有時候我們的眼中只有黑與白,後世的我們評論某些歷史人物時,大部分人都是站在聖人的角度上是評斷。只要是正常人,就不可能十全十美,總會有一些瑕疵不足,就像費揚古來到這大明京師後,打探到溫體仁的消息時,費揚古也驚愕了。
這就是那個歷史上大奸佞溫體仁?不是一個活脫脫清廉之官的典範嗎?
之後,費揚古自己也笑了,好歹自己前世也是個華夏政壇大佬,這種事自己還看不明白?其實,到了自己前世那種層次,錢財享受,大部分人已經看得很淡了。唯一執著的不就是那個“權力”二字嗎?看來自己重生後當了十一年的孩童,思維模式已經變了。其實,費揚古對溫體仁“奸佞”之名也不是那麼在意,甚至還有些理解。這老哥不過是在做著一件華夏千百年來為官者都在做的事情罷了。